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第10节

    而明远也想找一家肯签长期雇佣合同的雇工,与对方谈过,明远对胡家两口子的年纪、脾气都很满意。当他看见胡四两手的茧子和阿关姐精明干练的模样,明远便感到很满意。
    两人的过往工作经验也很不错。
    明家如今左邻右舍都是官宦人家,各家仆从打起交道的时候,胡家两口子的经验应当很有帮助。
    于是明远点了头。
    然后就是谈钱。
    双方打算签十年的雇工契约,相当于将胡家两口子十年的劳动力都买断,因此按照程朗的说法,价钱并不便宜。
    明远:感天动地不便宜!
    “原本单雇胡四一个是50贯,如今明小郎君要雇他们夫妻两口,胡家夫妇愿打个折扣,以80贯出佣。”
    明远脱口而出:“不用打折,100贯!”
    程朗和胡家两口子都傻愣在原地。
    由罗寿介绍给明远的程朗更是恍然明悟,为啥此前罗寿还特地嘱咐他:“好好干!”
    明远话都出口了才往回找补:“胡四哥为人忠厚,阿关姐精明能干,过去的经历又都是有官牙作保的。两位在市面上,论谁都能挣到50贯,这个折扣,安谁头上也不合适,是吧?”
    胡四哥和阿关姐相互看了一眼,竟都觉得有点儿道理。
    “就这么定了吧!”
    明远能花100贯怎么可能只花80,当下马上请程朗办契。
    在牙行里等候的时候,明远和胡家夫妇见到不少打听雇主的劳力。没有哪家雇主能像明远这般爽快大方的。胡四和阿关姐对视一眼,都对明远心存感激。
    旁边有人在为几贯的工钱讨价还价,嘴碎得很,扯起了荒年时的情形。
    “若是在荒年,别说是这几贯雇工钱了,那种时候大街上卖儿卖女的都有。”邻近有几人正在闲聊。
    “是呀,男孩儿百来文,女孩儿二斗米就卖了2,也只是想给孩子找个活路……”
    “唉……”
    一时间牙行的大厅里人人叹息。
    这种情形在关西,可并不怎么稀奇。遇上荒年,或是党项人吐蕃人犯边,百姓便会抛下耕耘多年的土地,拖家带口地逃进关中。
    “也就这好年景,我们又遇上了好心的小郎君。”
    听着左近的议论,阿关姐快人快语,直接将明远夸上了天。很明显这种当面夸奖的话是老实巴交的胡四决计说不出的。
    一时间契约办好,明远领着胡氏夫妻两个回到家中。胡四和阿关姐一起拜见了舒氏娘子和十二娘,口称“娘子”“小娘子”。
    从此胡四负责外院,阿关姐负责内院。另外,阿关姐厨艺不赖,自然也包下了厨房的活计。
    明远问过阿关姐,晓得她会记账,当即给她预支了一部分家用,大约在20贯上下。
    至此,早先“父亲”明高义捎来的那些盐钞,明远已经花去了大约900贯。
    依他的个性,剩下的100贯会捏在手里,暂时不会花出去,除非新的注资到账。
    当晚,阿关姐在新雇主面前使出浑身解数,做了一桌好菜,吃得明远和十二娘赞不绝口,连舒氏娘子定下的“食不言”规矩都给忘了。
    舒氏则满脸温柔笑意,慢慢品尝明远和十二娘挟到她碗里的菜肴。
    刚用过饭,明远陪着母亲和妹妹在自家院中遛了一小会儿弯。阿关姐那里已经烧好了热水,正在认真学习了解明家的卫浴设备。
    明远便从后院退出来,正要回屋休息,忽听外面有人拍门。
    胡四去应了门,过了片刻将人引了进来。那是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人,穿着绸袍,看起来是商人模样。
    胡四说这人姓周,是特地在长安城里打听了一圈,才找到明高义家的。
    还没等胡四说完,这周姓的商人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扑到明远跟前,同时高声喊着:“恩公啊……”
    明远:……?
    “多亏恩公借银救命在下才不至于在生意场上满盘皆输……”
    “偏偏恩公施恩不望报飘然而去只留下话命在下将钱还至长安给小郎君您……”
    “在下也知道为人应重义气守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您……您要向家父还钱?”
    明远听对方语速飞快地说完一大段,终于意识到了什么。
    “不不不依令尊所说这些钱都是给小郎君的,任明小郎君您花用……”
    这……这是试验方新的注资方式?
    “您欠家父多少钱?”
    连明远的好奇心也被调动了。
    “快进来!”
    这时,才有候在门外的挑夫挑着银箱进来。
    “一万贯!”
    这周姓商人挺直身体,非常自豪地告诉明远。
    第10章 十万贯
    待到四月,正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时候,长安城里天气和暖,阳光和煦。
    街面上已经没有人再穿夹衣,坊间时常见到各家各户把夹衣里的丝绵取出来晾晒整理,以待秋冬。至于袄子皮裘什么的,则是早已压在了箱底。
    明远也是一样,今日他头戴逍遥巾,穿着一件蜜合色的直裰,足蹬单靴,缓步行于街道。这件直裰穿在身上清爽透气,但衣料上不再有微微突出的暗纹,而是用近乎同色的丝线织出四合如意米字纹,不仔细看倒也同样不容易看出。
    明远一面踱步,一面思索。
    一万贯到手已有一个多月,明远至今还没能肆意地都花出去。
    自那晚试验方借口“报恩还钱”,给明家猛塞了一万贯之后,明家人除了明远之外,都处在恍恍惚惚不敢相信的状态。
    如今舒氏娘子总算是从“乍富”的震惊中缓过来了,日常叮嘱明远,不要花钱大手大脚。
    明远的回答也很干脆,所谓“财不外露”,他不是那种一旦手头有点钱,就坐上金子打的马车招摇过市的人——那些都是暴发户。
    自古以来,真正的富豪都尽力避免,所追求的都是低调的奢华。
    就比如同样是宰相,宋初名相寇准曾说“老觉腰金重,慵便枕玉凉”,又是金又是玉的,看起来很凡尔赛了吧?却被后来的宰相晏殊评说这根本不是富贵语。
    到了晏公这等富贵之人笔下,富贵气象起码也得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这样的意象,晏殊认为,这才是富贵出于天然1。
    因此明远并不着急,也不打算把自家刚买的院子马上置换成个五百坪的。
    到了手上有一万贯的程度,他已经可以随时随地想一些不显山不露水,但真的很花钱的项目了。
    比如前几日他购得几张颜真卿真迹的拓片,展示给薛绍彭看的时候,薛衙内的嘴张得可以吞下一枚鸡蛋。
    这些拓片的起价是一贯钱一张,更何况明远得到的这些拓片多半已是孤版,以薛衙内的零花钱水平,也是没法儿随随便便就买上好几张,因此只能向明远借阅。
    明远当然不会藏私,马上把这些价值将近50贯的拓片都“借”给了薛绍彭。薛绍彭感激涕零,就差抱着明远叫大哥了。
    今日明远走在长安城中笔直的街道上,四处观察,暗中思考。他实是在想如何能富贵而又低调地把钱都花出去。忽有一阵喧闹声传来,明远抬头望去。
    只见在“张家白玉豆腐”作坊跟前,聚着不少人,似乎正在等待。
    明远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按说往常这个时候,张嫂的两大锅白玉豆腐应该都已经卖完了才对。
    这时只听咯吱咯吱,车辙轧在路面上的声音传来。等候在豆腐坊门前的人纷纷探头张望,还有人感慨着“总算来了”。
    明远一回头,见到是一个身穿短褐,戴着斗笠的壮年汉子,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盛着两个大木桶,摇摇晃晃地往豆腐坊过来。
    原来人们等的是山泉水!
    张家白玉豆腐之所以赢得了一众食客的胃,坚持用山泉水功不可没。张嫂本人也说过,没有这山泉水,当天就卖不成白玉豆腐。看起来,今天是水晚了。
    张嫂已经迎了出去。
    “怎么才来?”
    她没忍住,嗔怪一句。
    但看见这农人打扮的汉子摘下斗笠,显出头脸上细细密密的汗珠,张嫂便回头招呼她家在店里帮工的儿子:“二哥,快打一竹筒水来。”
    汉子连忙喊:“不用,快让二哥来帮我卸这车上的水。”
    顿时路人和在旁等候的主顾一起上前,大家七手八脚地把大木桶卸下。运水的大汉才终于伸手擦了一把汗,喘着气说:“真是对不住……”
    “今早出门刚赶了二里地,家里的大车就散架了,桶摔在地上,水都洒了,驴也跑了。”
    “家里还剩一驾独轮车,我思量着你这店不能少了这水,就返回去,用这车把水推来……可还是晚了……”
    明远便听明白了:这汉子就是每天天不亮就赶驴车往城里张家豆腐坊送山泉水的那位。今天路上却发生了“交通事故”,车坏了水打了驴跑了。但这位老哥很有责任心,硬是用独轮手推车推了两桶山泉水进了长安城。
    这水桶上了独轮车,就必须得一路推到地头,不能休息。
    张嫂当即不再责怪,赶紧张罗两个儿子将山泉水抬进作坊里,准备立即开始做豆腐点豆腐。
    那名大汉接了张嫂递过来的瓷碗,咕嘟咕嘟将碗里的水一口饮尽,然后像是累倒了一般瘫坐在路边。
    明远慢慢地凑过去,问那名大汉:“这位大哥,怎么称呼?”
    大汉见明远一介斯斯文文的小郎君,连忙坐正了身体,答道:“小人姓江,行五,小郎君唤我江五,五哥……都成。”
    “哥”这个字在本时空就是一个普通称谓,放眼长安城,遍地都是“哥”。明远当下亲切地唤了一声“江五哥”,又问:“您这山泉水是从哪里打来的?”
    “在龙首原左近,出城大概十多里。”
    “原来如此。”明远点了点头,“能带我去看看吗?”
    江五哥懵了半晌,才说:“小郎君,那不是啥风景名胜,平日里从没有官人们到我们那儿赏玩的。”
    “不为风景,”明远笑着解释,“就是去看看那眼山泉。”
    江五哥愣愣地爬起来,推起他的独轮车:“……好,小郎君随我来。”
    “稍等!”明远趁着江五哥拾掇他的木桶和独轮车的工夫,去城里雇了一驾驴车,加了点钱,就让车夫一起帮忙,将江五哥的家伙什儿都扛上了驴车。
    明远和江五哥也朝驴车后头一坐,一起往龙首原那方向过去。
    一路上,江五哥满腹狐疑地看看身边的明远,见他悠然自得地坐在驴车上,身体随着车身颠簸而轻轻晃动,还轻轻地哼着小曲儿,完全是一副万事不操心的公子哥儿模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