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穿越夫郎有点甜

第519页

    云程就说静河村那边寄信不方便,去蔚县就要一阵,再从蔚县码头找人捎带。
    来回四五天的路程,寄一次东西,一个月左右才能有个回音,有时要两个月。
    笔友的话会不一样,可以广撒网。
    会选择交笔友的人,不会怕这点麻烦。
    到时还能给合作好的民驿打广告,看看他们有没意向开展送信业务。
    存银默了默,想想他确实挺爱在纸上碎碎念,就点头,“那我到时试试吧。”
    云程摸摸他头。
    “现在都很少出门,多个法子交朋友,有人说说心里话,有人给你分享生活,你就不觉得无趣了。”
    存银听得眼睛都发亮。
    云程再说,可以用化名,这样没人知道是他写的信。
    存银眼睛就更亮了。
    他有好多话,不方便跟人说。
    就想给远在天边的,以后一辈子都见不着,见了也不会深入交往的人说!
    他交友词都想好了!
    互相交换秘密!
    云程还不知道他想法,不然就知道,存银是想找个匿名树洞,孩子果然有心事了。
    路远,圆圆看久了窗外就眼晕,站不住,倒云程怀里后,要蹭蹭找个舒服的窝睡觉。
    她现在有点重,叶存山提前做好了准备,座位下的隔层里,就是小床,围栏不高,还是要大人注意看着。
    把她放跟前,云程怕车子颠簸,孩子直接飞出去,拿了软布条给她系上安全带。
    圆圆乖乖的,还看着云程吐泡泡。
    小牙齿冒头后,她很少吐泡泡了,云程给她擦擦,她就又笑,看着是躺下后,恢复了点精神,不想睡觉了。
    存银很有经验,伸手遮住她眼睛,再拿开,圆圆玩了会儿,就瞌睡了。
    摆了小床,里头就挤。
    照看孩子要辛苦点,云程让存银去找叶存山玩,“你应该还没从车夫视角看过路?让你大哥慢一点,你坐他旁边瞧瞧。”
    存银就侧身,贴着车壁掀开帘子去找叶存山。
    叶存山赶车很稳,速度不快。
    看存银出来,他就知道了,“圆圆睡着了?”
    存银点头,沿着木栏边坐下,学着叶存山的姿势,把腿掉下面,是能随时跳车的姿势。
    看着挺潇洒的,实际没一会儿就腿麻,他老老实实把腿缩好。
    问叶存山,“大哥,这个山,跟静河村的山,有什么不同的啊?”
    还要大嫂这样喜欢,来了一次不够,要来两次。
    还全家一起来。
    叶存山说有人伺候,不用种地养猪。
    存银立刻懂了,不干活的山,就是好山!
    他们在路上时,杜家书斋新书上架开始销售。
    有相熟的商人过来问,想进货,说他家不厚道,合作那么多次,有新书了,也不给他们说一声。
    因每次来往都会花费许多人力物力,现在杜家书斋有了一个新法子,是找商人做代理。
    比一般拿现货书籍去卖要贵一些,也更有风险,成了也更挣钱。
    是他们取代杜家书斋去外地销售这一步,带上部分话本跟雕版,到了外地后,再请人印刷售卖,最终挣多少,都是他们自己的。
    上门来问的,还担心是不是书斋跟其他商人合作了。
    跟伙计聊几句,才知道是云程的新稿子,是个新鲜恐怖题材,怕大家接受不了,这两天就在府城卖,看看府城读者的反应。
    等着看他们反应时,商人们也要买册书瞧瞧内容,不急着走的都被引到后院的堂屋坐着。
    进去一瞧,同城会拿书籍去外地售卖的大小商人来了个七七八八。
    消息都很灵,知道这一册的云程写的,冲着这个名头都不会差。
    来得早的商人,已经确定了稿子不错,说府城读者接受不了,他也要进点货到外地试水看看。
    有人开头,就有人不甘落后。
    小伙计都记名,但不收钱。
    说等两天,两天后他们还来交钱,就按照顺序来,不要的就不用来了。
    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家少爷看的时候没被吓到,看完只有“不知所云”一个评价,对这书不太看好。
    短篇,从早上开始售卖,当天下午就有许多读者出来了反馈,跟人讲那个王家村好吓人,要问怎么吓人,就一传十十传百。
    不感兴趣的人,任由人怎么说,都不会去看一眼,听了转述会觉得无聊。
    感兴趣的人,被人换着法子劝,要他不要买,他也会想着法子去看。
    王家村的开放式结局,也有不同声音发表意见。
    总结而言,怕的人有,但因为身边看的人多,有人作伴,还有人坚信那就是主角因家产被人陷害,恐怖气氛被削弱,只等着大胆的人去往细思极恐的方向继续挖掘。
    其他书斋书局写稿的书生们,自我感觉从这里面学到了一点东西。
    《赘婿》的热度至今未散,当初真情实感追过文的人隔三差五还要吵一回,吵赘婿跟赘婿娘子是不是真心相爱。
    七本喁汐小册子,都要被翻出包浆,各个细节都被拉出来分析,以此来寻找一个爱或者不爱的理由。
    《王家村》的开放式结局也是,他到底逃没逃成,这里是鬼村还是被人陷害扔进去的普通山村,主角最后的精神状态到底是不是健康正常的,在当天就有了争吵苗头。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