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农女不强天不容

农女不强天不容 第177节

    小二一直听着他们的话,刚才想要退出去,又听了小主人要说话,这时不想他们两人吵起来,只是辛苦一下他们洗碗而已。
    “小客人,这是可以的,菜都可以分成两份,在上碟的时候,汤也可以用东西分开装。”
    唐顺延听了小二的话点点头,让他下去干活,不用,他在这里伺候。
    唐顺延不再看孟昭君,眼神望窗外,热闹的大街上,现在人少了一些,也有小贩在,有一些卖吃的小贩身边更是有一些吃小吃的人。
    这也许就是便宜的,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是不会去尝的。
    也像那些生活在低层的人,上酒楼吃这么贵的食物,也许有人一辈子都吃不起!
    孟昭君看着小男孩转过的头,此时看不到他脸上的表情,心里在想什么,她轻轻的也走到窗口这边看向外面。
    站在高处看下面的人群,就有这种优越感,她能上这里吃一顿好的,利用人际关系不用出一分钱,下面的人忙活一辈子,也可能没有机会。
    这就是每个人的机遇局限,也许是出生就注定了的。
    孟昭君也相信有人通过努力会有美好的未来,只是低层的人努力起来很辛苦。
    幸好她出身不太低,一出生就注定了不会贫穷生活。
    第二百七十五章 吃饱喝足
    孟昭君此时心中又在想,难怪那些喜欢站在高处看下面人群的人,就比如位高权重,最富贵的看平民。
    内心的那种骄傲感,出生的富贵,身份表现出来的贵气,有些人想都不敢想,却有些人举手而得。
    孟昭君静静的站在唐顺延身边,默默的想着,她以后的人生也要更努力了,在京城那样的地方,更多的机会。
    “唐顺延,你以后会到京城书院读书吗!”
    唐顺延并没有转头看孟昭君,而是从她的话中思索,自己长大了会到京城书院去读书吗?
    就如父亲那样的,也会花几年的时间去京城读书,并且有时间会去一下京城自己家的产业管理一下。
    按照他们唐家给继承人,给男年轻人的培养,在学经商的同时读书也会兼修,要做到有文化又有经商头脑。
    “会的,到底是什么时候,这个还不知道!”
    孟昭君此时心中又有了想法,唐顺延如果有一天能到京都去学习,那么他们在京都见面的机会更多。
    别说这里距离京都不远,每一年都可以来多次这里,虽然距离不远,可是经过的好多地方也许有流匪,就算有护卫都会有危险。
    身不由己,她是知道的,这个年纪受着父母的管束,不能去远的地方,年纪长一点更不能去远的地方,在这古代永远都是男女不平等的。
    男子可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能读书,又能走路。
    可是女子却很不公平的一直待在深宫闺房里,有可能只会在附近的一些地方走动。
    如果说是每年来这个地方玩,还不如等待唐顺延某一年来到书院读书,到时候他们更近的,可以约出来游玩。
    孟昭君去过京都的地方并不多,这几年也只不过是跟着母亲每年回去一次外祖家,是在外公生日的时候,春节却不能走动。
    并不是春节是最好的探亲节日,因为他们只能让下人送礼,好的时候都不能亲自去。
    就是因为父亲要在县里,母亲又舍不得丢下父亲,带着他们兄妹去外祖家。
    每个人都有身在其中,不自由的经历。
    菜很快就上来了,就如刚才小二所说的,分成了两桌,每样菜上的分量也没少多少,这也许是看在东家的份上,无论会不会浪费,也不能寒碜了!
    孟昭君和唐顺延分别坐回来桌子里的凳子,他俩身边的丫鬟也没有在他们主人家还没有吃,他们也跟着吃。
    会如往常一样,给他们布菜,不过两人都是轮流吃饭。
    两个不同府上的主人,他们都有一个身边的丫鬟给他们布菜,倒汤,盛饭。
    孟昭君美味的吃的一种海鲜,这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鱼,口感鲜美又不腥,最重要的是能在不放辣的情况下,嫩滑中的鱼肉还不带刺。
    又有一种像海参的海鲜,这是她第一次吃,也有一碟是龙虾,南越国近海的地方,或者自养的龙虾特别大,在每一次有人选海鲜的时候,都会点上龙虾,龙虾有很多的做法。
    这要看客人的口味,去选择海鲜如何的做法。
    那个汤其实是白鸽汤,其中放了一些汤料,里面不只有白鸽,还有猪的骨头,上面放的汤料炖出来的汤很浓。
    一个炖盅只倒出来两碗汤,这又是小二说的,菜可以分成两碟,下的料可以多一点,汤就不止一盅了。
    当然这样的福利并不是别人能享到的,这完全是出于老板仔的待遇。
    唐顺延并不是第一次在这里吃饭,菜也不是第一次吃,这样的汤也不是第一次喝。
    他都是优质生活中,只感觉这样的味道只是很平常,和家里的厨师差不多的手艺。
    能在他们唐家做厨师的,也是选上了好手艺的厨师,才能进去干。
    厨房里唐顺延并不知道有多少个厨师,就他们这样的大家族,这么多的人口,除了主人的饭菜,还会有工人的饭菜。
    不过这里面有大厨房小厨房之分,大厨房煮的是工人的菜,可以随便一点。
    煮主人饭菜的小厨房,并不是在每个主人的院子里那个小厨房,当然那个主人的院子小厨房也会有婆子负责。
    唐顺延那个院子也是一样的,家里人的一日三餐,他有三餐都会在祖母的院子吃,只有偶尔的宵夜,沐休在家饿了吃的下午茶。
    在丫环那边那一盅汤,五个人只能分喝了两口,这两口汤也让他们很满足了。
    跟在主人身边的书童还有丫鬟,什么时候喝过这么好的汤,这么好吃的菜。
    人都分三五九等,不是说每次进酒楼吃饭,主人能吃什么丫鬟和跟随的人也能有机会吃这么好。
    就比如现在跟来的这些护卫,他们并不会有资格吃上这么好吃的菜,这么好喝的汤,有可能是吃的一大碗饭里面有饭有菜。
    能进酒楼里吃的饱,这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
    换成一些被主子不看好的随从,有可能让你到外面去买点干粮吃,包子,馒头之类的。
    中餐,晚餐都会像早餐一样的简单吃食,这就是低微平民生活。
    孟昭君对于丫鬟给她盛的饭,一口都没有吃,主要品尝了喝汤吃菜中。
    等她吃饱时,在丫鬟给她倒了茶喝了几口,这才满足的放下了筷子,今天满足了她的食欲,不知道这样的菜式在京城里有没有看吃得到。
    相信能吃得到也不会这么便宜,回到了京城更没有人让他这么坑,也许有一天等待唐顺延来到了京城会有机会。
    孟昭君还没有去京城,她已经预料到了怀念和唐顺延在一起的1分1秒美好时光。
    唐顺延作为男孩子,并不是吃菜就能饱的,这个时候正在长身体,他又是一个练武的人。
    虽然他和孟昭君差不多年纪这么大,相隔也只是一两个月,可是他们的身高不一样。
    作为男孩子的他,当然比孟昭君高出半个头,每次都会居高临下的看她。
    唐顺延本以为会浪费菜,没想到他们两个人还比隔壁五个人吃的多,也许他们是吃饭兼吃菜,八个菜,一个汤已经足够五个人吃。
    没想到他们两个人能吃五个人的量,孟昭君这小小的女孩,看来也是一个吃货。
    生在富贵的家庭,能享受美食的同时享受待遇,又遇上了他这个冤大头。
    食量这么大,在穷苦人家,会吃穷,穷上加穷。
    唐顺延吃饱了放下了筷子,并没有多说无味的话语,和孟昭君比拼口才永远都要让着她,并不习惯和这个女孩吵起来。
    “唐顺延,你看没有浪费吧?你真是杞人忧天,被你骂了一顿,我好无辜啊!”
    孟昭君吃饱了又开始练口才了。
    “难道你想我又给你道歉?”唐顺延说话时并没有看着孟昭君,眼神看向了窗外。
    唐顺延眼神已见到窗外,在这春节前,到了下午还是有人逛街,也有小贩子贩卖东西的,还没有收摊。
    他心想,这也是一个县的人购买力,小贩的也趁着节日赚点钱。
    孟昭君见到唐顺延如此回答,又见他的目光看窗外。
    吃饱了,不想动,嘴里还是不饶人的说道:
    “可你们的员工,这样对待吃饭的客人,他们多点菜你们不是赚多一点吗?为什么还要反而去护着他,最讨厌你当着别人骂我了!”
    “他说的没错,没有浪费,也没有错,不过又不是你给的钱,你当然不心疼!”
    “小心眼,不就是吃你一顿饭吗?我不让你在这里请吃饭,也会在你家里吃,难道你们家又会亏待我不成?”
    孟昭君其实在点菜的时候,还想让他们弄一个小火锅,不过在这里很少人吃火锅。
    可能他们这里的人只是吃的小辣,有的人一点辣都吃不得,这么大的酒楼,小二居然不给她介绍在冬天里的火锅。
    孟昭君心又在想,她去了京都长大一点,是不是可以利用火锅,来作为她的创业。
    其实快餐也挺好,适合那些民众,只是不适合富贵人家出行的主人,随从还差不多。
    唐顺延见到一些人在大街上只买一些包子填肚子,他们在大吃大喝的,这不不同的对比。
    几个铜板的包子,和几十两吃一顿饭,他们一顿饭有可能吃掉别人一家一年的花用。
    唐顺延听说在乡下人建的房子,别说那些茅草房,那更不值钱,青砖瓦房几十两眼能建几间房间。
    不过他并不纠结,也许这一顿饭之后,孟昭君远行而去,再也没有了一起吃饭的可能。
    唐顺延要如何想到,眼前这个女孩子已经想到了有一天他能去金城的书院读书,又回去寻找他。
    ……
    叶诗琪在冰冷的冬天中很少出门,房间里放了碳盆,越来越冷的天气中,总感觉好怕冷。
    家里人给她预备的衣服有点厚,在房间里也不会冷到。
    接近春节前,这个天气已经到了四,五度,当然不会像北方那样下雪的天气在零下。
    叶诗琪今天阴冷的天气,也出行到庄园去,主要是去观看一下种下培育的药材牛大力。
    这是一种适合旱地种植,比较适合在南方种的药材,药材的一些功能,可以用来煲汤。
    叶诗琪之所以去庄园里看药材,是母亲说的,他的小舅和母亲说,新培育的药材在冰冻的天气里有点脱落树叶。
    李氏在冬天里已经少了一点去庄园,有什么事的话,作为管事的小弟会跟她说。
    也可以让每天早上去庄园摘菜的员工,给她传达信息。
    李氏在家里也闲不住,冬天他需要给孩子,大人们做袜子,过年时用的荷包,手帕。
    有一些也可以买,比如成衣,家里工人帮忙做的也只是小东西。
    做的特别多的是荷包,需要在过年的时候给人发红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