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娘子美又娇 第64节
“正好我要找人干活,又正好婶子要找活干,大家相互合作,互惠互利,再好不过的事情。”
“而且方婶子为人厚道,干活仔细,把绣活交给婶子做,我也放心。”
好话谁都喜欢听。
何况方丽娘这些年在老沈家被打击惯了,忽然有一天听到有人说她的好处,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
方丽娘对顾元元说道:“正凌媳妇你放心,你想绣什么物件尽管跟婶子说。”
“婶子保证帮你把活干得漂漂亮亮,绝不会让你拿不出来。”
顾元元抿了嘴笑:“我自然是相信婶子的。”
她说着又道:“这么一样,以后招儿她们也不用天天去我家里。”
“只需要随便什么时候去找绣活领回来,绣完之后再交回去,然后把新的活计领回来就可以。”
“至于她们做绣活的工钱,我就跟婶子你直接结算,还是跟招儿她们自己结算?”
方丽娘想了想道:“绣活的工钱还是给我结算吧,不然要是让沈老太知道她们给你干活可以拿钱,肯定会把她们赚的钱全部收缴回去,一分钱都不会给她们留。”
“我的招儿今年都已经十四岁了,村里这个年纪的姑娘,已经开始忙着说亲嫁人,我这个当娘的没用,总想办法给她攒些嫁妆。”
“正好如今她自己可以干绣活挣钱,我就帮着她把钱攒起来。”
“这样攒个半年一年下来,她的嫁妆钱,多多少少也有一点了。”
顾元元闻言笑了笑,没有就这件事情发看法。
说到底,这些都是别人家的家务事,跟她没有太大的关系,也轮不到她来指手画脚。
顾元元站起身来,对方丽娘说道:“方婶,这件事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
“这里还有几个烧饼,是招儿她们几个的早饭,婶子你拿着,可以中午加个餐。”
方丽娘连忙推辞道:“这怎么能行?”
“这烧饼可不便宜,得好几文钱一个,招儿她们哪能吃得完你家的东西?你留着给宝儿和正则他们吃。”
顾元元笑了笑,把烧饼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说道:“这本来也是给招儿她们准备的早饭,婶子你不收可不行。”她说到最后,又加了一句道:“就这一次,以后我就不再给她们准备吃食了。”
方丽娘推拒不过,只好把顾元元送来的六、七个烧饼全都收下来。
把顾元元送出门,方丽娘一边往回走,一边在心里盘算,这么多个烧饼可不能一次吃完。
中午拿两个出来,切碎了和在野菜糊糊里,就能让野菜糊糊也沾上面香和肉香,剩下的放起来,留着明天吃,反正这个天气也不会坏。
顾元元回到家里,沈宝儿已经在做中饭。
因为早上多了半锅稀饭不能浪费,所以沈宝儿中午发了一大盆面,准备做馒头吃。
见顾元元回来,沈宝儿说道:“大嫂,我们中午吃馒头就稀饭,可以吗?”
对沈宝儿来说,他们兄妹几人能够吃得上白面馒头配白米粥,就已经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绝对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不过顾元元不一样,在吃的方面要求非常高,所以沈宝儿还是忍不住要问一下她的意见。
顾元元眨了眨眼睛:“可以呀。”想了想又说道:“我记得昨天买回来的猪下水,里面不是有一对腰子,我们中午就用剩下的半锅稀饭做腰花粥吃好了。”
沈宝儿整个人都呆住了,连忙反对道:“大嫂,千万不要!”
“猪腰子吃起来又腥又臊,要是掺进白米粥里,反而把整锅粥都霍霍了。”
“不好吃!”
顾元元:“……”
总觉得沈宝儿说的腰花粥和她说的腰花粥不是同一个东西。
顾元元道:“不会,腰花粥很好吃的。”
“我来教你做,保证好吃,等一下你吃的时候就知道了。”
眼看着顾元元兴致勃勃,坚持要做腰花粥,沈宝儿满脸绝望。
白米粥不好吃吗?
为什么一定要用猪腰子去霍霍他?
算了,她还是多蒸几个馒头吧。
要是到时候实在吃不下去腰花粥,他们就多啃两个馒头。
顾元元让沈宝儿把昨天清洗好的猪腰子拿出来,对沈宝儿道:“吃猪腰子呢,要先把猪腰子从中间剖开,把里面白色的筋膜全部去掉。”
沈宝儿惊讶地问道:“……原来这层白色的东西它不能吃啊?”
顾元元点点头说:“是的,这层白色的筋膜不能吃。”
“你说的猪腰子又腥又臊,其实就是因为这层白色的筋膜存在,影响了猪腰子的口味。”
“把它们全部剃干净以后,猪腰子就不会有异味了。”
沈宝儿“哦”了一声,一边给猪腰子剔筋膜,一边满是崇拜的说道:“大嫂,你懂的东西可真多。”
顾元元说:“你还小,等你以后长大了,懂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沈宝儿:“……”
才不相信大嫂说的话呢。
首先她已经不小了,其次,村里那么多人,比大嫂年纪大的都有好多,谁都不知道吃猪腰子的时候要把里面白色的筋膜去掉呢。
所以说一个人懂的道理多不多,跟年龄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沈宝儿在顾元元的指导之下,把猪腰子里面的白色筋膜剃干净,切成花刀。
放进水中漂去血水后,捞上来沥干水分,放入少量的盐、淀粉、米酒,再敲入一个鸡蛋,抓匀备用。
锅里放油,沈宝儿依然不舍得放太多。
只不过顾元元站在边上看着,她没有办法才倒了约摸半两油下锅。
顾元元摇头失笑,说道:“宝儿,油太少了,腰花会粘锅的。”
沈宝儿只好抬手又倒了一些油进去。
第109章 我就是想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油温烧热,葱姜爆香,腌渍好的腰花放进去翻炒,炒至腰花变色,一块一块翻卷起来,下入酱油调色,米酒去腥,少量白糖提鲜,再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煮一会儿。
煮至腰花熟透,倒进早上剩下的白米粥,翻拌均匀,再焖煮五分钟。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调制咸淡适中,撒上葱花,香喷喷的腰花粥就煮好了。
顾元元舀了一勺递到沈宝儿嘴边让她尝。
白米粥熬煮得软糯,入口即化,配上腰花的鲜香,美味极了。
沈宝儿吃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起来:“好吃!”
之前所担心的又腥又臊的味道,根本就不存在嘛。
中午吃饭的时候,这锅腰花粥果然让一家人吃得意犹未尽。
沈正则唇上糊了一圈米汤,对顾元元道:“大嫂,这粥真好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粥。”
顾元元道:“好吃吧?宝儿姐姐给你做的,你嘴巴甜一点,对姐姐好一点,让她下回再给你做。”
沈正则欢呼一声:“好哦。”
他眼神亮晶晶的看着沈宝儿,崇拜道:“姐姐,你真厉害,能做出这么好吃的粥。”
沈宝儿无语的看着沈正则:“你怎么这么好骗哪?这是大嫂教我做的,不然,你以为我能有这么好的水平,做出这么美味的粥?”
沈正则瞅瞅这个,再瞅瞅那个,最后十分聪明的说道:“我知道大嫂厉害,不过姐姐你第一次动手就能做得这么好吃,也很厉害哒。”
“下回再做,肯定还能做得更好吃。”
小孩这股机灵劲,那是真聪明。
顾元元索性趁这个时候,跟沈正凌商量道:“沈正凌,我想把正则送去读书,你看成吗?”
沈正则吓得手里的馒头都掉了。
手忙脚乱的拣起来,总算没让它掉在地上。
只是这个时候,他也吃不下去了,捏着馒头,一脸紧张的看着沈正凌。
读书啊!
他做梦都没想过的事情,就这样措不及防的出现在他面前。
沈正则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小心脏“扑通扑通”跳得飞快。
如果他大哥不答应,那现在,就是他这辈子离读书最近的时候。
沈正则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这样愣愣看着沈正凌,等着他的答案,手里的馒头已经被他捏成一团。
就连沈宝儿都放下筷子,一脸紧张。
沈正凌像是没感受到他们的紧张心情,把嘴里馒头咽下去,又喝了一大口粥,这才点头平静道:“好。”
顾元元问沈正则:“那么正则自己呢?想读书吗?”
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刻在所有人骨子里的观念。
除了极少数人,就没有不想读书的。
特别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更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沈正则也一样,听到顾元元这么问她,紧张的用力点头。
他大声说道:“想的,我想读书!大嫂,我想读书的。”
顾元元说:“好,那就去读书。”
她说着又道:“不过这里到镇上比较远了,正则才八岁,让他一个人每天走那么远的路去镇上读书,我有点不放心,所以我想先让他在村塾开个蒙,等过两年,岁数大一点,我们再把他送到镇上书院去读书。”
灵湖村作为有着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村里是办有村塾的,不只收本村的孩子,邻村的孩子也收。
不过这个年月,大家日子都不太富裕,绝大部分人温饱都成问题,所以哪怕村塾的束脩并不高,每年只要一两银子,读书的人也非常少。
整个村塾里的孩子加起来都不足二十个。
“而且方婶子为人厚道,干活仔细,把绣活交给婶子做,我也放心。”
好话谁都喜欢听。
何况方丽娘这些年在老沈家被打击惯了,忽然有一天听到有人说她的好处,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
方丽娘对顾元元说道:“正凌媳妇你放心,你想绣什么物件尽管跟婶子说。”
“婶子保证帮你把活干得漂漂亮亮,绝不会让你拿不出来。”
顾元元抿了嘴笑:“我自然是相信婶子的。”
她说着又道:“这么一样,以后招儿她们也不用天天去我家里。”
“只需要随便什么时候去找绣活领回来,绣完之后再交回去,然后把新的活计领回来就可以。”
“至于她们做绣活的工钱,我就跟婶子你直接结算,还是跟招儿她们自己结算?”
方丽娘想了想道:“绣活的工钱还是给我结算吧,不然要是让沈老太知道她们给你干活可以拿钱,肯定会把她们赚的钱全部收缴回去,一分钱都不会给她们留。”
“我的招儿今年都已经十四岁了,村里这个年纪的姑娘,已经开始忙着说亲嫁人,我这个当娘的没用,总想办法给她攒些嫁妆。”
“正好如今她自己可以干绣活挣钱,我就帮着她把钱攒起来。”
“这样攒个半年一年下来,她的嫁妆钱,多多少少也有一点了。”
顾元元闻言笑了笑,没有就这件事情发看法。
说到底,这些都是别人家的家务事,跟她没有太大的关系,也轮不到她来指手画脚。
顾元元站起身来,对方丽娘说道:“方婶,这件事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
“这里还有几个烧饼,是招儿她们几个的早饭,婶子你拿着,可以中午加个餐。”
方丽娘连忙推辞道:“这怎么能行?”
“这烧饼可不便宜,得好几文钱一个,招儿她们哪能吃得完你家的东西?你留着给宝儿和正则他们吃。”
顾元元笑了笑,把烧饼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到桌子上,说道:“这本来也是给招儿她们准备的早饭,婶子你不收可不行。”她说到最后,又加了一句道:“就这一次,以后我就不再给她们准备吃食了。”
方丽娘推拒不过,只好把顾元元送来的六、七个烧饼全都收下来。
把顾元元送出门,方丽娘一边往回走,一边在心里盘算,这么多个烧饼可不能一次吃完。
中午拿两个出来,切碎了和在野菜糊糊里,就能让野菜糊糊也沾上面香和肉香,剩下的放起来,留着明天吃,反正这个天气也不会坏。
顾元元回到家里,沈宝儿已经在做中饭。
因为早上多了半锅稀饭不能浪费,所以沈宝儿中午发了一大盆面,准备做馒头吃。
见顾元元回来,沈宝儿说道:“大嫂,我们中午吃馒头就稀饭,可以吗?”
对沈宝儿来说,他们兄妹几人能够吃得上白面馒头配白米粥,就已经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绝对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不过顾元元不一样,在吃的方面要求非常高,所以沈宝儿还是忍不住要问一下她的意见。
顾元元眨了眨眼睛:“可以呀。”想了想又说道:“我记得昨天买回来的猪下水,里面不是有一对腰子,我们中午就用剩下的半锅稀饭做腰花粥吃好了。”
沈宝儿整个人都呆住了,连忙反对道:“大嫂,千万不要!”
“猪腰子吃起来又腥又臊,要是掺进白米粥里,反而把整锅粥都霍霍了。”
“不好吃!”
顾元元:“……”
总觉得沈宝儿说的腰花粥和她说的腰花粥不是同一个东西。
顾元元道:“不会,腰花粥很好吃的。”
“我来教你做,保证好吃,等一下你吃的时候就知道了。”
眼看着顾元元兴致勃勃,坚持要做腰花粥,沈宝儿满脸绝望。
白米粥不好吃吗?
为什么一定要用猪腰子去霍霍他?
算了,她还是多蒸几个馒头吧。
要是到时候实在吃不下去腰花粥,他们就多啃两个馒头。
顾元元让沈宝儿把昨天清洗好的猪腰子拿出来,对沈宝儿道:“吃猪腰子呢,要先把猪腰子从中间剖开,把里面白色的筋膜全部去掉。”
沈宝儿惊讶地问道:“……原来这层白色的东西它不能吃啊?”
顾元元点点头说:“是的,这层白色的筋膜不能吃。”
“你说的猪腰子又腥又臊,其实就是因为这层白色的筋膜存在,影响了猪腰子的口味。”
“把它们全部剃干净以后,猪腰子就不会有异味了。”
沈宝儿“哦”了一声,一边给猪腰子剔筋膜,一边满是崇拜的说道:“大嫂,你懂的东西可真多。”
顾元元说:“你还小,等你以后长大了,懂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多了。”
沈宝儿:“……”
才不相信大嫂说的话呢。
首先她已经不小了,其次,村里那么多人,比大嫂年纪大的都有好多,谁都不知道吃猪腰子的时候要把里面白色的筋膜去掉呢。
所以说一个人懂的道理多不多,跟年龄其实没有太大的关系。
沈宝儿在顾元元的指导之下,把猪腰子里面的白色筋膜剃干净,切成花刀。
放进水中漂去血水后,捞上来沥干水分,放入少量的盐、淀粉、米酒,再敲入一个鸡蛋,抓匀备用。
锅里放油,沈宝儿依然不舍得放太多。
只不过顾元元站在边上看着,她没有办法才倒了约摸半两油下锅。
顾元元摇头失笑,说道:“宝儿,油太少了,腰花会粘锅的。”
沈宝儿只好抬手又倒了一些油进去。
第109章 我就是想看看是不是在做梦
油温烧热,葱姜爆香,腌渍好的腰花放进去翻炒,炒至腰花变色,一块一块翻卷起来,下入酱油调色,米酒去腥,少量白糖提鲜,再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煮一会儿。
煮至腰花熟透,倒进早上剩下的白米粥,翻拌均匀,再焖煮五分钟。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调制咸淡适中,撒上葱花,香喷喷的腰花粥就煮好了。
顾元元舀了一勺递到沈宝儿嘴边让她尝。
白米粥熬煮得软糯,入口即化,配上腰花的鲜香,美味极了。
沈宝儿吃了一口,眼睛都亮了起来:“好吃!”
之前所担心的又腥又臊的味道,根本就不存在嘛。
中午吃饭的时候,这锅腰花粥果然让一家人吃得意犹未尽。
沈正则唇上糊了一圈米汤,对顾元元道:“大嫂,这粥真好吃,这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粥。”
顾元元道:“好吃吧?宝儿姐姐给你做的,你嘴巴甜一点,对姐姐好一点,让她下回再给你做。”
沈正则欢呼一声:“好哦。”
他眼神亮晶晶的看着沈宝儿,崇拜道:“姐姐,你真厉害,能做出这么好吃的粥。”
沈宝儿无语的看着沈正则:“你怎么这么好骗哪?这是大嫂教我做的,不然,你以为我能有这么好的水平,做出这么美味的粥?”
沈正则瞅瞅这个,再瞅瞅那个,最后十分聪明的说道:“我知道大嫂厉害,不过姐姐你第一次动手就能做得这么好吃,也很厉害哒。”
“下回再做,肯定还能做得更好吃。”
小孩这股机灵劲,那是真聪明。
顾元元索性趁这个时候,跟沈正凌商量道:“沈正凌,我想把正则送去读书,你看成吗?”
沈正则吓得手里的馒头都掉了。
手忙脚乱的拣起来,总算没让它掉在地上。
只是这个时候,他也吃不下去了,捏着馒头,一脸紧张的看着沈正凌。
读书啊!
他做梦都没想过的事情,就这样措不及防的出现在他面前。
沈正则只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小心脏“扑通扑通”跳得飞快。
如果他大哥不答应,那现在,就是他这辈子离读书最近的时候。
沈正则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就这样愣愣看着沈正凌,等着他的答案,手里的馒头已经被他捏成一团。
就连沈宝儿都放下筷子,一脸紧张。
沈正凌像是没感受到他们的紧张心情,把嘴里馒头咽下去,又喝了一大口粥,这才点头平静道:“好。”
顾元元问沈正则:“那么正则自己呢?想读书吗?”
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刻在所有人骨子里的观念。
除了极少数人,就没有不想读书的。
特别是穷苦人家的孩子,更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沈正则也一样,听到顾元元这么问她,紧张的用力点头。
他大声说道:“想的,我想读书!大嫂,我想读书的。”
顾元元说:“好,那就去读书。”
她说着又道:“不过这里到镇上比较远了,正则才八岁,让他一个人每天走那么远的路去镇上读书,我有点不放心,所以我想先让他在村塾开个蒙,等过两年,岁数大一点,我们再把他送到镇上书院去读书。”
灵湖村作为有着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村里是办有村塾的,不只收本村的孩子,邻村的孩子也收。
不过这个年月,大家日子都不太富裕,绝大部分人温饱都成问题,所以哪怕村塾的束脩并不高,每年只要一两银子,读书的人也非常少。
整个村塾里的孩子加起来都不足二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