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330 章
超级生物帝国 作者:壮乡小仨
第 330 章
每天运载原料、货物进出的大型货车、货运火车,每天还会有数不清的载重汽车运载着渣土、建筑材料等等。往返于园区内的各大工地。因为这些往来不断的大型货车,在才村附近甚至还自发形成了一个简易的集市,专门给过往的货车司机提供餐饮、食宿等服务,倒也是热闹非凡。
不过,对于这种局面,‘玛卡园区管委会’的官员也是早有预料。在年初的时候就在进出‘玛卡园区’的交通要道附近规划出一个区域,专门用于临时的集市用地。
在这片区域内,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用简易活动板房搭建起一排排的房子,引入了大量的餐饮店、食宿点。规范经营。而‘玛卡园区’的环卫部分也是加强了对周边区域卫生环境的清理力度,确保这片区域不会遭受生活污染。
不得不说,管委会的官员头脑很清晰,知道‘玛卡园区’是整个海城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焦点,可不能让这里变成一个乌烟瘴气、藏污纳垢的地方。
因此,在事关‘玛卡园区’规划的问题上。管委会的官员倒是更加细心、更加有人性化,官僚主义自然是不敢太多的。
不得不说,在华夏,凡事最怕认真!
自从‘玛卡园区’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段磊并没有过多地干涉园区的规划、建设等等,但是整个园区的发展还是颇为符合段磊心中的设想。毕竟,‘玛卡园区’是段磊梦想的地方,段磊可不希望这里地弄得太糟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都还不错!
因此,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段磊也不会过多干涉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以免惹人嫌。
……
在‘玛卡造船’开始投产之时,‘个人终端’的生产基地建设也是隆重拉开了序幕,在距离‘玛卡基地’不到1公里的一个区域,被园区管委会划拨给各大手机厂商。在这片超过三千亩的区域内,各大厂商按照‘玛卡科技’给出的规划方案,建起了统一规格的厂区。
在充足的资金以及完善的施工方案支持下,海大建工的工程队建设进度相当快,很快就把整个生产基地的雏形呈现了出来。
虽然各大手机厂商对于‘玛卡科技’强行规定他们必须要生产基地放在‘玛卡园区’并且一定要按照‘玛卡科技’所提供的规划进行施工的强硬态度有所不满,但是看到生产基地的建设进度确实有点快,这些厂商的怨气也就逐渐平息了下来。
按照目前的进度,这个生产基地将会在2017年元旦建成投产,到了那个时候,个人通讯市场将会迎来洗牌的时代。而抱上了‘玛卡科技’大腿的这十家国内企业,已经比其他的厂家拥有了更多的优势。
要知道,随着‘个人终端’的技术数据越来越多地被披露出来,国内的手机生产厂家包括不少电子集团也是心动不已,正在积极向‘玛卡科技’递交申请,希望能够进入第二批‘个人终端’生产商名录之内。
按照段磊的想法。‘个人终端’拥有数十亿台的庞大市场容量,仅仅是这十家企业是根本吃不下的,为此‘玛卡科技’需要把更多的厂商捆绑在同一辆战车上。更何况,在夺取‘智能手机’市场的时候,光凭少数几家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段磊只能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在更短的时间内抢占市场。
段磊希望整合国内的电子生产商,在‘玛卡科技’提供生物芯片以及全套生产技术的同时,让各大企业进行差异化研究,研制生产出更多更有个性的‘个人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可以说,虽然‘玛卡科技’向各个合作企业提供相同的核心技术,但是这些企业又可以对这些技术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形成五彩斑斓的产品型号。
目前,第二批‘个人终端’生产商已经在甄别、筛选的过程中了,十月份的时候出炉,为争夺个人通讯设备市场再添一把火!为了进入第二批的名单,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起来。托人、拉关系,为的就是能够搭上‘玛卡科技’这艘大船。
……
在距离‘个人终端’生产基地不远处,紧挨着通往‘玛卡造船工业区’货运铁路的是一片超过四千亩的平坦工业用地,那里也是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这里是‘海城汽车’设在‘玛卡园区’内的‘天驱汽车’总装基地,一期工程将能够实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如果‘天驱汽车’在市场上的反应良好,这个基地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建。形成年产五百万辆的庞大规模,成为华夏帝国最大的汽车总装基地!
这个总装基地的一期工程将会在2017年元旦建成投产,到了那个时候,将会有数不清的零配件通过汽车、火车以及海运送到总装基地,然后被组装成为炫目的‘天驱汽车’。
原本‘海城汽车’和‘玛卡科技’的合作源于‘玛卡科技’在‘海博会’展出的新型汽车蓄电池生产技术。当时海城汽车的高层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和‘玛卡科技’的合作会延伸到如今的地步。
借助新型蓄电池的项目,‘玛卡科技’和海城汽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段磊抛出‘天驱汽车’的生产技术,更是让两家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海城汽车就和美利坚通用、德意志大众两家公司进行了合资。企图借助两家国际巨头的技术力量,实现所谓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只可惜,洋鬼子也是精得很,三十年过去了,依旧牢牢地抓住了各种核心技术,倒是把海城汽车变成了他们国内总部的供血者,大肆从华夏消费者身上吸血。
随着美利坚通用的破产重组以及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海城汽车也就逐渐兴起了另立门户的心思。而这个时候,‘玛卡科技’的出现就犹如瞌睡送上了枕头。
经过详细的测试,海城汽车的技术团队认定‘天驱汽车’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汽车要先进不少,而且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自然是把‘天驱汽车’当做摆脱两大国际巨头的杀手锏!
为此,对于设在‘玛卡园区’内的总装基地,海城汽车的高层可是高度重视,由一名高级副总载专门盯着总装基地的建设,对‘玛卡科技’所提出的建设方案是一点折扣都没打地实行了。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天驱汽车’的总装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而海城汽车对于旗下各种配件生产线的技改也是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为这些生产线将会承担起向总装基地供应的重任。
海城汽车已经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子公司,专门用于针对‘天驱汽车’的营销,这是海城汽车逐渐摆脱两大巨头的一个重要举动。如今虽然距离总装基地建成投产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但是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天驱汽车’令人惊艳的广告,让国内的消费者充满期待。
虽然通用和大众对于海城汽车的这一举动大为不满,提出了抗议,但是海城汽车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把营销公司、总装基地机构和合资公司撇清,让洋鬼子无可奈何!
……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围绕在‘玛卡科技’周围已经逐渐形成了‘万能涂料’、‘镜面金属’、‘天驱汽车’、‘新型电池’、‘电动车’、‘造船配套基地’等等数个支柱产业的雏形。虽然现在整个园区内只有‘镜面金属’勉强算得上进入了正轨,但是‘玛卡园区’的发展潜力确实不容忽视。
‘玛卡园区’距离海城海东国际机场仅仅十公里,而园区内已经开通了货运火车、高速公路以及万吨泊位,四位一体的交通状况将会给‘玛卡园区’的发展带来便利的条件。此外,经过数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玛卡园区’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工业基础,只需要园区内正在建设的各大生产基地竣工投产,‘玛卡园区’将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所有关注‘玛卡园区’的人都清楚,这片建设热土正在酝酿着一股庞大的力量,一股足以惊叹世人的激情!
第241章新船下水
七月中旬的海城依旧酷暑难当,海城电视台和朝廷电视台几乎每天都在发布橙色高温预警,似乎全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炉。
和海城市区相比,得益于段磊在‘玛卡园区’规划之初就制定了严苛绿化标准,这才使得‘玛卡园区’虽然工厂林立,却依旧绿树成荫。再加上徐徐吹来的海风,让整个‘玛卡园区’的温度并不太高,倒反是让人觉得有些舒服。
这一天,‘玛卡造船’的一号船坞一如往常,工人们还是和平时一样八点半来到船坞,换上工作服,准备一天的工作。
不过,对于‘玛卡造船’的工作人员来说,今天似乎有点不太一样的感觉,船坞中似乎弥漫一种喜悦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抑制不住笑容。
眼尖的工人刚才看到,公司的几位高层也来到了船坞的办公现场,而和公司关系最密切的海城电视台、海城日报社的记者也是扛着长枪短跑来到了船坞。
……
“老朱,这段时间船厂的运行相当完美,辛苦你了!”陪着一众高层在船坞走走着,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段磊有些赞许地对朱浩洋说道。
‘玛卡造船’三个船坞在五月一号那天开始同时开工,两个半月以来运转良好,虽说‘叮叮’控制的管理系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以朱浩洋为首的管理层依旧是功不可没的。
“公司的日常管理系统功能很强大。再加上这批工人的素质很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船坞的工作流程,管理起来难度很小!”朱浩洋还是秉承了华夏人一贯的谦逊,矜持地把功劳都归功于管理系统和员工的高素质。
要说起来,‘玛卡造船’所招聘的技术工人大多都是在海船、金州造船等国有特大型企业中的经验丰富的熟练员工,在‘玛卡造船’规范化的生产模式中,进入状态非常快。
刚刚接手‘玛卡造船’的时候,朱浩洋甚至还以为自己起码需要花上大半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整合,才能让‘玛卡造船’的日常生产进入正轨。但是,朱浩洋万万没有想到。只用了三天时间,‘玛卡造船’三个船坞的工作效率就已经比国内一般的造船企业高出了许多。
船坞中的工人,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熟悉了‘玛卡造船’的工作强度、程序等等,轰轰烈烈的生产也是随之展开了。如今,只用了两个半月时间,一艘三万吨的远洋货轮就已经基本装配完毕,即将下水,这无疑就创造了国内造船业的一个速度奇迹。
要知道这两个半月以来。‘玛卡造船’一直保持着八小时的工作强度,没有任何加班,可以想见,只要拥有足够的人手,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建设,这艘远洋货轮下水的时间将会控制在五个星期之内。
“邹总。水手的招聘工作要加紧时间进行,货轮列装的时间不会很长,九月份之前就可以交付了!”走在高高的船台上,段磊侧过头,对前来参加下水仪式的邹和祥说道。
“公司从上个月开始就发布招聘信息了。也通过猎头公司寻找合适的船长、大副等等高级管理人才。”邹和祥点点头,说道:“只要货轮一交付,我们保证不会耽误园区内的货物运输!”
第 330 章
恋耽美
第 330 章
每天运载原料、货物进出的大型货车、货运火车,每天还会有数不清的载重汽车运载着渣土、建筑材料等等。往返于园区内的各大工地。因为这些往来不断的大型货车,在才村附近甚至还自发形成了一个简易的集市,专门给过往的货车司机提供餐饮、食宿等服务,倒也是热闹非凡。
不过,对于这种局面,‘玛卡园区管委会’的官员也是早有预料。在年初的时候就在进出‘玛卡园区’的交通要道附近规划出一个区域,专门用于临时的集市用地。
在这片区域内,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用简易活动板房搭建起一排排的房子,引入了大量的餐饮店、食宿点。规范经营。而‘玛卡园区’的环卫部分也是加强了对周边区域卫生环境的清理力度,确保这片区域不会遭受生活污染。
不得不说,管委会的官员头脑很清晰,知道‘玛卡园区’是整个海城市委市政府重点关注的焦点,可不能让这里变成一个乌烟瘴气、藏污纳垢的地方。
因此,在事关‘玛卡园区’规划的问题上。管委会的官员倒是更加细心、更加有人性化,官僚主义自然是不敢太多的。
不得不说,在华夏,凡事最怕认真!
自从‘玛卡园区’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段磊并没有过多地干涉园区的规划、建设等等,但是整个园区的发展还是颇为符合段磊心中的设想。毕竟,‘玛卡园区’是段磊梦想的地方,段磊可不希望这里地弄得太糟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切都还不错!
因此,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段磊也不会过多干涉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以免惹人嫌。
……
在‘玛卡造船’开始投产之时,‘个人终端’的生产基地建设也是隆重拉开了序幕,在距离‘玛卡基地’不到1公里的一个区域,被园区管委会划拨给各大手机厂商。在这片超过三千亩的区域内,各大厂商按照‘玛卡科技’给出的规划方案,建起了统一规格的厂区。
在充足的资金以及完善的施工方案支持下,海大建工的工程队建设进度相当快,很快就把整个生产基地的雏形呈现了出来。
虽然各大手机厂商对于‘玛卡科技’强行规定他们必须要生产基地放在‘玛卡园区’并且一定要按照‘玛卡科技’所提供的规划进行施工的强硬态度有所不满,但是看到生产基地的建设进度确实有点快,这些厂商的怨气也就逐渐平息了下来。
按照目前的进度,这个生产基地将会在2017年元旦建成投产,到了那个时候,个人通讯市场将会迎来洗牌的时代。而抱上了‘玛卡科技’大腿的这十家国内企业,已经比其他的厂家拥有了更多的优势。
要知道,随着‘个人终端’的技术数据越来越多地被披露出来,国内的手机生产厂家包括不少电子集团也是心动不已,正在积极向‘玛卡科技’递交申请,希望能够进入第二批‘个人终端’生产商名录之内。
按照段磊的想法。‘个人终端’拥有数十亿台的庞大市场容量,仅仅是这十家企业是根本吃不下的,为此‘玛卡科技’需要把更多的厂商捆绑在同一辆战车上。更何况,在夺取‘智能手机’市场的时候,光凭少数几家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段磊只能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在更短的时间内抢占市场。
段磊希望整合国内的电子生产商,在‘玛卡科技’提供生物芯片以及全套生产技术的同时,让各大企业进行差异化研究,研制生产出更多更有个性的‘个人终端’。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可以说,虽然‘玛卡科技’向各个合作企业提供相同的核心技术,但是这些企业又可以对这些技术进行个性化的研究,形成五彩斑斓的产品型号。
目前,第二批‘个人终端’生产商已经在甄别、筛选的过程中了,十月份的时候出炉,为争夺个人通讯设备市场再添一把火!为了进入第二批的名单,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开始行动了起来。托人、拉关系,为的就是能够搭上‘玛卡科技’这艘大船。
……
在距离‘个人终端’生产基地不远处,紧挨着通往‘玛卡造船工业区’货运铁路的是一片超过四千亩的平坦工业用地,那里也是机器轰鸣、人声鼎沸。
这里是‘海城汽车’设在‘玛卡园区’内的‘天驱汽车’总装基地,一期工程将能够实现年产100万辆的规模。如果‘天驱汽车’在市场上的反应良好,这个基地还有可能进一步扩建。形成年产五百万辆的庞大规模,成为华夏帝国最大的汽车总装基地!
这个总装基地的一期工程将会在2017年元旦建成投产,到了那个时候,将会有数不清的零配件通过汽车、火车以及海运送到总装基地,然后被组装成为炫目的‘天驱汽车’。
原本‘海城汽车’和‘玛卡科技’的合作源于‘玛卡科技’在‘海博会’展出的新型汽车蓄电池生产技术。当时海城汽车的高层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和‘玛卡科技’的合作会延伸到如今的地步。
借助新型蓄电池的项目,‘玛卡科技’和海城汽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段磊抛出‘天驱汽车’的生产技术,更是让两家企业形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海城汽车就和美利坚通用、德意志大众两家公司进行了合资。企图借助两家国际巨头的技术力量,实现所谓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只可惜,洋鬼子也是精得很,三十年过去了,依旧牢牢地抓住了各种核心技术,倒是把海城汽车变成了他们国内总部的供血者,大肆从华夏消费者身上吸血。
随着美利坚通用的破产重组以及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海城汽车也就逐渐兴起了另立门户的心思。而这个时候,‘玛卡科技’的出现就犹如瞌睡送上了枕头。
经过详细的测试,海城汽车的技术团队认定‘天驱汽车’比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汽车要先进不少,而且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自然是把‘天驱汽车’当做摆脱两大国际巨头的杀手锏!
为此,对于设在‘玛卡园区’内的总装基地,海城汽车的高层可是高度重视,由一名高级副总载专门盯着总装基地的建设,对‘玛卡科技’所提出的建设方案是一点折扣都没打地实行了。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天驱汽车’的总装基地建设进展顺利,而海城汽车对于旗下各种配件生产线的技改也是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因为这些生产线将会承担起向总装基地供应的重任。
海城汽车已经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子公司,专门用于针对‘天驱汽车’的营销,这是海城汽车逐渐摆脱两大巨头的一个重要举动。如今虽然距离总装基地建成投产还有将近半年的时间,但是电视、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天驱汽车’令人惊艳的广告,让国内的消费者充满期待。
虽然通用和大众对于海城汽车的这一举动大为不满,提出了抗议,但是海城汽车还是通过各种手段,把营销公司、总装基地机构和合资公司撇清,让洋鬼子无可奈何!
……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围绕在‘玛卡科技’周围已经逐渐形成了‘万能涂料’、‘镜面金属’、‘天驱汽车’、‘新型电池’、‘电动车’、‘造船配套基地’等等数个支柱产业的雏形。虽然现在整个园区内只有‘镜面金属’勉强算得上进入了正轨,但是‘玛卡园区’的发展潜力确实不容忽视。
‘玛卡园区’距离海城海东国际机场仅仅十公里,而园区内已经开通了货运火车、高速公路以及万吨泊位,四位一体的交通状况将会给‘玛卡园区’的发展带来便利的条件。此外,经过数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玛卡园区’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工业基础,只需要园区内正在建设的各大生产基地竣工投产,‘玛卡园区’将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所有关注‘玛卡园区’的人都清楚,这片建设热土正在酝酿着一股庞大的力量,一股足以惊叹世人的激情!
第241章新船下水
七月中旬的海城依旧酷暑难当,海城电视台和朝廷电视台几乎每天都在发布橙色高温预警,似乎全国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炉。
和海城市区相比,得益于段磊在‘玛卡园区’规划之初就制定了严苛绿化标准,这才使得‘玛卡园区’虽然工厂林立,却依旧绿树成荫。再加上徐徐吹来的海风,让整个‘玛卡园区’的温度并不太高,倒反是让人觉得有些舒服。
这一天,‘玛卡造船’的一号船坞一如往常,工人们还是和平时一样八点半来到船坞,换上工作服,准备一天的工作。
不过,对于‘玛卡造船’的工作人员来说,今天似乎有点不太一样的感觉,船坞中似乎弥漫一种喜悦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抑制不住笑容。
眼尖的工人刚才看到,公司的几位高层也来到了船坞的办公现场,而和公司关系最密切的海城电视台、海城日报社的记者也是扛着长枪短跑来到了船坞。
……
“老朱,这段时间船厂的运行相当完美,辛苦你了!”陪着一众高层在船坞走走着,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段磊有些赞许地对朱浩洋说道。
‘玛卡造船’三个船坞在五月一号那天开始同时开工,两个半月以来运转良好,虽说‘叮叮’控制的管理系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以朱浩洋为首的管理层依旧是功不可没的。
“公司的日常管理系统功能很强大。再加上这批工人的素质很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熟悉了船坞的工作流程,管理起来难度很小!”朱浩洋还是秉承了华夏人一贯的谦逊,矜持地把功劳都归功于管理系统和员工的高素质。
要说起来,‘玛卡造船’所招聘的技术工人大多都是在海船、金州造船等国有特大型企业中的经验丰富的熟练员工,在‘玛卡造船’规范化的生产模式中,进入状态非常快。
刚刚接手‘玛卡造船’的时候,朱浩洋甚至还以为自己起码需要花上大半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进行整合,才能让‘玛卡造船’的日常生产进入正轨。但是,朱浩洋万万没有想到。只用了三天时间,‘玛卡造船’三个船坞的工作效率就已经比国内一般的造船企业高出了许多。
船坞中的工人,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熟悉了‘玛卡造船’的工作强度、程序等等,轰轰烈烈的生产也是随之展开了。如今,只用了两个半月时间,一艘三万吨的远洋货轮就已经基本装配完毕,即将下水,这无疑就创造了国内造船业的一个速度奇迹。
要知道这两个半月以来。‘玛卡造船’一直保持着八小时的工作强度,没有任何加班,可以想见,只要拥有足够的人手,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建设,这艘远洋货轮下水的时间将会控制在五个星期之内。
“邹总。水手的招聘工作要加紧时间进行,货轮列装的时间不会很长,九月份之前就可以交付了!”走在高高的船台上,段磊侧过头,对前来参加下水仪式的邹和祥说道。
“公司从上个月开始就发布招聘信息了。也通过猎头公司寻找合适的船长、大副等等高级管理人才。”邹和祥点点头,说道:“只要货轮一交付,我们保证不会耽误园区内的货物运输!”
第 330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