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大明疯王

第473章

    第361章 你是头猪啊
    建奴真没遭遇过如此惨败,不管是在辽东还是在入关之后。
    要知道,萨尔浒大战的时候他们总人口还不到五十万,八旗精锐加起来还不到五万,这会儿虽然过去二十多年了,他们总人口也不到百万,八旗精锐还不到十万。
    一次损失五千多八旗精锐,这是什么概念?
    不需要太多,这样的埋伏只要搞个十多次,八旗精锐差不多就要被干光了!
    如果没有了八旗精锐的压制,他们怎么管得住归附的满八旗和汉八旗。
    所以,他们打仗基本上都是驱使汉八旗和满八旗的附庸军去打头阵,只有到了决胜的关键时刻又或者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八旗精锐才会一举冲上去解决战斗。
    这并不是说他们怕死,主要是他们死不起。
    如果他们不顾伤亡猛打猛冲,区区几万八旗精锐恐怕早就打光了,他们这会儿也早就完蛋了。
    这次他们败的真是太惨了,阿济格根本就没想到李自成竟然还敢搞偷袭埋伏他们。
    收到消息的时候,他足足皱眉沉思了将近半个时辰,这才断然下令道:“传令,命所有人收拾营帐,准备撤退。”
    这一仗他真不敢再继续打下去了,因为自从进入榆林之后,他便感觉道有点不对劲了。
    原本被他们打得屁滚尿流的高一功和田见秀竟然不跑了,这两个家伙不但不跑了,还一个个城池,一个个堡垒跟他们死磕。
    这明显不正常。
    如果是正常情况,这会儿他们都应该拿下榆林镇和延绥镇进军西安了。
    很明显,李自成是得到了高人指点,要不然,从京城便一路开始奔逃的大顺军不可能突然之间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搞埋伏,偷袭他们。
    这先例一开,可就不得了了,人家能偷袭他们运送火炮的队伍就能偷袭他们运送粮草的队伍。
    如果粮道被断,十余万大军很有可能会不战自溃!
    这种事他们干得多了,自然知道后果有多严重。
    所以,他决定撤退,先退回山西再说。
    高一功和田见秀看到建奴收拾营帐开始撤退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是真被建奴吓破胆了,要不是李自成下了死命令,严禁他们后撤,这会儿他们估计都跑到西安去了。
    原本他们心里都慌的不行了,要是建奴的红夷大炮运过来,他们如何抵挡呢?
    没想到,建奴竟然撤了!
    他们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因为李自成压根就没有跟他们说什么偷袭和埋伏的事。
    毕竟,这一次李自成可是孤注一掷,把所有精锐骑兵和步卒都压上去了,一旦走漏消息,大顺朝可就真完了。
    所以,除了领兵的李过和刘宗敏,他根本就没跟其他将领透漏一点消息。
    建奴的奸细可是无孔不入,这点,从山西和河南的溃败他就看出端倪来了,他可不想孤注一掷跑去搞埋伏搞偷袭,最后却让建奴反手一巴掌给拍翻了。
    这下,埋伏和偷袭的计划总算是成功了,而且是空前成功,战果辉煌。
    不过,他们却错过了扩大战果的机会。
    这个时候,如果李过和刘宗敏能在路上再打个埋伏,高一功和田见秀再率榆林城里的十余万大军冲过去来个前后夹击,建奴就算是再厉害估计也扛不住,阿济格所率的北路大军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可惜,这埋伏和偷袭的战术并不是李自成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疯王朱器圾教他的,他对于这个战术的理解也仅限于偷袭运送红夷大炮的队伍又或偷袭运送粮草的队伍,至于什么前后夹击,围歼建奴北路大军,他根本就没有想过。
    建奴北路大军就这么跑了,阿济格率剩下的满八旗骑兵和汉八旗步卒一路疾行,三天时间便退回了保德州。
    李自成收到消息,不由欣喜若狂。
    这下好了,建奴终于被击退了,大顺朝总算是保住了,他又可以逍遥自在了。
    朱器圾收到消息却是气得只想冲到西安去给李自成一个大嘴巴子。
    你是头猪啊!
    建奴的红夷大炮都被你们夺了,最大的优势已经没有了,而你们却占据地利和人和,以你们对榆林镇的熟悉,想要偷袭建奴北路大军那不是简单的跟一一样。
    你们在榆林镇集结了将近三十万大军,竟然不知道继续埋伏偷袭?
    人家总共才十来万人马啊!
    唉,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就这样被你白白错过了,你真是头猪啊!
    当然,李自成并不知道朱器圾想给他来个大耳巴子。
    阿济格也不知道自己是捡回了一条命,他撤回保德州之后,当即便亲手写了封密信,将榆林镇之战详详细细的描述了一遍,并派人八百里加急一路送往京城。
    他并不担心此次惨败会遭到什么惩罚,因为这会儿朝廷当家做主的是他的亲弟弟,摄政王多尔衮。
    至于现在的小皇帝福临,那只是个傀儡而已,根本就不敢把他们三兄弟怎么样。
    他和多尔衮、多铎那可是真正的亲兄弟,同父同母的那种,比其他兄弟都亲,而且,这会儿他们三兄弟几乎掌控了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所有人马,谁敢把他们怎么样?
    多尔衮收到阿济格的密信,的确没想过要把阿济格怎么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