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90节
纪炀神色如常,面对刘家主的目光也只是微微挑眉,天堂有路你不走,这怪谁?
宪司官员走之前,低声对纪炀道:“此次两万五千两,通判已经记下,通判大人说不会亏待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慢慢提。”
纪炀自然有要求,同样低声道:“那您转告通判大人,下官不会客气的。”
宪司官员差点笑出声。
其他当官的都要推辞一下,显得谦逊,也就是纪炀了。
不过若不是这种性格,扶江县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官道,他们押送犯人都比上次轻松快捷很多。
有这样的父母官,怪不得扶江县越来越好。
全程围观的韩家家主,此时对眼前的年轻人说不出的佩服。
他也算看了全过程,他家族老也暗暗钦佩纪炀为人处世,韩家早在纪知县收押五家人的时候,已经决定待在扶江县,绝对不走了。
等送走宪司押送队伍,忍不住上前,想跟纪炀搭话,又不知道说什么,这表情就显得愈发沮丧。
纪炀看着,总觉得韩家人要是在现代,一定是深夜网抑云选手。
纪炀轻咳,刚想说什么,韩潇总算找到话题:“那个,你们官学,要几个夫子?我回去挑挑。”
几个夫子?
还能挑的吗?
他们官学出息了啊!
第53章
凉西州五家被押往潞州, 等待他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按之前的罪名, 最少也要流放三千里。
他家的奴仆就地解散, 心里没鬼的准备在扶江县安家落户,还有些则去往其他地方,纪炀并不管, 只要他们安居乐业,那就可以。
扶江县百姓也从中知道这些人的阴谋,跟因为凉西州的事传来, 知道这些人收购土地,其实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心里一个劲后怕。
不过没关系!他们有纪炀知县!
在纪炀眼中, 扶江县会因为这件事, 能得到不少好处。
眼前韩家人给的好处, 他就先笑纳了。
当初说过, 只要他在三天之内解决这些麻烦,韩家便会留在扶江县。
其实自从上次审理之后, 已经算解决麻烦, 不算食言。
如今看着这群蛀虫被带走, 韩家众人心里更是不同, 他们家正式准备搭建房屋,开荒种田。
跟着韩家的灌江府人士,自然也有样学样。
韩家人最是胆小, 还容易悲观,跟着他们学肯定没问题。
不过现在韩家最要紧的事, 还是跟官学有关。
刘夫子颇有些激动, 让他选夫子?还能选的吗?
而且灌江府韩家的名声他听过, 这家人虽然没入仕,但学问在他们附近几个州人尽皆知,放在汴京,很多人家也能回忆起灌江府韩家。
不过刘夫子本人,就算去掉夫子的名讳,还可以喊他刘举人,正儿八经科考出身。
来扶江县一直是屈就了,也就是他脾气好,又敬佩纪炀的为人,这才过来。
经过凉西州五家,刘夫子更是觉得在扶江县没错。
那韩家也知道刘夫子早已考上举人,屈就到扶江县教学,态度也是十分好。
纪炀看着他们相谈甚欢,开口道:“那官学夫子的事,便交给你们,我马上给潞州写信,咱们官学也该扩修了,到时候所有夫子都能住进官学。”
即使现在,官学两个小院,除开刘夫子住的一个,另外的小院也能住三个夫子。
韩家自然点头。
不仅如此,纪炀还在县城给他家划了片范围,允准他家跟其他人不同,能在县城有房屋。
耕地则随着上集村一起,具体跟里长商议即可。
这已经是完全的优待,也是之前凉西州五家想要的待遇。
不知道他们现在听说此事,又是什么感想。
对韩家优待,扶江县其他人能够理解,都知道他们知县大人最喜欢读书人,谁家识字他都要夸的。
现在来了这么些有学问的人,他们族老更能被称为大家,知县优待很正常。
要说只怪他们不好好念书,如果他们念书厉害,肯定也会被优待吧?
纪炀把官学的事完全交给刘夫子,他在潞州城官学候补过,原本举人当夫子,就是谋求官路,处理这些事也是他之前学习内容之一。
再说,以后刘夫子都要喊刘教瑜,他只要在旁边帮忙而已。
送到潞州请官很快有了回音。
对于扶江县招揽到灌江府韩家这件事,学政很是意外,甚至侧面打探了下,能不能分几个韩家人去潞州城官学?
这自然是不能的,在县学教书已经是韩家的极限,怎么会参与到潞州的事情里。
所以纪炀刚提,他们家主韩潇一个劲摆手:“不行,我们都不会去的。”
纪炀哭笑不得,只好把这件事按下不提。
从刘夫子成刘教瑜,扶江县官学的事情也料理清楚。
从韩家招了五位先生,五位先生负责的科目不同,但都专精这一项。
刘教瑜本人则专门教导官学最特殊,人员流动最大的班。
一般的官学,基本都是招收正统科举路子,所以不会有这么特殊的存在。
放在以前,刘教瑜肯定也不想教这种杂七杂八的活计。
可在扶江县越久,越知道知县为什么一定要他们教百姓们常用字,教他们日常算数。
这对大家的日常生活来说非常有用。
说是改变他们的生活也不为过。
只是对于正统官学,正统夫子来说,肯定不愿意教导这些杂类。
所以刘教瑜决定“脏活累活”自己上,好不容易请来的韩家夫子,只要教正统内容即可。
所谓正统内容班级,也是不拘男女的,全看自己跟家人意愿,再经过相对简单的考试,然后就能入席。
韩家对男女同班倒是没意见,只是常常去听刘教瑜上课。
因为是学常用字跟日常算数,所以这里如今不拘年纪,谁有空就来,谁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走。
韩家嘴上不说,但对这十分感兴趣。
除了这个之外,对纪炀本人更是好奇。
他那篇毫无文采的聘书,在韩家人手上传了个遍,连他家十几岁孩童都说,字尚可,文笔极差。
那问题来了。
纪知县怎么考上举人,甚至进士的?
他们看过刘教瑜的文章,虽古板了些,但基础的行文都很好,更有可取之处。
承平国的科举也没那么差?
那纪知县?
眼看韩家彻底安家,雇人修的宅子也已经在起地基,纪炀算是安心。
凉西州五家的近况也传了过来。
这次倒是知州给他写信,说那五家的情况在凉西州不算最严重,但也很典型,抓了他们确实震慑不少逃跑的乡绅,让他们在外面不敢为非作歹。
还说两万五千两银子,帮几千户百姓安置,如今都记挂扶江县的好。
这五家人家产没收,免去鞭刑,但全都流放到三千里外的极寒之地,这路上都够他们吃苦的了。
信件最后,还笑纪炀为官之道学得不错。
知道这件事不能直接联系他,而是找了上属的通判,让通判解决。
通判也夸你办事不错如何如何。
说到这,语气已经很放松了。
这件事说白了,纪炀跟潞州知州一直有来往,连韩家的事都拜托知州打听。
如果有些不懂事的,便会直接把凉西州五家送给知州,看似没有问题,但前面打听事算是私人。
但押解犯人,那就是公务。
不能因为私交好,便跳过现在的潞州长官,谁让潞州知州如今是其他州的代理知州。
直接交也没错,可跳过现在的直属长官,难免会生嫌隙。
职场忌讳越级,官场也是如此。
纪炀收起信,又看看本州通判拨下来的两千两银子,这银子是专门拨下来,让他扩建官学跟经营香粉作坊的。
以前他也要扩建官学,也要经营作坊,没看到钱啊。
现在只是提了提,直接拨了两千两!
他们扶江县,没见过这么大笔银子啊!
通判大人还是不错的,果然不会亏待他跟扶江县!
看了知州信件,更确定拨款的原因。
纪炀拿着银票,踱步到旁边房间,玉县丞就在这办公。
不等玉县丞开口,纪炀直接把银票放到他桌子上。
“虽说两万五千两换两千不多,但总算见到回头钱了!”
两千两银票?!
--
宪司官员走之前,低声对纪炀道:“此次两万五千两,通判已经记下,通判大人说不会亏待你,有什么要求可以慢慢提。”
纪炀自然有要求,同样低声道:“那您转告通判大人,下官不会客气的。”
宪司官员差点笑出声。
其他当官的都要推辞一下,显得谦逊,也就是纪炀了。
不过若不是这种性格,扶江县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官道,他们押送犯人都比上次轻松快捷很多。
有这样的父母官,怪不得扶江县越来越好。
全程围观的韩家家主,此时对眼前的年轻人说不出的佩服。
他也算看了全过程,他家族老也暗暗钦佩纪炀为人处世,韩家早在纪知县收押五家人的时候,已经决定待在扶江县,绝对不走了。
等送走宪司押送队伍,忍不住上前,想跟纪炀搭话,又不知道说什么,这表情就显得愈发沮丧。
纪炀看着,总觉得韩家人要是在现代,一定是深夜网抑云选手。
纪炀轻咳,刚想说什么,韩潇总算找到话题:“那个,你们官学,要几个夫子?我回去挑挑。”
几个夫子?
还能挑的吗?
他们官学出息了啊!
第53章
凉西州五家被押往潞州, 等待他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按之前的罪名, 最少也要流放三千里。
他家的奴仆就地解散, 心里没鬼的准备在扶江县安家落户,还有些则去往其他地方,纪炀并不管, 只要他们安居乐业,那就可以。
扶江县百姓也从中知道这些人的阴谋,跟因为凉西州的事传来, 知道这些人收购土地,其实会造成多大的危害, 心里一个劲后怕。
不过没关系!他们有纪炀知县!
在纪炀眼中, 扶江县会因为这件事, 能得到不少好处。
眼前韩家人给的好处, 他就先笑纳了。
当初说过, 只要他在三天之内解决这些麻烦,韩家便会留在扶江县。
其实自从上次审理之后, 已经算解决麻烦, 不算食言。
如今看着这群蛀虫被带走, 韩家众人心里更是不同, 他们家正式准备搭建房屋,开荒种田。
跟着韩家的灌江府人士,自然也有样学样。
韩家人最是胆小, 还容易悲观,跟着他们学肯定没问题。
不过现在韩家最要紧的事, 还是跟官学有关。
刘夫子颇有些激动, 让他选夫子?还能选的吗?
而且灌江府韩家的名声他听过, 这家人虽然没入仕,但学问在他们附近几个州人尽皆知,放在汴京,很多人家也能回忆起灌江府韩家。
不过刘夫子本人,就算去掉夫子的名讳,还可以喊他刘举人,正儿八经科考出身。
来扶江县一直是屈就了,也就是他脾气好,又敬佩纪炀的为人,这才过来。
经过凉西州五家,刘夫子更是觉得在扶江县没错。
那韩家也知道刘夫子早已考上举人,屈就到扶江县教学,态度也是十分好。
纪炀看着他们相谈甚欢,开口道:“那官学夫子的事,便交给你们,我马上给潞州写信,咱们官学也该扩修了,到时候所有夫子都能住进官学。”
即使现在,官学两个小院,除开刘夫子住的一个,另外的小院也能住三个夫子。
韩家自然点头。
不仅如此,纪炀还在县城给他家划了片范围,允准他家跟其他人不同,能在县城有房屋。
耕地则随着上集村一起,具体跟里长商议即可。
这已经是完全的优待,也是之前凉西州五家想要的待遇。
不知道他们现在听说此事,又是什么感想。
对韩家优待,扶江县其他人能够理解,都知道他们知县大人最喜欢读书人,谁家识字他都要夸的。
现在来了这么些有学问的人,他们族老更能被称为大家,知县优待很正常。
要说只怪他们不好好念书,如果他们念书厉害,肯定也会被优待吧?
纪炀把官学的事完全交给刘夫子,他在潞州城官学候补过,原本举人当夫子,就是谋求官路,处理这些事也是他之前学习内容之一。
再说,以后刘夫子都要喊刘教瑜,他只要在旁边帮忙而已。
送到潞州请官很快有了回音。
对于扶江县招揽到灌江府韩家这件事,学政很是意外,甚至侧面打探了下,能不能分几个韩家人去潞州城官学?
这自然是不能的,在县学教书已经是韩家的极限,怎么会参与到潞州的事情里。
所以纪炀刚提,他们家主韩潇一个劲摆手:“不行,我们都不会去的。”
纪炀哭笑不得,只好把这件事按下不提。
从刘夫子成刘教瑜,扶江县官学的事情也料理清楚。
从韩家招了五位先生,五位先生负责的科目不同,但都专精这一项。
刘教瑜本人则专门教导官学最特殊,人员流动最大的班。
一般的官学,基本都是招收正统科举路子,所以不会有这么特殊的存在。
放在以前,刘教瑜肯定也不想教这种杂七杂八的活计。
可在扶江县越久,越知道知县为什么一定要他们教百姓们常用字,教他们日常算数。
这对大家的日常生活来说非常有用。
说是改变他们的生活也不为过。
只是对于正统官学,正统夫子来说,肯定不愿意教导这些杂类。
所以刘教瑜决定“脏活累活”自己上,好不容易请来的韩家夫子,只要教正统内容即可。
所谓正统内容班级,也是不拘男女的,全看自己跟家人意愿,再经过相对简单的考试,然后就能入席。
韩家对男女同班倒是没意见,只是常常去听刘教瑜上课。
因为是学常用字跟日常算数,所以这里如今不拘年纪,谁有空就来,谁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走。
韩家嘴上不说,但对这十分感兴趣。
除了这个之外,对纪炀本人更是好奇。
他那篇毫无文采的聘书,在韩家人手上传了个遍,连他家十几岁孩童都说,字尚可,文笔极差。
那问题来了。
纪知县怎么考上举人,甚至进士的?
他们看过刘教瑜的文章,虽古板了些,但基础的行文都很好,更有可取之处。
承平国的科举也没那么差?
那纪知县?
眼看韩家彻底安家,雇人修的宅子也已经在起地基,纪炀算是安心。
凉西州五家的近况也传了过来。
这次倒是知州给他写信,说那五家的情况在凉西州不算最严重,但也很典型,抓了他们确实震慑不少逃跑的乡绅,让他们在外面不敢为非作歹。
还说两万五千两银子,帮几千户百姓安置,如今都记挂扶江县的好。
这五家人家产没收,免去鞭刑,但全都流放到三千里外的极寒之地,这路上都够他们吃苦的了。
信件最后,还笑纪炀为官之道学得不错。
知道这件事不能直接联系他,而是找了上属的通判,让通判解决。
通判也夸你办事不错如何如何。
说到这,语气已经很放松了。
这件事说白了,纪炀跟潞州知州一直有来往,连韩家的事都拜托知州打听。
如果有些不懂事的,便会直接把凉西州五家送给知州,看似没有问题,但前面打听事算是私人。
但押解犯人,那就是公务。
不能因为私交好,便跳过现在的潞州长官,谁让潞州知州如今是其他州的代理知州。
直接交也没错,可跳过现在的直属长官,难免会生嫌隙。
职场忌讳越级,官场也是如此。
纪炀收起信,又看看本州通判拨下来的两千两银子,这银子是专门拨下来,让他扩建官学跟经营香粉作坊的。
以前他也要扩建官学,也要经营作坊,没看到钱啊。
现在只是提了提,直接拨了两千两!
他们扶江县,没见过这么大笔银子啊!
通判大人还是不错的,果然不会亏待他跟扶江县!
看了知州信件,更确定拨款的原因。
纪炀拿着银票,踱步到旁边房间,玉县丞就在这办公。
不等玉县丞开口,纪炀直接把银票放到他桌子上。
“虽说两万五千两换两千不多,但总算见到回头钱了!”
两千两银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