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探秘全球:从发现绿尾虹雉开始

第370章

    网友们顿时乐了。
    【飞哥好眼力啊!】
    【本来觉得没什么,这么一看还真有点儿像熊!】
    【可是这能说明什么?】
    【感觉飞哥提到熊山,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这个时候,林飞又道:
    “熊山没那么简单,《山海经》中曾经记载,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人神人,夏启而冬闭……”
    “简单来说,就是说熊山中有一个大山洞,开始是住熊的,后来不断有神仙出没,冬天闭藏,夏天开启,与天地四季之气相合。”
    “经过调查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山海经中描述的熊山就在神农架中。”
    “而之所以取名叫做熊山,在《史记集解》中有两个解释。”谷
    “第一是因为熊山的两座山状如熊耳,第二则是因为黄帝曾登临此地,黄帝又名‘有熊氏’,所以,这里就叫熊山!”
    听到林飞的话,再看着远处庞大的山脉,网友们只觉得心神震荡。
    黄帝登临过的地方?
    华夏的始祖曾经来过这里?
    这么一看的话,这座山真的被称为仙山也不为过!
    大家沉浸在震撼中,林飞却越来越兴奋。
    “据《安化县志》记载,黄帝南巡登上熊山,有两个目的。”
    “第一是沿途荡平叛军残部封禅拜山。”
    “而第二个目的,才是黄帝真正的目的!”
    林飞的话顿时吸引网友们的注意力。
    老祖宗来熊山除了拜山,还有别的目的。
    【飞哥,快点讲,到底是什么目的,等不及了。】
    网友们催促道。
    这时,林飞却又问道:
    “根据史籍典故,大家知道熊山上曾经住过我们哪位祖先吗?”
    面对林飞的问题,大家一时有些疑惑。
    熊山上曾经住过哪位祖先?
    【这里是神农架,炎帝神农氏在这里发源,肯定是炎帝啊!】
    【对,一定是炎帝!】
    弹幕的回答密密麻麻都是炎帝。
    看到弹幕,林飞微微一笑,然后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答案。
    “熊山上居住的,实际上是蚩尤!”
    “黄帝南巡登上熊山,就是因为这里是蚩尤的故乡,他的旧部忠心耿耿,对其念念不忘,经常在熊山上搞一些纪念活动。”
    “黄帝很仁慈,并没有追究这些旧部的责任,不过他把蚩尤的纪念地直接毁了。”
    “古书记载,黄帝摧毁蚩尤屋,摧毁蚩尤旧部对蚩尤的信仰,断送他们恢复前朝的念想。”
    “实际上相当于是把蚩尤的坟掘了。”
    听到林飞的话,网友们面面相觑。
    蚩尤?
    这怎么可能?
    网络上关于蚩尤出生地的说法有很多,有说在山之西、有说在河之南、有说在湖之北,也有说在湖之南。
    而且,神农架不应该是炎帝神农氏的地盘吗?蚩尤怎么会在那里?
    弹幕吵成一片。
    【飞哥,蚩尤怎么跑炎帝的地盘上了!】
    【对啊,这不太科学!】
    【炎帝怎么不处理蚩尤呢?】
    看到网友们的提问,林飞又解释道:
    “蚩尤和炎帝本就属于同一部落,因为矛盾蚩尤离开炎帝自行发展。”
    “后来蚩尤与炎帝大战,击败炎帝,炎帝这才跑去与黄帝联手共同对抗蚩尤。”
    “在最后,蚩尤率领81个兄弟北上抵御黄帝部落,在河之北展开大战,几经周折后,最后被炎黄击败,至此开启华夏文明的辉煌历史。”
    “所以,黄帝一路南巡而下,平叛蚩尤旧部。”
    “之后,就是来熊山,把蚩尤的坟墓掘了。”
    “山海经关于熊山的最后一句话是‘熊山,帝也’。”
    “意思是熊山也被叫做帝山,就是因为黄帝登临此地的缘故。”
    听着古籍中记载的神话故事,再看着远处的熊山,网友们只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眼前那座奇特的大山,真的就是古籍中记载的熊山吗?
    蚩尤旧部曾经在这里纪念蚩尤?
    黄帝还曾登临这座山?
    林飞望着远处,还无法确定那座山是不是真的古籍中记载的熊山。
    但他接下来就要进入其中探索。
    那里已经很接近神农架原始森林的核心区域。
    其中的物种也一定会非常的丰富多彩。
    “小牧,走了。”
    林飞背上背包,继续向前,对着还在看风景的小边牧喊了一声。
    小边牧立刻快步跟上。
    蓝天白云下,一人一狗行走在无人的森林中,头顶上还有一只猛禽在盘旋。
    无人机直播着这个画面。
    人们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也越发的期待。
    第二百四十二章 直播以来最大危机?白熊保镖?!
    下午,全球记录直播间。
    此时此刻,观看直播的网友皆是满脸骇然。
    林飞在探索神农架原始森林的过程中,再遇危机!
    此时此刻,他站在一处五米高的石台上。
    下面围满了白色的狼。
    也幸好这处石台都是断层的峭壁,狼群无法上来。
    不然的话,恐怕林飞又要面对一场巨大的危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