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79节

    蔡京修过面,一回头,刚好看见明远的灿烂笑容。
    “我是开心——”
    明远如实说:“见到元长与子瞻公惺惺相惜,这份友情,着实令人羡慕呢!”
    苏轼那边也将头发仔细梳理过,重新戴上方者巾,笑着回答明远:“某能得元长、远之两位小友,人生何其幸也,何其幸也!”
    明远拍手大笑。
    蔡京的笑容却矜持而浅淡。
    三人坐在“洗面汤”的店面里说话,这间店铺刚好位于街角,三面临街。
    因为天气暑热,店家将临街的门板全都放下。明远等三人坐在店铺中,一面饮茶一面吃早餐,顺带能将街面上的景致看个一清二楚。
    却见苏轼忽然慌乱地抓起手中的一枚扇子,掩住左边面孔,脸上神色尴尬。
    清晨的汴梁街头,气温还不算高,不致炎热需要扇扇。
    那么这扇子就只有一个用途:便面。
    “便面”是用来在见到不想见的人的时候,遮住面孔的扇子,以免被对方发现。
    明远认得苏轼已有数月,知道这位大文豪说话行事一向潇洒,他还从未见过苏轼如此行事。
    他沿着苏轼遮面的方向看过去,只见街面上走来一名身材高大瘦削的中年男子,身穿一身道袍,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地沿着街道向前,从明远等人身边迅速越过。
    明远见那名中年男子相貌俊美,步态洒脱,猜想此人应当不是简单人物。
    可苏轼为什么会如此?
    见到明远疑惑,蔡京凑至他耳边,轻声提示:“那是章子厚。”
    张子厚?
    横渠先生?
    不对啊,他这位老师还远在凤翔的横渠书院啊?
    片刻后,明远终于反应过来:这只是谐音巧合罢了。
    蔡京所说的“章子厚”,不是明远的老师张载,而是“新党”名臣章惇。
    明远也听说过章惇,因为这个人太特别了。
    当年章惇第一次考科举中进士,就中了进士及第。然而章惇的一个族侄考中了当年的状元。章惇耻于名次在侄子之下,进士资格也不要了,拒不受敕,回家复读重考。在两年之后,重新参加科举,又考中了,这才接受敕诰,入朝做官。
    “这章子厚与子瞻公‘以前’是好友。”
    蔡京强调了“以前”二字。
    “如今这两位政见不同,见了面……亦是惘然呀。”
    明远:明白了。
    章惇是“新党”,而苏轼现在的政见是“旧党”,朝中新旧两党如今斗得是水火不容。苏轼与章惇的友情自然早已不如旧时。
    或许两人私下还有联系,但是表面上却不能做出走得太近的样子。
    所以,在这汴京街头,大庭广众之下,这一对昔日好友纵使相见也不能相认,倒不如“便面”一遮,免得尴尬。
    明远顿时唏嘘:“果然……人生到处知何似……”
    他这是在感慨:人生逆旅,难以预测。至交好友,仅仅因为政见不同,便彼此对立,连见上一面都不可得。
    明远突然想起蔡京。
    他转头看看这位,只见蔡京面色自如,仿佛在看戏,对苏轼放下“便面”之后的惘然之情也全然视若无睹。
    明远:不妙,这蔡京与苏轼之间的友谊恐怕还有点“塑料”。
    章惇与苏轼这多年的老友都能闹到这个程度,蔡京这样功利的一个人,就算是眼下与苏轼趣味相投,日后也不会肯为了苏轼出头的吧?
    明远意识到:他在这个世间扇起的蝴蝶翅膀,还不够强大,好些东西还未能扇得动。
    看起来,还是得执行原计划,将蔡京“带沟里去”才是正理。
    少时,苏轼从怅然中恢复过来,勉强挂上笑容,转向明远,说:“趁着还不太热,我等去大相国寺吧。”
    今天大家约好的主要活动,就是去大相国寺后,寻一家装裱的摊子,将蔡京所写的这一帖字装裱起来,好好保存。其它时间,就是各自闲逛。
    这时一名小僮自外跑过,手中高高举着一叠报纸,大声吆喝:“今日的《汴梁日报》!”
    “今日大相国寺开放万姓交易……”
    “今日晚间,川西瓦子上演新式杂剧《目连救母》……”
    “今日起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前有售摩合罗,比七夕时便宜啦……”
    《汴梁日报》原本是免费发送,但是在百万人口的汴京城里,这份报纸实在是供不应求。因此有小僮每日凌晨起来,去刻印坊门口等着,领上一叠新出的日报,到街上代为售卖,收取一点卖报钱。
    明远一点头,机灵的向华便叫住了报童,买了三份《汴梁日报》,送到明苏蔡三人手中。
    苏轼一边看报一边笑:“远之,听说这《汴梁日报》是你办的,没想到你也得当街买报。”
    明远随口回答:“报童卖报,每份其实挣得十分微薄,早些卖完,就能早些回家。”
    苏轼与蔡京听着都是一怔,随即都点头称赞。
    “听人说,汴京城里好些人为了能看报,去蒙童的学堂学识字去了。”
    苏轼聊起他在开封府听说的“奇闻”。
    “还有人会当街读报,遇上读不懂的字,就去算卦或是说书的那里问过。”
    蔡京则感叹:“没想到,这《汴梁日报》一出,城里人便都觉得识字是一件要紧之事,纷纷学起来。家中有蒙童的,也情愿送去学堂里,哪怕多认几个字也是好的。”
    他一面翻阅这《汴梁日报》一面想着听来的闲话:听说这《汴梁日报》原本名叫《汴京日报》,后来是明远觉得犯了朋友的名讳,因此让人把已经制好的版废了重做,改用了“汴梁”两个字。蔡京内心暗暗承明远的情。
    苏轼也点头称赞明远:“远之,这城中向学的新风气,你要算一份功劳!”
    明远顿时露出笑容,虽然谦虚了几句,但他心里依旧是得意的。
    印刷术的发明本就有利于文化与知识的传播。
    而报纸的推广很明显加速了这一点。
    他主持发行的《汴梁日报》不涉及任何朝政,完全是一份市民小报,上面提供的,看似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汴京百姓来说,却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
    可以说,这份报纸正在倒逼在汴京生活的普通人多认得几个字,掌握一点知识文化。
    不止如此,明远的刻印坊大幅降低了刻印成本,李成周等人的“加盟”刻印坊也已开始运作,印制书籍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如今蒙童进学需要的书籍,已经便宜至只要十几文一册。这样一来,孩子上学的花销就真的几乎只是两条咸肉。
    这样看来,他这“蝴蝶翅膀”在某些领域扇得还是挺有力的。
    明远翻了一遍,没在报上找到哪家书画装裱行的“广告”,猜想这门生意应该还没大众到需要在报上打广告的程度。
    于是明远将手中的报纸赠给“洗面汤”铺子里的伙计,招呼苏蔡两位:“走,去大相国寺!”
    第74章 百万贯
    一行人联袂前往今日开放“万姓交易”的大相国寺。
    今日天气炎热, 一大早上日头便十分毒辣,阳光明晃晃地照耀地面,树上的知了声嘶力竭地叫着。
    仅仅是赶到大相国寺门前, 就已经令明远热得额头出汗,只能用力挥动“1127”,让自己舒服一些。
    大相国寺跟前原本最热闹的一片区域, 如今因为无遮无拦, 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因此摊贩稀少,仅有两家卖饮子的,都撑起了遮阳棚。摊主和主顾们都缩在遮阳棚带来的清凉阴影下。
    然而明远一行人都不担心会被热晕——天气虽热, 但在大相国寺附近新近出现了“招待午睡”的生意。店家将自家大树下的院落腾出来, 摆上几张躺椅,供客人午睡。条件好些的据说还有人打扇扇凉,驱赶蚊虫什么的。
    明远与苏轼和蔡京商量好了,索性在大相国寺逛一个上午, 中午随意用点小食,然后就去“午睡”,等到傍晚日头落了, 再出发前往朱家桥瓦子——完美的一天。
    一行人来到大相国寺,先去资圣门一带, 找到装裱书画的摊位, 将蔡京新写的帖子装裱起来。
    摊主看起来是个行家,一见到蔡京的字便大声赞好, 问是哪位名家的手笔, 当知道就是蔡京所做之后, 当面赞了又赞。
    蔡京看起来却不以为然, 淡淡地回应一句:“写字么……小道而已。”
    明远正好在一边听见,忍不住偏头瞥一眼蔡京,心想:你就“凡尔赛”吧!
    然而他心底却突然有点触动:蔡京于书法上固然擅长,但他内心估计也只是将书法当做是帮助自己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旦这手段还没能派上用场,蔡京就不会以此为荣,而是将之认为是“雕虫小技”。
    明远一时就不太想再搭理这家伙,转头离开,自去在资圣门前的各个摊位跟前随意闲逛。
    “郎君,怎么会有人售卖这么破旧的瓶瓶罐罐?”
    跟在明远身后的向华,像个土老帽似的大惊小怪。
    明远转身一瞧,顿时绝倒:“这瓶瓶罐罐看着破旧,是因为……它们是古董啊!”
    向华所说的,是整个资圣门附近位置最好的一个摊位,位于一株遮天蔽日的大树下,树影斑驳,偶尔漏下一点两点阳光,照耀着地面上摆放着的一个个青绿器皿。
    靠在树下闭目打盹的摊主,身着道袍,头戴道士巾,人精瘦精瘦的,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模样。
    在这个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形状的铜器,看形状,有钟、鼎、彝、尊、觚、鬲……形形色色,每一枚的体型都不算大,最大的是一座鼎,看起来也不过与一张日常小茶几一般大小,跟后世摆在博物馆里的那些国之重器,体型不能同日而语。
    但这勾起了明远的极大兴趣。
    他知道宋人极爱金石,因此不懈收集前朝的各种青铜器皿,并且加以研究。站在他现在这个时间点上,前有欧阳修的《集古录》,后有赵明诚的《金石录》,都是这个领域集大成之作。
    同样,因为宋人对这些金石古董的热衷,令它们的身价倍增。据说,一件源自三代的青铜器,价值至少在500至1000贯之间。
    明远:开玩笑……1000贯算什么?这里面若是有一件来自夏、商、周时期的真品,放在后世那就直接是国家级保护文物,绝不允许流失的那种。
    他若是能以1000至2000贯的价格,淘到一件三代的青铜器,那也算是为他的“花钱大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抱着这个心态,明远迈步上前,冲那名闭眼假寐的摊主随意点了点头,然后从袖中抽出一枚帕子,将右手包住,用隔着帕子的手去捧起摊上摆放着的一枚枚器皿,仔细地察看。
    作为一名拍卖会的常客,明远当然知道选购古董最要紧的,是不能买到赝品。青铜器尤其如此。
    铸造于三代时期的青铜器,即使是在眼下这个时空里,也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多次朝代更迭、战乱与动荡。能够保留下来的,多半已在地下埋藏多年,重见天日以后,遍身布满铜绿铜锈。
    但这并不意味着遍身都是铜绿与铜锈的,就一定是三代遗物。
    青铜器表面也许还有铸造时留下的铭文,可以辅助判定年代。但谁也不能保证,这些铭文不是后人仿制的。
    明远对金石古董略有些研究,但是他在本时空时,拥有碳同位素检测这件利器。
    现在,看不到碳同位素检测报告,面对各种形态的青铜器,只能依照对于器型的了解,和对铭文的辨认,来判定物件的真伪。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