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农女不强天不容

农女不强天不容 第166节

    在布神村有一个大一点的水库,那是大人去游泳抓鱼,却不能让小孩去。
    村里面也有一些假的小水库,只是储水用来耕地。
    叶诗琪吹了几首曲子累了,停下来休息一下,正好这时姐姐们找来了。
    这四个姐姐一直是最宠妹的,为了帮助娘亲做小衣服,撇下了小妹在房间,当她们发现两个丫鬟却在奶奶的房间帮忙时,又发现不对劲了。
    平常安静在家的小妹,好像不在家,一问别的工人,都说小小姐跟着一些女娃们出去玩了。
    做姐姐的当然是怕小妹去了一些危险的地方,在她们走出家门,听到吹箫的声音,声音很熟悉,觉得一定是小妹在玩。
    叶诗琪见到姐姐们到来,让她们加入其中,她的姐姐们也被大伙儿玩乐吸引了。
    毕竟最大的也只是十岁多一点,还不到不出门的地步。
    况且在农家人根本就没有千金小姐,整天待在闺房里不出门的习惯。
    他们村也有一些财主的儿女,并不和农家穷人的孩子玩,他们这一种看不起人的架势,穷人家的人也不和他们玩。
    他们只能有钱人和有钱人玩,端着公子和千金的架子,整天的鼻子朝天,不得穷人们的孩子喜欢。
    如果是两年前,大伙儿们也是要求到他们,在这两年里大家都有活干,家里也富裕了一些,更是没有财主压迫长工。
    农民在一个财主家觉得干的不好,已经有了选择赚钱的地方,财主不抬高价钱还请不到人。
    这两年叶家进入了财主的行列,却平易近人的,不像别的财主一样,村里人也喜欢在他们家干活,毕竟福利比较多一些。
    孩子们更是喜欢和叶家的女娃们交流,能从她们的身上学到另外一些技能。
    叶家五姐妹这么受村里男娃女娃的欢迎,却是村里别的财主公子小姐的不待见。
    就在她们五姐妹在祠堂门口,和一些女娃玩的乐呵。
    村里的另几个财主的儿女们,纷纷都听下人进来禀报。
    他们并不是一个姓的,能组成一团也只是为了有朋友而已。
    当听到新普级的叶家财主千金们,和一些穷人的女娃在玩。
    纷纷都认为她们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小姐没有小姐样,如此野的也只能做山鸡,又如何像她们这些凤凰一样呢?
    女子们这么想,男的公子都认为,叶家的姐妹也只能娶来做妾,正室当然要娶一位知书达理的,不会像她们这么野的女孩。
    村里的财主,他们认为叶家人有可能越来越厉害,比他们还厉害,积得财富越来越多,他的儿女们就会越来越值钱,水涨船高。
    于是纷纷都让自己家的孩子和宏基的孩子来往,当然有大人怂恿他们娶了叶家的女娃能谋家产。
    大人们的想法,正是叛逆的少年们在大人们的面前答应了,私底下却是很恼,宏基那些女儿们抢了他们这些人的风采。
    已经有财主在见到宏基时,有意无意的说一些话语,暗示他们可以做儿女亲家。
    宏基不知道是笨听不出这些人的话语,还是做不了儿女们的主,对财主们的暗示没有表态。
    娃娃亲什么的没有同意,更没有在女儿这么小给她们定了终身。
    宏基也不是那一种想要女儿们长大后,会找到更有力的主。
    作为父亲的一个心情,他和别的做父亲的不一样,虽然也有重男轻女,和女儿们的感情深。
    当听到别人说,要从他这几个女儿中挑选娃娃亲的,更是最小的那个女儿被提起了。
    别说最小的那个女儿了,最大的女儿也只有十岁多一点,还能在他们夫妻的身边留多五六年,辛苦养大的女儿怎么那么容易送去别人家。
    定了亲就会不一样,别人会以儿女亲家的名义把孩子接走。
    他又不是养不起女儿,他都这么努力了,又怎么会放弃对女儿栽培。
    有人在父亲面前提起定娃娃亲的事,并且也有她,叶诗琪完全是蒙在鼓里。
    宏基这个父亲有一些话语,也许会对媳妇说,也会让她们姐妹回房,和父母说一些话语。
    其实宏基怕他这一对不靠谱的父母亲,在女儿这么小的时候因为一点利益,把她们许了出去。
    赖氏和老伴其实也有那么一点意思,反正五个孙女,不能让她们带走太多的家产,很小的把她们许了出去去了婆家。
    以后这些家产只能是孙子的,也只能是他们两个老人享福的。
    有那样的思想,是他们传统的观念中女孩都是别人家的,迟早都要出门的,有个好价钱就卖了吧!
    像现在又请先生又花那么多钱的,留在家里只能浪费钱财!
    夫妻俩这么想,也许他们真的对五个孙女没有什么感情,没想到儿子不断地和他们聊,威胁他们,让他们不要干出卖孙女的事情来。
    赖氏当然会和儿子反驳,不过她的话语都给儿子说的口哑。
    “我三个妹不也养到十六七岁才嫁人,哪一个不是给嫁妆,哪一个我没有出力的?”
    赖氏嘴巴动了动想说,她的女儿怎么能和孙女比,那是她的心头肉,在儿子的眼神中不敢说出这句话。
    赖氏夫妻俩歇了这份心,觉得把她们养大一些,也许能卖一个更好的价钱。
    第二天天亮,冬天比夏天亮的比较晚一点,天亮后姐妹们早起床。
    叶诗琪一直和四姐住,侧边还有一张床是住丫鬟给她们守夜。
    姐妹两醒了她们起床,丫鬟已经打洗脸水进来。
    丫鬟开始给她们俩打扮一番,因为昨天已经说了,小姐们跟着老爷,夫人和老太爷,老夫人们一起全家去吃满月酒。
    当然也会带两个丫鬟去,帮忙带小少爷。
    叶诗琪没有反对也要去,是觉得想见见那个小表妹,今天满月酒不去的话,也许会很久都见不到这个小娃娃。
    二姑嫁的那一家商铺,上一次去县城经过的时候,只是看了一眼。
    觉得很小的一间商铺,一家人住在里面会不会很窄。
    叶诗琪有想法没有对人说,她出生前和出生后还不是住在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父母和她们姐妹七个人住一个房间。
    就像别人说的,能嫁一个小商人家庭,比嫁村里泥腿子强。
    她也并不是看不起泥农民,没有农民又如何养的活一个国家这么多的人。
    叶诗琪在自己还这么小,当然不会想以后那么多,更多的计划还需要她长大一些才能实行。
    目前家里的庄园,父母积累的一些财富也只是小打小闹,在她的心目中还远远不够。
    重生一回又有金手指,怎么着也要过着不平凡一些。
    农女也许会永远在她的身份,出生并不代表她永远,未来还需要创造。
    叶诗琪穿上了厚厚的绵衣裙子,粉红色的套装和鞋子,还加上要出远门,特别要佩戴的粉红色帽子,看着自己镜子里的模样,她觉得挺满意。
    这个年纪并不需要在头上或者在身上挂太多的首饰,简单一点的手势比如银首饰,玉手镯,项链。
    第二百六十六章 小表妹
    叶诗琪今天和姐姐们同样的着装粉红色,首饰也差不多,这些都是做衣服的时候母亲给她们选的。
    只不过她和四姐年纪还小,只有她们俩没有打耳洞,戴耳环。
    现在他们家孩子和大人在穿着打扮上,已经讲究了一些,会特别在县城里面的裁缝专门给他们量身定做的衣服,首饰也是在县城配的。
    早餐过后,全家人用了两辆牛车出发,也是让两个工人赶牛车。
    叶淑英又像上一次一样,什么礼品都没有带,只抱着她的儿子也上了牛车,蹭吃蹭喝的架势一直进行到底。
    赖氏和老伴做父母都不说了,李氏和夫君还有孩子更不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叶淑英抠门。
    可以从叶淑英抠门的行动,不只是学了赖氏,也许也是学了她的婆婆。
    宏基在这么重要的日子里,当然是请了假,把事情交给了管事和徒弟。
    牛车上除了礼品,是娘家人未满月孩子准备的物品,有些吃的物品。
    昨天除了准备了粽子,今天厨子还准备了发糕。
    当然也会有鸡,鸡蛋。
    钟祥贵正站在店门口迎客,今天他把另一间店停止营业,这间店开门也只是为了迎客。
    女儿的满月酒并不只是请妻子的娘家,还请了亲近一点的亲戚。
    当然不会在店里煮吃的,店里根本就不能招待那么多的客人,只能包了隔壁的那间饭店。
    他见到娘家人的到来,很勤快的欢迎出来,并且对娘家人很恭敬的行礼,然后帮忙搬东西。
    叶诗琪见到了眼前这个二姑父,从他的脸上见到笑容,没了之前认为妻子生的是女儿的不开心,看来二姑父是看开了,这对于二姑和她的女儿来说是一件好事。
    叶诗琪被父亲抱下牛车,和姐姐家人一起进入里面去。
    二姑的婆家,叶诗琪是第一次进来,没有想象中的宽敞。
    外面的商店放货架,里面院子也利用空间放杂物,院子的天井有一口井,除了这里露天为了光亮,其他的地方都盖了雨棚。
    厨房和杂物房都不大,等他们进入二姑的房间,一些客人见到他们家的人到来,都走出了这间不大的房间。
    叶诗琪终于见到了三个月没见的二姑,生了孩子没有见到她瘦,反而更觉得她丰满了。
    也没从她包着头巾的脸上见到生了孩子脸色红润,从她见到娘家人,露出开心的笑容,能看出这二姑过的还可以。
    叶淑枝两三个月没有见爹娘,重生了孩子后,第一次见爹娘,生了孩子才知道做母亲的不容易,更知道感恩。
    宏基和爹作为男人没有进入产房的想法,把儿子抱着,在主人的招待下进入客厅。
    叶淑英让儿子跟了姥爷,有了上次儿子去捣乱,厚脸皮也不敢在放任儿子那么做。
    天气越来越冷,客厅都放了火炉,他们也不想老人小孩冷着了。
    叶诗琪和姐姐们一起,打了一量二姑的气息,然后又上前问好。
    叶淑枝看着这些从前她不是很喜欢的侄女,今天却满脸笑容。
    还从一边的桌上拿着糖让侄女们吃。
    叶诗琪见到了满月的小表妹,小娃娃正醒着,见到人咿呀咿呀的说着脸上总是笑着,是一个萌萌的娃娃。
    叶诗琪那些姐姐们轮流去报小表妹,还从她们的嘴里说,小表妹和小妹一样的可爱,是一个可爱的娃娃。
    叶淑枝耳朵里听侄女们说的话,脸上温柔的笑容。
    赖氏来到一边坐下,从身上掏啊,掏的,好不容易从身上掏出两个红包,是红布缝的荷包,把荷包交给叶淑枝。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