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表哥万福

第453页

    幽州的事,也只能周令怀自个回去处理,虞府却是插不上手。
    周令怀颔首。
    朝臣是万不可与藩王牵扯上关系,一旦惹了天家猜忌,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他不能向虞府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一直呆在虞府,用着“周令怀”的身份。
    平叛在即,他必须寻一个合适的借口离开虞府。
    回幽州倒也合乎情理。
    此时,镇国侯府——
    镇国侯宋修齐也提起了殷世子,自请领兵去山东平叛一事。
    宋老夫人仔细听着,不时端起茶来喝,淡淡的药苦入了嘴,进了喉咙,便也觉得心中的烦热,也缓和了许多。
    这药茶,还是上回端午节,姚黄打虞府带回来的。
    虞大小姐虽然驳了她的好意,可礼数却回得有诚意,叫人挑不出错儿来。
    话末,镇国侯微微一叹:“以一介弱岁、残腿、病弱之躯,自请平乱,这是志气存胸;他自请出战的原因有三,尽显了忠、孝、节、义,就有了必胜信念,故信念存心;他当朝发下大丈夫,当执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从,何惧死乎,这是勇绝存心。”
    镇国侯府是从高祖就延续下来的功勋之家,其底蕴放眼整个大周,也是少有能比拟的,看待问题自然也更透彻。
    听得此言,宋明昭搁下了茶杯,声音低沉:“为将者,一志气存心,二信念存心,三勇绝存心,备具以上三点,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将领,”说到此处,他眼中掠过一丝复杂之色:“山东一战,必胜无疑。”
    李其广联合氏族,纵然势大,终究不过是一盘散沙,合则聚,不合则散。
    哪儿能比得上殷怀玺鱼肠勇绝?
    殷怀玺有如此心智城府,也难怪当初闲云先生去幽州游历后不久,北境就传出了闲云先生,意欲收他为徒的传言。
    闲云先生一向惜才,想收殷怀玺为徒精心教导,也是实属应当。
    镇国侯深以为然:“自古英雄出少年,殷怀玺此子心智、城府、心机、谋略皆是世间罕有,假以时日,大周朝未必不能再出一个赫赫战神。”
    说完了,他就端起了茶杯,低头喝茶时,便不动声色地瞧了坐在下手处的儿子。
    当初,闲云先生原是想收殷怀玺为弟子在前,收明昭为徒在后,如今年仅15岁的殷怀玺,已然能够立于朝堂,执掌兵权。
    而宋明昭却还是举人,等着三年后在科举上大放异彩,才能入朝。
    宋老夫人淡淡瞥了一眼镇国侯:“十二岁抗击狄人,以十五弱岁之龄,忍残腿之痛,病弱之躯,为父鸣冤平反,确实堪称一代天骄,只可惜宫中的御医断言他活不过二十,纵是惊才绝艳,也是昙花一现,着实令人唏嘘。”
    语气之中是真切地透了惋惜。
    镇国侯却听得混身一震,有些羞愧:“确实可惜了。”
    之前不让明昭继续科举,也是因威宁侯府势大,有避其锋芒,韬光养晦之意。
    也是打算三年后,明昭在科举上大放异彩,威宁侯府也压制不了明昭的惊世之才,才能一入朝堂,就能得了皇帝的重用。
    而如今,朝堂之上正值多事之秋,明昭不入朝堂,对他而言反倒是好事。
    以明昭之才,将来是必能入阁拜相。
    哪儿是殷怀玺昙花一现可以堪比。
    殷怀玺是个什么人,单看叶寒渊进京之后,朝堂之中的事事桩桩,就该明白了。
    但是,还有一个人让宋明昭很在意。
    宋明昭捧着茶杯,低头没喝:“父亲,可曾听说过,前幽州指挥佥事家的公子,周令怀此人?”
    殷怀玺算无遗策,目的也明确。
    但周令怀此人,却藏得极深,让他有些瞧不透。
    镇国侯先是一愣,就道:“听虞大爷提过几次,是家里没人了,就借住在虞府大房,听虞大人的口吻,似对这个幽州来的侄儿十分欣赏,应当是有些才华,不过巧得很,这位周公子也如殷世子一般,弱岁,残腿,病弱,倒是可惜了,你怎么突然问起他了?”
    他虽然觉得,幽王与周令怀颇有巧合之处。
    转念一想,当初“幽州谋逆事发”后,幽州不少人牵连其中,周家就是其中一个。
    便是有虞府上下打点、斡旋,保了一家老小,下场恐怕也不会太好了,周令怀落得这下场,似乎也不奇怪了。
    宋明昭搁下茶杯:“闲云先生进京之后,特地拜访过周令怀,而且不止一次,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是当年在幽州就认识的,父亲怕是小瞧他了,周令怀此人绝不简单。”
    不光镇国侯,就连宋老夫人也是听得一愣:“这事儿你是如何知晓的?外头并没有风声传出?”
    闲云先生和周令怀是旧识?
    宋老夫人和镇国侯第一反应就是不信,毕竟闲云先生是大德之人,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入眼的,幽州已经有一个殷怀玺了。
    宋明昭垂下眼睛:“他是我的老师。”
    这只是一方面。
    最主要还是,之前偶然听三妹妹宋婉慧提及了周令怀此人,觉得此人并不简单,便忍不住多关注了一些。
    周令怀虽然寄人篱下,深居简出,但在虞府里很受信任,他进虞府之后的一些事,并不难打听。
    闲云先生拜访虞府,虽然没有声张在外,但也没有偷偷摸摸,刻意避讳,有心人一打听,还是能打听出来的。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