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页
谢老太太笑了:“这可是稀罕东西。”
虞幼窈拿了抹额,帮谢老太太戴上,谢老太太一张脸更是笑成了菊花纹。
王氏也是笑眯眯地夸赞:“靛蓝色百搭,抹额也绣得好看,不管怎么搭都合适,这天气戴抹额也合适,咱们小窈儿可真有心。”
虞幼窈又赶忙,拿了送给外祖父的鞋子:“我跟前有个丫鬟,有祖传的做鞋手艺,纳得一手千层鞋底,不光透气、柔软,而且吸湿、排汗,听说泉州临海,气候较湿,我就着鞋底给外祖父做了一双棉布鞋,平常在家里穿一穿,脚上也自在些。”
黑色的鞋面上,连纹理也没有,做工却密实得很,千层底的鞋底上,还特意加了一层,薄薄的牛筋底。
虞幼窈蹲在地上,要帮他试鞋:“外祖父,您试一试合不合脚。”
“我自己来,自己来。”谢老爷子哪儿舍得让外孙女儿给自己穿鞋,连忙自己脱了鞋子,将外孙女儿亲手做的棉布鞋套在脚上。
他平常在家里,也是穿棉布鞋的。
鞋子上一脚,就能对比出差别来,谢老爷子站起来踩了几步,立马道:“这鞋子好,比我从前穿得好……”
这下轮到,谢老爷子得瑟了。
虞幼窈另外又拿了一双鞋子,还有一把十分精巧的双面绣牡丹花开的团扇,这是为大舅舅和大舅母准备得。
王氏自个儿没有女儿,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针线活上的孝敬,拿着团扇,更是喜得合不拢嘴。
双面牡丹两面不同,一面是粉白二乔,高雅脱俗,一面是紫红二乔,富丽堂皇。
二乔是复瓣大花,乍眼一瞧,只觉得美轮美焕。
王氏高兴不已:“小窈儿太有心了,做女红,可太费眼了,以后可要少做一些……”
如此一来,一家人又拉拉杂杂,说了不少话,又耽搁了不少时间,这才一起去了主宅。
谢老太太一边走,还拉着她的手,慈爱道:“我先带你过去认一认人,认完了,就回来休息,你有孝在身,接风宴就不办了,晚上一家人聚一起吃顿晚膳,也能多熟悉一些,”说到这儿,她就转了话题:“你二舅母是个爽利人,三舅母性性温婉,都是极好相处的人……”
老太太絮絮叨叨说了许多。
到了主院,二舅和三舅一家,都已经等在大厅里。
谢老太爷坐在主位上,虞幼窈恭恭敬敬地给太外祖父磕了一个头,并且奉上了自己亲手做得棉布鞋。
拢共做了两双。
一双石青,一双靛蓝。
谢老太爷当场试了鞋,就舍不得脱了:“别看一双鞋子瞧着简单,可做一双既要合脚,还要舒适,耐磨的鞋子,却是一点也不容易,衣服大了、小了,还能勉强凑合一些,鞋不可大一分,也能小一寸。”
老百姓家里,唯独只有鞋子,是从来不买的。
但凡家里有余下的布,都是先紧了做鞋子。
谢老太爷说完了,就道:“一个姓氏代表不了什么,既然入了谢府,就是谢府的人,以后也不要见外了去。”
虞幼窈眼眶微红,连忙点头应下了。
给二舅和三舅准备的,也是鞋子,一人一双,因为是自己亲手做得,便都一样的,也没谁会觉得不尽心。
小辈能送给长辈的东西,也就鞋、袜、腰封这些,但虞幼窈是外甥女,袜是贴身物儿,理应妻女来做,腰封讲究也多,鞋子倒是更合适一些。
送给二舅母和三舅母的,也都是双面绣团扇。
二舅母林氏喜欢山茶,虞幼窈送了双面山茶,双色大玛瑙,红白相间,高雅无比。
三舅母郑氏喜欢梅花,虞幼窈就送了双面梅,一面朱砂,一面绿萼,凌霜傲雪。
几个表哥是男子,虞幼窈不好送太贴身的物儿,就一人送了一个镂空的银薰球,这是一种小巧精致,能随身携带的薰香器。
里面可以放香料、香丸,燃烧之后,烟香会从镂空的小孔飘出,香薰怡人。
薰香球并不稀罕。
难得的是里面的香丸,因泉州临海,气候较湿,虞幼窈就做了袪湿温阳的香丸,长期佩戴,轻身益气,温阳益神,很是难得。
第750章 漪水园
谢府也都是见惯了好东西,亲手做得东西,比旁的更贴心、近人,原本还有些陌生的一家人,一下就亲近起来。
谢府一众人,惦记着虞幼窈一路劳累,没折腾什么虚礼,认完亲,就让虞幼窈回去歇着。
一回到大房,谢老太太就马不停蹄,带着虞幼窈去了安置的院子:“就住你娘从前住的漪水园,依山傍水,不比京里的窕玉院差。”
漪水园修建时,就是仿照了苏州园林的格局,山、水、宅、园合一,赏、游、居一体,风光独好。
谢柔嘉一出世,谢府就请了苏州著名的园林师傅,拆巨资,花了七年时间造园,因园里有一条溪涧穿园而过,依山傍水,老太爷就取名“漪水园”。
是谢府最好的院子。
后面窕玉院,谢柔嘉也是仿照了漪水园修建。
王氏也道:“漪水园保持着小姑出嫁时的样子,专门派了丫鬟洒扫,打理,老太太担心你住不惯,从京里回来后,又专门请人重新整改、翻修了一回。”
谢府世代居于泉州,宅院占地比虞府更大。
沿着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移步换景,或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峰回路转。
--
虞幼窈拿了抹额,帮谢老太太戴上,谢老太太一张脸更是笑成了菊花纹。
王氏也是笑眯眯地夸赞:“靛蓝色百搭,抹额也绣得好看,不管怎么搭都合适,这天气戴抹额也合适,咱们小窈儿可真有心。”
虞幼窈又赶忙,拿了送给外祖父的鞋子:“我跟前有个丫鬟,有祖传的做鞋手艺,纳得一手千层鞋底,不光透气、柔软,而且吸湿、排汗,听说泉州临海,气候较湿,我就着鞋底给外祖父做了一双棉布鞋,平常在家里穿一穿,脚上也自在些。”
黑色的鞋面上,连纹理也没有,做工却密实得很,千层底的鞋底上,还特意加了一层,薄薄的牛筋底。
虞幼窈蹲在地上,要帮他试鞋:“外祖父,您试一试合不合脚。”
“我自己来,自己来。”谢老爷子哪儿舍得让外孙女儿给自己穿鞋,连忙自己脱了鞋子,将外孙女儿亲手做的棉布鞋套在脚上。
他平常在家里,也是穿棉布鞋的。
鞋子上一脚,就能对比出差别来,谢老爷子站起来踩了几步,立马道:“这鞋子好,比我从前穿得好……”
这下轮到,谢老爷子得瑟了。
虞幼窈另外又拿了一双鞋子,还有一把十分精巧的双面绣牡丹花开的团扇,这是为大舅舅和大舅母准备得。
王氏自个儿没有女儿,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针线活上的孝敬,拿着团扇,更是喜得合不拢嘴。
双面牡丹两面不同,一面是粉白二乔,高雅脱俗,一面是紫红二乔,富丽堂皇。
二乔是复瓣大花,乍眼一瞧,只觉得美轮美焕。
王氏高兴不已:“小窈儿太有心了,做女红,可太费眼了,以后可要少做一些……”
如此一来,一家人又拉拉杂杂,说了不少话,又耽搁了不少时间,这才一起去了主宅。
谢老太太一边走,还拉着她的手,慈爱道:“我先带你过去认一认人,认完了,就回来休息,你有孝在身,接风宴就不办了,晚上一家人聚一起吃顿晚膳,也能多熟悉一些,”说到这儿,她就转了话题:“你二舅母是个爽利人,三舅母性性温婉,都是极好相处的人……”
老太太絮絮叨叨说了许多。
到了主院,二舅和三舅一家,都已经等在大厅里。
谢老太爷坐在主位上,虞幼窈恭恭敬敬地给太外祖父磕了一个头,并且奉上了自己亲手做得棉布鞋。
拢共做了两双。
一双石青,一双靛蓝。
谢老太爷当场试了鞋,就舍不得脱了:“别看一双鞋子瞧着简单,可做一双既要合脚,还要舒适,耐磨的鞋子,却是一点也不容易,衣服大了、小了,还能勉强凑合一些,鞋不可大一分,也能小一寸。”
老百姓家里,唯独只有鞋子,是从来不买的。
但凡家里有余下的布,都是先紧了做鞋子。
谢老太爷说完了,就道:“一个姓氏代表不了什么,既然入了谢府,就是谢府的人,以后也不要见外了去。”
虞幼窈眼眶微红,连忙点头应下了。
给二舅和三舅准备的,也是鞋子,一人一双,因为是自己亲手做得,便都一样的,也没谁会觉得不尽心。
小辈能送给长辈的东西,也就鞋、袜、腰封这些,但虞幼窈是外甥女,袜是贴身物儿,理应妻女来做,腰封讲究也多,鞋子倒是更合适一些。
送给二舅母和三舅母的,也都是双面绣团扇。
二舅母林氏喜欢山茶,虞幼窈送了双面山茶,双色大玛瑙,红白相间,高雅无比。
三舅母郑氏喜欢梅花,虞幼窈就送了双面梅,一面朱砂,一面绿萼,凌霜傲雪。
几个表哥是男子,虞幼窈不好送太贴身的物儿,就一人送了一个镂空的银薰球,这是一种小巧精致,能随身携带的薰香器。
里面可以放香料、香丸,燃烧之后,烟香会从镂空的小孔飘出,香薰怡人。
薰香球并不稀罕。
难得的是里面的香丸,因泉州临海,气候较湿,虞幼窈就做了袪湿温阳的香丸,长期佩戴,轻身益气,温阳益神,很是难得。
第750章 漪水园
谢府也都是见惯了好东西,亲手做得东西,比旁的更贴心、近人,原本还有些陌生的一家人,一下就亲近起来。
谢府一众人,惦记着虞幼窈一路劳累,没折腾什么虚礼,认完亲,就让虞幼窈回去歇着。
一回到大房,谢老太太就马不停蹄,带着虞幼窈去了安置的院子:“就住你娘从前住的漪水园,依山傍水,不比京里的窕玉院差。”
漪水园修建时,就是仿照了苏州园林的格局,山、水、宅、园合一,赏、游、居一体,风光独好。
谢柔嘉一出世,谢府就请了苏州著名的园林师傅,拆巨资,花了七年时间造园,因园里有一条溪涧穿园而过,依山傍水,老太爷就取名“漪水园”。
是谢府最好的院子。
后面窕玉院,谢柔嘉也是仿照了漪水园修建。
王氏也道:“漪水园保持着小姑出嫁时的样子,专门派了丫鬟洒扫,打理,老太太担心你住不惯,从京里回来后,又专门请人重新整改、翻修了一回。”
谢府世代居于泉州,宅院占地比虞府更大。
沿着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移步换景,或见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峰回路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