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第61节
另一个人也奉上一副精妙绝伦的双面绣品,说是自己母亲媳妇日夜赶制,请她不要嫌弃。
许清元两指微靠在下巴上,看那玉笛晶莹剔透,形制奇巧,不像是俗物,她略一思考后,道:“这玉笛我或许有用,既是你祖上之物,我却不好夺人所爱。”
狱卒忙摇头道:“您这是说哪儿的话,能保住我的命,我们全家都深谢您,怎么会计较一件物品的得失。”
“既然如此,我就却之不恭了,绣品很好看,我也收下了,天色不早,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吧,省的家人担心。”门房依照指示将礼物收下,狱卒千恩万谢地又磕了三个响头起身要离去,却被许清元唤住。
“岁安什么时候行刑?”许清元问。
“十日后。”狱卒躬身回道。
“知道了,去吧。”说完,许清元转身走进府中。
两人走远一些,见手下似乎有些失望,狱卒头领问:“怎么了?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这也没说上几句话,攀上什么交情,咱们出血是不是太大了。”小狱卒有些不舍得自家的绣品,惋惜道。
“太没出息了,你以为什么人给许大人送礼人家都能受?没有这层恩义关系在,光许府的门房就把你打出去。”
小狱卒撇撇嘴,虽然没有出言反驳,但表情显然是不太相信。
狱卒头领提点他:“你以为许翰林是谁?那可是六首状元,上结交公主,下结识百商,未来要进内阁的人物,宰相门人官三品的道理你懂不懂。”
见对方点头道是,但还是一副不太甘心的样子,气的他干脆不说话,径直回家去了。
刚放下两件礼物,丫鬟来传说许长海请她过去。许清元赶去书房见到许长海的面后,有些疑惑:“父亲这么晚了传女儿过来是为何事?”
许长海神秘兮兮地示意她靠近,用仅有两人才能听清的声音道:“听说皇上要让张世子参加祭祖大典。”
说完,他露出意味深长的眼神,看起来像是蠢蠢欲动地想沾些从龙之功似的。许清元不想把临安打探到的消息传给别人,她没有将其中细情与许长海道明,而是斩钉截铁地说:“他不行的,父亲少跟他来往为妙。”
许长海看着女儿坚毅果敢的态度,突然觉得自己与她倒了个个儿,如今拿主意的竟变成了女儿,他稍微有点不那么服气,吹胡子瞪眼道:“你懂什么,祭祖是何等重要的场面,能让一个宗室子出席,皇上的心思还不够明显吗?”
许清元却是冷着一张脸:“您要是还为咱们一家十几口人着想,就别去趟这浑水。”
说完,她拂袖而去,气的许长海脸白耳赤,但却没有像她小时候顶撞自己时那般教训她,而是坐在椅子上自己调理气性。慢慢的他胸腔的热血冷下来,自知以他单薄的家世很难从储位之争中全身而退,自己女儿的态度是没错的,如今虽然没有大富贵,可安稳平顺,哪个皇帝即位都得用他们这一大帮子文官,犯不着用一大家子的命去赌。
这会子他才不知道自己女儿根本不是不想让他掺和皇位争夺战,而仅仅是许清元支持的人选不是张登罢了。
次日,晋晴波就派仆役过来传信说黄嘉年同意了她的请求,会安排时间让她跟岁安见一面,许清元得知这个消息后,抽空去见了一趟公主。
为了让公主安心养胎,皇帝特恩准公主和驸马在宫中居住至顺利生产,德禧殿中日夜配备着值守的太医,以备不时之需。
见面后,清珑公主拉着她有些兴奋地与她分享自己最近的成果:“许大人,你知道吗?在本宫的恳求之下。父皇终于答应要在外城设立一所抚幼院,专门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父皇还夸我仁爱百姓,有皇家风范呢。”
许清元乍一听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但又一想,觉得其中很容易出问题:“公主,您肯关心政事,既为皇帝分忧解难,又能造福百姓,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抚幼院是收留孤苦孩子的场所,一个不小心谨慎很容易出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御史台的御史们可不会管您是不是公主,他们的嘴可都是刀子削成的,不会轻易放过您的。”
公主听后有些挫败:“可父皇已经允准了,那本宫现如今该如何是好?”
许清元粗略的思虑片刻后,点出几大问题:一是管理抚幼院的人一定要是忠职可靠之人,并且定期要对其进行监督考察;其次,抚幼院的饭食一定要仔细,不可用腐烂病变的菜肉给孩子们吃。;最后,要给孩子们延请老师,倒不必须教他们多么高深的儒学知识,但要让他们懂得互相尊重、礼让,不能使用暴力。
公主边听边点头一一记下。
这件事情说完,许清元才开口道:“公主,有件事微臣想问问您。”
公主笑道:“学识渊博的许大人居然有需要请教本宫的地方。本宫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是关于岁安的事。”许清元道。
对方脸色倏然淡下,她似乎有些不想提起此人,但碍于许清元的面子,还是面色淡淡的问:她怎么了?”
“不足十日后,她将被处以极刑。我曾经用一些激将法试探过她,她对公主并无恶意,只是胆小怕死。”
清珑一直沉默着没有回答,许清元识趣告退。在她走后,公主缓缓闭上眼睛,脸旁划过一道清泪。
当天傍晚,许清元去了一趟大理寺秘牢,见到了岁安。她现在年纪虽轻,但形容枯槁,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许清元骗她说公主表示已经原谅了她,只是皇帝的降罪旨意却无法收回。
最后,许清元还对她表示抱歉,自己曾经为了套出她的供述骗过她。
岁安靠在牢房的墙上,将死的绝望让她始终紧闭着眼睛,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但却有两行浊泪自她眼中流出。
作者有话说:
第99章
因为宗室们纷纷借口生病不愿回封地, 皇帝忍无可忍,将太医院的太医通通指派出去给他们诊治, 最后果然十个里头有十个是装的, 内官们传达皇帝旨意之时隐晦地表示宗室们如果再这样闹下去,统统减俸,这些人才不情不愿踏上回乡路。
承乡侯见时候差不多, 自己带着家眷和几个亲信赶回锡南,将得力谋士留给儿子。张登一个人住在宽大空旷的侯府中,刚开始一时之间还有点不太习惯, 可是当他反应过来头上没人压着自己之后,就开始无法无天起来。虽有谋士从旁监督, 可侯府如此之大,内外院有别, 两下住着, 想要碰面也不太容易。
承乡侯离京的消息传到黄府,黄老尚书将茶杯盖子合扣在茶盏上, 没了品茶的心思。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贪心太过, 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站起身来,朝旁边问,“许翰林没来?”
立在一旁的黄嘉年点头:“晋主簿说她有事不能来,儿子觉得这话也是借口。”
“呵,有骨气, ”黄老尚书半真半假地感叹,“要是能有许翰林这样一个儿子, 我便可以退隐山林了。”
黄嘉年心中不服, 表情显得愈发阴郁。
“你几次三番行事不知轻重, 为一己私情不顾大局,将来怎么接我的班?你还是赶紧回去纠缠你那些儿女私情吧,留在这里看你一眼都嫌烦。”黄老尚书的话比耳光打在脸上还要让他羞愧,黄嘉年狠下心一闭眼,承诺再也不会意气用事,黄老尚书却根本没听进去他的这些话,自行离开了。
心情不佳的黄嘉年走到自己院中,两个未留头的小男孩儿立刻上前服侍他。
黄嘉年径直走入书房,对负责整理此处的其中一个男童夸赞:“才一个月便能够做的如此有条理,可以算得上是天资聪颖。”
被夸奖的男童摸着脑袋低头笑着,好像是有一点害羞,他也就没有看到对方毫无波澜的眼神,一点也看不出喜欢的样子。
另一个男童抬着脑袋,期待又胆怯地看着他,希望也能得到些夸奖,没想到黄嘉年却对其全面否定,说他处处比不上自己的哥哥,男童眼中含着大颗泪珠,但没有让它流下来。旁边的哥哥看了他一眼,神色中有一丝丝不易察觉的优越。
翰林院的日子与以往没什么不同,许清元将董学士的限期时间抛到了九霄云外,照常上下值,郡主坚持不肯留在宫中过夜,五次倒有三次两人都能遇上,许清元后来便经常蹭她的车轿。
这天两人又在宫门口相遇,她们便携伴一起走。
“我听说黄老尚书还有一女,名叫黄嘉雪,不知郡主是否听说过?”许清元问道。
临安听到这个名字后,脸上居然难得露出些惋惜的神色:“听说过,四岁便可咏诗,七岁就能与当时的翰林对答机锋,多智机敏,才华斐然,是个不世出的才女。”
难道是个伤仲永的故事?不然这么一个天才少女,黄老尚书怎么舍得让她遁入空门,带发修行。许清元疑惑地想。
“不过……”临安又补充道,“可惜她生为女儿身。”
“此话怎讲?”许清元好奇地问道。
可惜还没等对方回答,她们就看到远处两人都不太待见的张登正下马要入宫来,他显然也看到了两人,立时朝这边走过来。两人只能打住话头,许清元对其见礼,张登还之一礼。
“那日侯府宴会,我不胜酒力,对堂姐出言不逊,是弟弟的过错,请堂姐不要跟弟弟一般见识。”张登欠身郑重地朝临安郡主行礼。
临安用一双眼睛睥睨着他,但当张登抬起头来的时候,临安却又变了一副模样,虽然冷漠,但礼数并无差错,口中也只淡淡道:“堂弟多礼,做姐姐的,怎么会跟弟弟一般见识。”
“那就好。”张登感到对方的话并非真心实意,但他记着父亲和谋士们的嘱托,只管与临安虚与委蛇。
待张登走的远了,临安和许清元先后上去马车,临安郡主的脸色不好看,显然是想起了宴会那天张登那番戳人心窝的话。不过片刻后,她突然露出一个笑容,许清元直觉她没在憋着什么好主意。
临安郡主朝许清元招招手,示意她附耳过来听。两人叽叽咕咕说了一阵子,最后,许清元有些犹豫地问:“这样行吗?我的意思是,郡主你能做得到?”
临安傲气地回答:“我在宫中呆了这么久,这点小事有何难?”
太常寺作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眼下最紧要的就是筹备祭祖大典事宜,本来因着往年有旧例,不会太过手忙脚乱,可恰逢新官上任,势要把本次祭祖大典搞得尽善尽美,压倒前面几任,这可苦了下面做事的人,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不过如此。
三催四请的,太常寺终于赶在八月底制作出礼札,上面记载着祭祖典礼的时间、规格、流程等诸多事宜,因为今年多出一个要以宗室身份出席的张登,众人差点把他给落下,人都可着头派了出去,眼下却有些人手不足。
恰好公主身边的一个小内官突然造访,因临安郡主吩咐他过来传话,今年剩余下半年的小祭郡主应当不在京城,报备太常寺一声,无需再准备她的礼制等。
可惜他呆了大半天才有人腾出手接待他,内官也没生气,将郡主的嘱托带到后还热心肠地问这边有没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
一位太常寺赞引忙问张登张世子眼下在不在宫中,内官笑道:“可赶巧了,怎么不在?我出来时正遇上张世子进宫呢。”
赞引大喜,将礼札交给他,托他转交给张登,内官满口应下,拿着礼札回了宫。
不过,他没有如赞引嘱托的那样去找张登,而是径直回到德禧殿,将礼札交给临安郡主。
坐在一旁的清珑公主尚有些担心:“这样真的可以吗?”
临安笑而不语,她转身进入书房,提起笔来照着礼札上的字迹模仿完十几个字,便找到了感觉。她拿出提前备好的空白礼札,按照太常寺提供的那份誊写一遍,只是在某些地方做了些改动。
最终,内官迟疑地接过礼札,临安郡主看他胆小的样子,故意道:“怕什么,这不过是我们兄弟姊妹间的玩笑而已,到时候他该如何参礼还如何参礼,若有闪失,你直接说是本郡主命你这般做也无妨。”
内官忙说不敢,如此最终交到张登手上的礼札,便是伪造的那份。但他从未参与过祭祖大典,也不知道往年的常例如何,还谢了那内官几句,塞给他一些银子。
后来几天张登偶然遇到太常寺官员,对方还问过他是否有收到礼札,张登自然说已经收到,官员放下心,还叮嘱他千万照着礼札记载的内容来,不要出错。
九月初,距离祭祖大典没剩几天的时候,张登被通知去尚义局拿衣服,他赶到地方把东西拿到手才发现那衣服居然是七章衮服。他的表情差点当场挂不住,还是在心中再三提醒自己现在毕竟是在宫中,不可失礼,这才强自维持住平静。
他一直以为这次祭祖大典自己作为宗室子被皇帝钦点参与,应当就是要借此机会宣布他是东宫人选的,但今日领到的服制却让他好似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正难受着的时候,不巧碰见了正准备下值回府的许清元许翰林。
两人略略寒暄,许翰林见他随从抱着的好像是衮服,难免谈论到这上面来。
“听说三天后便是祭祖大典,世子万勿忘记沐浴斋戒,务必在辰时前赶到太庙。”许翰林本是好心叮嘱,但张登听完后却蓦地打了一个冷颤。
“许大人,您刚才说什么时辰前赶到太庙?”张登急问,“不是巳时吗?”
许翰林眉头一皱,低下声音:“谁跟您说的,皇上赶到那边就已经接近辰时了,难道您不等皇上,反让皇上等着您不成?是不是有小人糊弄您?”
张登从怀中拿出太常寺的礼札,展示给她看:“这上面明明写的是巳时啊?”
“这……”许翰林接过礼札,仔细翻看片刻,方语气不妙地解答道,“不对,祭祖时间不是秘辛,世子一问便知谁真谁假。这礼札应该是有人动过手脚,上面的字迹笔锋下官看着有些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如果世子信得过下官,不如让下官代为查探一番。”
张登看着那份礼札,有些犹豫,他隐隐觉得那是一份重要的物证,轻易给人似乎不妥。
许翰林好似看出他的担忧似的,她敞然道:“是下官多管闲事,礼札还给您。如果您要是实在不放心,可以借下官去翰林院描下几个字来,两不耽误。”
张登既想知道是谁在给他下绊子,又想将礼札拿在自己手里,这个方法正合他意,便让随从跟着许翰林返回翰林院,等许清元描毕后,依样将礼札递还过来。
“那就拜托许翰林了。”张登这次的话倒是十分真诚。
“请世子放心,此事包在下官身上。”许清元收起抄有字迹的纸张,一口答应。
作者有话说:
第100章
多日不到锦沙江边, 船娘颇认了一会才看出是许清元,她撑着蒿杆过来, 热情地把许清元载上。与以往大多数时候许清元只是单纯过来散心不同, 这次她别有目的。
“上次见过的周管事,他现在在哪?”许清元站在船尾,望着逝去的江水问。
船娘笑说:“听说周管事待会儿要登台演奏, 眼下应该是在后台准备吧?”
既然如此,许清元也不好现在把人叫出来,她一直坐等到台上的表演结束。周举人的表演博得满堂喝彩, 有人打赏百两要求他再吹一首,但他却没有同意。
--
许清元两指微靠在下巴上,看那玉笛晶莹剔透,形制奇巧,不像是俗物,她略一思考后,道:“这玉笛我或许有用,既是你祖上之物,我却不好夺人所爱。”
狱卒忙摇头道:“您这是说哪儿的话,能保住我的命,我们全家都深谢您,怎么会计较一件物品的得失。”
“既然如此,我就却之不恭了,绣品很好看,我也收下了,天色不早,你们早点回去休息吧,省的家人担心。”门房依照指示将礼物收下,狱卒千恩万谢地又磕了三个响头起身要离去,却被许清元唤住。
“岁安什么时候行刑?”许清元问。
“十日后。”狱卒躬身回道。
“知道了,去吧。”说完,许清元转身走进府中。
两人走远一些,见手下似乎有些失望,狱卒头领问:“怎么了?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这也没说上几句话,攀上什么交情,咱们出血是不是太大了。”小狱卒有些不舍得自家的绣品,惋惜道。
“太没出息了,你以为什么人给许大人送礼人家都能受?没有这层恩义关系在,光许府的门房就把你打出去。”
小狱卒撇撇嘴,虽然没有出言反驳,但表情显然是不太相信。
狱卒头领提点他:“你以为许翰林是谁?那可是六首状元,上结交公主,下结识百商,未来要进内阁的人物,宰相门人官三品的道理你懂不懂。”
见对方点头道是,但还是一副不太甘心的样子,气的他干脆不说话,径直回家去了。
刚放下两件礼物,丫鬟来传说许长海请她过去。许清元赶去书房见到许长海的面后,有些疑惑:“父亲这么晚了传女儿过来是为何事?”
许长海神秘兮兮地示意她靠近,用仅有两人才能听清的声音道:“听说皇上要让张世子参加祭祖大典。”
说完,他露出意味深长的眼神,看起来像是蠢蠢欲动地想沾些从龙之功似的。许清元不想把临安打探到的消息传给别人,她没有将其中细情与许长海道明,而是斩钉截铁地说:“他不行的,父亲少跟他来往为妙。”
许长海看着女儿坚毅果敢的态度,突然觉得自己与她倒了个个儿,如今拿主意的竟变成了女儿,他稍微有点不那么服气,吹胡子瞪眼道:“你懂什么,祭祖是何等重要的场面,能让一个宗室子出席,皇上的心思还不够明显吗?”
许清元却是冷着一张脸:“您要是还为咱们一家十几口人着想,就别去趟这浑水。”
说完,她拂袖而去,气的许长海脸白耳赤,但却没有像她小时候顶撞自己时那般教训她,而是坐在椅子上自己调理气性。慢慢的他胸腔的热血冷下来,自知以他单薄的家世很难从储位之争中全身而退,自己女儿的态度是没错的,如今虽然没有大富贵,可安稳平顺,哪个皇帝即位都得用他们这一大帮子文官,犯不着用一大家子的命去赌。
这会子他才不知道自己女儿根本不是不想让他掺和皇位争夺战,而仅仅是许清元支持的人选不是张登罢了。
次日,晋晴波就派仆役过来传信说黄嘉年同意了她的请求,会安排时间让她跟岁安见一面,许清元得知这个消息后,抽空去见了一趟公主。
为了让公主安心养胎,皇帝特恩准公主和驸马在宫中居住至顺利生产,德禧殿中日夜配备着值守的太医,以备不时之需。
见面后,清珑公主拉着她有些兴奋地与她分享自己最近的成果:“许大人,你知道吗?在本宫的恳求之下。父皇终于答应要在外城设立一所抚幼院,专门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父皇还夸我仁爱百姓,有皇家风范呢。”
许清元乍一听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情,但又一想,觉得其中很容易出问题:“公主,您肯关心政事,既为皇帝分忧解难,又能造福百姓,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抚幼院是收留孤苦孩子的场所,一个不小心谨慎很容易出问题。而一旦出现问题,御史台的御史们可不会管您是不是公主,他们的嘴可都是刀子削成的,不会轻易放过您的。”
公主听后有些挫败:“可父皇已经允准了,那本宫现如今该如何是好?”
许清元粗略的思虑片刻后,点出几大问题:一是管理抚幼院的人一定要是忠职可靠之人,并且定期要对其进行监督考察;其次,抚幼院的饭食一定要仔细,不可用腐烂病变的菜肉给孩子们吃。;最后,要给孩子们延请老师,倒不必须教他们多么高深的儒学知识,但要让他们懂得互相尊重、礼让,不能使用暴力。
公主边听边点头一一记下。
这件事情说完,许清元才开口道:“公主,有件事微臣想问问您。”
公主笑道:“学识渊博的许大人居然有需要请教本宫的地方。本宫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是关于岁安的事。”许清元道。
对方脸色倏然淡下,她似乎有些不想提起此人,但碍于许清元的面子,还是面色淡淡的问:她怎么了?”
“不足十日后,她将被处以极刑。我曾经用一些激将法试探过她,她对公主并无恶意,只是胆小怕死。”
清珑一直沉默着没有回答,许清元识趣告退。在她走后,公主缓缓闭上眼睛,脸旁划过一道清泪。
当天傍晚,许清元去了一趟大理寺秘牢,见到了岁安。她现在年纪虽轻,但形容枯槁,已经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许清元骗她说公主表示已经原谅了她,只是皇帝的降罪旨意却无法收回。
最后,许清元还对她表示抱歉,自己曾经为了套出她的供述骗过她。
岁安靠在牢房的墙上,将死的绝望让她始终紧闭着眼睛,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但却有两行浊泪自她眼中流出。
作者有话说:
第99章
因为宗室们纷纷借口生病不愿回封地, 皇帝忍无可忍,将太医院的太医通通指派出去给他们诊治, 最后果然十个里头有十个是装的, 内官们传达皇帝旨意之时隐晦地表示宗室们如果再这样闹下去,统统减俸,这些人才不情不愿踏上回乡路。
承乡侯见时候差不多, 自己带着家眷和几个亲信赶回锡南,将得力谋士留给儿子。张登一个人住在宽大空旷的侯府中,刚开始一时之间还有点不太习惯, 可是当他反应过来头上没人压着自己之后,就开始无法无天起来。虽有谋士从旁监督, 可侯府如此之大,内外院有别, 两下住着, 想要碰面也不太容易。
承乡侯离京的消息传到黄府,黄老尚书将茶杯盖子合扣在茶盏上, 没了品茶的心思。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贪心太过, 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站起身来,朝旁边问,“许翰林没来?”
立在一旁的黄嘉年点头:“晋主簿说她有事不能来,儿子觉得这话也是借口。”
“呵,有骨气, ”黄老尚书半真半假地感叹,“要是能有许翰林这样一个儿子, 我便可以退隐山林了。”
黄嘉年心中不服, 表情显得愈发阴郁。
“你几次三番行事不知轻重, 为一己私情不顾大局,将来怎么接我的班?你还是赶紧回去纠缠你那些儿女私情吧,留在这里看你一眼都嫌烦。”黄老尚书的话比耳光打在脸上还要让他羞愧,黄嘉年狠下心一闭眼,承诺再也不会意气用事,黄老尚书却根本没听进去他的这些话,自行离开了。
心情不佳的黄嘉年走到自己院中,两个未留头的小男孩儿立刻上前服侍他。
黄嘉年径直走入书房,对负责整理此处的其中一个男童夸赞:“才一个月便能够做的如此有条理,可以算得上是天资聪颖。”
被夸奖的男童摸着脑袋低头笑着,好像是有一点害羞,他也就没有看到对方毫无波澜的眼神,一点也看不出喜欢的样子。
另一个男童抬着脑袋,期待又胆怯地看着他,希望也能得到些夸奖,没想到黄嘉年却对其全面否定,说他处处比不上自己的哥哥,男童眼中含着大颗泪珠,但没有让它流下来。旁边的哥哥看了他一眼,神色中有一丝丝不易察觉的优越。
翰林院的日子与以往没什么不同,许清元将董学士的限期时间抛到了九霄云外,照常上下值,郡主坚持不肯留在宫中过夜,五次倒有三次两人都能遇上,许清元后来便经常蹭她的车轿。
这天两人又在宫门口相遇,她们便携伴一起走。
“我听说黄老尚书还有一女,名叫黄嘉雪,不知郡主是否听说过?”许清元问道。
临安听到这个名字后,脸上居然难得露出些惋惜的神色:“听说过,四岁便可咏诗,七岁就能与当时的翰林对答机锋,多智机敏,才华斐然,是个不世出的才女。”
难道是个伤仲永的故事?不然这么一个天才少女,黄老尚书怎么舍得让她遁入空门,带发修行。许清元疑惑地想。
“不过……”临安又补充道,“可惜她生为女儿身。”
“此话怎讲?”许清元好奇地问道。
可惜还没等对方回答,她们就看到远处两人都不太待见的张登正下马要入宫来,他显然也看到了两人,立时朝这边走过来。两人只能打住话头,许清元对其见礼,张登还之一礼。
“那日侯府宴会,我不胜酒力,对堂姐出言不逊,是弟弟的过错,请堂姐不要跟弟弟一般见识。”张登欠身郑重地朝临安郡主行礼。
临安用一双眼睛睥睨着他,但当张登抬起头来的时候,临安却又变了一副模样,虽然冷漠,但礼数并无差错,口中也只淡淡道:“堂弟多礼,做姐姐的,怎么会跟弟弟一般见识。”
“那就好。”张登感到对方的话并非真心实意,但他记着父亲和谋士们的嘱托,只管与临安虚与委蛇。
待张登走的远了,临安和许清元先后上去马车,临安郡主的脸色不好看,显然是想起了宴会那天张登那番戳人心窝的话。不过片刻后,她突然露出一个笑容,许清元直觉她没在憋着什么好主意。
临安郡主朝许清元招招手,示意她附耳过来听。两人叽叽咕咕说了一阵子,最后,许清元有些犹豫地问:“这样行吗?我的意思是,郡主你能做得到?”
临安傲气地回答:“我在宫中呆了这么久,这点小事有何难?”
太常寺作为掌管宗庙礼仪的部门,眼下最紧要的就是筹备祭祖大典事宜,本来因着往年有旧例,不会太过手忙脚乱,可恰逢新官上任,势要把本次祭祖大典搞得尽善尽美,压倒前面几任,这可苦了下面做事的人,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不过如此。
三催四请的,太常寺终于赶在八月底制作出礼札,上面记载着祭祖典礼的时间、规格、流程等诸多事宜,因为今年多出一个要以宗室身份出席的张登,众人差点把他给落下,人都可着头派了出去,眼下却有些人手不足。
恰好公主身边的一个小内官突然造访,因临安郡主吩咐他过来传话,今年剩余下半年的小祭郡主应当不在京城,报备太常寺一声,无需再准备她的礼制等。
可惜他呆了大半天才有人腾出手接待他,内官也没生气,将郡主的嘱托带到后还热心肠地问这边有没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
一位太常寺赞引忙问张登张世子眼下在不在宫中,内官笑道:“可赶巧了,怎么不在?我出来时正遇上张世子进宫呢。”
赞引大喜,将礼札交给他,托他转交给张登,内官满口应下,拿着礼札回了宫。
不过,他没有如赞引嘱托的那样去找张登,而是径直回到德禧殿,将礼札交给临安郡主。
坐在一旁的清珑公主尚有些担心:“这样真的可以吗?”
临安笑而不语,她转身进入书房,提起笔来照着礼札上的字迹模仿完十几个字,便找到了感觉。她拿出提前备好的空白礼札,按照太常寺提供的那份誊写一遍,只是在某些地方做了些改动。
最终,内官迟疑地接过礼札,临安郡主看他胆小的样子,故意道:“怕什么,这不过是我们兄弟姊妹间的玩笑而已,到时候他该如何参礼还如何参礼,若有闪失,你直接说是本郡主命你这般做也无妨。”
内官忙说不敢,如此最终交到张登手上的礼札,便是伪造的那份。但他从未参与过祭祖大典,也不知道往年的常例如何,还谢了那内官几句,塞给他一些银子。
后来几天张登偶然遇到太常寺官员,对方还问过他是否有收到礼札,张登自然说已经收到,官员放下心,还叮嘱他千万照着礼札记载的内容来,不要出错。
九月初,距离祭祖大典没剩几天的时候,张登被通知去尚义局拿衣服,他赶到地方把东西拿到手才发现那衣服居然是七章衮服。他的表情差点当场挂不住,还是在心中再三提醒自己现在毕竟是在宫中,不可失礼,这才强自维持住平静。
他一直以为这次祭祖大典自己作为宗室子被皇帝钦点参与,应当就是要借此机会宣布他是东宫人选的,但今日领到的服制却让他好似被兜头泼了一盆冷水,正难受着的时候,不巧碰见了正准备下值回府的许清元许翰林。
两人略略寒暄,许翰林见他随从抱着的好像是衮服,难免谈论到这上面来。
“听说三天后便是祭祖大典,世子万勿忘记沐浴斋戒,务必在辰时前赶到太庙。”许翰林本是好心叮嘱,但张登听完后却蓦地打了一个冷颤。
“许大人,您刚才说什么时辰前赶到太庙?”张登急问,“不是巳时吗?”
许翰林眉头一皱,低下声音:“谁跟您说的,皇上赶到那边就已经接近辰时了,难道您不等皇上,反让皇上等着您不成?是不是有小人糊弄您?”
张登从怀中拿出太常寺的礼札,展示给她看:“这上面明明写的是巳时啊?”
“这……”许翰林接过礼札,仔细翻看片刻,方语气不妙地解答道,“不对,祭祖时间不是秘辛,世子一问便知谁真谁假。这礼札应该是有人动过手脚,上面的字迹笔锋下官看着有些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如果世子信得过下官,不如让下官代为查探一番。”
张登看着那份礼札,有些犹豫,他隐隐觉得那是一份重要的物证,轻易给人似乎不妥。
许翰林好似看出他的担忧似的,她敞然道:“是下官多管闲事,礼札还给您。如果您要是实在不放心,可以借下官去翰林院描下几个字来,两不耽误。”
张登既想知道是谁在给他下绊子,又想将礼札拿在自己手里,这个方法正合他意,便让随从跟着许翰林返回翰林院,等许清元描毕后,依样将礼札递还过来。
“那就拜托许翰林了。”张登这次的话倒是十分真诚。
“请世子放心,此事包在下官身上。”许清元收起抄有字迹的纸张,一口答应。
作者有话说:
第100章
多日不到锦沙江边, 船娘颇认了一会才看出是许清元,她撑着蒿杆过来, 热情地把许清元载上。与以往大多数时候许清元只是单纯过来散心不同, 这次她别有目的。
“上次见过的周管事,他现在在哪?”许清元站在船尾,望着逝去的江水问。
船娘笑说:“听说周管事待会儿要登台演奏, 眼下应该是在后台准备吧?”
既然如此,许清元也不好现在把人叫出来,她一直坐等到台上的表演结束。周举人的表演博得满堂喝彩, 有人打赏百两要求他再吹一首,但他却没有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