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我把爸妈卷成首富[九零]

我把爸妈卷成首富[九零] 第22节

    张招娣招手让她快过来。苏以沫火急火燎往这边跑。
    那边的客人已经跟城管谈好了,也不知她说了什么,城管转身就走。
    苏以沫愣了一下,拍了拍妈妈的肩膀,提醒她往后看,张招娣回头,就看到女客人往这边走,而城管早就没影了,她一头雾水,城管就这么走了?这什么情况?
    女客人矜持道,“快给我炒吧。我等着呢。”
    张招娣愣了下,开始起锅烧油。苏以沫得问啊,她仗着年纪小,童言无忌,说话不需要顾忌太多,甜甜问,“大姐姐。你和那个城管是亲戚吗?”
    女客人将头发夹到耳后,“不是客人。只是打过交道。他每周五会过来这边。你们下次不要周五过来了。”
    苏以沫眼睛一亮。城管也有排班表吗?
    付钱的时候,苏以沫没收钱,而是笑眯眯问,“大姐姐,这花甲就算我们请你吃的。你知道城管每天都在哪边巡查吗?我们也不想天天被他们追着跑。”
    女客人想了想,“我记不了这么多,这样吧,你们明天过来,我再告诉你们。”
    苏以沫没想到她居然愿意帮忙,这可太好了。
    张招娣忙道了谢。女客人笑了笑,“没什么。你们也挺不容易的。”
    翌日,张招娣就拿到了城管们的巡街表,不过仅限于电子城附近。再远点就不归他们管了。
    即便如此,张招娣和苏以沫还是非常感激。
    她们这才知道这位女客人名叫宋倩楠,是电子厂的主管。
    她买那么多卤花生和花甲,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吃的,而是请别人吃的。
    时间紧,她没那么多时间去外面点菜,厂门口有卖,她直接就买了。再一个,门口卖的也便宜。
    张招娣得知宋倩楠年纪轻轻就成了主管,一脸艳羡,“有本事就是好啊。”
    苏以沫点点头,她转了话题,“妈,咱们明天去拆迁村,对吧?”
    张招娣笑了,“是啊。”
    还是拆迁村好,不用担心城管会过来赶人,客户有钱还大方,还不会遇到同事,好处可太多了。
    张招娣想到上回女儿蒸的生蚝特别好吃,于是征求女儿的意见,“你说拆迁村那么有钱,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卖生蚝啊?就是你上回弄的那个,特别鲜。”
    苏以沫愣了一下,点了点头,“行啊。肯定好卖。”
    要是在别的地方,她可能会担心卖不掉,但是拆迁村肯定没问题。
    翌日,张招娣去了批发市场买了八十斤生蚝。生蚝的价格跟大小息息相关,拆迁村有钱,所以她拿的生蚝个头偏大,一斤一块钱,只有两个。
    张招娣道,“咱们也不好称重,就论个卖。每个卖两块钱。”
    平均下来一个生蚝的价格是五毛多,再加上蒜蓉酱、煤气和人工,成本应该有四五毛。每个两块钱,可以赚一半,定价很合理。
    苏爱国见她将车子装得满满当当,也是无语了,“你确定带这么多能卖得完吗?”
    张招娣有信心,“花甲是重油重盐,生蚝是蒜蓉,两种味道不一样。肯定能卖完。”
    苏爱国无话可说。
    出家属区的时候,遇到几位相熟的邻里,顶着众人戏谑的目光,一家三口出了门。
    张招娣一路上都很沉默。
    苏爱国小声问女儿,“你妈有没有跟你说什么?”
    苏以沫说没有。
    苏爱国快步骑上去,“你别跟这些人一般计较。”
    张招娣木着一张脸,“我没计较。我知道他们都在背地里嘲笑我是农村人。但是我不偷不抢,老老实实做生意,关他们什么事。天天闲吃萝卜淡操心。”
    苏以沫扑哧一声笑了,“妈妈说得太对了。”
    张招娣侧头看着丈夫担忧的神情,心里微微一暖,“行啦,我们做生意还来不及呢。不用管他们。咱们闷声发大财,自己偷着乐就成。”
    苏爱国见她真不介意,不由松了一口气。殊不知,他媳妇之所以不生气,是在心里憋着大招呢。
    等她以后攒了钱,在鹏城买房安了家,保证亮瞎这些人的眼。
    有鹏城户口就真的是鹏城人了吗?不是的。得在鹏城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这才是真正的鹏城人。
    她可不想哪一天被人赶出来。
    苏以沫可不知道妈妈心里憋着一口气想买房。要是知道她肯定能乐疯。
    不过这会,她满脑子都是花生。
    快到地方时,她借口要去上厕所,让爸爸停车。
    农村可没有公共厕所,这边的野草长得比成年男子都高,这不正是露天厕所吗?
    苏爱国慢慢停下,脚踩地面,叮嘱女儿不要走远,就在边上就成。
    苏以沫点头答应。她扒开野草,走了几步,就看到花生秧。
    四月份到这边卖气球,她看到的花生是绿色,刚刚开花,现在花生叶子黄了一大片,只是几缕绿色。
    她拔了一颗,下面一串小花生。许是之前长满了草,营养都被草吸收了,花生结的果并不是很多,一棵花生秧也就三四颗能吃,大多数都是瘪壳。
    她拎着那棵花生秧从里面出来,扬了扬手上的东西,冲等在路上的爸妈喊了一声,“看看我找到什么。”
    苏爱国和张招娣眯眼一看,“哟,哪来的花生啊?”
    苏爱国这才想起来,之前这边种的是花生,但是他没想到花生秧都枯了,这些人还不收,这也太浪费了吧?
    张招娣显然也看出这一大片是花生地,不由咂舌,“这花生地多久没除草了?怎么长成这样了?”
    “拆迁有钱,谁还种地啊。”苏爱国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花生秧,扯掉一颗掰开,果实饱满,新鲜多汁。
    苏爱国想了想,“这花生是人家种的,我待会儿去村里问问,他们还要不要?”
    苏以沫点头,“行。”
    第23章
    一家三口到了拆迁村,打谷场旁的树下坐了许多村民。
    看到他们来了,之前就吃过花甲好滋味的人立刻过来买。
    张招娣向他们介绍卤花生和生蚝。
    卤花生是下酒菜,价格不贵,普通人都能吃得起,就更不用说这些拆迁户了。
    当即就有人买了卤花生,也不拿回家,而是直接走到树下跟其他人一起分着吃。
    一个长相富态的中年妇女没有离开,看着这么大的生蚝,笑眯眯问,“你家生蚝好吃吗?这东西不是谁弄都好吃的。以前我买过,生蚝弄得难吃死了。里面净是沙子。”
    张招娣脸上全是笑容,自信满满,“您就放心吧,我们家的生蚝外面刷得干干净净。不信,您自己瞧。”
    打开盖子,生蚝桶里的水清澈照人。没有沙子,她顿时来了兴致,想到以前在大酒店吃过的生蚝,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好奇问,“怎么卖?”
    “一个两块钱。”
    她说完,旁边就有人惊叫出声,“我的天爷,两块钱?这么贵?我在菜市场买的生蚝一斤才五毛钱。”
    其他人没吃过,听到这话,脸色都不好看了。虽然他们有钱,但也不是冤大头,赶着吃亏上当。
    苏以沫见事态不好,立刻道,“您那是小生蚝。个头越小,价格越便宜。您买的那种小生蚝批发价才三毛,里面的肉太小,您吃的可都是壳。不划算。这种大的生蚝,里面全是肉。”
    中年妇女倒也不觉得贵,但她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那我先买一个。要是不好吃,我也就亏两块钱。”
    其他人眼巴巴看着她。
    张招娣刚刚一直悬着一颗心,听到这话立刻拿了一个生蚝上锅蒸。
    至于蒜蓉酱,昨天买了一袋大蒜,丈夫早上给炒好了酱。
    生蚝蒸出锅,张招娣拿了刀将生蚝放进冷水里过一遍,让它不那么烫,再将它掰开,往里面夹了半勺蒜蓉酱,又拿了一次性筷子递给中年妇女。
    中年妇女接过生蚝,壳子微微有些发烫,是人体能接受的程度,她小心翼翼将生蚝肉送入口中,其他人都等着她答复。
    为什么大家要等她点评呢。看中年妇女这一身胖肉就知道她对美食很有研究。
    之前村里的日子不好过,家家户户都是靠着种地养活孩子,日子难免过得抠搜。许多人家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中年妇女在城里有关系,她有工作,再加上只生了一个孩子,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她也是村里公认最能吃的人。
    她尝了一口,先是一愣,随后惬意地眯了眯眼,“好家伙!”
    其他人舔了舔嘴唇,“好吃么?”
    中年妇女没顾得上回答其他人问题,当即冲张招娣道,“给我来二十个!”觉得二十个太少,“不!给我来三十个。我要带回家给我家秀秀吃。她刚考完试,得补补脑子。听说生蚝最有营养了。”
    一听说有营养,其他人立刻跟风,“我也要五个。”
    “我要十个。”
    连秀秀妈都说好吃,这个肯定错不了。
    蒸完后,大家馋得不行,立刻让张招娣当场给他们掰开,想要尝尝味儿。
    这一尝,味道果然如秀秀妈说得那般鲜美,跟花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味道,很鲜,咬起来像牛奶一样顺滑。
    这些穷了半辈子的人有钱之后,吃的都是大鱼大肉,还是头一回吃到这么鲜的生蚝,不少人爱上这种味道,欲罢不能,“好吃。我再要十个。”
    “我也再加十个。”
    张招娣喜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好好好,还有谁要吗?我一锅全给蒸了。”
    当即有人举手,“我也要十个。”
    “我要二十个!”
    张招娣没想到她带的八十斤生蚝会卖得这么快,才中午就全部卖完了。
    生蚝蒸起来很快,三分钟就可以,一锅可以蒸二三十个。而爆炒花甲又是炒又是焖,需要五到八分钟,一锅最多炒两份,赚的自然不如生蚝多。
    张招娣觉得自己胆子还是太小了,跟丈夫咬耳朵,“早知道我应该多批发点生蚝的。”
    主要是生蚝价格太贵,她担心没人买,回头砸手里。没想到这些人眼睛都不眨一下,说买就买。一次能买二十个。太有钱了。
    下午两点,村民们陆陆续续回家吃饭,树下渐渐没人了。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