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 168 章
重生之俗人一枚 作者:瞎半身
第 168 章
董贞,李静,薛涛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黎君华也是美目连闪,露出一副大感兴趣的样子。
干了!薛涛的性格最是火爆,直接一拍桌子,其他人的话我不一定信,勃勃的话,肯定没错!
我也投一股!李静和董贞还来不及表态,坐在王勃对面的黎君华就先发了言。
黎君华是几人中在赚钱方面最不积极的,这也是当初几人没叫上黎君华的原因,觉得她这个坐在银行整天数钱的人不一定看得上游戏厅那点小钱。现在连这个最不积极的人也看好她表弟提出的这个项目,董贞和李静这两个始作俑者哪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一起举手赞成。
既然都看好王勃提出来的这个高科技项目,趁着他现在人还在,几个兴致勃勃,想搞点外快的二代份子就开始不停的问起问题来:什么这个网吧如何着手呀,他说的那种便宜又实惠的组装电脑在哪里搞呀,需要装什么游戏啦,谁来守店啦,如何防止守店的人贪污啦,等等!
王勃也是诚心想送份礼给几个二代份子,对他们的问题,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尽管这样,他已经说得很简单很详细了,几个从未进过网吧,也没打过电脑游戏,对他说的什么局域网,联机,网吧计费管理软件这些闻所未闻的专有名词感到头大。
不行不行!这网吧也太复杂了!又要装软件,又要搭建你说的那个什么‘局域网’,我们几个哪里搞得懂?干脆买电脑的时候你跟我们一起,把电脑买回来的时候你再帮我们弄,然后你说的那个守店的网管,你到时候也帮我们培训一下啊,我是不是太过分了?薛涛忽然意识到。
你现在才晓得哈!黎君华瞪了薛涛一眼,我表弟又不是苦力,哪能被你们这么利用!
没关系姐,如果到时候有空,我就来帮忙。王勃无所谓的道。
薛涛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华华,勃勃不也是我的表弟嘛!等网吧开业后,我们都请勃勃喝酒。
好稀罕哟——!黎君华拖长声音,继续为王勃鸣不平。
这时,董贞突然开口:勃勃,要不你也来入一股?
198,你不来,大家没底(第一更)
今日三更,三千八百字大章节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董贞这么一提,其余人立刻豁然开朗,立马要求王勃也加入进他们的赚钱大计当中。王勃说得越多,几个不学无术的人就发现自己几个要成事,还真离不开他这个一拍脑袋就是个主意一休哥。
这个,不太好吧?王勃脸上露出一副为难,心头却乐开了花,想着,老子在你们面前卖弄了那么多,还故意整了很多在后世是常识,现在确是高大上的打脑壳(难懂)的专业术语,就是等你们几个的主动邀请。
王勃虽然打算把开网吧这个点子送给黎君华的这几个死党,卖几人一个人情,以便自己以后遇到麻烦需要关系的时候能够方便向几人开口。
但是卖人情也有不同的卖法。单纯卖点子,就跟写歌的人卖歌,得到的永远都是一小部分。不少歌星一曲成神,会感谢写歌的人吗?只要是没良心的,一般来说会,但怎么感谢?大多也就口头而已。人家开演唱会,代言,唱而优则演,百百子万,上千万的赚,只会认为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天赋功劳,绝不会认为当初助他成神的写歌人在其中有多少功劳!
但写歌人没功劳吗?
!在王勃看来写歌人才是歌星成名路上最劳苦功高的那个人,是其成名的第一推动!歌者,公司,经纪人,编曲,录音,发行等等因素都是歌星成名所需的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也并非不可替代;唯有能让大众记住的那首歌,才是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道理很简单,好嗓子易找,好歌难寻!两者一配对,便是一歌永流传,成为经典!可惜提供经典的那个人,却鲜有人记得,记得也不关注,关注也带不来什么经济利益。
只要是好歌,你唱我唱他唱,只要有一定的水准,找对性别,在先入为主的前提下,基本上谁唱谁红!但光有一个好嗓子,没有好歌,那也白搭!
这跟古时候诗人词人的情况完全相反。古代一诗成名天下知,名利双收。一首名词,配上一定的曲调,由青楼的歌姬们传唱,但被写进史书,声名大噪的却永远不是歌姬,而是词人,如柳永,秦观,苏东坡等。
唱歌的歌姬?那么多,谁t记得!
王勃十分清楚自己的点子可不仅仅是点子,只要有启动资本,好好经营管理一下,很快就能换钱,大钱!当初如果不是看在开网吧需要较高的启动资金,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来处理网吧开张后可能会有的一些麻烦和冲突,王勃肯定会选择简单省事的网吧而非劳心劳肺的卖米粉来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所以,仅仅让对方感谢一下,欠个人情,请吃两顿饭,就像黎君华说的,现在的他稀罕那两顿饭吗?
酒肉朋友再好,再推心置腹,也只在酒桌上管用。一下酒桌,那就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过各的日子!至于酒桌上的承诺,许愿,表态,夸奖酒话嘛,听听就好,别太认真!
单纯的喝酒吃肉远不如利益的捆绑来得牢靠!
这个,不太好吧?尽管心头乐开了花,但该有的姿态还是要做足。因为王勃十分清楚这生意一旦做起来,凭这几人在四方的关系,加上他先知先觉的一番指点,肯定会赚大钱。如果现在表现得太过积极,生意稍一走上正轨,几人说不定就要后悔。
五人分钱哪有四人分钱好!
这有啥不好的?我开始就想叫你进来,但是考虑到你现在也算是大老板,不一定看得起游戏厅这小钱,所以就没叫。现在正好,既然开网吧这么有搞头,那就一起干!有酒大家喝,有钱大家赚,这才是兄弟姐妹!薛涛用力一拍王勃的肩膀,大声的道,再说,这主意本就是你出的,只有你最清楚,你不来进来掌舵,咋个得行嘛!
就是勃勃,你不来,那还有什么意思!董贞也开始劝。
是不是没钱嘛,勃勃?叫你姐给你贷款噻!李静也在一边附和,以为王勃家的旗舰店才开张,一时半会儿恐怕也没什么钱了。
王勃一脸的为难,还是没答应,他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表姐黎君华。
黎君华看着王勃,点了点头,说:勃勃,入一股吧。我看你虽然说得头头是道,这几个家伙对你说的现在也是信心满满,但是你不进来,他们心里不会真的有底。如果你现在手头紧的话,我可以想办法从银行给你带点款。
既然几人都把话都说到这一步了,王勃也不在矫情,于是爽快的点了点头。好!既然几位哥姐诚挚想邀,那我也来参一股嘛!
就是!这才要得嘛!来,全部满上!为了咱们的发财大计,干杯!薛涛一声吼,站了起来。其他人也跟着站起,很快,五个装满了啤酒的玻璃杯被高高举起,叮的一声,碰在了一起!
————————————————————————————
曾思琪下了晚自习后,无端的感到有些疲倦,也不太想看书,她父亲曾志远见了,就让她出去打打球,运动运动。曾思琪差不多有一个星期没打球了,父亲一说,便有些手痒,于是点了点头。
换了衣服,拿上拍子,两父女就朝体育馆走。曾思琪的家就住在大市场附近的一个小区,离体育馆也就几百米,两人也没骑车,而是安步当车。
四方的体育馆修建于三年前,也算是四方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不大,一千多个座位,主要是用来打篮球,偶尔也客串一下羽毛球场地。但不论是篮球还是羽毛球,在四方都不怎么流行。四方最流行的是乒乓球,从几岁的小孩到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老娘子(老婆婆),玩者甚多。所以,四方体育馆的大部分时间,都被乒乓球台占满。这些球台,也不是像大部分机关,学校里采用的那种水泥台加洋火转栏杆,而是标准的红双喜木头台子。台子中间的栏杆也不是几匹烂洋火砖一横,而是电视台乒乓球运动员用的那种白色网拦。
自然,这一切都是要收钱的,五块钱一个小时。
因为要收钱,一般球打得差的普通爱好者,就不会选择去体育馆打球。而那些选择去体育馆打球的,通常来说都是有两把刷子,对运动场所和运动设施要求较高的资深爱好者。
曾思琪就是一个资深乒乓球爱好者,不仅对台子挑剔,连她手里的那块拍子,从底板,到胶皮,都是专用的。
在体育馆内打了大半个小时的乒乓球,曾思琪的状态好了很多,精神也上来了,于是就对曾志远说想回去看书了,下周就要联考,她还有很多内容没看。
于是,运动了大半个小时的两父女收拾好打球的装备,开始回家。来的时候,两父女走的是金水河靠马路的一边,回去的时候,则是走的对面,也就是靠近体育场,沿河摆有一线夜啤酒摊子的这边。
走到一半,曾思琪忽然停住脚步,将目光看向其中的一家。
这不是班上的王勃嘛?椅子上还挂了[ste],一定是下了晚自习就过跑来了,还真是好享受!曾思琪一抿嘴,嘴角不由就带了笑。
当然,这笑并不代表什么,只代表曾思琪觉得自己在无意中发现了班上这个尖子生的另一面。
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 168 章
恋耽美
第 168 章
董贞,李静,薛涛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黎君华也是美目连闪,露出一副大感兴趣的样子。
干了!薛涛的性格最是火爆,直接一拍桌子,其他人的话我不一定信,勃勃的话,肯定没错!
我也投一股!李静和董贞还来不及表态,坐在王勃对面的黎君华就先发了言。
黎君华是几人中在赚钱方面最不积极的,这也是当初几人没叫上黎君华的原因,觉得她这个坐在银行整天数钱的人不一定看得上游戏厅那点小钱。现在连这个最不积极的人也看好她表弟提出的这个项目,董贞和李静这两个始作俑者哪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一起举手赞成。
既然都看好王勃提出来的这个高科技项目,趁着他现在人还在,几个兴致勃勃,想搞点外快的二代份子就开始不停的问起问题来:什么这个网吧如何着手呀,他说的那种便宜又实惠的组装电脑在哪里搞呀,需要装什么游戏啦,谁来守店啦,如何防止守店的人贪污啦,等等!
王勃也是诚心想送份礼给几个二代份子,对他们的问题,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过尽管这样,他已经说得很简单很详细了,几个从未进过网吧,也没打过电脑游戏,对他说的什么局域网,联机,网吧计费管理软件这些闻所未闻的专有名词感到头大。
不行不行!这网吧也太复杂了!又要装软件,又要搭建你说的那个什么‘局域网’,我们几个哪里搞得懂?干脆买电脑的时候你跟我们一起,把电脑买回来的时候你再帮我们弄,然后你说的那个守店的网管,你到时候也帮我们培训一下啊,我是不是太过分了?薛涛忽然意识到。
你现在才晓得哈!黎君华瞪了薛涛一眼,我表弟又不是苦力,哪能被你们这么利用!
没关系姐,如果到时候有空,我就来帮忙。王勃无所谓的道。
薛涛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华华,勃勃不也是我的表弟嘛!等网吧开业后,我们都请勃勃喝酒。
好稀罕哟——!黎君华拖长声音,继续为王勃鸣不平。
这时,董贞突然开口:勃勃,要不你也来入一股?
198,你不来,大家没底(第一更)
今日三更,三千八百字大章节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
董贞这么一提,其余人立刻豁然开朗,立马要求王勃也加入进他们的赚钱大计当中。王勃说得越多,几个不学无术的人就发现自己几个要成事,还真离不开他这个一拍脑袋就是个主意一休哥。
这个,不太好吧?王勃脸上露出一副为难,心头却乐开了花,想着,老子在你们面前卖弄了那么多,还故意整了很多在后世是常识,现在确是高大上的打脑壳(难懂)的专业术语,就是等你们几个的主动邀请。
王勃虽然打算把开网吧这个点子送给黎君华的这几个死党,卖几人一个人情,以便自己以后遇到麻烦需要关系的时候能够方便向几人开口。
但是卖人情也有不同的卖法。单纯卖点子,就跟写歌的人卖歌,得到的永远都是一小部分。不少歌星一曲成神,会感谢写歌的人吗?只要是没良心的,一般来说会,但怎么感谢?大多也就口头而已。人家开演唱会,代言,唱而优则演,百百子万,上千万的赚,只会认为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天赋功劳,绝不会认为当初助他成神的写歌人在其中有多少功劳!
但写歌人没功劳吗?
!在王勃看来写歌人才是歌星成名路上最劳苦功高的那个人,是其成名的第一推动!歌者,公司,经纪人,编曲,录音,发行等等因素都是歌星成名所需的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也并非不可替代;唯有能让大众记住的那首歌,才是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道理很简单,好嗓子易找,好歌难寻!两者一配对,便是一歌永流传,成为经典!可惜提供经典的那个人,却鲜有人记得,记得也不关注,关注也带不来什么经济利益。
只要是好歌,你唱我唱他唱,只要有一定的水准,找对性别,在先入为主的前提下,基本上谁唱谁红!但光有一个好嗓子,没有好歌,那也白搭!
这跟古时候诗人词人的情况完全相反。古代一诗成名天下知,名利双收。一首名词,配上一定的曲调,由青楼的歌姬们传唱,但被写进史书,声名大噪的却永远不是歌姬,而是词人,如柳永,秦观,苏东坡等。
唱歌的歌姬?那么多,谁t记得!
王勃十分清楚自己的点子可不仅仅是点子,只要有启动资本,好好经营管理一下,很快就能换钱,大钱!当初如果不是看在开网吧需要较高的启动资金,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关系来处理网吧开张后可能会有的一些麻烦和冲突,王勃肯定会选择简单省事的网吧而非劳心劳肺的卖米粉来赚取自己的第一桶金。
所以,仅仅让对方感谢一下,欠个人情,请吃两顿饭,就像黎君华说的,现在的他稀罕那两顿饭吗?
酒肉朋友再好,再推心置腹,也只在酒桌上管用。一下酒桌,那就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各过各的日子!至于酒桌上的承诺,许愿,表态,夸奖酒话嘛,听听就好,别太认真!
单纯的喝酒吃肉远不如利益的捆绑来得牢靠!
这个,不太好吧?尽管心头乐开了花,但该有的姿态还是要做足。因为王勃十分清楚这生意一旦做起来,凭这几人在四方的关系,加上他先知先觉的一番指点,肯定会赚大钱。如果现在表现得太过积极,生意稍一走上正轨,几人说不定就要后悔。
五人分钱哪有四人分钱好!
这有啥不好的?我开始就想叫你进来,但是考虑到你现在也算是大老板,不一定看得起游戏厅这小钱,所以就没叫。现在正好,既然开网吧这么有搞头,那就一起干!有酒大家喝,有钱大家赚,这才是兄弟姐妹!薛涛用力一拍王勃的肩膀,大声的道,再说,这主意本就是你出的,只有你最清楚,你不来进来掌舵,咋个得行嘛!
就是勃勃,你不来,那还有什么意思!董贞也开始劝。
是不是没钱嘛,勃勃?叫你姐给你贷款噻!李静也在一边附和,以为王勃家的旗舰店才开张,一时半会儿恐怕也没什么钱了。
王勃一脸的为难,还是没答应,他把目光看向了自己的表姐黎君华。
黎君华看着王勃,点了点头,说:勃勃,入一股吧。我看你虽然说得头头是道,这几个家伙对你说的现在也是信心满满,但是你不进来,他们心里不会真的有底。如果你现在手头紧的话,我可以想办法从银行给你带点款。
既然几人都把话都说到这一步了,王勃也不在矫情,于是爽快的点了点头。好!既然几位哥姐诚挚想邀,那我也来参一股嘛!
就是!这才要得嘛!来,全部满上!为了咱们的发财大计,干杯!薛涛一声吼,站了起来。其他人也跟着站起,很快,五个装满了啤酒的玻璃杯被高高举起,叮的一声,碰在了一起!
————————————————————————————
曾思琪下了晚自习后,无端的感到有些疲倦,也不太想看书,她父亲曾志远见了,就让她出去打打球,运动运动。曾思琪差不多有一个星期没打球了,父亲一说,便有些手痒,于是点了点头。
换了衣服,拿上拍子,两父女就朝体育馆走。曾思琪的家就住在大市场附近的一个小区,离体育馆也就几百米,两人也没骑车,而是安步当车。
四方的体育馆修建于三年前,也算是四方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不大,一千多个座位,主要是用来打篮球,偶尔也客串一下羽毛球场地。但不论是篮球还是羽毛球,在四方都不怎么流行。四方最流行的是乒乓球,从几岁的小孩到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老娘子(老婆婆),玩者甚多。所以,四方体育馆的大部分时间,都被乒乓球台占满。这些球台,也不是像大部分机关,学校里采用的那种水泥台加洋火转栏杆,而是标准的红双喜木头台子。台子中间的栏杆也不是几匹烂洋火砖一横,而是电视台乒乓球运动员用的那种白色网拦。
自然,这一切都是要收钱的,五块钱一个小时。
因为要收钱,一般球打得差的普通爱好者,就不会选择去体育馆打球。而那些选择去体育馆打球的,通常来说都是有两把刷子,对运动场所和运动设施要求较高的资深爱好者。
曾思琪就是一个资深乒乓球爱好者,不仅对台子挑剔,连她手里的那块拍子,从底板,到胶皮,都是专用的。
在体育馆内打了大半个小时的乒乓球,曾思琪的状态好了很多,精神也上来了,于是就对曾志远说想回去看书了,下周就要联考,她还有很多内容没看。
于是,运动了大半个小时的两父女收拾好打球的装备,开始回家。来的时候,两父女走的是金水河靠马路的一边,回去的时候,则是走的对面,也就是靠近体育场,沿河摆有一线夜啤酒摊子的这边。
走到一半,曾思琪忽然停住脚步,将目光看向其中的一家。
这不是班上的王勃嘛?椅子上还挂了[ste],一定是下了晚自习就过跑来了,还真是好享受!曾思琪一抿嘴,嘴角不由就带了笑。
当然,这笑并不代表什么,只代表曾思琪觉得自己在无意中发现了班上这个尖子生的另一面。
不为人知的一面!
第 168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