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大明之南洋再起

第443章

    为了朝廷的颜面,大清必须得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就比如说剿灭舟山的明军,彻底平定江南。
    而在领兵的人选上,布木布泰没有丝毫犹豫的选择了施琅。
    因为满人不善水战,甚至适应不了海上的环境。
    大清的水师只能用汉人,比如施琅这般的降将。
    而多隆这样的满洲将领,最多就是起到一个督战的作用,顺带在战争中捞点功劳。
    指挥战斗的事情,则还是得施琅来!
    鳌拜又接着开口说道。
    “回禀太皇太后,还有一件事情奴才需要禀报!”
    布木布泰端起参茶喝了一口,一股暖流进了胃里,让她脸上的神情舒缓,开口询问道。
    “何事?”
    鳌拜开口说道。
    “是龙江造船厂那边的事情!”
    “我大清这边的船匠,船料都已经到位了,但荷兰人答应送来的船匠却是迟迟不见音讯。”
    “现在的龙江造船厂,只有我大清的船匠和英吉利国的船匠在忙活!”
    布木布泰蹙眉,然后开口询问道。
    “那个叫范德兰的荷兰人呢?”
    “他没有给我大清一个说法吗?”
    鳌拜摇摇头说道。
    “范德兰说,他也联系不到巴达维亚总部了!”
    “前后几次派出的信使,都如同泥牛入海般,音讯全无。”
    布木布泰冷笑一声,一张老脸上的表情不算好看的说道。
    “这些西夷当真是无君无父,无信无义之辈!”
    “只是,荷兰人毁约的话,我大清的水师重建工作,岂不是要被拖后了吗?”
    鳌拜心道那可不是吗,但由于害怕被布木布泰追责,嘴上却是说道。
    “倒也不至于!”
    “英吉利人也会造西夷的大船,我大清能工巧匠无数,只要有人教授,钻研一段时日也就能自己开工建造了。”
    布木布泰点点头,还算是满意,但她又想起来了。
    海战光有船可不行,还得有大炮!
    有船有炮,才能建起一只强大善战的水师来!
    可由于澳门的卜加劳造炮厂被大明给一锅端了,现在清廷想要火炮,只能是自造。
    “景山炮厂那边如何了?”
    “把汤若望,南怀仁这几个洋和尚调去造船,对景山炮厂有影响吗?”
    荷兰人允诺的船匠没能到位,清廷也只能自己想办法,除去从全国各地征集船匠,以及英国人的援助。
    清廷将目光盯上了那些来华的传教士!
    由于这个时代的中国还是天朝上国,几千年的金字招牌,威慑力很强。
    所以,这个时代的传教士都是有些真本事的。
    造船,造炮,天,数学基本上什么都会一点!
    他们要传教,这些东西就是敲门砖。
    可不像一鸭二鸭过后,清廷国格沦丧,传教士传教也再无顾忌。
    从真正的博学之士,变成了垃圾人渣的代名词。
    反正只要他们打着传教的名义,就算是在中国做出什么天怒人怨的恶事来,也有各自的国家为他们兜底。
    清廷也不敢真的得罪这些洋大人!
    要不然,清末那么多的教案哪里来的?
    而在清末之前,不管是明清两代,为何又压根没有教案发生过呢?!
    遏必隆开口回答道。
    “回太皇太后的话,景山炮厂正在全力制造西夷大船上所用的舰炮。”
    “西夷大船上舰炮的形制,和红衣大炮没甚区别,打造起来倒也没什么难度!”
    这个时代清廷的火器水准其实不必西方差。
    清廷的各种火炮也都是经历过战争的考验的!
    尤其是火炮的应用上,清廷甚至要比西方还要强些。
    要知道,欧洲直到拿破仑战争时期,才有了将火炮在战场上集中使用的案例。
    而清廷却是早在其后金时期,在辽东同明军会战时,就有了将火炮集中使用。
    甚至还摸索出了,各种步炮骑协同作战的战术。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在敌人崩溃后,骑兵收尾!
    战术很简单,但最基础的步炮骑协同战术就是这样的,并没有想象中的花里胡哨!
    战术这玩意不用太难,太花里胡哨反而是不好用,简单粗暴一点其实最好。
    同理,英国龙虾兵用以横行世界的排队枪毙和刺刀冲锋战术,也同样简单。
    清军虽然在水师这方面挺拉胯的。
    但在陆战上,这个时代清军的八旗绿营军事集团,绝对能够算的上是同时期蓝星上的武力天花板!
    第三百四十三章大炮怼在脑门上的谈判
    虽然这个时期的满清八旗兵,不一定能打得过一鸭二鸭时候的英国龙虾兵。
    但要是巅峰时期的满洲八旗兵,和同一时代的英国龙虾兵来一场决战,输的绝不会是清军。
    布木布泰闻言满意的颔首。
    “着令景山炮厂加紧铸炮,若龙江造船厂水师战船造成之后,景山的炮厂的火炮也要到位!”
    “我大清可不能输给明贼!”
    布木布泰老太太还是很要强的。
    征南都护府,抚远城!
    在大明的火炮和舰队的威慑下,马打蓝苏丹国被迫选择默认大明接手荷兰人在印尼群岛的遗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