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探秘全球:从发现绿尾虹雉开始

第91章

    此时此刻,动物保护中心的人也都是惊叹连连。
    要知道,上一次拍摄雪豹照片,是一个科考队排除万难,在雪豹可能出没的地方布置了36台红外线自动照相机,才拍到32张珍贵的雪豹照片。
    当时科考队多次历险,还险些丢掉性命。
    雪豹到底有多难拍,这么说吧,只要有人在野外拍到雪豹,就一定会上新闻,一定会有很多媒体号发这个消息。
    可想而知这大胖豹子有多受欢迎。
    而现在,林飞不仅找到了雪豹,还和雪豹亲密的接触。
    这无疑更是吸引人们的目光。
    “雪豹怎么和这个人这么亲密?”
    野生动物保护中心,负责人刘明看着林飞的直播,疑惑的问道。
    “这个人上山去拍北山羊的纪录片,一转头就遇到雪豹一家,这些雪豹对他表现出了非常亲切的样子。”
    一个工作人员回道。
    “这怎么可能?雪豹往往看到人就跑,稍有风吹草动都会消失不见,眼前的雪豹居然如此主动亲近人类!”
    刘明惊叹不已。
    他真的是开了眼了。
    他在天山负责保护天山野生动物已经有六个年头,如果说天山什么动物最珍贵,那无疑是雪豹无疑。
    尽管如此,他都没有亲眼见过雪豹的样子。
    而现在,却有一家子雪豹和一个人类亲密接触。
    “这个主播是拍摄纪录片的,这么说的话,他很有可能是第一个记录雪豹生活习性的人。”
    “我们最多是在野外架设红外摄像头捕捉到雪豹的照片。”
    “要是真的能把雪豹生活习性拍下来,让我们更加了解雪豹,对我们的保护工作帮助巨大。”
    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道。
    刘明也是点了点头。
    如果林飞真的能拍出雪豹生活的故事,那无疑将是华夏野生动物学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此时此刻,林飞站起身,看向四周。
    三只小雪豹还在山岩上来回的跳跃着。
    母豹盯着三只小雪豹在看,确保雪豹不会离开它的视线。
    “现在应该是雪豹妈妈带着小雪豹熟悉周围的环境,出来望望风。”
    “雪豹幼崽在出生一到两个月的时间,雪豹妈妈不会让它们离开巢穴。”
    “等到了长大一点,就会带着小家伙们出来遛弯儿,遛弯一会儿后,还要带它们回去。”
    “然后雪豹妈妈会去外面捕猎食物。”
    “所以,小雪豹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对一切才这么好奇。”
    这个时候,母雪豹站了起来,它朝着小雪豹低声吼了一声。
    三只小雪豹顿时都小跑了回来。
    而后,母雪豹朝着前面慢悠悠的走去,小雪豹纷纷跟上。
    这个时候,林飞发现了不太对劲的地方。
    “雪豹妈妈好像有些没有力气的样子。”
    “三只小雪豹也一直在叫,貌似是饿了。”
    “三个月大小的雪豹,主要还是吃母乳。一般来说雪豹一窝就是三只,刚好母雪豹可以饲养的过来。”
    “不过,这三只小家伙貌似也很久没吃奶了。”
    “什么情况?”
    林飞眉头微皱,低声自语道。
    他跟着雪豹向前走,来到母雪豹的身边,让母雪豹停下。
    林飞有兽医的技能,可以观察动物是否患有疾病。
    母雪豹的脸色有些憔悴,呼吸不匀,看上去有气无力的感觉。
    “母雪豹貌似生病了。”
    “雪豹比较容易患病,它们的肠胃不太好,养在动物园的雪豹几乎都会患有体内寄生虫,所以雪山这种温度比较低的地方更适合它们生存。”
    “不过,即便没有寄生虫,雪豹有时候也会患有结核病和肠炎。”
    林飞蹲下来,抚摸着雪豹的腹部,神色略显严肃。
    他稍稍用力按了一下雪豹腹部的一个地方,问母雪豹道:
    “这儿疼吗?”
    他刚按下去,母雪豹就嗷嗷叫了起来。
    网友们看着雪豹的样子也觉得有些揪心。
    “果然,应该是肠炎。”
    林飞叹了口气。
    “雪豹捕猎本来就困难,北山羊不是吃素的,稍有风吹草动就跑到悬崖上去,雪豹往往需要隐藏身形伏击才能制服北山羊。”
    “雪豹在吃不到北山羊或者高原兔的时候,也会吃腐肉,甚至会吃植物。”
    “这只雪豹可能是吃了腐肉引发的肠炎,导致生病身体有些虚弱。”
    “对自然界的动物来说,生病的影响非常大。”
    “母豹吃不饱,奶水就不足,所以小雪豹应该也饿着肚子。”
    “不行,先确定雪豹的住处,然后我得回去一趟。”
    林飞关心的说道。
    接着,林飞站起来,示意母豹继续走。
    林飞跟着母豹一起,朝着前面走去。
    雪豹的住所一般在石洞或者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往往好几年不会离开巢穴。而且巢穴里有很多雪豹脱落的体毛,让它们的巢穴更加的舒服。
    没多久,雪豹母亲就走到了一个岩洞前,然后跳了进去。
    这个岩洞在山岩下面,隐藏的非常好,山上阴冷的风完全吹不到这里。
    母雪豹趴在地上,有气无力的休息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