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我们医院都穿了

我们医院都穿了 第201节

    万万没想到,天气骤变,从寒风凛冽到大雪封城,前后只用了五天。
    人类的身体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异常脆弱又渺小,回屋成为唯一的选择。
    与此同时,池老站在大雪纷飞的天台,眺望美得不像话的高山雪景,却只能一声叹息。
    第二天一早,郑院长与各科大主任一合计,保科长带着志愿者们把“临时医院帐篷”等所有物品全都取出来,装车备用。
    郑院长亲自去了桃庄,通知那里的百姓们,每晚住到飞来医馆去,天亮后再下山。
    桃庄百姓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拜谢,然后在陶五的带领下,清扫从桃庄到国都城石板路积雪的工作,不为其他,只怕“十八铁马”下山打滑。
    更加提心吊胆的日子继续着,国都城的百姓们也把房前屋后的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因为他们相信,如果真的地震,飞来医馆的医仙们一定会下山救大家。
    大小般若寺的菩萨们是泥塑金身,而飞来医馆的医仙们却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外貌差别很大,平日脾气秉性各异,但面对病人从来都全力以赴。
    因为有了这个信念,国都城内外的百姓们从焦虑与惶恐中摆脱出来,努力地生活,在腊月将近的时候,着手准备年货与新衣。
    考虑到救灾和运输的实际需要,整个国都城内外的马匹都在熟悉静止的“大铁马”气味,从少到多,从静到动,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它们终于适应了行驶的车辆和喇叭声。
    国都城内外很平静,挂在各处的防风铃铛从来没响过,连最轻微的地震都没发生,也没有任何动物受惊或异相。
    大雪封城在三五日内融化,又过了三日,再次下雪,国都城内外又是一片白茫茫,再化雪……仿佛以前无数次的寒冬。
    就连池老都在想,如果是自己预测出错的话,也挺好。
    但世事无常,就在腊月初三这天半夜,天光骤亮,一声闷响,地动山摇。
    地震了!
    即使现代所有建筑都能抗强震,在最高处的“飞来医馆”的所有人也清楚地感受到可怕的摇晃。
    宿舍楼所有的灯都亮了,因为早有准备,所以医护们、病人家属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序撤离。
    睡在门诊大厅的桃庄百姓们也醒了,吓得脸色发白,同时又被“飞来医馆”优越的抗震性惊得目瞪口呆,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求生本能却是最快的,他们迅速起身,按照演练的统统就位。
    是的,郑院长和金老说过,如果真的发生大地震,桃庄百姓将是救灾的主力,他们重责在身。
    几乎同时,国都城的钟鼓声传到飞来峰上,第一次强震以后,短短半小时内,六次余震……又等了半小时,地震终于停止了。
    郑院长、金老和池老三人,站在高高的天台上俯瞰,国都城永乐宫的灯火陆续亮起,在雪夜里格外显眼;然后是城东世家高门聚集的街坊,灯光也渐渐亮起……
    但是城西和城南的灯火却非常少,几乎没有。
    正在这时,郑院长收到魏璋的新消息,非常简短,只有两个字:“救命。”
    池老看着郑院长递来的手机,又分析了各个监测点传回的消息,思考片刻才回答:“郑院长,可以开始救援了。”
    郑院长拿起手机通知保科长:“下山!”
    ……
    国都城西的延平门城楼区域一片漆黑,连盏灯笼都没亮起,本在城墙上巡逻的禁军们倒在坍塌的砖石堆上痛苦□□:“救命……”
    “来人啊……有没有人……”
    拴在城门附近的马匹嘶鸣连连,一群又一群惊鸟在国都城上空盘旋鸣叫,刺耳而嘈杂,让每个听到的人都惶惶不安。
    可是,城西的房屋大面积毁损,被压在残桓断壁下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饥饿、寒风刺骨、可怕的死寂黑暗之中,无数人都盼望天亮,哪怕有一线亮光也好。
    与此同时,城东发生火灾,火借风势,越燃越旺,火事员全都赶去灭火,水龙车吱嘎吱嘎地响着,伴着无数呼救与
    按先前的布署,禁军和金吾卫都分坊分区巡逻,现下肯定都围着永乐宫和城东火灾打转,一时半会儿根本顾不到受损严重的城西与城南。
    延平门被压住的禁军们,在黑暗中根本看不到光亮和希望,寒风一阵又一阵,身体外露的部分渐渐失去知觉,被严重限制的肢体,连眺望飞来峰的方向都做不到。
    睁眼与闭眼没有任何区别,无边的黑暗使绝望滋长。
    一名禁军非常低声:“我们还能见到明日的太阳么?”
    “……”
    无人回答,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赶来救他们。
    也许很快,可“很快”又是多久?
    他们能捱到那个时候吗?被压了这么长时间,他们的双腿还能保得住吗?
    不能问,不能想,只余绝望。
    不知过了多久,禁军们先听到了隐约的嗡嗡声,忽然就感觉到了明亮的光,睁眼与闭眼有了区别。
    被卡住双脚的禁军拼尽全力大声呼叫:“救命,有没有人,我们在这里!”
    光亮越来越近,近到他们可以看见飞在半空中的“十字形”。
    越来越近,近到他们可以清楚地听到唐彬彬的声音:“飞来医馆下山救助,一刻钟后到达,请你们保持冷静,节约体力,不要大喊大叫浪费力气。”
    被压的禁军们立时热泪盈眶,“十八铁马”全城皆知,能用飞灯传话的“唐医仙”更是名声响当当,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亲眼看见,能亲耳听见!
    飞来医馆的医仙们半夜下山了!
    为了救人而来!
    黑暗伴生的绝望,就被这一盏飞光和两段嘱咐驱散得干干净净,禁军们激动不已,有名嗓门最大的回话: “是,唐医仙!”
    “十字形”亮着光、嗡嗡响着,沿着坍塌的城墙向南飞去,很快飞远。
    有了希望,时间就过得没那么煎熬。
    其实并没有一刻钟,被困的禁军们听到隐约的马蹄声和“铁马”声,看到由火把、“铁马”大灯等亮光组成的长长的光链,最前面的也是他们最熟悉闪烁蓝光的“大铁马”,以极快的速度向这边靠近,越来越近。
    禁军们喜极而泣,来了,真的来了!
    救护车停在距离城墙五米外的空地上,最先跳下来的就是拿着遥控器的唐彬彬,左耳挂着蓝牙耳机,边走边说:“延平门城墙坍塌,金光门和开远门完好无损,在延平门这里设置第一座移动医院。”
    “据无人机显示,城南安化门一段城墙坍塌,明德门和启夏门没事。在安化门设置第二座移动医院。”
    医院人才统计表里共有两名转业的消防员和两名在职消防员,与狄警官小葛警官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转业、一名在职和一名警察带队,组织桃庄百姓展开救援工作。
    狄警官负责延平门,配合消防员协同救援。
    小葛警官负责安化门,带领另一列车队在无人机的光亮指导下,沿着城南墙继续进发,车队后面还跟着牛车和马车。
    越来越多的车辆驶来,车门接二连三地打开,不断有医护人员下车,太阳能应急灯高高支起,驱散越来越多的黑暗。
    禁军们不错眼珠地注视着,在明亮的灯光下,保科长带着志愿者们,开始在空地上搭建移动医院的外围帐蓬。
    而桃庄的百姓们从各自的马车牛车上,卸下数不清的麻绳、撬棍、三角形木撑和折叠担架,按顺序摆放在坍塌的城墙外缘。
    “来,搬开这些砖石,挖走那些泥土……”消防员小安开口,译语人同步翻译。
    是的,飞来医馆所有译语人都下山了,连接起救援工作的话语传递。
    一刻钟后,第一座移动医院安装完毕,发电机就位,折叠病床等一字摆开,布局合理、动线明确,医护人员与医部设备全部到位。
    医院旁一个独立小隔间里,安置着床边x光机,隔间内有四面铅板,尽可能降低幅射。
    被压得最浅的禁军被桃庄百姓从泥土砖石堆里挖出来,立刻被送上担架,抬进温暖的双层帐篷内,看到帽子、口罩和工作服齐全的医护人员,立刻泪流满面。
    很快,初步检查完毕,这名禁军右脚踝骨裂,很快就打上了石膏,安置在病床上。
    两刻钟后,第二名被压禁军也被救出。
    第三名……
    第四名……
    两小时后,延平门十二名被困禁军全都被顺利救出。
    而坍塌的延平门旁,桃庄百姓也将进城的官道清理出来还做了有效支撑,马车牛车也好,铁马也好,都可以安全通行。
    于是,救援一队通过延平门,唐彬彬将无人机升空,看到待贤坊的房屋成片倒塌,附近的永和坊与丰邑坊也是一样,这组总共才三十人,哪能救得了三个坊的被困百姓?
    被困时间越长,救援成功率越低,人手严重不够,这可怎么办?
    正在这时,只听到城墙外的不远处传来一阵整齐的马蹄声,唐彬彬扭头一看,蓉华公主带领公主府家仆们急驰而来。
    “唐医仙,我们能做些什么?”蓉华公主勒紧马缰,望着唐彬彬。
    “来得正好,”唐彬彬把显示屏递到公主面前,“这三个坊房屋倒塌严重,需要大量人手开挖,我们人手不够。”
    “明白!”蓉华公主刚要挥马鞭,就被唐彬彬拦住。
    “公主殿下,请您和家仆先看学习一下正确的救援方式,这位是小安,最年轻的救援专家。”唐彬彬示意。
    小安被蓉华公主盯着脸都红了,急忙摆手:“我不是专家,只是消防员。”
    两队合并,小安先在倒塌的房屋周围走了一圈,然后指导桃庄百姓开始救援,一刻钟后挖出一名被困的老妪,立刻被抬上担架,送进帐篷。
    紧接着第二名,第三名……救援工作争分夺秒。
    蓉华公主点了点头,随手一挥:“去丰邑坊!”
    “是!”家仆们扛着各种工具,立刻跟上。
    忽然,蓉华公主勒住疆绳,转过半个马身:“忘了告诉你,崔五娘带着崔家铁骑去安化门了,人手不会缺,只会越来越多。”
    唐彬彬望着蓉华公主策马的背影,有些感慨,虽说大郢的贵族男子很多不怎么样,但太医署的贵女们都是女中豪杰!
    不知道安化门那边救援工作是不是顺利?
    第194章 与时间赛跑
    在太阳能灯架的亮光里, 城南安化门的坍塌比城西延平门严重得多,现场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和沙土砖石的味道。
    坍塌时两队禁军刚好换岗,一队骑马巡逻的金吾卫路过, 共有七十三人、二十四匹马被困, 痛苦的□□和马的嘶鸣声, 在寂静的黑暗中格外刺耳。
    火调员邬筠和另外两名消防员都戴着安全帽和无线蓝牙耳机,各站一处,保持着互相的联系,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高很长, 宛若天降神祇。
    第二座移动医院已经架设完毕,发电机全力运行,医护和抢救投备全部到位。
    急诊科医护们分散在两座移动医院内,医院其他科室的医护们会在八小时内赶下山换班, 如果遇到紧急外伤病患会酌情考虑就地手术或者由救护车直送上山。
    文浩身旁站着译语人,身后是抬担架的桃庄百姓。
    译语人戴着小蜜蜂麦, 协调指令。
    老宋是消防站站长,身材魁梧,眼神炯炯,工作十一年, 参与过三次地震救援,出过三千多次火警,有丰富的救援经验, 但手边没有专业的现代化救援工具和大型器械。
    之前全院开动脑筋的时候,老宋、小安这些消防员给出过专业工具和大型器械的概念图,但考虑到大郢非常落后的制造工艺和严重缺乏的金属材料, 图纸给出以后根本没抱什么希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