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页
她之前倒是没算这笔账。
黄文献点头:“旱灾是灾难,也是机遇,借着“国策”,大肆发展蚕业,与蚕业相关的丝、织、印、染、裁、绣等等,几乎能带动整个北境,柞蚕丝是军需,需求量大,丝绸可以远销海外各国,取换他国的特色物品,及食粮、香料、药材等等。”
虞幼窈注意到,黄文献是主张将大周朝的丝绸远销他国,换取他国资源,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大肆发展养蚕,导致粮产降低,物资缺乏的境况。
也杜绝了北境过度商化,导致商比民贵,民比商贱,商人反过来欺压百姓,生产力降低,粮产降低。
确实是深谋远虑。
她之前忧心的问题,也都考虑进去了。
黄文献又道:“番薯产量高,也贱活,少许的田地,就能收获大量的粮食,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蚕业,大有可为。”
若韶懿郡主没能种出番薯,那么北境首先保证的是粮产,但北境地广人稀,粮食产量低,就需要调动大部分人去耕种,以保证出产的粮食,能养活当地的百姓,甚至是军需,就没有人手去养蚕了,发展商业了。
说白了,北境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番薯的基础上。
包括收容流民,安置流民,推行国策,甚至是后来与士绅们交锋,番薯都是幽军无往不利的底气。
黄文献这一席话,是拢括了北境未来的发展趋势。
虞幼窈心中有底了:“照你的意思,辽东一带若要引进外来商贾,要优先和丝绸、粮产相关的行当?”
外来商贾,多是冲着她和殷怀玺来的,不少商贾带了大批物资过来与官府接洽,甚至还通过官府,给她和殷怀玺送了“孝敬”,朝廷颁发了国策,大批的物资涌向了北境,官府不敢擅作主张,需要她和殷怀玺来周全。
但北境发展未明,商贾们的示好还需谨慎处之。
白占好处的事,她和殷怀玺都做不出来。
第823章 弊患
黄文献道:“是也不是,人口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北境人口增多,各种物资消耗也会增多,对商人来说,这就是商机。”
他顿了一下话,又说:“北境有两条向外输出的商道,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这其中的庞大利润,令各地的商人更是削尖了脑袋,赌上了身家,也想掺合一脚,引进财力雄厚、渠道广的商贾,也很有必要,这是牵制、甚至是削弱士绅的大好机会。”
敢掺合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生意人,本身就已经备具了和士绅相争的资本。
之前碍于商帮势力太大,插足不进,如今朝廷颁发了国策,他们打着“赈济灾民”、“推行国策”的一应旗号,携着物资过来,首先韶懿郡主和武穆王,就要承这一份情,相当于给自己找了强有力的靠山。
赈济灾民的大好名声,就是他们立足的名望和基础人脉,足够他们顶着商帮的压力,在北境打开局面。
虞幼窈点头:“看来朝廷颁发了“国策”,也算彻底打开了北境固步自封的局面,迎新了新的发展契机。”
黄文献深以为然,又道:“不过大力发展经济有利有弊,要保证外来商贾与武穆王府和北境发展利益一致,那么我们在其中就要占有一定的主动权,绝不能将主动权,交到外来商贾手里,万一外来商贾与当地士绅勾连,反而变本加厉。”
就好比,武穆王将最好的养蚕场留给了小王妃,并且让她独占了一百万亩山林,她和当地散户联合、外来商贾、当地士绅,三方各为利益,形成了良好竞争和制衡局面,一旦哪一方想要打破这一局面,都过不去她这一关。
包括连城、丹东、辽东山脉一带主要蚕地区,她几乎都掺了一脚。
她成了操控全局的人,代表的也是武穆王及北境的利益。
虞幼窈点头:“你考虑的很周全。”
黄文献话锋一转:“我听闻,谢府的生意领域涉足很广,北境未来的发展前程,少不了谢府从中出力,便有劳郡主为末将引见一二。”
身为武穆王麾下的军师,还有功名在身,他想要见谢府的人,并不需要虞幼窈引见,直接派人下了贴子,谢府就得乖乖携上厚礼,毕恭毕敬地亲自登门请见。
可见是给足了虞幼窈的面子。
虞幼窈明白他的意思,想要在商业领域掌握一定的主动权,与财力雄厚,渠道庞大的谢府合作,是不二之选。
黄文献是冲着谢府来的,于是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大舅就下榻在驿站里,命人过去通传一声,便直接让他过来便是。”
黄文献口口声声以“末将”自居,可军师在军中地位超然,直接受命于军中首将,他对谢府礼遇,谢府却还要守尊卑礼法。
“多谢郡主。”黄文献虽然是读书人,却是上过战场,有些不拘小节,倒不是很在意尊卑礼数。
他也特意了解过,谢府行事豁达、正派,与他脾性相合,自然要另眼相待。
谢府雄厚的财力,庞大的渠道,又有和小王妃这一层关系在,这都是他们分化士绅利益,削弱士绅势力的有力筹码,更是发展北境的基石。
这样看来,谢府对北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便是礼遇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比起那些虚头巴脑的礼数,黄文献这个人,更看重实际。
--
黄文献点头:“旱灾是灾难,也是机遇,借着“国策”,大肆发展蚕业,与蚕业相关的丝、织、印、染、裁、绣等等,几乎能带动整个北境,柞蚕丝是军需,需求量大,丝绸可以远销海外各国,取换他国的特色物品,及食粮、香料、药材等等。”
虞幼窈注意到,黄文献是主张将大周朝的丝绸远销他国,换取他国资源,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大肆发展养蚕,导致粮产降低,物资缺乏的境况。
也杜绝了北境过度商化,导致商比民贵,民比商贱,商人反过来欺压百姓,生产力降低,粮产降低。
确实是深谋远虑。
她之前忧心的问题,也都考虑进去了。
黄文献又道:“番薯产量高,也贱活,少许的田地,就能收获大量的粮食,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蚕业,大有可为。”
若韶懿郡主没能种出番薯,那么北境首先保证的是粮产,但北境地广人稀,粮食产量低,就需要调动大部分人去耕种,以保证出产的粮食,能养活当地的百姓,甚至是军需,就没有人手去养蚕了,发展商业了。
说白了,北境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番薯的基础上。
包括收容流民,安置流民,推行国策,甚至是后来与士绅们交锋,番薯都是幽军无往不利的底气。
黄文献这一席话,是拢括了北境未来的发展趋势。
虞幼窈心中有底了:“照你的意思,辽东一带若要引进外来商贾,要优先和丝绸、粮产相关的行当?”
外来商贾,多是冲着她和殷怀玺来的,不少商贾带了大批物资过来与官府接洽,甚至还通过官府,给她和殷怀玺送了“孝敬”,朝廷颁发了国策,大批的物资涌向了北境,官府不敢擅作主张,需要她和殷怀玺来周全。
但北境发展未明,商贾们的示好还需谨慎处之。
白占好处的事,她和殷怀玺都做不出来。
第823章 弊患
黄文献道:“是也不是,人口是发展的先决条件,北境人口增多,各种物资消耗也会增多,对商人来说,这就是商机。”
他顿了一下话,又说:“北境有两条向外输出的商道,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这其中的庞大利润,令各地的商人更是削尖了脑袋,赌上了身家,也想掺合一脚,引进财力雄厚、渠道广的商贾,也很有必要,这是牵制、甚至是削弱士绅的大好机会。”
敢掺合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生意人,本身就已经备具了和士绅相争的资本。
之前碍于商帮势力太大,插足不进,如今朝廷颁发了国策,他们打着“赈济灾民”、“推行国策”的一应旗号,携着物资过来,首先韶懿郡主和武穆王,就要承这一份情,相当于给自己找了强有力的靠山。
赈济灾民的大好名声,就是他们立足的名望和基础人脉,足够他们顶着商帮的压力,在北境打开局面。
虞幼窈点头:“看来朝廷颁发了“国策”,也算彻底打开了北境固步自封的局面,迎新了新的发展契机。”
黄文献深以为然,又道:“不过大力发展经济有利有弊,要保证外来商贾与武穆王府和北境发展利益一致,那么我们在其中就要占有一定的主动权,绝不能将主动权,交到外来商贾手里,万一外来商贾与当地士绅勾连,反而变本加厉。”
就好比,武穆王将最好的养蚕场留给了小王妃,并且让她独占了一百万亩山林,她和当地散户联合、外来商贾、当地士绅,三方各为利益,形成了良好竞争和制衡局面,一旦哪一方想要打破这一局面,都过不去她这一关。
包括连城、丹东、辽东山脉一带主要蚕地区,她几乎都掺了一脚。
她成了操控全局的人,代表的也是武穆王及北境的利益。
虞幼窈点头:“你考虑的很周全。”
黄文献话锋一转:“我听闻,谢府的生意领域涉足很广,北境未来的发展前程,少不了谢府从中出力,便有劳郡主为末将引见一二。”
身为武穆王麾下的军师,还有功名在身,他想要见谢府的人,并不需要虞幼窈引见,直接派人下了贴子,谢府就得乖乖携上厚礼,毕恭毕敬地亲自登门请见。
可见是给足了虞幼窈的面子。
虞幼窈明白他的意思,想要在商业领域掌握一定的主动权,与财力雄厚,渠道庞大的谢府合作,是不二之选。
黄文献是冲着谢府来的,于是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大舅就下榻在驿站里,命人过去通传一声,便直接让他过来便是。”
黄文献口口声声以“末将”自居,可军师在军中地位超然,直接受命于军中首将,他对谢府礼遇,谢府却还要守尊卑礼法。
“多谢郡主。”黄文献虽然是读书人,却是上过战场,有些不拘小节,倒不是很在意尊卑礼数。
他也特意了解过,谢府行事豁达、正派,与他脾性相合,自然要另眼相待。
谢府雄厚的财力,庞大的渠道,又有和小王妃这一层关系在,这都是他们分化士绅利益,削弱士绅势力的有力筹码,更是发展北境的基石。
这样看来,谢府对北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便是礼遇一些,也是理所当然。
比起那些虚头巴脑的礼数,黄文献这个人,更看重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