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页
白芍拿着小夹子,正在剥松子仁:“香坊就要投入运作,青袖负责招工,调教规矩、及一些香药上的常识,忙得脚不沾地,她倒是想来,却是分不开身,打算等香坊盘开了,就过来给您请安。”
虞幼窈一边吃着松子仁,一边笑了:“铺了这么大的摊子,也是为难你们了,”从前在安寿堂时,白芍就是负责管事,青袖则是管人,两人都是柳嬷嬷调教的:“对了,你们来了襄平城也有三个多月,可还适应?”
祖母去了之后,白芍和青袖都不想嫁人,想梳了头发,留在府里做管事妈妈,继续伺候她。
私心里,虞幼窈并不希望她们一直做伺候人的活计。
正好她想做香药生意,手底下没有得用的人,就问了她们的意思,两人自然是当仁不让。
提起这个,白芍也露了笑容:“我们从前没在外头做过事,主意倒是不少,可做起来,却是摸着石头过河,两眼一摸黑,亏得谢二太太和谢三太太搭手,温管家也帮了不少忙,香坊才一天一天完善,虽然辛苦了一些,却也学到了不少,不比之前安逸,却自在些了不少。”
能继续为小姐效力,还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她和青袖对现在的生活,都很满意。
接下来,她就提了香坊的事。
香坊就建在,虞幼窈在襄平城南部,靠近鞍山的一处庄子上。
目前大约三百多人,后面会陆续增减,按照大小姐的要求,烈士家属优先,在籍军属次之,孤儿次之,寡母再次之。
人手都是经由温管家牵头介绍,再经过青袖调教观察后,经过二次筛选,合适的就留下来与香坊定契。
签了卖身契的,肯定是要重点考察,若有能力也会重用,签了工契的人,也只做些香药制作的活儿。
香方都拿捏在她和青袖手中。
香师也都是从前在小姐跟前伺候香药的丫鬟,跟前小姐身旁,学了不少本事,忠心自是不必说。
香料、药材方面,不仅与襄平最大的香料和药材商定契,还有林严两家供应,以及镖行提供,自是不缺。
如今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们在襄平最好的地段盘了一家铺面,取了脂玉楼襄平总铺,店中的格局都按照泉州脂玉楼修整,经营也与那边类似,因南北风俗不同,两地相同却不尽同,香坊预计四月初开始运作,铺面也会相继开业……”
虞幼窈一直听她说完,这才磕下茶杯,面色凝重道:“香铺开业的事,摆时往后放一放,自古十灾九瘟,北境涌入了不少难民,要尽早防范,接下来香坊要竭力赶制各种袪秽致洁,避瘟除疫的香药。”
听到白芍说,香坊已经可以运作,这让虞幼窈着实松了一口气。
有了设施完善的香坊,才能最高效率地赶紧避疫香药。
白芍面色也凝重了不少:“我一会儿联系一下,供应香料和药材的商家,让他们大量供应制作避疫香药所的香料药材,今天晚上就开始赶制避疫香药。”
听白芍言之凿凿,虞幼窈心中又是一松:“三百人还是太少了,以我的名义,多雇一些临时短工加紧赶制,避疫的香药制作并不难,要求也不高,考虑到制香工序比较复杂,可将制香的步骤分开,处理药材、研磨、筛粉、配伍等,交给不同的人负责,让他们只专心负责其中一项,不必分心其他,就可形成大规模流水型的制作,也能加快赶制。”
白芍略一琢磨,觉得这法子可行:“我再联系温管家,让他帮忙雇一批人手,具体该怎么制作,回头与青袖,还有香坊的香师们仔细商量一下。”
第864章 底蕴
临时雇人,也不知道根底,用起来不顶手,使唤也不方便,万一闹出了麻烦,反倒误事,香药是给人用的,还是该慎重一些。
温管家介绍的人都比较可靠,省了不少麻烦。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虞幼窈忍不住感慨,身边得用的人多,不管做什么事,都能顺理成章。
白芍走后不久,谢巡就过来了。
虞幼窈给大舅舅行礼,就提了要借用谢府的名头行事。
谢巡笑了:“巧了,我今儿过来,也正要和你商量,老太爷打算将谢府七成钱财,五成捐给武穆王,二成捐给官府。”
虞幼窈愣了一下:“其实,也不必如此……”
这都是谢府世代累积的家当。
谢巡摇摇头:“人人都知道,我们谢府富甲天下,如今我们背井离乡来了北境,俗话说,人离乡贱,我们在北境没有什么根基,这些钱攥在手里,也惹人眼红,用七成的身家,换谢府在北境安身立命,也是值当。”
虞幼窈下意识道:“那也不用这么多……”
谢巡道:“北境不是只有武穆王,大大小小的官府,当地士绅,没一个是好相与的,只捐一部分,旁人觉得我们藏捏着,钱捐了也得不了好,还里外不是人,捐得痛快些,旁人觉得我们高风亮节,认为我们仁义,我们家在北境,才能盘得开。”
这道理,其实和外来商贾,携了大批物资过来,捐助武穆王,助官府安置难民,赈济难民,寻求商机是一个道理。
虞幼窈内心沉甸甸的。逃过了梁王,逃离了泉州,可北境士绅豪强,根深蒂固,不是梁王,更胜梁王。
谢巡喝了一口茶,又道:“主要还是给武穆王做伐,借机敲打北境的士绅,在外人眼中,我们家与武穆王有了这样一份香火情,以后旁人想要动我们,首先要掂量一下武穆王府,若有人不长眼睛的,武穆王也不需顾忌,明目张胆地为我们撑腰,谢府也不会太被动,打通了钱路子,何愁千金散尽复不来?”
--
虞幼窈一边吃着松子仁,一边笑了:“铺了这么大的摊子,也是为难你们了,”从前在安寿堂时,白芍就是负责管事,青袖则是管人,两人都是柳嬷嬷调教的:“对了,你们来了襄平城也有三个多月,可还适应?”
祖母去了之后,白芍和青袖都不想嫁人,想梳了头发,留在府里做管事妈妈,继续伺候她。
私心里,虞幼窈并不希望她们一直做伺候人的活计。
正好她想做香药生意,手底下没有得用的人,就问了她们的意思,两人自然是当仁不让。
提起这个,白芍也露了笑容:“我们从前没在外头做过事,主意倒是不少,可做起来,却是摸着石头过河,两眼一摸黑,亏得谢二太太和谢三太太搭手,温管家也帮了不少忙,香坊才一天一天完善,虽然辛苦了一些,却也学到了不少,不比之前安逸,却自在些了不少。”
能继续为小姐效力,还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她和青袖对现在的生活,都很满意。
接下来,她就提了香坊的事。
香坊就建在,虞幼窈在襄平城南部,靠近鞍山的一处庄子上。
目前大约三百多人,后面会陆续增减,按照大小姐的要求,烈士家属优先,在籍军属次之,孤儿次之,寡母再次之。
人手都是经由温管家牵头介绍,再经过青袖调教观察后,经过二次筛选,合适的就留下来与香坊定契。
签了卖身契的,肯定是要重点考察,若有能力也会重用,签了工契的人,也只做些香药制作的活儿。
香方都拿捏在她和青袖手中。
香师也都是从前在小姐跟前伺候香药的丫鬟,跟前小姐身旁,学了不少本事,忠心自是不必说。
香料、药材方面,不仅与襄平最大的香料和药材商定契,还有林严两家供应,以及镖行提供,自是不缺。
如今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们在襄平最好的地段盘了一家铺面,取了脂玉楼襄平总铺,店中的格局都按照泉州脂玉楼修整,经营也与那边类似,因南北风俗不同,两地相同却不尽同,香坊预计四月初开始运作,铺面也会相继开业……”
虞幼窈一直听她说完,这才磕下茶杯,面色凝重道:“香铺开业的事,摆时往后放一放,自古十灾九瘟,北境涌入了不少难民,要尽早防范,接下来香坊要竭力赶制各种袪秽致洁,避瘟除疫的香药。”
听到白芍说,香坊已经可以运作,这让虞幼窈着实松了一口气。
有了设施完善的香坊,才能最高效率地赶紧避疫香药。
白芍面色也凝重了不少:“我一会儿联系一下,供应香料和药材的商家,让他们大量供应制作避疫香药所的香料药材,今天晚上就开始赶制避疫香药。”
听白芍言之凿凿,虞幼窈心中又是一松:“三百人还是太少了,以我的名义,多雇一些临时短工加紧赶制,避疫的香药制作并不难,要求也不高,考虑到制香工序比较复杂,可将制香的步骤分开,处理药材、研磨、筛粉、配伍等,交给不同的人负责,让他们只专心负责其中一项,不必分心其他,就可形成大规模流水型的制作,也能加快赶制。”
白芍略一琢磨,觉得这法子可行:“我再联系温管家,让他帮忙雇一批人手,具体该怎么制作,回头与青袖,还有香坊的香师们仔细商量一下。”
第864章 底蕴
临时雇人,也不知道根底,用起来不顶手,使唤也不方便,万一闹出了麻烦,反倒误事,香药是给人用的,还是该慎重一些。
温管家介绍的人都比较可靠,省了不少麻烦。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虞幼窈忍不住感慨,身边得用的人多,不管做什么事,都能顺理成章。
白芍走后不久,谢巡就过来了。
虞幼窈给大舅舅行礼,就提了要借用谢府的名头行事。
谢巡笑了:“巧了,我今儿过来,也正要和你商量,老太爷打算将谢府七成钱财,五成捐给武穆王,二成捐给官府。”
虞幼窈愣了一下:“其实,也不必如此……”
这都是谢府世代累积的家当。
谢巡摇摇头:“人人都知道,我们谢府富甲天下,如今我们背井离乡来了北境,俗话说,人离乡贱,我们在北境没有什么根基,这些钱攥在手里,也惹人眼红,用七成的身家,换谢府在北境安身立命,也是值当。”
虞幼窈下意识道:“那也不用这么多……”
谢巡道:“北境不是只有武穆王,大大小小的官府,当地士绅,没一个是好相与的,只捐一部分,旁人觉得我们藏捏着,钱捐了也得不了好,还里外不是人,捐得痛快些,旁人觉得我们高风亮节,认为我们仁义,我们家在北境,才能盘得开。”
这道理,其实和外来商贾,携了大批物资过来,捐助武穆王,助官府安置难民,赈济难民,寻求商机是一个道理。
虞幼窈内心沉甸甸的。逃过了梁王,逃离了泉州,可北境士绅豪强,根深蒂固,不是梁王,更胜梁王。
谢巡喝了一口茶,又道:“主要还是给武穆王做伐,借机敲打北境的士绅,在外人眼中,我们家与武穆王有了这样一份香火情,以后旁人想要动我们,首先要掂量一下武穆王府,若有人不长眼睛的,武穆王也不需顾忌,明目张胆地为我们撑腰,谢府也不会太被动,打通了钱路子,何愁千金散尽复不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