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我的侍女要登基

我的侍女要登基邹涅(62)

    但如今知晓高子墨原本就是元哲所杀,哪里还有什么仇恨?甚至再退一步,就算高子墨真的是因为东越和南陈的勾结而死的,高氏原本就意图谋反,压根儿是元璟的背后芒刺,那么上辈子他刻意表现出来的对高氏的恩宠信赖,其实需要狠狠打一个折扣的。
    为这份虚伪的感情,为了高子墨,去屠城灭族?可能吗?
    自己死前两个月,南方战线势如破竹,元璟即将南下亲征,他亲口承诺了会善待东越子民,会善待宗室。之后突然又出尔反尔。那时候新韶城破已经不少日子了,为什么破城的时候不屠杀,反而在安定下来屠城泄愤呢?
    那时候的她被一连串的坏消息冲击,精神濒临崩溃,都没有来得及多想。尤其父母的身亡,还有亲眼看到妹妹的惨死。
    对了,所有的悲剧,自己亲眼目睹的只有妹妹的死。
    而妹妹的死是因为高皇后下令
    自己在大魏后宫毫无根基,所能听到,所能看到的,只是别人想让她听到,看到的。
    东越的屠城,父母的死亡,那一连串的悲剧,真的是事实吗?
    吴婕心绪放飞,越想越是惊惧。
    也许,只有那天自己为了去荷包,无意间返回凤仪宫,听到的只言片语,才是真实。
    那时候,高皇后和秋嬷嬷在说着什么来着。
    似乎是玉衡夫人的事情陈皎?
    吴婕只觉得心绪烦乱,一切如乱麻,纠结不断,让她满心愤懑,几欲吐血。
    可是纵然心中有百般疑惑,她不可能时光洄朔,再重回上辈子,亲口问问,亲眼看看,这些疑惑,也许永远都只能是疑惑了。
    那一天,元璟并没有留太久,很快离开。
    吴婕返回寝殿收拾东西,十几个侍女匆匆忙碌着。寝殿内有不少她从东越带来的器具,都是从小用习惯了的,一一归置起来很是繁琐。
    明日就要离开,时间紧迫。折腾了好一阵子,终于将东西整理地差不多了。
    吴婕松了一口气,她来到门外。半夜时分,天幕之上星辰闪烁,流光溢彩。
    正看得入神,突然听见角落传来细微的声音,吴婕转头望去,是房檐尽头的阴影底下,两个小宫女正在窃窃私语。
    娘娘要回东越去了,你要跟着吗?
    跟着南下一趟,之后再回来,有什么意思。
    吴婕哑然失笑,她身边的侍女都是水患之后调派过来的。顾及她们都是大魏本地人,所以收拾行李之前吴婕就说明了此番南下,愿意跟自己走的可以一起,不愿意的都留在宫中,这两个小宫女想必就是在商议去留。
    然而,接下来的话语却不对劲儿了。
    连娘娘这种贵人都要南下去避难,只怕之前的消息是真的了。
    我也听说,函谷关破了。北部好几个城池都被蛮人屠光了。
    听说这次南下的蛮人足足几十万,铺天盖地跟蝗虫似的,所过之处鸡犬不留。
    那些蛮人的行径你又不是不知道,听说城内的百姓有幸逃过残杀的都被掳掠为奴,驱赶到北方放牧牛羊。
    灵秀宫的瑶儿的家乡不就是北边薄城吗,听说前些天很是哭了几场。
    你说这些蛮子会不会打到京城里来啊,去年就被他们给破城了。
    我宁愿死了,也不愿意被扔去塞外过那种日子。
    蛮人攻破了函谷关?
    吴婕头脑翁得一声,心神俱震。
    她扶住栏杆,厉声问道:你们两个过来!
    两个小宫女发现了吴婕,吓了一大跳,磨磨蹭蹭挪到了廊下,跪在地上。
    吴婕颤声问道:你们刚才说北方破关,是什么意思?
    胆子略大些的小宫女看见吴婕没有问罪的意思,这才鼓起勇气,将事情一一道出。
    就在一个月之前,北方函谷关破,而之所以破关,是因为有兵马里应外合,内应的兵马,是西北隐藏的高氏余党。
    小宫女知晓的情况也不多,大多数都是似是而非的消息,
    只是,之前御前万总管传下口谕,说宫中不可议论此事,不能让娘娘知晓心烦。
    吴婕身体不可抑制地颤抖,这一切,是因为高子墨吗?
    第86章 南下
    吴婕站在船头, 遥望着滔滔江水。
    遥想当初,就是在这样寒冷的季节里,她和陆娉婷乘坐大船, 一路北上, 抵达大魏的京城, 从此变成困局金丝笼中的雀鸟。如今又是在这样寒冷的季节,乘船南下,即将返回自己的故乡。
    原本她以为自己能走得潇洒, 可没想到是如此纠结难耐。
    这些日子从宫人口中探听来的消息,让她痛苦不堪。
    函谷关被攻破以来,北方的蛮族纠结了二十余万大军,攻入中原, 不仅有狄族的虎狼之师, 还有更多的其他部族, 争前恐后想要吞噬这块膏腴之地。
    北方连续十几座城池被蛮人攻陷, 其中数座城池惨遭血腥的洗城, 就算没有被屠城的, 也好不到哪里去。妇孺工匠尽皆被掳掠北上,充作奴隶。北方蛮族的战斗方式,向来便是如此残酷。
    一群饿狼围着一头猛虎,撕咬下猛虎身上一块块的血肉, 猛虎已经疲于应付, 偏偏下方还有一头狮子, 一口咬住它的尾巴。
    北方战线沦丧的同时,南陈那位新继位的皇帝挥军北上, 看架势是要一举将数年前沦丧与北魏的国土收回。甚至更进一步
    边关不断溃败的战线,还有那些被无辜屠戮的百姓,
    吴婕不是铁石心肠的人,不可能没有触动。尤其发生的这一切,都是因为高子墨。是他命令西北将军府的余党,打开关隘,才让这些蛮夷有机可乘。
    自己做错了吗?那天帮助少年离开。
    吴婕陷入深深的彷徨和自责,与之相比,之前对东越国祚的忧虑,还有对投靠北魏这个仇敌的后悔都不堪一提了。
    她恐惧着北方不断传来的噩耗。更恐惧着如果元璟抵抗不住这些南下的蛮族,北方将变成何等残酷的地狱啊?史册之上,百年之前诸胡乱华的惨状,人竞相食的悲剧。甚至蛮夷继续南下,扫荡整个中原
    一切都是因为高子墨,因为自己放了这个少年。
    吴婕的手掰住船舷上的木板,这些天她几乎睡难安寝,日日忧虑不已,明媚的大眼睛周围是浓重的乌青。
    从舱内出来,元璟看着她的背影,江上风冷,还是回舱内吧。
    吴婕沉默不语,却没有顺从他的意思。
    元璟无奈,站在她身边,两人并肩遥望着波光粼粼的江面。
    元璟突然开口道:这个季节,江水较为平缓,再冷下去,可能会结冰。到时候河道就会封闭,无法通行。不过等到了春天,冰雪消融,诸多支流涌入主河道,水势大涨。那个季节,两岸的桃花林盛放,很多花瓣落入江水,随波逐流,连江中的鱼儿都喜欢追逐花瓣,所以又被称为桃花汛,是金芜城有名的盛景。
    前面就是金芜城了。朕再送你一段路,就要分别了。
    吴婕转头望着他,艰难地开口道:皇上,听闻边关狼烟四起。
    元璟低笑了一声:想不到还是被你知晓了。在担心朕吗,还是在担心东越的将来?
    放心吧,有朕在,总还能支撑一段时日。
    这场乱局本就跟你无关,返回东越之后安稳度日。
    吴婕身体一颤:听闻蛮夷兵力强盛,野心勃勃。若真是天下大乱,何处可得乐土?
    蛮人不善水战,有长江天堑在,江南之地应该能多支撑一阵子,而且新继位的那人,看这半年的主政,也有明君之象。希望能撑住吧。
    元璟抬手抚摸着她的头顶,脸上依然带着笑容,只是微有些苦涩。
    如果哪一天,听到了大魏京城沦陷的消息,就好好说服你的伯父,投效南陈。南陈新君继位,与之前主政的周氏一党并非同流,应该会接纳你们的。
    又遥望着滔滔江水,不无感慨地道:朕自继位以来,努力想要当个好皇帝,没想到局势一日三变,反而折腾地国势江河日下,时也,命也,或者说,都是朕自取死路。哈,也许朕根本没有自以为的文治武功,一切都是朕自视过高。
    吴婕压抑不住,低声道,对不起。
    元璟知晓她为什么道歉,摇头道:你并没有错,一开始就是朕设局杀他,对不起他。他如此选择,也是情理之中。
    在东越针对高子墨的刺客之举,虽然元哲是擅自行动,并未禀报过朕,但若是换了朕身在他的位置,设身处地,也是一样的选择。
    吴婕抬起头,盯着他。
    皇上对高子墨一向多有宽容。吴婕能看得出来,元璟对这个少年是真有几分欣赏,而非因为迫于高氏兵权的虚与委蛇。
    元璟坦率地说着:能够以一人之死,换取将来莫大危机的解除,自然是一门划算的生意。
    吴婕恍惚,他说的是实话,在上辈子,高子墨一死,彻底解除了菱北高氏谋反的阴影,并刺激高檀宇短时间内伤势复发。高家经营西北百年的成果,完整无缺地落到了朝廷的手中,成了元璟争霸天下的基石。
    上辈子就是凭着从福王府得来的重金,还有从高氏获取的精兵强将,他才能那么快地南征北战,功勋卓著。
    吴婕咬牙,又觉得有些愤懑,在你们这些人心中,人命,道义,都不足挂齿,都是可以衡量的生意罢了。
    高子墨打开关隘,引入外敌的行为她虽然不赞同,但事情的起源还是元氏一族自己急功近利,釜底抽薪的举动。
    日常接触,她很清楚,高子墨对元璟这个姐夫,也是有尊敬的,却落到如今这个拼死相杀的局面。想起那一晚,高子墨在她面前的慷慨之言,充满被辜负的痛苦。
    高氏为了大魏天下,多少年来,出生入死
    元璟自嘲地笑了笑:这世上的很多事情,不是公理正义可以简单衡量的。
    高氏的功劳自然显赫,但朝廷也酬劳了这份辛苦。
    而且,这些牺牲,仅仅是高氏一族的牺牲吗?高氏三个儿子丧命在战场上是不差,北方又有多少人家不止死了三个儿子,甚至父子战死,家门灭绝,依然籍籍无名。
    少年时候,我闹腾着要上战场,父皇被扰地没办法,只好同意了。我第一次入军营历练,就是去了西北。
    那时候我一心憧憬着上阵杀敌,想象着提千军万马,征战沙场,破敌陷阵的辉煌荣耀。可惜,尊贵的皇子自然不可能被允许这样冒险。我被安排了一个统筹后勤粮草的活儿。
    在那些老将的眼中,只要我这个皇子乖乖在轴重营待着,好吃好喝,不给他们添麻烦就好了。
    我自然满心懊恼,却拗不过那群老将,只能应下,觉得白白浪费了一身好武功和满腔热血。
    遥望着低垂的天幕,元璟平缓的语调讲述着过去的经历,
    十三岁的年轻人可没有那么乖巧,他下定决心,就是在轴重营,也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然后他亲自跟着部队,去征收粮草。
    就是那一次,才让他真正看清楚了大魏边疆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元璟之前在京城,也时常带着侍从前往街市楼堂中,自信见识过体验过平民百姓的生活,但是那一天,他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浅薄。
    破旧的摇摇欲坠的棚屋,干枯瘦弱地宛如行尸走肉般的村民,连老鼠都不屑一顾的积满灰尘的米缸。
    他甚至无法理解,这些人是怎么还能活到现在的。
    有一户人家,看模样也是读书人出身,那位年迈的夫人纵然病弱贫寒,还是谈吐体面。
    她苦苦哀求着,说她的丈夫和大儿子都上了战场,丈夫已经战死,儿子还不知道被派在何处。幼子又正病弱着,求他们不要带走仅存的一点儿粮食,否则他们将会饿死。
    征发粮草的小吏也于心不忍,但军法当前,没有缓和的余地,若交不出军粮,只能将她带走了,官卖之后,充作军资。
    吴婕低声道:对这样的军属人家,难道没有特殊照顾?
    按照律法,一子从军,家中可以免除五年的赋税,这位夫人家已经免除了十年,可惜边疆苦寒,纵然没有赋税压身,百姓生活也诸多艰难。
    眼看着赋税官不肯容情,那位夫人百般无奈,终于说,将我带走吧,纵然年迈,还能入军中为你们浆洗衣物,若是粮食没了,幼子只能在家中等死。眼看着这对母子凄惨,我于心不忍,可是,军法规矩不容亵渎。
    最后,我自己取了银钱出来,算是替代了这位夫人的赋税。
    将这个母亲归还她的孩子,我没有丝毫欣喜,只觉得心情沉重。
    能救这个人,能救那个人,可纵然倾尽全力,我能救得几个人?战争一起,多少百姓骨肉分离,家破人亡。
    吴婕没有说话,她明白,这种征发军粮,不是边疆的百姓饿肚子,就是西北兵马饿肚子。让那些士兵饿着肚子拼杀,送命,战败,将来大家都要死。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只能让百姓饿肚子了。
    元璟的声音低缓而沉重,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直白,却让吴婕不知道该怎么说。
    东越国家虽小,却因为地理位置便利,百姓生活比较富裕。但就是这样,依然有些贫寒人家,一旦遇上天灾人祸,情况更加惨烈,甚至流离失所。
    而北魏的边境就更惨了,早年北地的蛮族时常南下侵扰,北魏边关战事频繁,百姓苦不堪言。
    元璟扶着横栏,沉暗的暮色中看不清楚神情。
    这些年想想,我很庆幸那一次去了前线,去了轴重营,才亲眼看到这么多。
    高檀宇为人雄才伟略,他执掌西北三十年,势力根深蒂固,父皇当年在世的时候,对这些重臣都多有优容,对西北屡次加恩,甚至将数个郡的赋税划拨其使用。想必高檀宇也是忌惮着这点儿恩义,不好立时谋逆。
    但这些年来,他私底下的动作不断。你知道吗,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有数个国家,其实已经被高氏兵马覆灭,换上了他们的傀儡。只是朝廷茫然不知。甚至连夜阑国,都在其控制之下。
    吴婕震惊,夜阑国可不同于普通的西域国家,这个国度的建立就是马贼,而建国之后也没有放弃这个发财的机会,明面上交好各国,私底下依然在干着抢掠杀人的勾当。若是与高氏有勾结
    夜阑国这些年来劫掠的大批银钱,至少有一半上贡进了西北将军府。元璟唇角带着嘲讽。
    父皇晚年有感于朝廷银钱艰难,听取了吏部郎中王功孝的谏言,与西北广开商贸来往,果然大幅度缓解了户部的窘迫,西域财源滚滚,便被高檀宇盯上了。
    朕对夜阑国下手,虽然未明着跟高氏撕破脸皮,却已经让他们忌惮不已。
    吴婕没有说什么,高子墨的话语中,高氏确实功高蒙冤,满心悲愤。
    但从元璟的角度,又是另一个故事。
    故事里有更多的无奈,更多的百姓悲歌。一个个虽比不得高氏的壮烈,却更显苍凉。
    那天晚上,吴婕辗转失眠了。
    第二日清晨,大船抵达金芜城,到了双方分别的时刻。元璟从侍女手中接过披风,抖开披在吴婕肩头。
    吴婕整个人笼罩了他的阴影之下,仰起头,看着元璟熟悉的容颜。
    他依然是静若深水的模样,只是滢滢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多了一份眷恋不舍。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