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娘子美又娇 第241节
两斤肉需要五六十文钱,沈全福原本以为赵水仙会反驳的,谁知赵水仙十分爽快,满口答应下来:“好,就听三弟的。”
“明天早上,我早点去割两斤五花肉回来,保管明天中午,让大家吃上红烧肉。”
饭桌上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紧接着情绪高涨。
因为吃了这么久的素,明天总算有肉吃了,小孩子就更是特别高兴,眉开眼笑的欢呼,明天吃肉喽,明天吃红烧肉喽……
第二天一大早,赵水仙做好早饭,就去村头买肉。
开口就要两斤五花肉,称完了以后跟洪屠夫说肉钱先欠着,等过两天家里农忙完了,让他到家里去取,到时候一口气给。
村里人买东西经常赊账,以往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本村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也不怕你跑了,所以基本上,都会答应让人赊欠,说好还账的日期,到日子上门去拿就是。
当然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欠账的,终究是要看人。
有些人信誉不好,或者家里一看就是穷得叮当响,肯定是还不上的,那就绝对不会让他欠。
但是老沈家的情况,村里人都是知道的,老大在镇上当账房,家里有好几亩地,还供着一个读书人,在村里都属于体面的人家……
洪屠夫自然是不担心,老沈家会欠他几斤猪肉钱不给,所以很大方地赵水仙把肉先拿走,还十分客气的跟赵水仙说道:“行,猪肉钱我过几天去你们家里拿就是。”
“你自己家里也记一下帐,别到时候,我们两家的帐对不上,那就不好了。”
赵水仙连连点头说道:“你尽管放心,我肯定会把账记清楚的。”
不用洪屠夫说,赵水仙也是要把账记清楚的。
不记清楚怎么行呢?
不记清楚,到时候怎么让沈全福和沈老太付钱?
第370章 所谓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当天中午,老沈家大大小小果然如愿吃上红烧肉。
一家人吃的眉开眼笑,个个都以为赚了便宜,气氛眼见着和谐起来。
沈老太吃上了红烧肉,也就不怎么计较没有白米饭的问题。
沈老太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以老沈家现在的条件,想要吃上白米饭,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
接下来的几天,老沈家人天天有肉吃。
赵水仙买起肉来也十分大方,每天都是两斤三斤的买,吃饭的时候,更是当着大家的面强调,今天买了几斤肉,今天又买了几斤肉……
老沈家的人不以为然,有时候还会让她第二天多买点。
每当这个时候,赵水仙总是笑眯眯应下来,特别好说话。
买回来的肉,今天红烧,明天蒸米粉,后天炒蒜苗……总之变着法的吃,吃的老沈家人满嘴流油,一个个满意的不得了。
三房的人有肉吃就好,其他的根本不当回事,倒是沈全福,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只是一时半会儿却想不出原因,加上肉吃起来太香,所以,下意识就把不对劲的地方忽略了。
直到农忙过后,洪屠夫上门要钱的时候,沈全福总算知道当时为什么不对劲了,不过那个时候已经迟了,欠下的猪肉钱不给也得给,整个老沈家又是一片鸡飞狗跳。
只不过,现在暂时不知道而已……
沈正凌家里有二十亩水田要佃出去给人种的消息传开以后,不少人都去找李福生登记。
也有些人想耍滑头,越过李福生,直接找到沈正凌家里去的。
沈正凌不在家,家里只有顾元元在。
来人向顾元元提出,多交一成粮食的条件,想把沈正凌家里二十亩地一口气全都佃走。
被顾元元一口回绝了。
因为在顾元元看来,这个做法实在太不合理了。
想要佃地回去种的人家,都是自己家里没有地或者田地不足的,因为种出来的粮食收成,不够一家人吃饭,所以才会想要多种几亩地,混个饱肚。
如今佃地种的规矩,是地里收成的一半归田主,剩下的一半归佃农,但是佃农还要交一成粮税,如此一来,剩下的最终收益只有四成。
如今这个时代的水稻可不是后世的杂交水稻,亩产几千斤,二三百斤已经顶了天了。
也就是说,佃一亩地回去种,只有百来斤粮食的收益,就这样,还得风调雨顺,遇上年景不好的灾年,百来斤粮食都没有。
虽然佃农都觉得佃地种的收益太少,想要少交点租,然而这个时代,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到处的行情都一样,佃农没有话语权,只能接受。
好在百来斤稻子能换成三四百斤粗粮,顶得上成年人一年的口粮,若是省着点吃,能再多养活一个小孩,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佃地种的。
但是现在,这主动找上门想在佃租的人,居然自主提出再多交一成租子,这图什么?
图出力白干活吗?
虽然,确实有少数黑心的地主老财,把地佃出去的时候要收六成租子,但是一来那样的人是少数,二来,大部份地主家的佃农没得选择,不佃就得饿死。
但是同村的人佃地种,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
顾元元一向奉行“占小便宜吃大亏”的这样的真理,对于这种一看就别有目的事,拒绝起来当然是毫不含糊。
她话说得客气:“这些事情都是夫君做主,我不管的。”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找我夫君谈。”
“他中午不一定会回来,但是晚上是一定会回家的。”
“到时候你再过来。”
那人:“……”
他就是看沈正凌不在家,以为顾元元好糊弄才过来的,怎么可能跟沈正凌谈?
他又继续劝说了顾元元一会儿,眼看顾元元态度坚决,这才作罢。
等晚上沈正凌回来的时候,顾元元就把这事跟沈正凌说了,最后说道:“哪有人上赶着降价佃地的呀?一看就是别有目的,却又藏着掖着不肯说。”
沈正凌想了一下顾元元说的人是谁之后,说道:“这人我知道。”
顾元元等了半天没等到他的下文,忍不住好奇问道:“然后呢?”
沈正凌道:“他之前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说是水田可以用来连种稻子边养鱼,结果一连试了两年,鱼没养起来,反倒把家里的两亩地给亏出去了。”
顾元元:“……”
稻田养鱼的办法,她好像是听说过的,还有竹林养鸡之类的,前世的农业频道,经常会播一些这种致富小项目,主旨是鼓励农民发家致富。
可在顾元元看来,无论是水田养鱼,还是竹林养鸡,对专业的要求都比较大,而且投资也不小,并不是光靠眼睛看看,就能干得好的事情。
所谓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在这种需要技术的事情上,这句话是特别真实的写照。
顾元元琢磨了一下沈正凌这话的意思,问道:“所以,他是想把我们家的地佃回去,继续边种稻子边养鱼的大业?”
沈正凌点了一下头:“我猜就是这个原因。”
“他自己家里已经没地让他折腾了,他又不死心,所以就想佃些地回去继续折腾。
顾元元:“……一口气佃二十亩,这心还挺大!”
还想一口气把二十亩地全佃回去,怎么就不想想,他原来连二亩地都种不好。
沈正凌摇了摇头,说道:“他应该是怕你不肯把地佃给他,所以才说二十亩一起佃走。”
“他自己一人肯定种不了这么多地的,到时候不是花钱请人种,就是转手把地佃出去。”
顾元元:“这可真疯狂!”
按这人这种疯狂的行事方法,这些地佃回去,有很大的可能还是养不起鱼,到时候的结果就是加重他的负债。
大家都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顾元元不悲天悯人,只是单纯从自身利益考虑,这人养不起鱼,到时候估计连田租都交不起。
顾元元说:“就算二十亩一起佃,我也不把地佃给他。””
沈正凌“嗯”了一声:“听娘子的,不佃给他。”
第371章 这是打算延迟婚期吗?
只是让顾元元没想到的是,方丽娘也去李福生那里登记了,想要佃一些地回去种。
不过她想佃的地数量不多,在李福生那里登记的是两亩。
说起来,自从端午节的时候,方丽娘的娘家人过来闹过一场之后,方丽娘整个人消沉了好久才恢复过来。
不过她一个妇道人家要养三个闺女,日子过得实在不容易。
自从没有继续从顾元元这里拿绣活回去干,就只靠绣点帕子、荷包出去换钱,价格低,而且也不是很少卖,母女几个饱一顿饿一顿,也是够得上一个惨字。
沈盼儿脑子不笨,不但不笨,相反,她还特别聪明,只是聪明没用到点子上。
直到这个时候,她已经有点反应过来,当时给顾元元干活,不但没吃亏,其实还有赚头,但这个时候再想明白也已经迟了。
别说顾元元那边已经不做玩偶生意,就算继续做玩偶生意,也不会再放心把活交给她们干……
沈盼儿不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更是把顾元元恨上了。
都怪顾元元不事先跟她说清楚,干活是给钱的,不然,她怎么会以为自己做白工而心生不满?
她要是没有心生不满,就不会暗中搞破坏,没暗中搞破坏,现在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被方丽娘压着天天上山去开荒地。
然而荒地也不是这么好开的。
朝廷为什么会用“三年免税,五年半税”这么优厚的政策鼓励大家开荒地?
因为荒地贫瘠。
花废大力气开垦出来之后,开头两年,几乎种不出来多少作物,前面这几年的力气,都是白耗进去的,等种上两三年,把地里堆上肥之后,产出才有可能好些。
哪怕五年以后的产出,和正常的,肥沃的田地相比,都更少。
方丽娘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三个闺女,其实一个才几岁,能开得出多少荒地来?
更别说,当年开出的荒地还种不出来什么吃的。
“明天早上,我早点去割两斤五花肉回来,保管明天中午,让大家吃上红烧肉。”
饭桌上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紧接着情绪高涨。
因为吃了这么久的素,明天总算有肉吃了,小孩子就更是特别高兴,眉开眼笑的欢呼,明天吃肉喽,明天吃红烧肉喽……
第二天一大早,赵水仙做好早饭,就去村头买肉。
开口就要两斤五花肉,称完了以后跟洪屠夫说肉钱先欠着,等过两天家里农忙完了,让他到家里去取,到时候一口气给。
村里人买东西经常赊账,以往也不是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
本村人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也不怕你跑了,所以基本上,都会答应让人赊欠,说好还账的日期,到日子上门去拿就是。
当然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欠账的,终究是要看人。
有些人信誉不好,或者家里一看就是穷得叮当响,肯定是还不上的,那就绝对不会让他欠。
但是老沈家的情况,村里人都是知道的,老大在镇上当账房,家里有好几亩地,还供着一个读书人,在村里都属于体面的人家……
洪屠夫自然是不担心,老沈家会欠他几斤猪肉钱不给,所以很大方地赵水仙把肉先拿走,还十分客气的跟赵水仙说道:“行,猪肉钱我过几天去你们家里拿就是。”
“你自己家里也记一下帐,别到时候,我们两家的帐对不上,那就不好了。”
赵水仙连连点头说道:“你尽管放心,我肯定会把账记清楚的。”
不用洪屠夫说,赵水仙也是要把账记清楚的。
不记清楚怎么行呢?
不记清楚,到时候怎么让沈全福和沈老太付钱?
第370章 所谓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当天中午,老沈家大大小小果然如愿吃上红烧肉。
一家人吃的眉开眼笑,个个都以为赚了便宜,气氛眼见着和谐起来。
沈老太吃上了红烧肉,也就不怎么计较没有白米饭的问题。
沈老太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以老沈家现在的条件,想要吃上白米饭,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
接下来的几天,老沈家人天天有肉吃。
赵水仙买起肉来也十分大方,每天都是两斤三斤的买,吃饭的时候,更是当着大家的面强调,今天买了几斤肉,今天又买了几斤肉……
老沈家的人不以为然,有时候还会让她第二天多买点。
每当这个时候,赵水仙总是笑眯眯应下来,特别好说话。
买回来的肉,今天红烧,明天蒸米粉,后天炒蒜苗……总之变着法的吃,吃的老沈家人满嘴流油,一个个满意的不得了。
三房的人有肉吃就好,其他的根本不当回事,倒是沈全福,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只是一时半会儿却想不出原因,加上肉吃起来太香,所以,下意识就把不对劲的地方忽略了。
直到农忙过后,洪屠夫上门要钱的时候,沈全福总算知道当时为什么不对劲了,不过那个时候已经迟了,欠下的猪肉钱不给也得给,整个老沈家又是一片鸡飞狗跳。
只不过,现在暂时不知道而已……
沈正凌家里有二十亩水田要佃出去给人种的消息传开以后,不少人都去找李福生登记。
也有些人想耍滑头,越过李福生,直接找到沈正凌家里去的。
沈正凌不在家,家里只有顾元元在。
来人向顾元元提出,多交一成粮食的条件,想把沈正凌家里二十亩地一口气全都佃走。
被顾元元一口回绝了。
因为在顾元元看来,这个做法实在太不合理了。
想要佃地回去种的人家,都是自己家里没有地或者田地不足的,因为种出来的粮食收成,不够一家人吃饭,所以才会想要多种几亩地,混个饱肚。
如今佃地种的规矩,是地里收成的一半归田主,剩下的一半归佃农,但是佃农还要交一成粮税,如此一来,剩下的最终收益只有四成。
如今这个时代的水稻可不是后世的杂交水稻,亩产几千斤,二三百斤已经顶了天了。
也就是说,佃一亩地回去种,只有百来斤粮食的收益,就这样,还得风调雨顺,遇上年景不好的灾年,百来斤粮食都没有。
虽然佃农都觉得佃地种的收益太少,想要少交点租,然而这个时代,大量的土地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到处的行情都一样,佃农没有话语权,只能接受。
好在百来斤稻子能换成三四百斤粗粮,顶得上成年人一年的口粮,若是省着点吃,能再多养活一个小孩,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愿意佃地种的。
但是现在,这主动找上门想在佃租的人,居然自主提出再多交一成租子,这图什么?
图出力白干活吗?
虽然,确实有少数黑心的地主老财,把地佃出去的时候要收六成租子,但是一来那样的人是少数,二来,大部份地主家的佃农没得选择,不佃就得饿死。
但是同村的人佃地种,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
顾元元一向奉行“占小便宜吃大亏”的这样的真理,对于这种一看就别有目的事,拒绝起来当然是毫不含糊。
她话说得客气:“这些事情都是夫君做主,我不管的。”
“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找我夫君谈。”
“他中午不一定会回来,但是晚上是一定会回家的。”
“到时候你再过来。”
那人:“……”
他就是看沈正凌不在家,以为顾元元好糊弄才过来的,怎么可能跟沈正凌谈?
他又继续劝说了顾元元一会儿,眼看顾元元态度坚决,这才作罢。
等晚上沈正凌回来的时候,顾元元就把这事跟沈正凌说了,最后说道:“哪有人上赶着降价佃地的呀?一看就是别有目的,却又藏着掖着不肯说。”
沈正凌想了一下顾元元说的人是谁之后,说道:“这人我知道。”
顾元元等了半天没等到他的下文,忍不住好奇问道:“然后呢?”
沈正凌道:“他之前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说是水田可以用来连种稻子边养鱼,结果一连试了两年,鱼没养起来,反倒把家里的两亩地给亏出去了。”
顾元元:“……”
稻田养鱼的办法,她好像是听说过的,还有竹林养鸡之类的,前世的农业频道,经常会播一些这种致富小项目,主旨是鼓励农民发家致富。
可在顾元元看来,无论是水田养鱼,还是竹林养鸡,对专业的要求都比较大,而且投资也不小,并不是光靠眼睛看看,就能干得好的事情。
所谓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在这种需要技术的事情上,这句话是特别真实的写照。
顾元元琢磨了一下沈正凌这话的意思,问道:“所以,他是想把我们家的地佃回去,继续边种稻子边养鱼的大业?”
沈正凌点了一下头:“我猜就是这个原因。”
“他自己家里已经没地让他折腾了,他又不死心,所以就想佃些地回去继续折腾。
顾元元:“……一口气佃二十亩,这心还挺大!”
还想一口气把二十亩地全佃回去,怎么就不想想,他原来连二亩地都种不好。
沈正凌摇了摇头,说道:“他应该是怕你不肯把地佃给他,所以才说二十亩一起佃走。”
“他自己一人肯定种不了这么多地的,到时候不是花钱请人种,就是转手把地佃出去。”
顾元元:“这可真疯狂!”
按这人这种疯狂的行事方法,这些地佃回去,有很大的可能还是养不起鱼,到时候的结果就是加重他的负债。
大家都是有独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顾元元不悲天悯人,只是单纯从自身利益考虑,这人养不起鱼,到时候估计连田租都交不起。
顾元元说:“就算二十亩一起佃,我也不把地佃给他。””
沈正凌“嗯”了一声:“听娘子的,不佃给他。”
第371章 这是打算延迟婚期吗?
只是让顾元元没想到的是,方丽娘也去李福生那里登记了,想要佃一些地回去种。
不过她想佃的地数量不多,在李福生那里登记的是两亩。
说起来,自从端午节的时候,方丽娘的娘家人过来闹过一场之后,方丽娘整个人消沉了好久才恢复过来。
不过她一个妇道人家要养三个闺女,日子过得实在不容易。
自从没有继续从顾元元这里拿绣活回去干,就只靠绣点帕子、荷包出去换钱,价格低,而且也不是很少卖,母女几个饱一顿饿一顿,也是够得上一个惨字。
沈盼儿脑子不笨,不但不笨,相反,她还特别聪明,只是聪明没用到点子上。
直到这个时候,她已经有点反应过来,当时给顾元元干活,不但没吃亏,其实还有赚头,但这个时候再想明白也已经迟了。
别说顾元元那边已经不做玩偶生意,就算继续做玩偶生意,也不会再放心把活交给她们干……
沈盼儿不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更是把顾元元恨上了。
都怪顾元元不事先跟她说清楚,干活是给钱的,不然,她怎么会以为自己做白工而心生不满?
她要是没有心生不满,就不会暗中搞破坏,没暗中搞破坏,现在就不会过得这么辛苦,被方丽娘压着天天上山去开荒地。
然而荒地也不是这么好开的。
朝廷为什么会用“三年免税,五年半税”这么优厚的政策鼓励大家开荒地?
因为荒地贫瘠。
花废大力气开垦出来之后,开头两年,几乎种不出来多少作物,前面这几年的力气,都是白耗进去的,等种上两三年,把地里堆上肥之后,产出才有可能好些。
哪怕五年以后的产出,和正常的,肥沃的田地相比,都更少。
方丽娘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三个闺女,其实一个才几岁,能开得出多少荒地来?
更别说,当年开出的荒地还种不出来什么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