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非正常音乐家

第1337章

    可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乐团里。
    么得南棒。
    尤其是邀请了北棒这一操作,更是堪称伤害不大但羞辱性极强!!
    网友们全都看傻了。
    如此明目张胆的针对,却能稳居道德高地。
    好家伙,不愧是你。
    “他霸凌南棒一向可以的。”
    “杰!我滴超人!对南棒宝具!”
    “真·有生之年系列,有生之年我居然也能看到这样的大场面。”
    “这瓜吃的劲儿是真大啊!!”
    绝大多数的网友,在欢乐之余,更多的是看戏。
    李少杰这一招,你别说。
    还真让国内相当多的网友感到十分的舒爽。
    但在这样的氛围下,也绝对不会缺少那些理中客。
    更不会缺少需要接受脑残劈治疗的脑疾患者。
    也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心态,还是别有用意,一些不好的言论自然而然的就出现了。
    “就俩破曲子,搞这么大阵仗,怎么没了你李少杰人类音乐停滞不前了?”
    “你是个寄吧,可快别tm丢人了,还个人讨厌,也不问问人家讨不讨厌你。”
    “不用你的曲子又咋了?好像没了你作品就不能活了呗?”
    “真以为自己有多少含金量了?你是个神马东西?”
    “也没怎么见过李少杰拿什么奖拿什么名誉?就一个格莱美就能这么装了?”
    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一出现,就受到了不少网友们的嗤笑。
    信口开河的“我以为”“我觉得”在互联网上可绝不少见,这些人的习惯就是以自己的常识去理解别人,却对自己浅显的认知避而不谈,甚至完全没有意识。
    很多时候,一些事情并不需要主角开口。
    不少网友就站了出来。
    实际上,日常里,就有很多人在质疑李少杰的含金量。
    大放厥词本就是源于无知。
    可这样的无知言论,却触怒了某位大佬。
    陈浩。
    李少杰的铁杆好兄弟,背地里的资深大迷弟。
    来自于国交的指挥。
    面对网上这些汹涌的言论,陈浩出离的愤怒了。
    或许别人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如果了解艺术的话,多多少少的是能明白这种感觉的。
    这已经不算是追星了,更不是什么个人崇拜。
    而是变成了一种一位艺术家,于艺术上,极致的信仰。
    李少杰在艺术之路上对陈浩影响真的是极大。
    从一开始,陈浩还在上沪交响的时候,与李少杰认识以后。
    合作了这些年,演奏过不少杰哥的作品。
    尤其是在道德上,李少杰做到的了陈浩理想中的一切,在思想上,也给予了陈浩许多的指引。
    是的,指引。
    实际上,学艺术的,学西洋音乐的,骨子里,或多或少确实会有那么一点小资情调的。
    这一点其实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如果不正视这一点,任由这种虚幻的“高雅感”与“尊贵感”发酵,那么只会自毁长城,让艺术该有的那种真正的知性优雅……成为一场镜花水月。
    就好像理想主义者也要结合现实一般。
    就如同当年,从一个艺术家,变成人民艺术家,真正赤诚gming者的冼老师一般。
    伟人便曾夸过,“一曲黄河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这便是艺术能带来的力量,足以激励人民的力量。
    李少杰于“人民的艺术家”这方面的思想,是真的是给了陈浩极大的指引。
    虽然年纪比陈浩小得多,但陈浩觉得,李少杰就是自己人生路上的引路导师。
    “他?什么含金量?”
    “我就这么说吧,也就是李少杰他不怎么喜欢参与评选奖项,比赛。”
    “不然,人家的奖杯是论个收藏,他的奖杯是论斤卖的。”
    “哦,我说的这个奖杯可不是你幼儿园乐器比赛级别的奖杯,指的是国际性质的大赛。”
    “而且,这些比赛,也仅仅只是四五年前李少杰玩的东西……全当个乐呵,实话实说,格莱美其实也就是李少杰想玩一下的结果,和你们印象中的那种追逐还真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破天荒的。
    陈浩开始在微博上洋洋洒洒的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站队的意味很明显。
    如果说一般的抹黑,陈浩也真不至于这样。
    但如果说有人敢否定我杰哥的成就,地位,否定我杰哥的含金量?
    抱歉,你tm给劳资站出来实名对线!!
    “对于别的一线指挥家,被某个世界级乐团邀请成为荣誉指挥,那都是很难达成的,说句难听的,有时候甚至需要指挥家向乐团示好。”
    “但对李少杰来说,这些东西有没有,只在于自己想不想,如果李少杰今天说【我想当xx乐团指挥】,人家马上八抬大轿给人请过来。”
    “两部作品而已,确实没那么重要,但我跟你说,你能拿出两个这种等级的作品,那么,就算是笼统的入门级介绍类历史书上,你个人占据的篇幅起码都能超过一页。”
    在对李少杰的评价上,实际上陈浩并不无脑。
    反而非常的理性谦虚。
    因为,陈浩佩服的是李少杰的成就与艺术高度,而不是搞个人崇拜。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