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华娱1997

华娱1997 第308节

    而在被俘的儿子张无忌出现后,她的最后一丝担忧放下,暂时将心里的悲痛放下,安慰了儿子,殷素素又恢复天鹰教魔女本性,戏耍了少林和各大门派。
    出了一口恶气的同时,也是将祸水引开,保护儿子,更多的是在儿子面前上演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嘱咐儿子不可受人蒙骗,这时,殷素素又看了一眼丈夫的尸体,更是略带自嘲的苦笑。
    “更不要相信女人,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
    说罢,掏出匕首自杀,临死之前,挣扎着伸手摸到张翠山的脸,与其相视而卧,最后轻轻念了一句,含笑咽气。
    “五哥,我来了。”
    这段戏算是一个小改动,主要就是给殷素素加戏,没办法,谁让是老板娘呢,排面得安排好。
    后期剪辑时会根据情况,看着是不是再加一段张翠山和殷素素的甜蜜闪回,又虐又刀。
    相拥而死,闪回烘托,再来点bgm配合,后视电视剧这个套路都玩烂了,但还是依旧用,原因就是效果好。
    现在更不必多说,闪回+bgm大法虽然已经有影视剧在用,但还算新鲜。
    反正《倚天屠龙记》也就两个桥段能用到这个套路,一个是张翠前夫妇下线,另一个就是小昭离开,也不算频繁。
    曾离到底不是曹轩,演戏经验略少,出戏稍微慢了一点,又含着血包,补了自杀的镜头。
    然后两个人就躺在地上,等着释小龙开演,等释小龙悲伤愤怒过度晕倒的时候,这段戏也结束。
    两人起身,用水涮吐干净嘴里的血,然后快快乐乐的去跨火盆、领红包去晦气,曾老师也成功杀青。
    第334章 不在歌坛,但江湖上依然有哥的传说
    《倚天屠龙记》的进度还是很快的,5月份开机,到了7月上旬,就已经拍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速度快,一方面是拍摄组多,曹轩向张大胡子学习,开了三个摄影组,文戏一组,武戏一组,还有一组随机行动,拍些配角的戏。
    另外一方面,牺牲了大量外景,室内戏基本在京城拍,部分戏在冀省和京郊野外,还去津门岸边取了景,此外最远的就是蒙省草原。
    全景基本上以实用,符合条件就行,并没有太过考虑风光和镜头。
    同比张大胡子那种拍部戏堪比风景纪录片的要求,《倚天屠龙记》这方面是个弱势。
    但是有弊也有利,好处就是速度快,成本低,转场方便。
    张大胡子连选景加拍摄,动不动就要半年甚至大半年以上,当初《笑傲江湖》拍摄时间短,是没计算选景的时间,再加上资金有限,以及主线明确。
    《射雕英雄传》去年年末开机,一直到初夏才算杀青,部分演员还要补戏。
    后面的《天龙八部》时间可能更长,因为这次是多线叙事,即便是多个摄制组,肯定也要拖长时间。
    反正,刘天仙和严宽预留档期都是半年到八个月,戏份少的董萱也要四个月。
    而《倚天屠龙记》拍摄期要比《天龙八部》短上不少,预计9月中下旬就可以杀青。
    这不能说张纪忠金庸剧就比《倚天屠龙记》更好。
    电视剧确实讲究慢工出细活,但出细活并不一定代表完全好。
    除了外景略逊,较之原版,曹轩对《倚天屠龙记》做了大量的升级,武打动作特效甚至要强于张大胡子。
    说实话,大胡子作品的打戏一直饱受诟病,吹风机+慢动作,万变不离其宗。
    而曹轩不但得到了大胡子的两样法宝,动作设计在保留了武侠片的潇洒之外,还汲取一点现代动作片的精髓,潇洒之中透着凌厉。
    更关键的是加特效,谢逊狮子吼、决战光明顶、救援武当,突袭大都、对战少林三僧等名场面,特效不单单是简单的空气波。
    谢逊直接喊出一个几米的咆哮狮子头;张三丰和张无忌太极手一摆,就是一个诺大的阴阳鱼,气势非凡;周芷若九阴白骨爪的大招一放,阴风阵阵,鬼气森森。
    光是在特效投入,《倚天屠龙记》就花了将近1000万,这还是曹轩收购了日本一家特效公司后的友情价。
    为此繁星和吴老板每人又追加了300万投资,那钱花的,吴老板心疼的腮帮子直抖。
    但是这钱花的值,效果非常不错,曹轩看了前期做出来的片花,绝对是国内影视一流甚至是顶尖水准。
    不枉他花了几千万拿下这家特效公司,好莱坞不敢比,亚洲范围还是能排得上号的。
    当然代价也很惨重,这家被曹轩命名为【光影】的特效公司,每年光是设备维护、技术升级和人工成本,就要耗费几千万。
    最关键的是这几千万花了,不一定能接到活。
    《倚天屠龙记》这单,已经是光影特效公司近半年来的首个影视大项目,其他都是零零散散的小活,利润微薄。
    曹轩之所以能以几千万人民币的价格,低价收购这家还算规模不错的特效公司。
    不是人家老板傻,是老板快破产养不起了,接不到活,还嗷嗷砸钱,不是每个人都像曹轩这样拥有现金奶牛的。
    即便是曹轩,养这么一个吞金兽其实也有点小心疼。
    不管是繁星院线还是繁星影视城,都是砸钱项目,但是能看到光明未来,还有不动产可以升值,唯独这个特效公司可能赚不了钱,还有很大几率会赔。
    但就像前面说的,有些事不能光考虑赚钱,有些事即便是赔也要做。
    不投入就永远得不到属于中国的特效人才,技术永远受制于人,中国影视就得不到长足发展。
    目前来说,由于国内的技术水平不足,以及设备引进原因,光影公司暂时留在国外发展。
    但是曹轩会派国人前去学习,后续时机成熟,再把公司总部迁到国内,完成借鸡生蛋。
    曹轩自信《倚天屠龙记》的服化道,不次于张大胡子金庸剧,外景的逊色可以用动作+特效的打戏弥补。
    而《倚天屠龙记》更有一个很关键的优势,那就是剧情节奏。
    坦白说,大胡子金庸剧除了少数两部,绝大部分都有剧情拖沓,节奏慢的感觉。
    观众会觉得角色废话多,剧情进度慢,脾气急一点的会觉得燥,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忍不住转台。
    而《倚天屠龙记》承袭了港版金庸剧的部分优势,节奏快,角色废话相对不多,剧情进展快。
    一步一步的埋扣子,尤其是张无忌从昆仑山出山,简直是一路高潮,直到冰火岛才下降,但紧接着少林大会又把节奏拉了回来。
    或许,这样并不是特别符合原著,但是高潮剧情能够牢牢吸引观众,支线剧情转场明确,既不显得杂乱,还能让观众看懂。
    这种剧情安排的优势,甚至要胜过服化道、外景、动作等方面。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首先是要有一个好故事,其他的是都是为这个故事丰富提高,剧本不扛打,其他方面再好,终归是走偏了路。
    张大胡子的金庸剧,抛开《天龙八部》这部群像,剧情支线多,齐头并进,能够最大程度削减拖沓的缺点。
    其他的剧,包括曹轩饰演的《笑傲江湖》在内,都或多或少都有拖沓啰嗦的毛病。
    《倚天屠龙记》明年播出,作为金庸剧,注定要和张大胡子的《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放在一起比较。
    后者曹轩并不放在眼里,但是前者确实是劲敌。
    所以曹轩在拍摄时,一直拿《倚天屠龙记》同《天龙八部》比较,不求稳赢,但最好持平或者不被甩太远。
    ………
    而在曹轩紧锣密鼓拍摄《倚天屠龙记》的时候。
    7月份,周杰纶终于推出了第三张专辑《八度空间》。
    在承袭了上一张专辑《双截棍》等歌曲的火爆出圈之后,小周在两岸三地都积累了足够的人气和知名度。
    《八度空间》一出,让小周之前的积累随着这张专辑迸发出来。
    彼时,任贤奇已经不复当年,谢风淡出歌坛,并且负面新闻缠身。
    这两个前两年风光无限的顶流歌手,已经渐渐不是正在火速崛起的小周对手。
    唯一能压住小周的曹轩,两张华语专辑已经发售半年之久,热度明显下滑。
    而英文歌曲毕竟在国内不是母语,抛开曹轩的人气以及《christsao》本身的成就光环加成,几首英文歌曲在国内音乐排行榜并不算特别吃香。
    或许能到前十甚至是前三转悠一圈,但是想像曹轩哪些华语歌长期稳定的霸榜很难。
    一些音乐排行榜也有相关的规则,虽然不至于打压英文歌,但资源方面相对会更倾斜一下华语歌。
    国内的音乐排行榜绝大多数是以电视电台点播为主,如果平台拉偏架,结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除了少部分小榜单登顶,曹轩的英文ep《christsao》的三首英文歌,在国内权威音乐排行榜最高也就是《natural》的第二。
    不过榜单成绩不算突出,销量却相当不错,很多都是曹轩歌迷、国外音乐爱好者收藏或者想听歌学英文之类的学生等。
    整体销量数据虽然比不上曹轩的华语歌曲,但也没有逊色太多。
    这是曹轩可以理解的,就像他的华语歌不可能进入美国公告牌,英文歌在国内可能有不少受众,但肯定比不上华语歌。
    各有各的主要市场,曹轩也不会特别强求,能够造成一定影响就不错。
    而现如今在排行榜上,曹轩在榜的歌曲不多,排名最高的是世界杯主题曲《wavingflag》的中文版《旗开得胜》,几个权威榜单基本处于前三。
    这也是近两年来,曹轩难得的“虚弱”时刻,也是周杰纶最佳上位时期。
    小周和背后的阿尔法公司很珍惜这次机会,他们很明白,小周现在和曹轩不是一个量级的。
    如果曹轩下场,小周现在别说正面迎敌,能不坚持不溃败已经是莫大胜利。
    曹轩把整个华语歌坛压着打了好几年,自己成功封神,也给所有华语歌坛从业者心里蒙上了一层难以去除的阴霾。
    几乎所有老歌手发歌之前,都要不由回味一下被这个男人支配的恐惧。
    所以,小周他们更觉得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空档,尽可能的收割歌迷和影响力,上位登顶天王。
    等下次曹轩再出华语专辑,虽不奢望胜利,但起码不像现在这样毫无还手之力。
    小周此时已经是亚洲小天王,本以为曹轩不出,没人可以压得住他。
    却不想歌坛神仙遍地,想学大哥霸榜不是这么简单的。
    此前,“车底战神”阿杜爆红,5月份国产版阿扎尔杨昆推出《无所谓》。
    这两位靠着独特的唱腔,一度成为各大模仿达人秀的必备模仿对象,各种节目中一个在车底,一个无所谓。
    而紧随其后的6月份,信乐团推出了神曲《死了都要爱》。
    这首ktv第一废嗓神歌,无数人不会唱,扯着嗓子也喊了十几年,并凭借撕心裂肺的高音让人印象深刻,短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一度杀到排行榜榜首。
    此外,刘天王推出了代表作《练习》,王力红和卢巧音的《好心分手》,也都算是年度爆款。
    老牌天王、高音神曲、偏门代表、新生代顶流,个个都不是好惹的善茬,哪怕是曹轩在这,也得费番功夫。
    而小周虽然能和这些歌打个有来有回,毕竟还未至巅峰,想全面碾压,难度太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