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无限之剧本杀

第1117章

    “你们看!”
    突然有人尖叫着,手向远处水面。
    众人循着方向望去,一时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此生难忘的光彩。
    满江朱红映照着苍穹下,一名身材清瘦的青年,手握船桨,踩着一只巨大的乌龟壳,从水面上行来。
    “世子!!”
    郭毅一声高呼,双拳紧攥,兴奋地冲下河堤,踩着冰冷的湖水扑上,跳在龟壳上:“世子,您没事吧,有没有伤到?”
    面对郭毅的关心,徐童还是很动容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城隍爷保佑,你看我一点事都没。”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郭毅嘴上说着,两只眼睛还是在徐童身上不断打量,直至确定世子真的没有受伤,悬着的心才放松了下来。
    “感谢老天爷,感谢李大人,河妖死了!!!”
    河岸上一位老人跪在地上给徐童磕头。
    有人认得这位老人,这位老人叫黄经亘,人们都叫他老黄。
    他们家三代打鱼为生,结果自己儿子就是死在了河妖的嘴里。
    儿子死了之后,老黄就经常梦到自己儿子在水底喊着父亲。
    为此,老黄把自己的棺材都卖了,卖的钱全部交给了河神司,希望河神能放自己儿子的灵魂回家。
    不过这件事后来就没什么下文了。
    倒是老黄一夜间就沧桑了许多,每天早晨和晚上都要站在家门口,喊着自己儿子的名字。
    有人劝过,让老黄想开点,但老黄却与人说,自己儿子还没回来,他要等着儿子回来。
    要说恨,老黄恐怕能把这只王八精扒皮抽筋。
    如今看到这只河妖终于死了,一时间泪流满面,呼喊着儿子的名字:“儿子,你看看,这该死的东西终于死了,你大仇得报啊~~我的儿子~~呜呜呜。”
    河岸上回荡着老黄的哭声,可那哭声又岂止是一家。
    渔阳之所以叫做渔阳,哪家哪户不是靠着打鱼过日子。
    自从来了这个河妖,自从该死的宋亲朋担任了知府,渔阳城的老百姓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如今老天爷开眼了,渔阳来了一位好官,抓了河神司,杀了河妖,就这两件事,就足以让渔阳百姓给他立功德碑。
    不过这份功劳,徐童可不能拿,虽然这份好处,自己拿下来,相信香火功德也不会少,可这并不是什么长远之计。
    自己完成身份任务后,必然是要离开渔阳城的,都说人走茶凉,这次剧本世界要待多久自己还不清楚,所以为了保证这份热度,这份功劳还是别往自己身上贴比较好。
    更何况,从自己的人设身份上来说,自己只是一心当官的世子爷,斩妖除魔,这种事情还是别轻易就拦在自己身上。
    “诸位乡亲们!!”
    徐童踩着河妖的尸体,迈上前一步。
    一时河岸上的老百姓们,将目光看向这位青天大老爷。
    只见徐童装模作样的在袖子里摸索了一通,却是示意发财变成一张金色文书的模样。
    众人看着徐童手上金灿灿的文书,只听他大声诵读道;
    “奉城隍令,渔阳河妖作乱民不聊生,拘禁生魂扰乱阴阳,罪大恶极,当惩以天火之刑,魂飞魄散永不超生,所拘生魂自当大开幽冥之门渡化超生,魂归地府……”
    徐童声音洪亮如钟,众人一个字一个字听得清清楚楚,只有郭毅满脸茫然地看着徐童手上的文书,瞪大了眼睛,看了半天,愣是没看到上面有一个字。
    好家伙,现编硬挂啊。
    不过是不是现编,真的假的,那都无所谓了,正如当初白马寺的老和尚说的那样,虽有巧技愚人之嫌,却也是安抚人心的善举。
    众人心底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是城隍爷降下天火啊,难怪动静那么大。
    正当众人还在惊讶于城隍爷的力量如此强大之际。
    有人突然看到,河妖后面,飘起密密麻麻的纸船。
    这些纸船上闪烁着淡淡的荧光,等众人擦拭了几下眼睛仔细一瞧,才看出来,原来每一只小船上,竟然都落着一只萤火虫。
    也就在此刻,渔阳城的城隍庙突然升起一道普通人无法观测到的神光,神光涌上天空,一时船上的萤火虫,像是受到了什么感召一样,从纸船上飞起,组成一道绿虹,飞向城隍庙的方向。
    这倒不是徐童和师父商量好的。
    而是城隍爷的职责所在,城隍不仅仅是阳神,更是阴神,除了保佑一方平安,更是要专责这一地区的大小阴间事务,更何况师父自己本身又是七门的人,即便没有职责所在,也必然会接手过来,帮徐童把这些阴魂引渡幽冥。
    所以说,城隍爷的位置,还是师父坐在上面最合适。
    第十章:回家(
    众人看着那点点荧光飞入渔阳城,得知人死之后,会变成萤火虫后,一时激动得嚎啕大哭。
    “望儿,望儿,回来吧,回来吧!!”老黄跪在地上,喊着自己儿子的乳名。
    一时河岸上的哭喊声不断,听着这些爹娘,妻儿们的呼唤声,人人眼含热泪泣不成声。
    远处,聂海棠、赵鹏、李心良三人远远看着,毕竟徐童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们若是还没察觉,那可真是要瞎了。
    “没想到,他竟然还是一个官!”聂海棠微红着眼睛,听着河岸上的众人呼喊亲朋的声音,也难免有所触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