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穿成状元后扶持长公主登基

第259页

    萧庆宁道:当然,若不信任,如何以军国大任全数委托?
    蒋琬道我:臣放心了,臣的话到此为止。
    蒋琬的意思是一切遵从慕容雅博和岳芝的意见,且要坚决相信。
    萧庆宁沉默半晌,说道:蒋尚书知人心。
    蒋琬垂首道:陛下谬赞,臣惶恐。
    萧庆宁再看武温书,武温书说道:说来惭愧,末将当年对慕容平章与岳元帅多有为难挑剔,现如今,末将愿为他二人作马前驱,他们指到哪儿,末将便打到哪儿。
    萧庆宁难得笑了下,说道:武都督这份胸怀天下少有。
    武温书当年是都府中军的前三号人物,那时候慕容雅博和岳芝还是初出茅庐的童子兵,经历过武神关、通天阙、议和十五年,再到通天阙、到连州、到眼下,武温书早对慕容雅博和岳芝心悦诚服。
    武温书回萧庆宁道:末将不敢。
    萧庆宁收了笑意,说道:马前驱委屈武都督这份雅量,到时朕会命你为元帅,独领御营新军,向乘和伏镇皆入你军中,此事你先放在心里,安心练兵,待朕回京之后,自有旨意。
    武温书先是一怔,而后回过神来,抱拳向萧庆宁单膝下跪,说道:臣何德何能
    萧庆宁指了下她们身后整齐列队的数万步兵方阵,说道:你有这个能耐。
    离开浙州时已是夏末初秋天时,天气仍有热度,船行水面,江风吹拂,送来阵阵清凉,直入心神。
    萧庆宁没有急着直接回京,而是走水路到了江州。
    白靖文之前向她建议重开海禁,允许海贸通商,她给姜明允和林少游批复了一个市舶司衙门全权负责,根据这两人的汇报,他们已在江州重开了三个港口与海上诸国通商,颇有成效。
    萧庆宁到江州不是来审察姜明允和林少游的工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政治目的,而是想看一看海。
    单纯看一看海。
    她虽然贵为一国公主,但自小是从未离开过京城的,两年前和白靖文一起去幽州是她第一次离京远行,而南边这些富庶之地,她从来都听人说起、书中看来,更没有亲眼见过大海。
    此时得见洪涛涌起,海浪翻卷成雪堆,去了又来的哗然之声不绝于耳,海天在尽头相交混成一色,但萧庆宁却知,那不是尽头,而是她目力所及的极限,外面一定还有看不到的新天地,就像白靖文跟她描述的那个新世界。
    她要在这里说服自己,说服自己做出那个最终的决定,她走这一路,也是为了让自己做出那个最终的决定。
    摆在她面前的是两个选择。
    一,现在就开始大规模征兵,把军队加征到五十万、一百万,上不封顶,借着连州的局势,以最快的速度和燎人打正面战场的生死战。
    二,再拖几年,拖到做好了准备再跟燎人打正面战场的生死战。
    无论她选哪一个都有优劣,现在慕容雅博、岳芝、白靖文以及她一路过来询问的这些将领都偏向于第一个选择,但实际上,她自己偏向第二个选择,因为她是皇帝,她必须为大宁百姓负责,她必须为江山社稷负责,她也必须为自己负责,她必须做出更为稳妥的选项,她这两年所做的一切,甚至是年初定下的策略,不就是为了长远计吗?她们原本定的就是拖字诀,用国力置换燎人的兵力,现在贸然变成用兵力去碰燎人的兵力,她实在很难说服自己。
    她不是她父皇,没有五十万精锐可以葬送了,她也不是宣和帝,没有嘉烈太后帮她遮风挡雨了,一旦输了,那就不是议和与纳贡称臣的问题,而是亡国灭族的严重性。
    她真的很难。
    但她心里又有一个声音。
    第142章 君臣一体
    那个声音模糊辽远, 就像从她眼前的深海中传来。
    她不确定那是谁在跟她说话,她只知有那样一个声音。
    她用力去聆听,她在心里问, 终于,从眼前的深海里, 从遥远的时空中, 她听到了那个声音。
    庆宁啊,你长大了, 你长大了
    这是嘉烈太后最后跟她说的一句话,十四岁那晚, 嘉烈太后薨逝, 她便也长大, 如今, 这个声音再次在她心中响起她早就长大了,她可以做出那个决定。
    走吧。
    她在海崖边转身,将视线从海面收回, 此一刻,她心里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她已经做出了决定。
    武兆二年入秋之后, 大宁秋收的新粮随着最后一批新军从京城发往连州,于是, 萧庆宁年初定下向连州增援二十万新军的策略提前完成, 与此同时, 萧庆宁接受了慕容雅博、岳芝以及北线五位御营元帅, 加上白靖文、蒋琬、武温书等数百位武将文臣的请求, 开始在大宁各州郡进行新一轮的大征兵动员。
    这一次征兵, 原则上没有上限, 但有计划。
    第一轮仍是二十万新军,这次时间压缩到明年开春,亦即明年春季要完成二十万行军的征兵练兵工作,而后继续发往连州,由慕容雅博和岳芝全权统领。
    第二轮征兵十万,组成御营新军的班底,由原都府中军右都督武温书担任元帅,向乘和伏镇担任左右将军,定在明年入秋之前,御营新军抵达通天阙,一并加入北线战场。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