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帝门歌:我花开后百花杀原著

第821页

    “九爷参与到此事之中,五爷可知?”姓钱的人问,“九爷是与我们一道走,还是要赐教我们几招?”
    杀萧长赢不至于,萧长彦不想和萧长卿撕破脸,至少现下不愿意,他们俩太早斗起来,只会便宜旁人。
    抓住萧长赢,从萧长卿手中置换利益,才是最好的法子。
    “爷今儿教教你们如何为人!”萧长赢刷的一下亮出了缠在腰间的软剑,一个翻身飞跃而起,持剑直击姓钱的人面门。
    对方一个闪躲,拔剑迎了上来,迅速将萧长赢逼入了他们的包围圈,他们可没有想要讲道义,围攻的方式配合的十分默契,哪怕萧长赢身手了得,功夫远在他们之上,一时间也打得难分难舍。
    双拳难敌四手,对方虽然有意不取萧长赢性命,可在萧长赢顽固抵抗,且抓住这一点斩杀了他们四人之后,他们也丢下了顾虑,对萧长赢下手更狠,几个回合,萧长赢的身上就多了不少口子,鲜血将他如火的红衣染透发黑,像极了当年的模样。
    直到一刀划过他的腰间,在他闪躲时挑飞了他腰间的香囊,萧长赢目光一寒,不顾身后的攻击,手中软剑在半空之中划出了残影,宛如无数的残剑在他正前方围攻之人眼底炸开。
    这些人都没有弄明白,也没有来得及闪躲,一个个双瞳爆破,鲜血顺流而下,被纵身回落下来的萧长赢长剑一扫,挑起一股细长的鲜血飞溅,划破了咽喉。
    随着这些人倒下的同时,一把剑刺穿了萧长赢右边的胸膛。
    其实刺来的两把剑,只不过关键时刻一抹黑影飞掠出来,挑开了另一把刺向萧长赢心口的铁剑,这人形如鬼魅,几个闪身就将被他拦下的人撂倒。
    萧长赢低头看着穿胸而过的剑,一把握住剑刃,手中的剑一个剑花后挽,就回刺到身后之人的体内。同时掰断胸口的剑,一个旋身,手中刺入的剑一划,身后的人轰然倒下。
    而他自己也只能用剑尖抵住地面,才能勉强支撑身体,保持住单膝下跪,没有倒下去。
    萧长赢抬起头看着面前站定的人,十分陌生的面孔,其实他早发现这个人,在这批人出现之后,这个人故意让他发现了行踪,先前还无法断定是敌是友,现在他大概猜到了:“我还以为……你要喀喀喀……替我收尸。”
    “太子殿下吩咐,要让殿下活着回京都。最好是躺着,哪儿也去不了。”来人一板一眼将萧华雍的话复述。
    他是负责保护萧长赢,不让萧长赢丢了性命,但为了萧长赢好,最好能让萧长赢再也没有力气胡乱跑出京都,参与他不敢参与之事。
    萧长赢闭着眼睛,他不想说话。
    萧华雍派来的人也不再多言,上前给萧长赢抹了点药,止住血,就扛起萧长赢离开,连夜用最快的速度将人送回京都。
    第737章 让他们臣服
    萧长赢只用了两日的时间就被送回了京都,一路上不断换马车,日夜兼程,人交到萧长卿的之后,萧华雍就像沈羲和坦白:“小九回来了,我的人送回来。”
    沈羲和在给萧华雍做衣裳,太子爷有一整个尚服局可以使唤,沈羲和又不是那种拘泥于后宅,一心相夫教子的贤妻,这等事萧华雍从不开口奢求,不过沈羲和有给父兄一年做四季衣裳的习惯,嫁与萧华雍之后,就从未厚此薄彼。
    闻言,她捏着针的素白指尖一顿:“受伤了?”
    虽是在问,但语气却是平淡的直言。萧长赢既然插手这件事情了,就不会半路抽身,哪怕是她亲自出面去阻拦都未必能够拦得下,以萧长赢的身手,除非是萧华雍亲自去,否则不易将其制服强行带回。
    能够被萧华雍的人送回,且需要萧华雍的人护送,只能是受伤了,而且伤得还不轻。
    和灵慧的人说话,就是格外轻松,一点就通。
    萧华雍的目光若有似无从沈羲和身上扫过,见她继续飞针走线,唇角微微上扬:“被小八的人重伤,性命无虞,却要将养个把月。”
    沈羲和轻轻颔首以示回应,未再多言,显然是不关心这件事情。
    萧华雍却没有就此将话题结束,而是逗弄着百岁又道:“是我引了小八之人去截杀。”
    “坏透了,坏透了!”
    沈羲和尚未做出反应,耳畔就传来了八岁的声音,抬眼就看到萧华雍手里握着一根细长打磨光滑的小木棍,刮着百岁腹下最柔软的羽毛,令百岁在笼架上跳来跳去,奈何它的一只脚拴着铁链子,怎么也逃不开萧华雍的魔爪。
    静默地看了会儿,沈羲和问:“为何?”
    她一时间没有想明白,萧华雍引萧长彦的人去截杀萧长赢的缘由,仅仅只是为了萧长赢这番以身犯险是为着她而去?
    若萧华雍只是介意这一点,萧长赢根本出不了京都,也不可能插手寻得到步疏林。萧华雍压根不需要萧长赢帮忙,他能确保萧长赢无性命之忧,一样能够保住步疏林的性命。
    也就不存在卸磨杀驴,等萧长赢帮了步疏林,再过河拆桥。
    又戳了百岁几下,看着百岁扑腾着翅膀嗷嗷叫:“呦呦鹿鸣,呦呦我心……”
    叫得萧华雍满意了,他才噙着一抹神秘而又愉悦的笑放下手中的木棍,没有回答沈羲和的问题,而是忽然道:“此次岷江一战,陛下定会疑心你们沈家要么与皇伯狼狈为奸,要么我在韬光养晦。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