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沈碧忽地把蒙头的衣衫扯开,他眼眶微红,大声道:“为什么,为什么还要分开?我们就不能一直都在一起吗?”
祝槿微怔,随即笑着摇了摇头。小孩子是不能懂得大人的世界的,他们不懂聚散无常、相逢有时,不懂人世间的许多不得已和必须为。
沈碧被困在君囿百年,从前的亲眷早已不在人世,他被遗弃过,逃出牢笼后又没有自保的能力,于是只能紧紧抓住自己,就像自己也曾那样依赖着阿爹。
可惜再深的羁绊也无法绑住注定的分离,谁又能给谁永远的承诺呢?
祝槿曾经觉得,自己才是魁城之中唯一的鬼魂,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只鬼都有自己的牵挂和归属,可他呢?他也曾怨忿于命运无端由的苛责,怨忿于炙手可热的执权柄者对弱小的践踏,怨忿于那统治魁城的暴君对祝氏无辜子孙的迁怒连坐……他曾怨忿过许多人与事,但阿爹走后,这满腔的孤怨便只剩下了不可排遣的空虚,这空虚或许只属于真正的孤魂野鬼——无来处,无归路,无所有。
祝槿又叹了口气,迎上沈碧混合着委屈、失望、不解和酸楚的直视,安慰道:“睡吧,若我可以选择,定不会无故弃你而去。”
这样的退让固然不能让沈碧满足,他却也终是没再纠缠下去,许是真地太累了,不一会儿,便闭目睡去了,依旧是蜷曲着身体,像一只躬背的虾。
祝槿的目光从他身上游离开来,他再次打量起这座日神庙。
南壁较之东西两壁更为宽阔,上面绘着两幅画,虽然掉色严重,但依然可以看出画工之精妙。
画中人——青年样貌的东君神采熠熠,言笑晏晏,栩栩欲生。
左边那幅画里,他站在漫天星河之上,身旁簇围着七个男子,而他正从一只半身高的酒坛中援勺酌酒,斟酒入口——这幅画画的应是东君与北斗七星君拼酒。相传东君与这七星君以酒结友,常常相约斗酒,不醉不休,而结果却永远是东君以一敌七,直到七位星君烂醉如泥,还谈笑自若。
右边的那幅画更为神妙,青衣白裳的东君飞驰于浩渺天际,翩如惊鸿,衣袂翻飞,手中执一把金弓,正挽弓搭箭,瞄向远方。东君婉若游龙之姿与那箭即将离弦破空而去的情态都被绘者表现得出神入化。祝槿凝视着壁画,情不自禁地念道:“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那是一个天神、地祇皆对众生漠然不仁的时代:地动频发,洪水汜泛,饥馑期年,瘟疫肆虐,民不聊生。那是一段望不见尽头的长夜,直到东君出世,九只金乌盘亘于汤谷上空送来祥瑞——祝槿记得,书上总是这样形容东君的降世——他就像暗夜尽头升起的朝阳,给世间带来新的希望与光明。
拥有这样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出世,就注定不凡一生。
东君自少年时代起,就展露出不世出的艳才,史载他“救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惩奸邪于箭光矢芒之下”,惩恶扬善、济世救民,致使百年之间,无数信众为其立殿建庙、歌颂功德,祈求福佑,日神庙林立人间。
祝槿叹了一口气,有些感慨于世事的变迁。他挑起灯,步至东壁。
来到近前时,祝槿吃了一惊,不同于西、南二壁,东壁上的壁画竟是全新的!尚还鲜亮的色泽昭示着此画年代极近。而仔细观察,能看出作画人的笔触较西、南壁上的古画而言未免相形见绌。
画的背景是用色瑰丽的黄昏,落日晕染了满墙的烟云,而一轮澄明的圆月正自下往上升,在日与月之间,有两个男子以刀箭相峙,如是在斗法,然而,他们身体首尾相接、连蜷相环,衣带飘渺,黑发迤逦,神情哀恸,处处流露出种若有似无的缠绵意味,初看为操戈,再看却缱绻,当真是诡而谐。这二人居上者青衣白裳,居下者白衣皎然,显然便是东君与云中君。
祝槿将灯提近了一些,他这才注意到,画绘于一层新砌的灰墙上,祝槿抠了抠那新墙灰的边缘,薄薄一层掉落,露出下覆的旧画——那一角处画的乃是一名盛妆的红衣巫女,正在跪地祷告。
他明白过来:此庙显然建于昭彰盛时,东壁绘的原应是巫族虔心信侍东君的画面——那时候,昭彰人还不知道东君的陨落。准确来说,即便到了现在,世人依旧不知东君是何时、因何而陨落的,不同于他轰轰烈烈的降世,这位神君,可谓消失得悄无声息。
直到东君母氏国昭彰覆灭的那日,世人才终于惊觉:太阳仍旧照常起落,东君却是于无声无息间销迹了。
近百年来,对于东君陨落的因由,无数猜疑尘嚣直上,却从未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可以证实这些猜测。
而近些年来,因《东云辞》在魁城的脍炙人口,越来越多人把小说中云中君杀死东君的情节信以为真。
想来便是有好事者出资,抹去了一幅昭彰旧画,又请人添上了这幅东云斗法图,也算是给这位神君惊艳又短暂的一生添上个结局。
浓墨出世,惨淡收场,倏尔一生。
即使是神的一生,也是这样地无定,连同这起落几番的神庙,终得个落魄结局,怎不让人感慨唏嘘。
祝槿想着,躺回了沈碧身旁,熄灭了灯。
黑暗的神庙里,祝槿感受着沈碧鼻息拍打上自己脸颊的频率,渐渐睡去。
祝槿是被一阵冷风袭醒的,他裹了裹身下的旧衣,却不能从那冰凉的衣裳里汲取到半点温暖,索幸便坐起身来。
--
祝槿微怔,随即笑着摇了摇头。小孩子是不能懂得大人的世界的,他们不懂聚散无常、相逢有时,不懂人世间的许多不得已和必须为。
沈碧被困在君囿百年,从前的亲眷早已不在人世,他被遗弃过,逃出牢笼后又没有自保的能力,于是只能紧紧抓住自己,就像自己也曾那样依赖着阿爹。
可惜再深的羁绊也无法绑住注定的分离,谁又能给谁永远的承诺呢?
祝槿曾经觉得,自己才是魁城之中唯一的鬼魂,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只鬼都有自己的牵挂和归属,可他呢?他也曾怨忿于命运无端由的苛责,怨忿于炙手可热的执权柄者对弱小的践踏,怨忿于那统治魁城的暴君对祝氏无辜子孙的迁怒连坐……他曾怨忿过许多人与事,但阿爹走后,这满腔的孤怨便只剩下了不可排遣的空虚,这空虚或许只属于真正的孤魂野鬼——无来处,无归路,无所有。
祝槿又叹了口气,迎上沈碧混合着委屈、失望、不解和酸楚的直视,安慰道:“睡吧,若我可以选择,定不会无故弃你而去。”
这样的退让固然不能让沈碧满足,他却也终是没再纠缠下去,许是真地太累了,不一会儿,便闭目睡去了,依旧是蜷曲着身体,像一只躬背的虾。
祝槿的目光从他身上游离开来,他再次打量起这座日神庙。
南壁较之东西两壁更为宽阔,上面绘着两幅画,虽然掉色严重,但依然可以看出画工之精妙。
画中人——青年样貌的东君神采熠熠,言笑晏晏,栩栩欲生。
左边那幅画里,他站在漫天星河之上,身旁簇围着七个男子,而他正从一只半身高的酒坛中援勺酌酒,斟酒入口——这幅画画的应是东君与北斗七星君拼酒。相传东君与这七星君以酒结友,常常相约斗酒,不醉不休,而结果却永远是东君以一敌七,直到七位星君烂醉如泥,还谈笑自若。
右边的那幅画更为神妙,青衣白裳的东君飞驰于浩渺天际,翩如惊鸿,衣袂翻飞,手中执一把金弓,正挽弓搭箭,瞄向远方。东君婉若游龙之姿与那箭即将离弦破空而去的情态都被绘者表现得出神入化。祝槿凝视着壁画,情不自禁地念道:“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那是一个天神、地祇皆对众生漠然不仁的时代:地动频发,洪水汜泛,饥馑期年,瘟疫肆虐,民不聊生。那是一段望不见尽头的长夜,直到东君出世,九只金乌盘亘于汤谷上空送来祥瑞——祝槿记得,书上总是这样形容东君的降世——他就像暗夜尽头升起的朝阳,给世间带来新的希望与光明。
拥有这样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出世,就注定不凡一生。
东君自少年时代起,就展露出不世出的艳才,史载他“救众生于水深火热之中,惩奸邪于箭光矢芒之下”,惩恶扬善、济世救民,致使百年之间,无数信众为其立殿建庙、歌颂功德,祈求福佑,日神庙林立人间。
祝槿叹了一口气,有些感慨于世事的变迁。他挑起灯,步至东壁。
来到近前时,祝槿吃了一惊,不同于西、南二壁,东壁上的壁画竟是全新的!尚还鲜亮的色泽昭示着此画年代极近。而仔细观察,能看出作画人的笔触较西、南壁上的古画而言未免相形见绌。
画的背景是用色瑰丽的黄昏,落日晕染了满墙的烟云,而一轮澄明的圆月正自下往上升,在日与月之间,有两个男子以刀箭相峙,如是在斗法,然而,他们身体首尾相接、连蜷相环,衣带飘渺,黑发迤逦,神情哀恸,处处流露出种若有似无的缠绵意味,初看为操戈,再看却缱绻,当真是诡而谐。这二人居上者青衣白裳,居下者白衣皎然,显然便是东君与云中君。
祝槿将灯提近了一些,他这才注意到,画绘于一层新砌的灰墙上,祝槿抠了抠那新墙灰的边缘,薄薄一层掉落,露出下覆的旧画——那一角处画的乃是一名盛妆的红衣巫女,正在跪地祷告。
他明白过来:此庙显然建于昭彰盛时,东壁绘的原应是巫族虔心信侍东君的画面——那时候,昭彰人还不知道东君的陨落。准确来说,即便到了现在,世人依旧不知东君是何时、因何而陨落的,不同于他轰轰烈烈的降世,这位神君,可谓消失得悄无声息。
直到东君母氏国昭彰覆灭的那日,世人才终于惊觉:太阳仍旧照常起落,东君却是于无声无息间销迹了。
近百年来,对于东君陨落的因由,无数猜疑尘嚣直上,却从未有任何可靠的证据可以证实这些猜测。
而近些年来,因《东云辞》在魁城的脍炙人口,越来越多人把小说中云中君杀死东君的情节信以为真。
想来便是有好事者出资,抹去了一幅昭彰旧画,又请人添上了这幅东云斗法图,也算是给这位神君惊艳又短暂的一生添上个结局。
浓墨出世,惨淡收场,倏尔一生。
即使是神的一生,也是这样地无定,连同这起落几番的神庙,终得个落魄结局,怎不让人感慨唏嘘。
祝槿想着,躺回了沈碧身旁,熄灭了灯。
黑暗的神庙里,祝槿感受着沈碧鼻息拍打上自己脸颊的频率,渐渐睡去。
祝槿是被一阵冷风袭醒的,他裹了裹身下的旧衣,却不能从那冰凉的衣裳里汲取到半点温暖,索幸便坐起身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