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大明之南洋再起

第217章

    冬!冬冬!冬冬冬!
    沉闷的战鼓声,让高台附近原本还在低声喧哗的一众百姓们,恢复了安静。
    空气中弥漫着压抑低沉的氛围!
    “带人犯!”
    朱宏煜再次大声说道。
    高台下的光复军士兵口口传递,带人犯的喊声,逐渐向着远处而去。
    天色刚刚放亮,晨风吹来,空气中咸湿的海风味异常的明显。
    但是却是没有人在意这一点!
    空气中气氛肃杀,顺着人流的尽头望去,那是一座大牢。
    嘎吱一声,大牢的牢门被打开了!
    光复军士兵押送这一个个披头散发,带着镣铐的西班牙人,土着,以及华人中的败类,从牢房中出来。
    这些人看起来都狼狈极了!
    一个个头发板结,双眼无神,脸颊凹陷,身上的白色囚衣沾满了各种恶样的污渍,乃至于血迹。
    这些囚犯像极了行尸走肉,被驱赶着走到了街道上,向着公审现场而去。
    看得出来,这些囚犯应该品尝到了不少锦衣卫的酷刑。
    阳光照射在他们的脸上,不少人都表现出畏光性来,甚至有人下意识的发出一阵阵的惨叫。
    这些囚犯都是所犯下的罪行罪大恶极,实在该死的那种。
    等待会儿公审完,这里面要被拉出来相当大的一部分当做典型,当场行刑。
    剩下的,都要被送去,为现代医院的奠基工作做贡献!
    大部分犯下的罪行不是很严重的西班牙人,已经被编入劳改营,开始为建设封建主义新大明而努力奋斗了。
    “杀!”
    “杀!”
    “杀!”
    “...”
    囚犯们踉踉跄跄的行走在道路上,道路两旁维持秩序的光复军一道道冰冷的目光汇聚在他们身上。
    光复军上下齐齐发出一阵阵的喊杀声,随着囚犯走过的地方,一名名光复军士兵,接连将手中上好刺刀的火枪,呈四十五度角,斜指向了前方。
    刺刀上闪烁着森冷的寒光!
    喊杀声,刺刀破风声,异常的清晰。
    囚犯中有人见此一幕,竟然被吓的噗通一屁股瘫坐在了地上。
    脸上的表情充满了惧怕和惶恐!
    囚犯被押着继续向高台前进,不时的就有人摔倒在地,脸色惨白的吓人。
    前马尼拉总督巴罗萨,主教萨雷斯,执政官里卡,斯科奇家族的卡佩罗先生
    一大票的马尼拉以前所谓的权贵们,全部都在囚犯之中!
    以前的他们高高在上,俯视整个马尼拉,现在却是低贱到了泥地里,变成了最低贱最无用的死刑犯,马上就要被抓去杀头。
    总督巴罗萨被最先押上高台,然后跪在了高台上。
    一名大嗓门的光复军士卒站出来,开始宣读巴罗萨的罪状。
    片刻之后,轰的一声号炮响彻!
    总督巴罗萨被判处了腰斩。
    因为总督巴罗萨虽然是马尼拉总督,但马尼拉总督是有任期的,前两次屠华事件和他并没有多大关系。
    虽然历史上在他的任期内,西历1662年马上就要发生第三次屠华事件,但是朱宏煜总不能拿没有发生的事情,来当给巴罗萨定罪的依据。
    那特么就算是在耍流氓了啊!
    朱宏煜要脸,干不出这种事情来!
    所以,最终巴罗萨也只是被判了个腰斩。
    刽子手非常有经验,巴罗萨在被腰斩之后,内脏肠子从伤口中涌出。
    他在高台上哀嚎惨叫了很长时间,才在绝望中无助的死去。
    下一位是主教萨雷斯!
    马尼拉的总督是任期制的,但主教可不是。
    前两次的屠华惨案,第一次虽然和萨雷斯没什么关系,但在第二次的屠华惨案中。
    萨雷斯这个主教可是主导者之一!
    朱宏煜找不到另一位主导者,前几任的马尼拉总督,只能将气撒在萨雷斯这个主教身上。
    干脆了当的,朱宏煜给萨雷斯安排了一个三千六百刀的凌迟处死套餐!
    萨雷斯主教被绑在一个十字架上,渔网将他肥胖的身体勒紧,一块块肥肉从渔网的网格里凸显了出来。
    一个祖上好几辈都是片鸭子的老师傅上台,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您呐,担待着点!”
    “小的以前都是拿鸭子练的手艺,片活人这还是大姑娘上花轿头一次,您忍着点疼。”
    说话间,他就动手把萨雷斯的下巴给卸了下来,给他嘴里塞了一个麻核桃,防止萨雷斯受不住刑自杀。
    在给萨雷斯凌迟,被腰斩了巴罗萨等死的时候,其他犯人也被押上了高台。
    犯人们的罪行被一一公开,然后在四周围观百姓的欢呼声中,开刀问斩!
    刀光闪过,人头落地,无头的腔子大量的喷洒着鲜血!
    四周围观的百姓们欢呼不止。
    朱宏煜自始至终都是端坐在高台上,不断的下令行刑。
    高台几乎被鲜血染红,一具具尸体被堆积在一起,等待着处理。
    更多的人在被判刑之后,并不是当即斩首,而是运回了大牢,等待被做实验。
    虽然他们能活的更长一些,但死的会很不安详
    公审大会结束之后,军政府对吕宋的人口普查总算是出结果了。
    整个吕宋总共有汉人人口八万四千多,这其中绝大部分是十五到四十岁的青壮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