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周元想通之后,倒不似先前那般忧愁了。
周夫人听了他的意思,不禁眼泛泪光,哽咽道:“这是老爷最坏的打算,可是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咱们提防得早,说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
周元摇头道:“天子之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不会消停。”长乾帝急着掌权做主,太上皇不肯放权,仍希望自己是天下第一人,父子矛盾日益加深,只差一个契机便会爆发出来。
周夫人心中一凉,沉默不语,看来他们家是真的躲不过这场纷争了,过了半日,她方轻声道:“既老爷已经如此说,要不要把衍儿涟儿和滟儿兄妹三个远远送走,咱们两口子在京城里没有后顾之忧,倒好些。”
周衍、周涟、周滟正是周夫人下面的二儿一女,最小的周滟今年只有七岁。
周元摆手道:“不必。若是远远送走,你我在京城中出了事情,那边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如何能善待他们三人?倒不如放在眼下,纵然是你我出了事,他们吃些苦头,但有你我护着,又有当今看着,比在外地无人做主惶惶不安的强,也算得是同甘共苦。”
他既暗暗偏向长乾帝,长乾帝自有所觉,既然要善待老臣,那么就不会对他家人坐视不管,顶多上皇动手时,只他一人获罪。当然,若真是合家败落,全家问罪,他也无计可施了。远在千里,终究躲不过,还要白吃一顿苦头被押解进京。
周夫人听完,忍不住垂泪道:“但愿是你我多想了。”
周元叹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愿罢。”
说完,提醒妻子道:“对了,鸿儿和林姑娘的婚事,你早些放了大定,聘礼多多添上些。”
周夫人一怔,随即会意,点头道:“过两日我就亲自去荣国府和老太太商议,选个好日子请官配和全福人把东西送过去。”
周元道:“越快越好。”
周元夫妻二人的言语,外人一字不知,只有二人在送给周鸿的书信中,周鸿知道一二。
周家防患于未然,荣国府依旧纸醉金迷。
白日人散后,晚间贾母在上房设宴,给黛玉过生日,邢王夫人并薛姨妈、李纨等人皆有礼物相赠,或是一套衣裳,或是寿桃挂面,或是各色玩器,各人不等,姐妹们或是一绢一帕,一诗一画,又有凤姐在坐月子中不得起身,命平儿送来两件小巧的波斯玩器,外面赖大家的、林之孝家的、吴新登家的等等都有寿礼送来。
黛玉重新换了一件新鲜衣裳,打扮得如同嫦娥仙子下凡尘,风致楚楚,往各处拜谢。
贾母在上头看着,再看身边宝玉神色奄奄,不觉心头一痛。
她自来最疼两个玉儿,满心盼着能成双,谁想竟然横出枝节,当今圣人赐了婚,只好委屈她的宝玉了,无论如何,抗旨不尊这种事她不允许发生,也不能叫两个玉儿坏了一丝一毫的声名体面,到此时,她暗暗庆幸当初黛玉没有住在*馆。
晚间宴散后,贾母沉吟半日,命鸳鸯找出当日和林如海的书信悄悄焚了,关于书信中两个玉儿结亲之事再无痕迹留下。
却说黛玉忙了一天,浑身疲乏,回到屋里便躺在床上,道:“雪雁,东西收了记好,明儿别忘记提醒我去琏二嫂子那里道谢,她今日虽不曾出来,好歹大事都是年前她操办的。”
提到凤姐,黛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既怜其病,又怒其为。
原来黛玉文定之事在过年前乃是凤姐一手操办,又得了贾母指点,不想她年事忙完便小月了,也就是二月初,王夫人没有许多精神,大事自己做主,小事皆交给李纨协理,又命探春和她一起裁处,李纨偏是个寡妇,黛玉的好日子贾母不肯交给她,好在早早就预备妥当了,所以这日文定时贾母坐镇,吩咐下面料理,凤姐虽在病中亦时时遣平儿来看,并不忙乱。
雪雁正分派众人登记造册装东西,随口答应了一声,暗叹凤姐好容易养了个哥儿还掉了,当初若是在家,说不定黛玉还能劝一劝,偏她们去山海关了,鞭长莫及,心中虽然暗感凄然,却也知是她自作自受,如今做了月子,还不肯消停。
难怪贾琏和凤姐日渐离心,算算年纪,贾琏今年快三十了罢?别人在这个年纪差不多都能喝媳妇茶了,偏他只有一个女儿,凤姐又添了下红之症,眼瞅着绝嗣,如何不急?
凤姐此人,真是只精明在小处了,大事糊涂得紧。
紫鹃上来给黛玉揉揉肩背捶捶腿,以免她晚上入睡时浑身酸痛,道:“姑娘不在这半年府里出了许多事,先前忙着姑娘的喜事,我也没好意思说,等明儿闲了,我说给姑娘听听,虽不曾经历过,到底心里有个数儿才好。”
黛玉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忽有人通报说妙玉打发小丫头送东西来,黛玉忙坐起身,命人快请。
妙玉清高非常,甚至有一种过洁世同嫌的孤芳自赏,别人都觉得她乖僻,除了宝玉,也就黛玉与她好,妙玉常说她是个俗人,她也不恼,许是因为黛玉比宝玉更知她人在空门心在红尘的脾性,故每常闲了,或打发人送一书一诗,或邀黛玉吃茶赏花。
雪雁一直很赞同黛玉和她来往,虽然三春钗云都是姐妹,但是真正能和黛玉同等契合的,却只有一个似僧非僧似俗非俗的妙玉,哪怕这个妙玉世人皆厌。
小丫头捧着一个掐丝珐琅锦盒,含笑道:“我们姑娘说,今儿是姑娘大喜,又是姑娘芳辰,偏她今儿见了许多客,也乏了,就不亲自过来给为姑娘贺寿了,打发我把东西送来,说横竖我们姑娘也不知道呆到哪一日,东西早一日先给了姑娘,比别的东西好。”
--
周夫人听了他的意思,不禁眼泛泪光,哽咽道:“这是老爷最坏的打算,可是咱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咱们提防得早,说不定还有转圜的余地。”
周元摇头道:“天子之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不会消停。”长乾帝急着掌权做主,太上皇不肯放权,仍希望自己是天下第一人,父子矛盾日益加深,只差一个契机便会爆发出来。
周夫人心中一凉,沉默不语,看来他们家是真的躲不过这场纷争了,过了半日,她方轻声道:“既老爷已经如此说,要不要把衍儿涟儿和滟儿兄妹三个远远送走,咱们两口子在京城里没有后顾之忧,倒好些。”
周衍、周涟、周滟正是周夫人下面的二儿一女,最小的周滟今年只有七岁。
周元摆手道:“不必。若是远远送走,你我在京城中出了事情,那边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如何能善待他们三人?倒不如放在眼下,纵然是你我出了事,他们吃些苦头,但有你我护着,又有当今看着,比在外地无人做主惶惶不安的强,也算得是同甘共苦。”
他既暗暗偏向长乾帝,长乾帝自有所觉,既然要善待老臣,那么就不会对他家人坐视不管,顶多上皇动手时,只他一人获罪。当然,若真是合家败落,全家问罪,他也无计可施了。远在千里,终究躲不过,还要白吃一顿苦头被押解进京。
周夫人听完,忍不住垂泪道:“但愿是你我多想了。”
周元叹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愿罢。”
说完,提醒妻子道:“对了,鸿儿和林姑娘的婚事,你早些放了大定,聘礼多多添上些。”
周夫人一怔,随即会意,点头道:“过两日我就亲自去荣国府和老太太商议,选个好日子请官配和全福人把东西送过去。”
周元道:“越快越好。”
周元夫妻二人的言语,外人一字不知,只有二人在送给周鸿的书信中,周鸿知道一二。
周家防患于未然,荣国府依旧纸醉金迷。
白日人散后,晚间贾母在上房设宴,给黛玉过生日,邢王夫人并薛姨妈、李纨等人皆有礼物相赠,或是一套衣裳,或是寿桃挂面,或是各色玩器,各人不等,姐妹们或是一绢一帕,一诗一画,又有凤姐在坐月子中不得起身,命平儿送来两件小巧的波斯玩器,外面赖大家的、林之孝家的、吴新登家的等等都有寿礼送来。
黛玉重新换了一件新鲜衣裳,打扮得如同嫦娥仙子下凡尘,风致楚楚,往各处拜谢。
贾母在上头看着,再看身边宝玉神色奄奄,不觉心头一痛。
她自来最疼两个玉儿,满心盼着能成双,谁想竟然横出枝节,当今圣人赐了婚,只好委屈她的宝玉了,无论如何,抗旨不尊这种事她不允许发生,也不能叫两个玉儿坏了一丝一毫的声名体面,到此时,她暗暗庆幸当初黛玉没有住在*馆。
晚间宴散后,贾母沉吟半日,命鸳鸯找出当日和林如海的书信悄悄焚了,关于书信中两个玉儿结亲之事再无痕迹留下。
却说黛玉忙了一天,浑身疲乏,回到屋里便躺在床上,道:“雪雁,东西收了记好,明儿别忘记提醒我去琏二嫂子那里道谢,她今日虽不曾出来,好歹大事都是年前她操办的。”
提到凤姐,黛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既怜其病,又怒其为。
原来黛玉文定之事在过年前乃是凤姐一手操办,又得了贾母指点,不想她年事忙完便小月了,也就是二月初,王夫人没有许多精神,大事自己做主,小事皆交给李纨协理,又命探春和她一起裁处,李纨偏是个寡妇,黛玉的好日子贾母不肯交给她,好在早早就预备妥当了,所以这日文定时贾母坐镇,吩咐下面料理,凤姐虽在病中亦时时遣平儿来看,并不忙乱。
雪雁正分派众人登记造册装东西,随口答应了一声,暗叹凤姐好容易养了个哥儿还掉了,当初若是在家,说不定黛玉还能劝一劝,偏她们去山海关了,鞭长莫及,心中虽然暗感凄然,却也知是她自作自受,如今做了月子,还不肯消停。
难怪贾琏和凤姐日渐离心,算算年纪,贾琏今年快三十了罢?别人在这个年纪差不多都能喝媳妇茶了,偏他只有一个女儿,凤姐又添了下红之症,眼瞅着绝嗣,如何不急?
凤姐此人,真是只精明在小处了,大事糊涂得紧。
紫鹃上来给黛玉揉揉肩背捶捶腿,以免她晚上入睡时浑身酸痛,道:“姑娘不在这半年府里出了许多事,先前忙着姑娘的喜事,我也没好意思说,等明儿闲了,我说给姑娘听听,虽不曾经历过,到底心里有个数儿才好。”
黛玉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忽有人通报说妙玉打发小丫头送东西来,黛玉忙坐起身,命人快请。
妙玉清高非常,甚至有一种过洁世同嫌的孤芳自赏,别人都觉得她乖僻,除了宝玉,也就黛玉与她好,妙玉常说她是个俗人,她也不恼,许是因为黛玉比宝玉更知她人在空门心在红尘的脾性,故每常闲了,或打发人送一书一诗,或邀黛玉吃茶赏花。
雪雁一直很赞同黛玉和她来往,虽然三春钗云都是姐妹,但是真正能和黛玉同等契合的,却只有一个似僧非僧似俗非俗的妙玉,哪怕这个妙玉世人皆厌。
小丫头捧着一个掐丝珐琅锦盒,含笑道:“我们姑娘说,今儿是姑娘大喜,又是姑娘芳辰,偏她今儿见了许多客,也乏了,就不亲自过来给为姑娘贺寿了,打发我把东西送来,说横竖我们姑娘也不知道呆到哪一日,东西早一日先给了姑娘,比别的东西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