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页
那这夹层里的东西……崔铎正要将里头的夜明珠拿开看一看,只是手伸到一半却突地停住了。
这要打开看了,他这个粗人不小心弄坏了匣子,到哪儿去找个一模一样的匣子过来?
毕竟是要呈到陛下面前的东西,还是……算了吧!崔铎并未犹豫多久,便做了决定。
祖上三代留下的口训:知道的太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
不过如此,倒是彻底证实了他的猜测:光靠夜明珠显然是不足以让陛下放周方一条生路的,匣底的东西才是关键。
这……更不能看了啊!这要是好东西,不管看不看,陛下必然会赏赐于他;可若不是,那可遭了!
崔铎将夜明珠放回匣子里,盖了起来,盯着面前的匣子看了片刻,忽地拧了下眉,开口喝骂了起来:“这什么刘方的,真是过分了啊!”
先前还以为是季家那小子长得凶,叫人揣摩不定,可现在他突然意识到不是这么回事:这匣子里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烫手的很。
这个钱方是不是个娘们?看那两白面小儿长得好,才怜香惜玉,故意绕开了他们,叫他们避开了这个麻烦,舍近而求远,跑到他这里来把他拉下这趟浑水了。
不远千里送盒麻烦过来,这个赵方,他记下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传言
就算是盒麻烦也是要送入宫中的,一切全由陛下定夺,毕竟,他可是个听话的臣子呢!
听话的臣子活得长啊,能长命百岁,活到致仕呢!唏嘘了两声,崔铎唤来手下,认真交待了一番之后,将手里的匣子封好交到心腹手中,命他立时带着东西赶往长安城。
从汴州城出发千里加急的快马赶到长安也不过一日的工夫,想来正月初十就能把夜明珠送到陛下手中。
正月几乎日日都是节,初九是天公生,初十便是石头节,不能动石臼、石头这些东西,否则会伤害庄稼。
这个节于虽然是破落贵族,却自小不必为饭食发愁,更是连田地都没去过的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来讲等同是不存在的。
是以,待到好不容易跟随商队行至长安城外就地歇息时,两人便随便挑了个摆放在路边的石墨坐了下来,而后兴许是这石墨也是在外风吹日晒久了,快到“寿终正寝”了,一不留神便将这石墨坐翻了。
城外村庄上的村民很快便赶了过来,于日常耕种靠此为生的百姓而言,犯了石头节的禁忌,伤了庄稼于他们而言可是天大的事。
是以当即联手阻止了这二人的去路。
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跟着商队行了一路,曾经花钱大手大脚的“姜家老爷”因着付给商队的钱财不多,路上又没有多打点什么的,便被“安排”了不少杂活。依着这两位“肩不能抬,手不能提”的本事自是做不好的,是以这一路上没少被打骂受气。
眼看总算要到长安城了,两人憋了一路的气此时也隐隐到了发泄口,眼下骤然碰见一群“寻衅滋事”的“贱民”,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自是不肯认,嘴硬的厉害。
被伤了庄稼处于盛怒中的百姓眼见这两人在石头节这一日居然这般挑衅滋事,当即便有暴脾气的庄稼汉没忍住揪住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暴揍了一顿。
随行商队的人见了顿时大吃一惊,却没什么人上前帮忙。这两人一路上可把人折腾的够呛,要不是收了这两人的钱财,立了契据,他们早想就这般把人丢在路边了事了。更何况,他们是外来的商队,这些揍人的庄稼汉就是长安城本地近郊的村民,不是有那句话叫作“强龙不压地头蛇”么?他们作甚趟这趟浑水?还是赶紧找了他们家里人过来把这两个“惹祸精”领走吧!
毕竟盛怒之下的庄稼汉谁知晓会不会手下没轻没重的把人打死或者打残了?真要闹出了大事,他们商队的人免不了要跟着上衙门什么的,不知道要耽搁多久呢!他们做生意的最忌讳惹官司什么的浪费功夫了。
是以一瞧十几个村民围在那里把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暴揍,商队领队便连忙带着契据进城找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的亲眷了。
空闲了数月,正感慨“日子越发不错”的东平伯姜兆终于在正月初十这一日结束了“平静而闲暇”的日子,跟着商队的人跑到城外来捞人。
纵使姜兆没有磨蹭,商队的人也是机灵的,一进城便问对了人找到了东平伯府。可即便在如此没有耽搁的情况下,待到姜兆赶到城外时,两个弟弟也早被揍的他都认不出来了。
被两个弟弟此时肿大了一圈连他这个大哥都认不出来的脸吓了一跳,东平伯姜兆连忙上前同庄稼汉们交涉。
知晓两个弟弟是石头节这一日弄坏了人家的石墨,姜兆好说歹说的赔了好一番不是,又花了些钱财才让庄稼汉们“高抬贵手”放过了两个弟弟。
待到“劝”走了庄稼汉们,看着随商队一起的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姜兆拧眉,开口问了起来:“你二人怎么回事?府里的人不是说你二人跟着寒山寺的高僧们去礼佛了么?”
这两人还礼佛?一旁商队的人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也太离谱了。
是啊,太离谱了!姜兆就没信过,却也清楚自己两个惹祸精的弟弟必定是出去做什么去了。
他四处看了看,似是有些不习惯的接着开口问道:“娘呢?二嫂呢?还有你们的那些个下人呢?”
--
这要打开看了,他这个粗人不小心弄坏了匣子,到哪儿去找个一模一样的匣子过来?
毕竟是要呈到陛下面前的东西,还是……算了吧!崔铎并未犹豫多久,便做了决定。
祖上三代留下的口训:知道的太多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
不过如此,倒是彻底证实了他的猜测:光靠夜明珠显然是不足以让陛下放周方一条生路的,匣底的东西才是关键。
这……更不能看了啊!这要是好东西,不管看不看,陛下必然会赏赐于他;可若不是,那可遭了!
崔铎将夜明珠放回匣子里,盖了起来,盯着面前的匣子看了片刻,忽地拧了下眉,开口喝骂了起来:“这什么刘方的,真是过分了啊!”
先前还以为是季家那小子长得凶,叫人揣摩不定,可现在他突然意识到不是这么回事:这匣子里的多半不是什么好东西,烫手的很。
这个钱方是不是个娘们?看那两白面小儿长得好,才怜香惜玉,故意绕开了他们,叫他们避开了这个麻烦,舍近而求远,跑到他这里来把他拉下这趟浑水了。
不远千里送盒麻烦过来,这个赵方,他记下了!
第四百三十二章 传言
就算是盒麻烦也是要送入宫中的,一切全由陛下定夺,毕竟,他可是个听话的臣子呢!
听话的臣子活得长啊,能长命百岁,活到致仕呢!唏嘘了两声,崔铎唤来手下,认真交待了一番之后,将手里的匣子封好交到心腹手中,命他立时带着东西赶往长安城。
从汴州城出发千里加急的快马赶到长安也不过一日的工夫,想来正月初十就能把夜明珠送到陛下手中。
正月几乎日日都是节,初九是天公生,初十便是石头节,不能动石臼、石头这些东西,否则会伤害庄稼。
这个节于虽然是破落贵族,却自小不必为饭食发愁,更是连田地都没去过的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来讲等同是不存在的。
是以,待到好不容易跟随商队行至长安城外就地歇息时,两人便随便挑了个摆放在路边的石墨坐了下来,而后兴许是这石墨也是在外风吹日晒久了,快到“寿终正寝”了,一不留神便将这石墨坐翻了。
城外村庄上的村民很快便赶了过来,于日常耕种靠此为生的百姓而言,犯了石头节的禁忌,伤了庄稼于他们而言可是天大的事。
是以当即联手阻止了这二人的去路。
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跟着商队行了一路,曾经花钱大手大脚的“姜家老爷”因着付给商队的钱财不多,路上又没有多打点什么的,便被“安排”了不少杂活。依着这两位“肩不能抬,手不能提”的本事自是做不好的,是以这一路上没少被打骂受气。
眼看总算要到长安城了,两人憋了一路的气此时也隐隐到了发泄口,眼下骤然碰见一群“寻衅滋事”的“贱民”,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自是不肯认,嘴硬的厉害。
被伤了庄稼处于盛怒中的百姓眼见这两人在石头节这一日居然这般挑衅滋事,当即便有暴脾气的庄稼汉没忍住揪住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暴揍了一顿。
随行商队的人见了顿时大吃一惊,却没什么人上前帮忙。这两人一路上可把人折腾的够呛,要不是收了这两人的钱财,立了契据,他们早想就这般把人丢在路边了事了。更何况,他们是外来的商队,这些揍人的庄稼汉就是长安城本地近郊的村民,不是有那句话叫作“强龙不压地头蛇”么?他们作甚趟这趟浑水?还是赶紧找了他们家里人过来把这两个“惹祸精”领走吧!
毕竟盛怒之下的庄稼汉谁知晓会不会手下没轻没重的把人打死或者打残了?真要闹出了大事,他们商队的人免不了要跟着上衙门什么的,不知道要耽搁多久呢!他们做生意的最忌讳惹官司什么的浪费功夫了。
是以一瞧十几个村民围在那里把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暴揍,商队领队便连忙带着契据进城找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的亲眷了。
空闲了数月,正感慨“日子越发不错”的东平伯姜兆终于在正月初十这一日结束了“平静而闲暇”的日子,跟着商队的人跑到城外来捞人。
纵使姜兆没有磨蹭,商队的人也是机灵的,一进城便问对了人找到了东平伯府。可即便在如此没有耽搁的情况下,待到姜兆赶到城外时,两个弟弟也早被揍的他都认不出来了。
被两个弟弟此时肿大了一圈连他这个大哥都认不出来的脸吓了一跳,东平伯姜兆连忙上前同庄稼汉们交涉。
知晓两个弟弟是石头节这一日弄坏了人家的石墨,姜兆好说歹说的赔了好一番不是,又花了些钱财才让庄稼汉们“高抬贵手”放过了两个弟弟。
待到“劝”走了庄稼汉们,看着随商队一起的姜二老爷和姜三老爷,姜兆拧眉,开口问了起来:“你二人怎么回事?府里的人不是说你二人跟着寒山寺的高僧们去礼佛了么?”
这两人还礼佛?一旁商队的人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也太离谱了。
是啊,太离谱了!姜兆就没信过,却也清楚自己两个惹祸精的弟弟必定是出去做什么去了。
他四处看了看,似是有些不习惯的接着开口问道:“娘呢?二嫂呢?还有你们的那些个下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