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特种兵之二次入伍

第616章

    初迎灾难的他们,承受了家乡覆灭、家庭的破碎,亲人的离世,各种悲剧接连发生,让灾区人民有了一种天崩的感觉。
    但是随着支援队伍的到来,和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支援,经过几天的调整,灾区人民已经带着前进的动力开始在灾区内站了起来。
    因为不管经历的有多痛苦,但是活着的人还需要往前看,向前走。
    而随着这几天时间的过去,一个数据也统计了出来,让人闻之触目惊心。
    东文市现存人口只有地震前夕的百分之1都不到了,也就是说,一百个人中,能有1个人活下来,都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灾难的背后往往都是惨痛的代价,这次东文市突发的里氏8级特大地震,让一个繁华的城市变成了如今的模样,真的让人无法接受。
    江水等人在这些日子里,见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对于军人的使命与责任,了解的更加的深刻。
    尤其是蒋小鱼这种,此时此刻,他才真的感觉到了身上那身绿军装的沉重,这股沉重是责任、是义务、是奉献、是牺牲……
    蒋小鱼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他也多次经历了、眼睁睁的看见了生命流逝的过程,这一切的发生,都促使着蒋小鱼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这个转变是对军人的认知,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可,是对这一身绿军装的认同。
    虽然有时候嘴里还没个把门的,但已经转变过来的蒋小鱼,在各种行为举止上,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军人了,这是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一种韵味。
    江水带着战狼队员又连续了奋战两天的时间,在这两天的时间里,大批的常规部队进驻了东文市,开始展开了工作。
    江水也趁着空闲时间观察了一下,这些来的常规部队大多属于后勤单位,看来他们是真的要撤离这里了。
    话说,江水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一些不情愿的,因为他看过了震后的东文市,这些日子也经历了东文市的所有转变。
    他希望自己能够看到一座崭新的城市浴火重生。
    但是,江水却是没有充足的理由留在这里,毕竟他的职位,本身就有很多身不由己的地方,没有办法。
    只能说他的职位着实有些特殊。
    最后一天晚上。
    大家都很沉闷,默默的低着头,疯狂的干着活,搬运碎石,搬运尸体,一刻也不停,似乎想要让时间停留在这个时刻。
    其实,也不止江水他们这边,所有得到命令的一线作战单位的人员,都在发挥着自己最后一份的光和热。
    这一次东文市的灾难让很多的军人都真正的成长了起来,尤其是新兵,这一次的经历让他们迅速的找到了军人的意义所在,这可比老兵长时间的传帮带好用多了。
    因为老兵培养新兵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的,而这种经历,却是将这个时间段压缩到极致,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让一个新兵完成了向合格军人的转变,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都说时势造英雄,灾难来了也会造就属于在灾难中成长起来的英雄。
    灾区人民是英雄,救援队伍是英雄,后勤保障是英雄……参与了此次地震救灾的所有人员都是英雄。
    第434章 霸天狼特战旅
    东文市。
    “轰轰轰~~~”
    整齐的车队载着一线作战部队驶离了东文市。
    已经清理干净的街道两侧,是夹道欢送的东文市灾民,对于这些自从到了东文市,就开始没日没夜,不辞辛苦周劳的人民子弟兵,灾区人民给予了最真诚的祝福。
    而在东文市之内。
    江水等人则是登上了一架直升飞机,他们自然是和其他常规单位不同,这里都没有送行的人员,没有搞什么阵仗。
    “嗡嗡嗡~~~”
    随着螺旋桨的转动,直升飞机缓缓的起飞。
    江水等人靠在机窗旁边,看着慢慢浮现于整个视野下的东文市,心里也很是不舍。
    毕竟,他们是第一批进入东文市救援的队伍,从来到这里,到现在离开,一直投身最前线的救援工作,虽然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筋疲力尽,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的怨言,并且心甘情愿,因为这是他们身为军人的责任和义务。
    “也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能来这里!”
    庄焱看着机窗外面整个东文市的轮廓感叹道。
    “看看什么时候休假了顺路过来看看吧!”梁牧泽在旁边看着说道。
    “也只能这样了!”庄焱点了点头。
    众人就这样离开了东文市,返回战狼基地。
    东文市的灾后重建工作是重中之重,这座城市因为遭遇了天灾而毁于一旦,相关各级政府将这件事情放到了最前面,全力以赴的展开工作。
    相关政策一条一条的出台,关于灾后重建的种种事项,几乎是一路绿灯。
    城市建设、水电供应、通讯设施……各种基础建设在东文市迅速的铺开,一座崭新的城市逐渐的拔地而起,而东文市的灾民也慢慢的恢复到了平静的生活之中。
    ……
    战狼基地。
    随着江水等人的归来,战狼中队又回归了平静,不过大家还会时不时的想起震后的东文市,而那些没去过则是非常的羡慕他们,对于自己没能前往灾区支援而有些无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