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从污染全世界开始进化

第110章

    他继续说:
    “现在这个时间段,海蝠处在低活跃状态,不主动惊扰它们的话,不会有事的。”
    顺着溶洞的洞壁,他们继续深入。
    乔巡朝着旁边的大裂缝看去,深不见底,只有无法看透的黑暗,一股类似于“尸氨”的气味儿从下面涌上来。
    深入溶洞大概500m后,他们发现了一点光。
    深蓝色的荧光以“点”的形式在远处一个大凹槽里此起彼伏地闪烁着,同时伴有“啵啵”的声音。
    爱说:
    “到了。那些蓝色光点就是蓝血软壳蚌。”
    乔巡大致看了一下……数量十分庞大,分布模型在他脑海里一点点构建。
    初步统计,有两百到三百的数量。
    “不是说蓝血软壳蚌是非聚集性污染生物吗?”
    “现在是繁殖季节,会出现这种集群现象。那些蓝色闪光点就是它们的繁殖器官,在繁殖的时候就会发光。通常来说,蓝血软壳蚌没有固定伴侣,在繁殖时段里,会与多个异性个体完成多次繁殖行为。”
    爱继续说:
    “我们尽量不要造成集群暴动。可以从边缘群体入手。一般来说越是强壮的个体会越靠近集群范围的中心,那样可以获得更多的繁殖权,更有利于优秀基因留存,往往中心位置是明显强于其他个体的存在。而边缘的个体则是群体里最弱小的,”
    乔巡点点头,然后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分布。
    繁殖群体处在一个大凹槽里,有三个斜坡可以下去,分别在左上下三个方位。上方离他们最远,下方斜坡坡度最大,而且有许多不稳定的礁石,容易发生脱落造成大动静。
    看来看去,左边的斜坡是最适合的。坡度整体平缓,而且从蓝色光点的分布模型看,在斜坡与凹槽的接壤处,有一个类似于痘痘的小凸出,零散分布着大约十五只蓝血软壳蚌。这个小凸出与大群体有着明显的脱节。
    确定好行进路线后,乔巡说:
    “我们从左方位那个斜坡下去,目标就是那里的十五只上下的蓝血软壳蚌。”
    吕仙仪看了看,没发现什么明显问题后点头。
    爱……根本没多少实际战斗经验,只能跟着点头。
    乔巡走在队伍最前方,精准按照提前规划好的行进路线靠近左侧斜坡。因为回流风响亮的声音,所以他们的行动基本没有什么动静。
    在抵达左侧斜坡后,爱小声问:
    “我要跟你们一起下去吗?我没什么战斗经验,而且……战斗能力不强,怕拖你们后退。”
    乔巡看了看他,然后说:
    “那你潜伏在这边。最好便四处走动。”
    “好。”
    说完,乔巡和吕仙仪继续前进。
    只一会儿,他们就消失在黑暗与浓厚的粉尘之中。
    爱蹲在三块礁石构成的凹陷里,看着他们远去。
    从斜坡往下移动,逐渐靠近后,乔巡和吕仙仪闻到了分明的海腥味儿,以及一种生辣刺激感。
    沿途,吕仙仪开始布置从兵工厂里带出来的牵引锚点,方便到时候撤离。
    抵达凹槽后,那些蓝色光点在视野里变得硕大无比。
    乔巡和吕仙仪这才发现蓝血软壳蚌体型非常大,约有一头成年雄性亚洲象那么大。四肢结构跟人相似,粗壮的后肢用来站立,前肢十分细小,有点像霸王龙。它们背部和胸前是蓝色的蚌壳,随着躯体的动作发生明显形变,可以看出来是软壳。
    没有脑袋,只是从两片蚌壳的前段伸出来一条象鼻子一样的……特殊器官。
    它们的繁殖方式就是象鼻子一般的器官彼此缠绕,然后在尖端位置进行粘合。不断有粘稠的分泌物从粘合的尖端位置滴下来,落在地上后发出滋滋的腐蚀声。
    所以,两只正在繁殖的蓝血软壳蚌看上去就像没有尾巴,长着蚌壳的霸王龙在用象鼻子嬉戏玩耍。
    很是怪诞。大量的蓝血软壳蚌扎堆在这里,看上去十分精神污染。
    通过“晦明”力场,乔巡开始观察分析它们身体的能量分布以及最佳受力点、发力点以及最脆弱的地方。
    边缘的这十多只蓝血软壳蚌身体强度并不高,虽然是信徒阶的实力水准,但由于处在繁殖过程中,大部分的能量集中在前段器官上,其他位置的能量就比较零散了。
    乔巡用局域通讯网对吕仙仪说:
    “我靠近目标,你在后面观察环境变化,提供精神导航。”
    吕仙仪点头。
    随后乔巡开始了行动。他率先用从兔人那里偷来的天赋“伪装”降低身体的可观测度,模拟出礁石的形状,然后缓缓靠近。
    繁殖状态里的蓝血软壳蚌对环境的敏感程度有所下降,所以乔巡靠近得很轻松。
    他的目标是最外面的两只蓝血软壳蚌。
    两只软壳蚌一前一后站着,象鼻子一般的器官彼此缠绕,尖端处的交融发出啪叽的撞水声。它们身上散发着强烈的海腥味儿,那股只在繁殖时段才会有的辛辣感刺激着乔巡的皮肤,倒是不痛,但十分不舒服。
    天赋“宰阴”同着“迷覃”以及,从地面开始传播,蔓延至两只软壳蚌的脚下,然后攀爬向上,渗透。
    “宰阴”负责牵扯出思维意识面,解除本能性的防御,“迷覃”随后跟进麻痹意识,制造精神幻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