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大明之南洋再起

第1307章

    随着距离的不断拉进,夏役长看到了那些骑兵身上标志性的八旗兵棉甲,以及高高的避雷针头盔。
    “杀!”
    “破敌!”
    “大明万胜!”
    “……”
    夏役长眼睁睁的看着一群清军骑兵,呼喊着大明万胜冲入了战场,向着正在肆意追杀联军溃兵的莫卧儿帝国骑兵杀了过去。
    正在逃跑的联军溃兵见此一幕,皆是感觉到无比的庆幸。
    庆幸援兵的及时抵达,更庆幸自己活下来了!
    “援兵……援兵来了!”
    “万胜,大明万胜!”
    “哈哈哈,我等活下来了!”
    “……”
    大量的联军士兵劫后余生之下,瘫坐在地上哈哈大笑。
    但也有忍不住崩溃大哭出声来的!
    于此同时,战场上双方的骑兵正面相撞。
    联军中的八旗骑兵纵马而来,离着老远便弯弓搭箭。
    在接战的前一瞬间,这些八旗兵先是放出了一轮箭雨。
    崩!崩崩!
    弓弦颤响声不绝,骑弓力小,但射速却快。
    只是片刻的功夫,便形成了箭雨,向着敌人笼罩而下。
    迎面而来的莫卧儿帝国骑兵瞬间便被射倒了一大片,不断的有人坠马。
    他们倒是想要还击,但射出的箭失要么准头有限,要么射中却不能破甲。
    这些八旗兵身上的棉甲丑归丑,但防护效果还是不错的。
    再者说了,这些莫卧儿帝国的骑兵终究成色有限,骑射的本领根本不到家。
    也就欺负欺负一些落荒而逃的步兵,但凡是遇到了有成色的骑兵,都只有被吊打的份儿。
    双方对射一波箭雨,十分明显的是,莫卧儿骑兵的伤亡要远超八旗兵。
    下一瞬间,双方的距离拉近,马背上的骑兵拔出马刀,开始接战。
    战马奔驰,双方骑兵相向而行。
    呼啸间,一队队骑兵迅速交错而过,锋利的马刀借着战马的冲速,杀伤力惊人。
    甚至能将马背上的骑兵直接一切两半!
    第八百一十八章朱宏煜灵活的信仰
    激烈的厮杀之中,人喊马嘶声不绝。
    越来越多的八旗兵杀入战场,他们呼啸着冲杀而来,没用多长时间,便将出现在战场上的那些莫卧儿帝国骑兵彻底冲散。
    倒不是说莫卧儿帝国没有精锐骑兵,而是莫卧儿帝国真正的精骑,现在正在和杀入开伯尔山口的关宁铁骑在恒河平原上来回拉锯呢。
    莫卧儿帝国方面现在也是非常的兵力紧张。
    不可能将有数的精骑送到缅甸战场!
    现在出现在缅甸战场的这些莫卧儿帝国骑兵,在整个莫卧儿帝国,也基本上属于是二三流的货色。
    根本不可能是八旗骑兵的对手!
    纳兰明珠指挥麾下八旗骑兵在透阵而出之后,迅速完成调头,然后调整列阵,准备再次冲阵。
    这次,他们没有采用传统的东方骑兵冲阵的锋失阵,而是组成了数排阵列无比密集的墙式骑兵阵列,整齐划一的向前推进。
    行动间,颇有几分大明曾经使用过的墙式骑兵战术的风采!
    人与人,马与马之间排列的十分紧密。
    一名名精骑组成一堵骑兵墙,不断的向前推进。
    事实证明,清军的八旗兵也是会学习的。
    曾经的后金在明军的火器面前吃了大亏,所以皇太极积极吸收明军降兵,组建了乌真超哈重炮营。
    曾经的满清在明军的排队枪毙和刺刀冲锋前吃了大亏,现在满清军队的战法也变成了排队枪毙和刺刀冲锋。
    既然满清的骑兵在战场上,正面冲阵时在明军的墙式骑兵战术面前吃了大亏,自然也是会学习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学的似模似样,成色相当的不错。
    而在这些满清骑兵身后,紧跟着杀入战场的,是那些刚刚在前锋战败后,被迫撤离战场的明军哨骑。
    这些明军哨骑也是纵马而来,手持马刀强弓,准备要发泄一下刚刚战败后心中积攒的郁气。
    如果说双方之间的第一次对冲,满清的八旗骑兵就像是梳子一样,简单的将莫卧儿帝国的骑兵简单梳理了一遍的话。
    那么,这第二次对冲,满清骑兵组成的墙式冲锋阵列,便像是梳头时用的篦子。
    队列排列更加的紧密,所能形成的杀伤效果,自然也是大增。
    只是片刻的功夫,胜负便分了。
    那些迎面而来的莫卧儿帝国骑兵被迅速冲散,逃的到处都是。
    这些八旗兵见此一幕,也是开始乘胜追击。
    他们的墙式骑兵阵列瞬间散开,取而代之的是三五人一队的精骑散击。
    这些八旗骑兵肆无忌惮的在战场上冲杀,眨眼间便将刚刚的败局挽回。
    原本正在追杀联军溃兵的缅军步兵,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而那些象兵所操纵的大象虽然庞大,但其实在是太笨重了,这些八旗骑兵使用游走袭扰的战术,那些象兵几乎没有什么还手的能力。
    …。火枪抵近射击之下,弹丸在大象身上留下一个个大洞。
    鲜血从伤口中飚射而出,大象吃痛之后撒腿狂奔想要撤出战场。
    大象背上的缅军也被大象甩了下来,被随后赶制的八旗骑兵给砍下了人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