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47节

    一文钱让她干活,还不许她留在这边偷师,这种亏本的买卖她才不干。
    程弯弯继续道:“我打算让他二婶帮我收灯笼,灯笼收好后就放在老屋,麻烦他三婶帮忙剥出来,不过十斤才给一文钱确实是太少了,两斤给一文工钱如何?”
    刚刚是十斤给一文,现在变成两斤给一文,这种惊喜感,让孙氏有些合不拢嘴。
    她本来是想打探冰粉方子的,这会儿觉得剥灯笼也挺赚钱的,这活儿不难,坐着躺着都能干,还能让冬花一起做,大嫂一天估摸着能收二三十斤,全部剥完就是十到十五文钱。
    孙氏迫不及待就应下来了。
    程弯弯的嘴角勾起一抹深意,这可是孙氏自找的。
    她关上院门,和孙氏一起去老宅那边,交代文氏收灯笼的事。
    第72章 马不停蹄的孙氏
    程弯弯刚开个口。
    文氏连工钱多少都没问,直接就应下来了。
    她上午会下地拔草施肥,下午基本上都在家中做些琐事,收灯笼这点小事顺手就做了。
    程弯弯笑道:“那我就一天给两文钱,成不?”
    一边的孙氏听了,眼中浮现出一丝得意,二嫂天天闷头干活,不知道争取,大嫂也来压一头,帮忙收灯笼竟然才给两文钱,啧啧,她剥灯笼一天的进账至少是十个铜板。
    赵老太太一把将程弯弯拽到边上:“你是啥大财主吗,给这个工钱,又给那个工钱,多少钱都不够你这么造!”
    程弯弯开口道:“娘,我咋会让自己亏本,放心,亏不了。”
    十斤灯笼的采摘费是二十文钱,剥出来是五文钱,搓洗工钱是二十五文钱,加起来有五十文,听起来确实很多,但十斤灯笼能做出五桶冰粉,大概是四五百碗,她能拿到手八九百文钱,这点工钱就是毛毛雨。
    如此廉价的劳动力,在现代社会根本就不可能。
    她也想通了,与其藏着掖着,让自己累个半死,还不如请人帮忙。
    大家一起赚钱,谁也没工夫算计谁。
    这会儿不少人从家门口经过,程弯弯顺口冲路过的人道:“以后大家有灯笼,都送到这边来,一样的价钱。”
    村里人回去互相转告,不一会儿,就有人将白天孩子摘的灯笼送过来。
    文氏将家里的称拿出来,口袋里揣着程弯弯刚刚给的四十文钱,开始第一次收灯笼。
    过程很简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瞬间就完成了。
    收下的灯笼送到孙氏那边,孙氏坐在矮凳上开始剥灯笼籽,最初,她心里很是得意。
    可是慢慢的,她就笑不出来了,她一直坐着不动剥灯笼,什么活都干不成,反观二嫂,收完一个人的灯笼后,就能继续坐下来编草鞋缝补衣服,两样事都不耽搁。
    而她两只手都在忙,马不停蹄剥籽。
    老太太还在边上叮嘱:“你们干活收钱,这是你们自个的事,家里的杂事也得做,老三媳妇,该你去烧水了。”
    孙氏只好暂时放下剥灯笼的事,转身去烧水。
    她吩咐春花冬花帮着一起剥,冬花年龄还小,坐不住,剥了一会就跑出去玩了,而春花是年纪最大的丫头,老太太时不时让她做点什么杂事,也没法一直坐着干活。
    这个晚上,文氏轻轻松松收了二十五斤灯笼,收好清账之后就睡下了。
    而文氏,则坐在床边,揪着两个丫头一起剥,一直剥到子时,连一半都没剥出来。
    第二天,孙氏是顶着两个黑眼圈起来的,连带着两个闺女也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没睡好也不能继续睡,趁早上太阳不大她要下地拔草,但是灯笼没有剥完,只能叮嘱两个丫头上点心。
    程弯弯起床到院子里收拾的时候,就看到远处孙氏马不停蹄往田里走,一副着急忙慌的样子。
    她轻轻笑了笑,一天二十多斤灯笼草,至少要五六个时辰剥完,有春花和冬花一起帮忙,那也得两个时辰,小半天就过去了,孙氏忙成这样,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再来找麻烦的。
    不过程弯弯还是低估了孙氏的脸皮,孙氏把自己两亩地的草拔完之后,就在她家门口晃荡。
    看到赵达的牛车停在程弯弯家院子门口,孙氏换着花样打听。
    “他三婶,闲着呢。”程弯弯淡淡开口催促,“昨儿收的灯笼剥完没有,我这边要用了,他三婶要是做不完,我就让泥鳅娘一起帮忙做,我这生意等不得。”
    孙氏立马道:“马上就剥完了,等会让春花送过来。”
    她转身往家里赶,这活儿虽然麻烦费时,但确实也挺赚钱,她咋能让给王婶子。
    她回去看到文氏优哉游哉给孩子缝补衣服,心里又开始泛酸,二嫂坐着收点灯笼就能拿两文钱,这两文钱真像是白捡的,而她赚两文钱太难了,两两一对比,孙氏更加心塞。
    但又不敢抱怨,万一大嫂真不让她干了,她一文钱都拿不到。
    孙氏唉声叹气做早饭,她得做完了全家人的早饭,才能开始干自己的活儿。
    程弯弯一家人已经早早吃过了。
    昨夜赵二狗未归,她一颗老母亲的心迟迟落不到肚子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竟然真的把这几个小子当成了亲儿子,担心他们吃不饱,担心穿不暖,担心孩子们出门被欺负……
    赵二狗不在家,程弯弯和赵三牛去镇上送货。
    六桶冰粉放在牛车上,母子二人各坐在一边,牛车先去平安镇,两家酒楼各送半桶,然后前往河口镇,先去两家对门开的酒楼,然后再去书院。
    送完货还不到午时,程弯弯让赵达在城门口等着,她带着赵三牛去逛一圈。
    她自己想买点鸡鸭,王婶子也央了她带点鸭子回去,街上果然有卖鸡鸭的,还是上次那个男人,看到程弯弯,立马热情的招呼:“我家的小鸡小鸭便宜卖了啊,八文钱一只,随便挑随便选,公的不要钱!”
    两个笼子里各有鸡鸭四五十只,叽叽喳喳嘎嘎叫个不停。
    这次的鸡鸭看起来比上次有精神多了,但价格也贵了两文,程弯弯开口砍价:“鸭子我全要了,小鸡要二十只,你给个实在价。”
    男人唉声叹气:“这次的小鸡小鸭多养了几天,不然哪能这么壮实,这几天它们吃的粮食我得算钱吧,一只八文钱真的很便宜了,不过大嫂是老顾客,我也想做回头生意,七文钱一只,成不?”
    “这样吧,要是买到了公鸡鸭,不需要你退钱,六文钱一只。”程弯弯摇摇头,“太贵的话,我买不起,家里自个都没粮食吃,还养啥子鸡鸭,算了算了,不买了。”
    她作势要走。
    男人无可奈何将她喊回来:“看得出来大嫂是真心想要,那就六文钱一只全部带走吧,小鸡也都带走,挑剩下几只别人也不会要是不?”
    两人一来一回,就把价格给敲定了。
    五十只鸭子,三十九只鸡仔,程弯弯多掏两文钱,连两个笼子一起买下来了。
    买完了鸡鸭,程弯弯迈步去卖笔墨纸砚的地方。
    第73章 买了程昭的抄书
    古代养一个读书人,一年的耗费至少是二十两银子。
    读书束脩贵,笔墨纸砚更贵,随便一个砚台就是三四两银子,最便宜的毛笔也得接近一百文钱。
    程弯弯带着赵三牛在德和堂里走了一圈,不停咂舌。
    她之前还觉得自己私下攒的一百二十两银子是巨款,此时看了这些文具,才发现一百二十两什么都不是,等四蛋开始读书后,这些钱根本就用不了几年。
    赵三牛不停的倒吸凉气。
    这里头的东西也太他娘的贵了吧。
    一个黑不溜秋的方方正正的啥玩意儿,竟然要四两银子。
    四两银子他们家可以买粮食吃好几年了……
    他有些不敢再继续逛了,很想逃离这个他高攀不起的地方。
    程弯弯让他老老实实待着,她没再看笔墨纸砚,而是去看放在架子上的书籍。
    既然打算让四蛋上学,那就得先买本启蒙的书让他慢慢学起来。
    这架子上的都是手抄书,哪怕是抄书,也不便宜,不过同样是抄书,价格却不一样。
    比如三字经,最便宜的是五十文钱,最贵的要两百文,她将两本书拿下来对比,便宜的那本字比较方正,一横一竖规规矩矩,没有毛笔字该有的气韵。
    而最贵的那本一手毛笔字真漂亮,一看就知道是苦练过的,苍劲有力,浆深色浓,笔锋似能力透纸背。
    这样的字才能更加激励人读书学习吧。
    程弯弯毫不犹豫的选择买这本书,德和堂的掌柜忍不住道:“这位大嫂真是好眼光,这本三字经是南府书院最优秀的学子抄录的,除了正文,抄书后还有该学子对三字经的见解,很适合正在启蒙的孩子。”
    程弯弯将书翻到最后,有三页纸是详细注解和个人领悟,最末尾还有落款,是程昭二字。
    她第一次买书,买的竟是程昭抄写的书?
    这到底是啥子孽缘?
    德和堂的掌柜摸了摸胡须:“程昭是个好学生,家中清贫,从不抱怨,全靠自己抄书挣钱,听书院的山长说,明年院试,他极有可能考中秀才。”
    程弯弯没说什么,她付了钱,带着书,走出德和堂。
    赵三牛时不时看一眼她放在背篓最下面的书,一张脸皱成了苦瓜。
    完了完了,从今天开始,他们就要开始读书了,他算术学不会,认字记不住,娘会不会嫌弃他?
    他不想学,但是他清楚的知道,娘喜欢爱读书的孩子。
    程家的大表哥会读书,所以娘喜欢大表哥。
    如果他们都学不好,娘会不会再次把家里的钱拿去供大表哥读书?
    赵三牛暗暗在心里决定,他不喜欢也得逼着自己学,四蛋能记住,他也一定能记住,一天不行那就多几天,三天四天学一个字,他就不信记不进脑子里。
    买完书之后,程弯弯去县衙门口转了一圈,大门紧闭,看来县令大人昨夜也没回来。
    回到大河村时,还没过午时,吴慧娘已经做好了午餐。
    这两日一天三顿安胎药喝下去,吴慧娘的身体已经好多了,至少做饭不成问题。
    桌子上是简单的玉米面做的疙瘩汤,加上一个清炒野菜,还有一盘鸡蛋,水煮蛋熟了之后,一个蛋切成六瓣,放在一个盘子里,一人能吃上一小块。
    午食瞧着挺简单,但在大河村绝对是独一份。
    在其他人还在喝野菜汤稀米粥的时候,他们全家人都能吃饱,而且吃的很满足。
    午时末,孙氏将昨天的二十多斤灯笼剥好之后送过来,程弯弯当场跟她把账结清,赵有银和赵有财也是这会最热的时候来洗石花籽,家里再次忙碌起来。
    孙氏本来还想混进去偷学一点,外头文氏喊她回去剥石花籽,她一刻都不得停歇,只得往回走。
    赵有银和赵有财有了经验,今天很快就完成了工作量,两人看了一眼外头的太阳,还在正空中挂着,这会儿下地能把人给热死。
    于是,两人十分有默契的请求可以再多加点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