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娘子美又娇 第329节
像顾元元这种说法,读书只为明理的说法,实在是太少见了。
顾元元看出夫子的疑惑,笑了笑,说道:“不瞒夫子,在来镇上求之前,正则在我们村里的老秀才那儿,开蒙过几个月。”
“老秀才学问好,人品也正直,就是,教书的理念,和我们之间有点冲突,想让正则最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用来读书考功名才好。”
“我们觉得,以正则的年纪,这样读书压力实在太大,所以,一家人商量过后,最终决定,给正则换个学塾读书。”
“刚才,夫子没有说这番话之前,我听说贵学院的学子,是本镇乃至本县,考取秀才人数最多的,心里还有些担心,生怕贵学院的教学宗旨,也和我们村的老秀才一样,考功名至上。”
“如今听了夫子一席话,我就彻底放心了。”
夫子:“……”
这年头,还有人因为夫子教书严厉而退学,换过地方读书的,他也是第一次见。
像他们学院,以前因为教学环境宽松,对学生的教育看起来很松散,有段时间,特别不受家长和学生的待见,很多学生都退学了,转而寻求教学严厉的学塾读书。
直到后来,大家发现。他们学塾的学子,每次考秀才的时候,考取的人数都不比别家少,很多时候,他们学院考中秀才的人数还比别家多,这才又有很多人过来求学。
就算这样,也还是有一部分人,并不认同他们这么教学方式,认为他们学院之所以有人能考中秀才,纯粹就是因为运气好,招收到几个资质好的学生而已。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还有其他学院,偷偷摸摸的,想从他们学院挖人过去,以提高他们学院考中秀才的比例。
倒也不是没挖人成功过,只是,学生是被他们花银子挖过去了,但是,秀才没考中。
对方学院觉得赔了夫人又折兵,花了银子没取得效果不好,反而连带着书院让人笑话。
而被挖过去的学生,又觉得是对方书院耽误了他,害他没考中秀才。
若是当时留在这边不走,说不定现在已经是秀才老爷了。
总之,双方很是大闹了一场,倒让人看了不少笑话。
自那以后,他们书院再招收学生,都会在一开始就说清楚,他们学院的教学方式并不是那么严厉,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也未必个个都能考取功名。
如果接受,就留下来读书,如果不接受,他们也不强求。
不过虽然如此,他们这些学院的夫子也还是能看出来,那些来求学的学子,口口声声说着,不在乎能不能考取功名,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其实就是抱着考功名的心来的。
毕竟这边书院的秀才考取率,比别处还高些。
而像沈正则小豆丁这样,直白的表达就是冲着考秀才来的孩子,几乎没有。
估计那些孩子在家里,都被家长耳提面命过,让他们不要表现得对功名很在意,以免书院不收。
出现这种情况,夫子也是哭笑不得。
想考功名也不是什么坏事,是奋发上进,他们书院为什么会不收?
只是万万没想到,沈正则小豆丁一心想考功名,他家里的家属,却无比佛系,这可真是奇妙。
人们某一观点相同或者相似,沟通起来就相对愉快。
夫子就觉得,关于沈正则说的那个“跑赢老虎,还是跑赢同伴”的问题,有必要提醒顾元元一下。
他对顾元元道:“沈正则刚才说的那个故事,虽不知从何处听来,其实所讲的道理也完全没错,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和主流观念不符。”
顾元元皱眉:“夫子的意思是?”
夫子道:“这个社会,讲究仁德礼让,先人后己。”
“虽然大家都知道,遇到老虎的时候,逃生是本能。”
“跑赢同伴这个选项,也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的选项。”
“但这世上,很多事情,可说不可做,很多事情,可做不可说。”
“沈正则年纪还小,还没有接触过太多恶意,不知道人心险恶,万一因此被攻击,估计承受不住。”
“所以,在学院里,我们会尽量注意引导,希望他在家里的时候,你们也注意一下。”
“不是不让他说真话,就是,要分场合。”
顾元元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一时也有些头疼。
她所用来给沈正则启蒙的故事,都是从前世顺过来的经典,简单好记,通俗易懂,道理讲得杠杠的。
就是讲的那些道理,因为时空原因,和现在这边的情况,有一些偏差。
顾元元从没想过挑战一个时代的大众观念和行为准则,但故事还是要讲的。
所谓寓教于乐。
比起长篇大论讲述枯燥无味的道理,这种寓言小故事和小段子特别容易让人接受,并且记忆深刻。
只要给沈正则说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再加以引导,相信以小豆丁的聪明,会知道在外面该怎么表现。
第497章 大嫂骗人
从镇上的学院回去之后,顾元元就把这件事情告诉沈正则,并且着重强调其中的利害关系。
她从来不认为圆滑的处世之道是阴暗的,不然还要情商做什么?
相比之下,一个人不顾场合、不切实际的横冲直撞,自为老子天下第一,才是真的脑子有问题。
没道理的徒让人耻笑,有道理的也未必会有好下场。
所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如非必要,还真不用争这些风头。
而沈正则的表现也没有让她失望。
被她提醒之后,小豆丁立即说道:“大嫂,你给我讲的故事,我以后肯定不会随便说给别人听了。”
可见沈正则心里,在某些事情上其实特别门清。
不然阿拉伯数字和乘法口决表早就传出去了,也不至于到现在还被捂得严实,别人根本不知道。
小豆丁还怕以后顾元元不给讲故事,眼巴巴瞅着顾元元问道:“大嫂,你以后,还会给我讲故事的吧?”
顾元元看他一脸担心的样子,点头:“会!”
小豆丁这才放心了,想了想又道:“大嫂,你讲的故事很好听,你要一直给我讲故事呀。”
这个时代闭塞落后,很多村民,一辈子连县里都没去过,最远的也不过是去过镇上,还有许多女人和孩子,更是连镇上都没去过,见识十分有限。
一些被说烂了的故事都是村里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下来的,传得多了,不但失真严重,村里的大人小孩听多了,也就不愿意听了。
至于村里少有的几个读书人,一向清高在上,目下无尘,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耐心,放开功夫给村里的孩子讲故事。
倒是有不少在镇子上干活的村民,也喜欢小孩子,闲来无事,也愿意跟小孩讲几句,只是,他们说的大多是些柴米油盐的市井故事,大一点的孩子或者会喜欢,像沈正则这个小豆丁,怎么可能会喜欢听?
所以,顾元元每隔几天给他讲一个这种历史、寓言、成语一类的小故事,沈正则就喜欢得不得了。
更何况,这些故事对沈正则来说,并不仅仅是故事,还有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顾元元在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就在很多道理上敷衍他,而是从事实出发,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让他自己去接受、理解、分析和判断。
要知道沈正则这个年纪,就算在是学院里开蒙,夫子给他们讲课的时候,也不会说什么高深的道理,教得最多的,其实是让他们读读写写。
如此一来,这些故事里丰富的精神世界,对沈正则来说,就难能可贵。
所以,才想要顾元元一直给他讲故事。
顾元元笑道:“我知道的故事也不多,总有一天会讲完的,哪能一直讲下去?”
“再说,你现在是识字少,等你以后识字多了,就可以自己多看书,就不用我给你讲故事了。”
“书本上的故事浩如烟海,你想看多少都有。”
沈正则不太乐意,撅着嘴道:“那不一样……”
顾元元失笑:“有什么不一样的?那我给你讲的那些故事,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呀,又不是我自己编的。”
沈正则瞅了她一眼:“大嫂骗人。”
顾元元:“……”
她怎么就骗人啦?冤不冤哪?
顾元元:“那正则你说,大嫂什么时候骗过你?”
沈正则嘟着嘴不高兴道:“就现在。”
“大嫂不想一直给我讲故事,就骗我说故事是从书里看来的,让我自己以后去看。”
“可是,可是,大嫂讲的这些故事,分明书里一个也没有。”
顾元元:“……”
天地良心,她真没骗人,她讲的这些小故事,个个都有出处,绝对是从书里看来的。
就是……咳,是从前世的书里看来的。
这个世界的发展轨迹和前世的农耕社会十分相像,但文明发展的过程,毕竟有了分叉,所以,文化虽然发达,大方向上大同小异,细化到个体,却存在差别。
这里没有经过百花齐放的争鸣时代,文化上就丢了许多细枝末节。
当然,这种微小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会被人一一补齐。
只是现在这个时候,正处于尚未完善的时候,这些小故事,自然不会出现。
小豆丁因此认为,她在糊弄他,也是情有可原。
这事儿,没法解释。
总不能说自己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吧?
顾元元只好道:“我真没骗你,这些故事真是我从书上看来的。”
“只不过,我看的书,跟你们看的书不一样。”
“我看过的书,你们没看过,你们看的书,我也没看过。”
沈正则不说话了。
大嫂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本事,就好像那个什么阿拉伯数字和九九乘法口决表,也是他们从没见过的东西,蛋糕、火锅也是他们从没吃过的东西。
这么说起来,大嫂看过他们没看过的书,可能还真是事实。
可是,大嫂看的,到底是哪里有书呢?
真是让人好奇啊!
顾元元看出夫子的疑惑,笑了笑,说道:“不瞒夫子,在来镇上求之前,正则在我们村里的老秀才那儿,开蒙过几个月。”
“老秀才学问好,人品也正直,就是,教书的理念,和我们之间有点冲突,想让正则最好一天十二个时辰都用来读书考功名才好。”
“我们觉得,以正则的年纪,这样读书压力实在太大,所以,一家人商量过后,最终决定,给正则换个学塾读书。”
“刚才,夫子没有说这番话之前,我听说贵学院的学子,是本镇乃至本县,考取秀才人数最多的,心里还有些担心,生怕贵学院的教学宗旨,也和我们村的老秀才一样,考功名至上。”
“如今听了夫子一席话,我就彻底放心了。”
夫子:“……”
这年头,还有人因为夫子教书严厉而退学,换过地方读书的,他也是第一次见。
像他们学院,以前因为教学环境宽松,对学生的教育看起来很松散,有段时间,特别不受家长和学生的待见,很多学生都退学了,转而寻求教学严厉的学塾读书。
直到后来,大家发现。他们学塾的学子,每次考秀才的时候,考取的人数都不比别家少,很多时候,他们学院考中秀才的人数还比别家多,这才又有很多人过来求学。
就算这样,也还是有一部分人,并不认同他们这么教学方式,认为他们学院之所以有人能考中秀才,纯粹就是因为运气好,招收到几个资质好的学生而已。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还有其他学院,偷偷摸摸的,想从他们学院挖人过去,以提高他们学院考中秀才的比例。
倒也不是没挖人成功过,只是,学生是被他们花银子挖过去了,但是,秀才没考中。
对方学院觉得赔了夫人又折兵,花了银子没取得效果不好,反而连带着书院让人笑话。
而被挖过去的学生,又觉得是对方书院耽误了他,害他没考中秀才。
若是当时留在这边不走,说不定现在已经是秀才老爷了。
总之,双方很是大闹了一场,倒让人看了不少笑话。
自那以后,他们书院再招收学生,都会在一开始就说清楚,他们学院的教学方式并不是那么严厉,在这里读书的学生,也未必个个都能考取功名。
如果接受,就留下来读书,如果不接受,他们也不强求。
不过虽然如此,他们这些学院的夫子也还是能看出来,那些来求学的学子,口口声声说着,不在乎能不能考取功名,都是嘴上说说而已,其实就是抱着考功名的心来的。
毕竟这边书院的秀才考取率,比别处还高些。
而像沈正则小豆丁这样,直白的表达就是冲着考秀才来的孩子,几乎没有。
估计那些孩子在家里,都被家长耳提面命过,让他们不要表现得对功名很在意,以免书院不收。
出现这种情况,夫子也是哭笑不得。
想考功名也不是什么坏事,是奋发上进,他们书院为什么会不收?
只是万万没想到,沈正则小豆丁一心想考功名,他家里的家属,却无比佛系,这可真是奇妙。
人们某一观点相同或者相似,沟通起来就相对愉快。
夫子就觉得,关于沈正则说的那个“跑赢老虎,还是跑赢同伴”的问题,有必要提醒顾元元一下。
他对顾元元道:“沈正则刚才说的那个故事,虽不知从何处听来,其实所讲的道理也完全没错,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和主流观念不符。”
顾元元皱眉:“夫子的意思是?”
夫子道:“这个社会,讲究仁德礼让,先人后己。”
“虽然大家都知道,遇到老虎的时候,逃生是本能。”
“跑赢同伴这个选项,也是所有人都会这么做的选项。”
“但这世上,很多事情,可说不可做,很多事情,可做不可说。”
“沈正则年纪还小,还没有接触过太多恶意,不知道人心险恶,万一因此被攻击,估计承受不住。”
“所以,在学院里,我们会尽量注意引导,希望他在家里的时候,你们也注意一下。”
“不是不让他说真话,就是,要分场合。”
顾元元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一时也有些头疼。
她所用来给沈正则启蒙的故事,都是从前世顺过来的经典,简单好记,通俗易懂,道理讲得杠杠的。
就是讲的那些道理,因为时空原因,和现在这边的情况,有一些偏差。
顾元元从没想过挑战一个时代的大众观念和行为准则,但故事还是要讲的。
所谓寓教于乐。
比起长篇大论讲述枯燥无味的道理,这种寓言小故事和小段子特别容易让人接受,并且记忆深刻。
只要给沈正则说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再加以引导,相信以小豆丁的聪明,会知道在外面该怎么表现。
第497章 大嫂骗人
从镇上的学院回去之后,顾元元就把这件事情告诉沈正则,并且着重强调其中的利害关系。
她从来不认为圆滑的处世之道是阴暗的,不然还要情商做什么?
相比之下,一个人不顾场合、不切实际的横冲直撞,自为老子天下第一,才是真的脑子有问题。
没道理的徒让人耻笑,有道理的也未必会有好下场。
所谓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如非必要,还真不用争这些风头。
而沈正则的表现也没有让她失望。
被她提醒之后,小豆丁立即说道:“大嫂,你给我讲的故事,我以后肯定不会随便说给别人听了。”
可见沈正则心里,在某些事情上其实特别门清。
不然阿拉伯数字和乘法口决表早就传出去了,也不至于到现在还被捂得严实,别人根本不知道。
小豆丁还怕以后顾元元不给讲故事,眼巴巴瞅着顾元元问道:“大嫂,你以后,还会给我讲故事的吧?”
顾元元看他一脸担心的样子,点头:“会!”
小豆丁这才放心了,想了想又道:“大嫂,你讲的故事很好听,你要一直给我讲故事呀。”
这个时代闭塞落后,很多村民,一辈子连县里都没去过,最远的也不过是去过镇上,还有许多女人和孩子,更是连镇上都没去过,见识十分有限。
一些被说烂了的故事都是村里祖祖辈辈口耳相传下来的,传得多了,不但失真严重,村里的大人小孩听多了,也就不愿意听了。
至于村里少有的几个读书人,一向清高在上,目下无尘,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耐心,放开功夫给村里的孩子讲故事。
倒是有不少在镇子上干活的村民,也喜欢小孩子,闲来无事,也愿意跟小孩讲几句,只是,他们说的大多是些柴米油盐的市井故事,大一点的孩子或者会喜欢,像沈正则这个小豆丁,怎么可能会喜欢听?
所以,顾元元每隔几天给他讲一个这种历史、寓言、成语一类的小故事,沈正则就喜欢得不得了。
更何况,这些故事对沈正则来说,并不仅仅是故事,还有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顾元元在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就在很多道理上敷衍他,而是从事实出发,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让他自己去接受、理解、分析和判断。
要知道沈正则这个年纪,就算在是学院里开蒙,夫子给他们讲课的时候,也不会说什么高深的道理,教得最多的,其实是让他们读读写写。
如此一来,这些故事里丰富的精神世界,对沈正则来说,就难能可贵。
所以,才想要顾元元一直给他讲故事。
顾元元笑道:“我知道的故事也不多,总有一天会讲完的,哪能一直讲下去?”
“再说,你现在是识字少,等你以后识字多了,就可以自己多看书,就不用我给你讲故事了。”
“书本上的故事浩如烟海,你想看多少都有。”
沈正则不太乐意,撅着嘴道:“那不一样……”
顾元元失笑:“有什么不一样的?那我给你讲的那些故事,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呀,又不是我自己编的。”
沈正则瞅了她一眼:“大嫂骗人。”
顾元元:“……”
她怎么就骗人啦?冤不冤哪?
顾元元:“那正则你说,大嫂什么时候骗过你?”
沈正则嘟着嘴不高兴道:“就现在。”
“大嫂不想一直给我讲故事,就骗我说故事是从书里看来的,让我自己以后去看。”
“可是,可是,大嫂讲的这些故事,分明书里一个也没有。”
顾元元:“……”
天地良心,她真没骗人,她讲的这些小故事,个个都有出处,绝对是从书里看来的。
就是……咳,是从前世的书里看来的。
这个世界的发展轨迹和前世的农耕社会十分相像,但文明发展的过程,毕竟有了分叉,所以,文化虽然发达,大方向上大同小异,细化到个体,却存在差别。
这里没有经过百花齐放的争鸣时代,文化上就丢了许多细枝末节。
当然,这种微小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都会被人一一补齐。
只是现在这个时候,正处于尚未完善的时候,这些小故事,自然不会出现。
小豆丁因此认为,她在糊弄他,也是情有可原。
这事儿,没法解释。
总不能说自己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吧?
顾元元只好道:“我真没骗你,这些故事真是我从书上看来的。”
“只不过,我看的书,跟你们看的书不一样。”
“我看过的书,你们没看过,你们看的书,我也没看过。”
沈正则不说话了。
大嫂总有些奇奇怪怪的本事,就好像那个什么阿拉伯数字和九九乘法口决表,也是他们从没见过的东西,蛋糕、火锅也是他们从没吃过的东西。
这么说起来,大嫂看过他们没看过的书,可能还真是事实。
可是,大嫂看的,到底是哪里有书呢?
真是让人好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