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华娱1997

华娱1997 第276节

    “曹,看来听众对你很感兴趣啊,提前祝贺你,你的ep要红了。”
    “谢谢,不过你能不能叫我克里斯。”
    “为什么?”
    “好水字…咳咳,我更喜欢克里斯这个称谓。”
    曹轩没有把真相说出来,因为上一次他给人解释“曹”有fxxx的意思后,麦克几个美国人看他的古怪憋笑眼神让他倍感伤害。
    “不不不,叫克里斯的太多了,没特点,相信我,美国人一定更喜欢叫曹。”
    瑞斯却提出了自己看法,先不说英文的语境大家更习惯称不熟悉的人姓氏,就两个发音而言,瑞斯觉得大家印象深刻的是后者。
    就像程龙,大家都是叫他全名杰克程或者程,而不会叫杰克,因为叫杰克的太多了,区分不出来。
    同理,大家称呼曹轩这个中国人的时候,也不会把克里斯这个大众名字放在第一选择。
    要不就是全称克里斯·曹,要么就是直接亲切的称呼他——曹。
    曹轩:“……艹!”
    第302章 个人博客和疯狂突进的榜单排名
    从3月5号《christsao》登榜公告牌开始,曹轩一周之内,参加了两个电视节目、七个电台节目,其中包括两个面向专门华裔的中英文电台,以及一个小型签售会。
    抛开电视的受众且不说,曹轩本人几乎把加利福尼亚州的几个知名电台节目逛了个遍。
    这也导致他的销量和点播率在加利福尼亚节节攀升。
    现如今,曹轩正在赶往纽约,这也是他下一个重点宣传地区。
    曹轩时间有限,尽量奔着人口多、媒体娱乐资源相对开放发达的州去宣传,在短时间内更好的提升《christsao》的影响力。
    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就是重中之重,不但人口在美国排在前列,还是美国流行的风向标和媒体娱乐中心。
    把这两个重镇打下来,余下的很多美国州都会被辐射到。
    其实德克萨斯州的人口和影响力在美国也不小,不过那是红脖子的地盘,曹轩这个中国人够呛吃香,所以也懒得费劲了。
    拿下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剩下的基本以重点大城市为主,较偏远或者城镇乡下的就暂时忽略。
    毕竟只要大城市能够红,后续就可以影响到城镇乡下。
    大城市红不了,曹轩就是美国乡村音乐之王,也够呛进入欧美乐坛的主流。
    为了配合宣传,曹轩还在雅虎开通了个人博客网站,这也是他第一个公开的社交媒体。
    其实国内也有类似的博客网站,但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甚至【博客】这个称呼也是2002年8月份提出来的。
    之前曹轩还和小马哥聊过这个事,想要企鹅提前开启个人空间,但是小马哥忙着移动梦网业务,还惦记上了qq秀,对这个事重视程度不够。
    其实这也可以理解,博客这玩意刚开始就有点类似网络日记,很多人搞不清楚他和个人网站、社区、微型门户或者其他网络业务的不同。
    更关键的是看不出前景和盈利点在哪?
    事实上,博客中国在国内折腾了两年,也是不温不火,直到04年木子美事件爆发,才真正的出了圈。
    先不说盈利点如何,只要有影响力就说明这个项目有的搞。
    于是,三大门户网的博客网站火速上线,企鹅也马上拿出了qq空间。
    都是老抄家了………
    这次来到美国,曹轩重新发现博客已经相对成熟一些,起码个人社区+社交+新闻时效性等联系做的不错,而且在网民中具有广泛影响力,不少名人已经入驻经营。
    曹轩觉得,回头可以找人做个计划书给企鹅,看看能不能掺合一脚。
    如果企鹅不做,可以看看有没有相关公司或者创业者,花点钱投资一下,能自己搞出花样就做大,做不大就卖给其他公司。
    曹轩对博客的重视程度平平,他真正看重的是博客的衍生或者是进化版——微博。
    这个作为未来的重要社交平台,微博和文娱版面有着极大的互通性,曹轩就算不握在手里,也要有一定话语权。
    再说回博客,现阶段的博客更像是一个个人网站,弱社交而重展示个人。
    而且由于通讯技术有限,图片上传和加载都有一定延迟和困难,视频就更不用说了,所以现阶段的还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
    也就是说,想在博客出头,要不你本身就是名人有影响力,要不就是靠文笔杀出来。
    一句话,看你会不会写小作文!
    曹轩自认文笔还算可以,怎么说也是薅羊毛的能手了,而且为此补了大量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各方面的杂书也看了不少,也编剧过一些剧本纲要。
    不敢说才华横溢,但知识面还是挺广的,而且有金手指,见识和思维高度也在线。
    动笔头子他是不怕的,但是写什么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话题不能太深奥和高端了,否则没人爱看,得让人感兴趣,还要尽可能扩大范围照顾受众,但又要谨慎,避免踩雷。
    分享人生感悟倒是可以,他手里的装逼句子一大堆,都能给他包装成伪科学家。
    但是曹轩懒得写,他也不是那种“我的悲伤逆流成河”的性格,偶尔凡尔赛或者深沉一把也就罢了,天天装逼他自己都觉得尬。
    想了半天,曹轩觉得还是分享生活,其中以描述美食和文化故事为主。
    没有人不喜欢吃好吃的,受众广、话题也有热度,也不用忌讳什么。
    曹轩写起来也顺手,他虽然不是什么美食家,但也是吃过见过的主儿,国内的八大菜系,海外的意大利、法国菜、土耳其菜等,他也吃过不少。
    来到美国这些天,他是见识到这些普通美国的吃得花样多贫乏了,不是汉堡包热狗,就是热狗汉堡包。
    让美国人民了解一下大吃货国的魅力,顺便通过美食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也算是曹轩为文化输出出把子力气。
    更重要的是,这也算是曹轩博客的特点,他要是真谈音乐,与人家其他歌手形成不了什么区分。
    但是论聊中国美食文化,他绝对是欧美娱乐圈头一份。
    程龙等人也许也懂吃,但是对内地饮食的各方面文化可能就不如他了,文笔更不用说。
    开通博客当天,曹轩打了个招呼就扔了一篇博客,标准的震惊体。
    《震惊!风靡全美的左宗棠鸡竟然不是中餐!!!》
    下面的文章大概就是曹轩来到美国,吃了左宗棠鸡大为震惊,然后又从各方面源头去解释这个不是正宗中餐,又说了一下类似的正宗中餐是什么样的,什么味道、大概怎么做,有什么典故发展。
    把博客发了之后,曹轩就没管,结果两天之后,再度登陆博客,发现点击率已经超过5万。
    原来是两家媒体转载了他的博客,当然,起初转载的原因并不是曹轩文章多好,而是他在公告牌的排名又升级了。
    3月12号,新一周的公告牌单曲百强榜公布,曹轩的三首歌排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进步幅度最大的是《natural》,从第九十七名直接杀到第七十四名,上升了整整二十三个排名。
    而排名最高却是《you’rebeautiful》,从八十七名上升至第六十六名。
    《numb》也不逞多让,拿下第七十名,排在三首歌的第二,与其他两首歌齐头并进
    新榜单一出,让许多美国音乐媒体和乐评人为之惊讶,他们他们算了一下,《christsao》三首歌平均每首歌差不多都往上冲了二十一名。
    一个歌手有三首歌上榜不稀奇。
    有三首歌冲榜一起那就比较少见了。
    而三首歌不但一起冲榜,而且冲的猛,还冲的平均,公告牌不敢说绝无仅有,但肯定是非常罕见的。
    正常来说,三首歌一起冲榜,肯定有冲的比较猛的,有开始潜力耗尽掉队的。
    这个时候唱片公司就会做出抉择,优先重点资源推排名高且还有余力冲榜的,潜力耗尽的,就随便给些资源,尽力保证排名就行了。
    华纳公司站在就有些头疼,不知道该重点砸哪首歌。
    排名肯定是《you'rebeautiful》最高,但《natural》势头最猛,《numb》也不逊色多少,而且网络讨论和媒体评价最高。
    三首歌各有长短,前后排名相差不到十名,而且上升势头都很强,有明显的潜力挖掘。
    无论放弃哪一首,华纳都觉得可惜,索性就往曹轩身上加磅,三首歌一起砸,直到砸出上升趋势明显差别再说。
    而这次大幅度排名上升,也让三首歌的曝光率大大增强。
    许多媒体和乐评人都格外的关注这三首歌,想看看它们的潜力在哪,虽然排名在六十名开外,但热度已经不逊色许多公告牌前五十名的歌曲了。
    很多很多权威音乐人已经断定,这三首歌杀进公告牌前五十,已经是板上钉钉。
    至于潜力究竟有多少,还要看下次的排名上升程度,以及其他歌曲的趋势,然后综合比较来看。
    三首有望公告牌前五十的歌曲,克里斯·曹成了美国乐坛崭新出炉的小红人。
    华纳嘴上喊的头疼,心里不知道多开心,巴不得三首歌继续疯狂乱杀。
    他们不怕砸资源,就怕歌曲没潜力,只要有潜力,作为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华纳爆发出来的实力,能够让无数中小唱片公司活活眼红死。
    公告牌涨势喜人,连带着曹轩的名气也大幅度提升。
    之前曹轩参加音乐节目,还需要华纳铺路,现在一些音乐节目已经主动邀请曹轩,许多关注流行音乐的歌迷,也知道最近窜红了一个中国歌手,在公告牌成绩相当亮眼。
    这个局面之下,一些媒体开始有意识地追逐曹轩的热点,被《christsao》歌曲打动的歌迷也想了解一下歌手。
    曹轩个人博客的开通,正好满足了大家的需求。
    本来大家是为了新闻,亦或者是追求歌手本身,但看了文章之后,确实长了一些知识点,也从曹轩的笔墨下,隐约一窥那个有些几千年历史底蕴的国家。
    美国人在很多领域都很厉害,但唯独在历史方面,就是个弟弟中的弟弟。
    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很多美国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小自卑。
    所以他们看到曹轩的博客,要不就是完全不感兴趣,要不就是纯粹眼馋美食的吃货,要不就是被文章不经意展现出来的历史文化所打动。
    虽然后者仅仅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但能影响,就不算曹轩白写。
    在意识到个人博客挺受欢迎的情况下,曹轩抽空又写了两篇。
    《汉堡包和中国肉夹馍的前世今生》
    《中国版“披萨”的名字叫馅饼》
    大概流程就是先碰瓷,用西方最平常的食物给读者一个印象。
    然后科普,然后再讲味道大致做法和典故,偶尔再加几个曹轩经历的小故事,有真有假,算是为了美食延伸一些人文思考,不然光写美食太素,篇幅也不多,点到为止,更多的还是为了衬托美食。
    说是文字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可能有点夸张,但大概是那个意思,写法更朴实灵活一点。
    曹轩也没指着这玩意真火,就是写着玩,算是一个调剂,也是给国外粉丝的福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