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黄天之世

黄天之世 第551节

    “二十万民众,并非是二十万大军,不需要行军作战。”
    “我军为了筹备东郡之战,粮草都集中在了冀州南部,可以让泰山黄巾经由我军粮仓通过。”
    “这样可以进一步的减少粮食的损耗,而且我军军卒众多,可以及时掌控情况。”
    田丰顿了一顿,继续说道。
    “我已经和许安说的清楚无比,陈述了我军的情况,说是只能最低限度的食物保证,他答应了我提出的要求,我军只需要提供沿途的食物,医药之类的太平道会派出一支数百人医者队伍,携带药材进入冀州和迁移的泰山黄巾汇合。”
    “这样倒是不需要花我军太多的钱粮。”
    袁绍向前渡步,思索了片刻,继续言道。
    “不过二十万人西迁,确实是一个难题……”
    袁绍面露思索之色,这西迁,必须要一个能力出众的人负责,不然一旦出了乱子,将会耽误很多的事情,造成很大的破坏。
    “不如……”
    田丰看到袁绍面露难色,想要开口举荐辛评。
    辛评为官多年,精通政务,有能力,有手段,是一个适合的人选。
    “在下以为二十万人西迁之任务重大无比,非理政过人者不能胜任。”
    “而且这二十万人皆是太平道的道众,和许安订下誓约的正是元皓,对于誓约内容元皓清楚,元皓善于理政,既然如此,明公何不让元皓来主管此事。”
    逢纪眼珠一转,脸上露出了笑容,向着袁绍进言道。
    袁绍微微一愣,看向田丰。
    逢纪如此一说,袁绍也觉得似乎最佳的人选就是田丰。
    田丰闻言一怔,双目眯起,看向逢纪。
    逢纪素来和他不对付,他也是知道。
    逢纪所说的话,正是在针对他。
    一旦掌管西迁之事,那么东郡之战的一切都将会与他无关。
    不等田丰反驳,逢纪又一连说出数条田丰作为管理的优点。
    田丰看着袁绍的眼神,便知道袁绍已经是被逢纪说动。
    最后不出意料,最终安置移民的任务还是被交到了他的身上。
    田丰看了一眼逢纪,他感觉到了逢纪的敌意。
    “大局已定,命鞠义返回黎阳、高览进驻卫国。”
    袁绍目光向着南方望去。、
    十余日后,那大河之水将会成为南军的埋骨之地。
    赤德衰尽,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
    第六百四十五章 百转千回
    兖州,东郡濮阳。
    这里是汉军的大营所在。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日,孙坚命中郎将黄忠进攻黎阳,宣告着东郡之战正式打响。
    这一场大战注定影响深远,注定名垂在那青史之上。
    孙坚于濮阳大营誓师北伐,将刘协一直以来所赐的所有财帛尽数封赏而出吗,自己分毫不受。
    袁术亦不落于孙坚之后,将昔日偃师之战所受的财帛也全数分发给诸军。
    孙坚本就在军中名望极高,袁术虽然稍有逊色,但是偃师之战,所有人都看到袁术的表现。
    承受了西凉军最猛烈的攻击,在军阵溃散之时,面对着犹如排山倒海一般冲击而来的西凉铁骑之时,袁术亲冒矢石,手持长戟,顶盔掼甲立于阵前,手刃十数人,最终止住了溃势。
    偃师一战后,袁术受封高阳亭侯,并被进为前将军,在军中的威望如今仅次于孙坚。
    两人的行为使得汉军士气大振,汉军攻势如火,大火熊熊燃起,并迅速的蔓延向北岸。
    鏖战十余日后,中郎将黄忠击破袁绍麾下的延津水师。
    延津在黎阳的西南方,是通往北岸的一处主要渡口。
    镇守延津的是袁绍麾下的两名校尉吕旷、吕翔。
    没有了水师的制约,黄忠先是派兵昼夜袭扰延津,延津袁绍军不堪其扰,疲惫不堪。
    数日之后,黄忠点齐军兵,突袭延津大营。
    吕旷、吕翔两人因为之前黄忠的不断袭扰,只以为又如同往常一样风声大雨点小,因此没有太过于在意。
    而正是这一疏忽,给了黄忠机会。
    黄忠带人杀入营中,燃放大火。
    等到营地大乱,吕旷、吕翔两人才如梦初醒,想要组织反击。
    两人带着亲卫,走了不到百步,便和黄忠遭遇。
    狭路相逢,吕旷、吕翔两人见到黄忠一身将甲,便知道黄忠恐怕就是这场夜袭的指挥官。
    此时军营大乱,大量的汉兵突入营中,要想反败为胜最好的办法,就是击杀黄忠。
    吕旷、吕翔两人没有犹豫,两人带着亲卫,直取黄忠。
    他们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之下其实没有错误,他们错的是挑错了对手。
    黄忠并非名门之后,也非是世家出身,他能够在荆州一路晋升,登临中郎将之高位,靠的并非是什么家世背景,也并非是什么阿谀奉承,而是靠着他的腰间的宝雕弓和手中玄铁刀。
    吕旷、吕翔两人还未冲来,黄忠已是连发三箭。
    三箭直取吕旷的面门、咽喉以及他座下的战马。
    吕旷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被黄忠射落下马,当场毙命。
    眼见兄弟死难,吕翔目眦欲裂,但是黄忠手中那在火光之下泛着幽暗光芒的玄铁刀已经呼啸而来。
    须臾之间,吕旷、吕翔两人便被黄忠所杀,延津袁军大营最后的抵抗也就此宣告终结。
    随后黄忠与曹操两人领兵向黎阳进发,而袁术也带领南阳兵和刘备带领的幽州兵攻入卫国。
    袁绍军原本坚不可摧的防线,在连番的猛攻之下,逐渐露出了破绽,袁绍军节节后退,只能稳住阵线,却无法发起进攻。
    大局似乎已定,前线每一天都会传来捷报。
    一面又一面缴获的旌旗被送往濮阳的汉军大营,报捷的文书如同雪花一般散落向四周。
    一切都似乎预示着他们即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前线汉军连番的胜利和高昂的士气也影响着后方。
    濮阳汉军大营之中,守卫着营垒的军卒无一不是精神焕发,昂首挺胸。
    只是不知道为何,前线的一些将校行色匆匆的返回了濮阳。
    濮阳汉军大营帅帐之中,孙坚面色阴沉,端坐于上首。
    众将列作于两侧,袁术列坐于右首,曹操列坐于左首。
    曹操正式接任兖州刺史一职,兼任奋武将军,统领兖州兵,诸将之中,除去袁术之外,只有曹操的官职最高。
    禁军统领伏德、中郎将黄忠、平原相刘备等将分别列坐。
    前线的主要将领几乎云集濮阳大营。
    刘备坐在曹操的旁侧,他如今的官位其实并不低。
    之前公孙瓒便表奏他为平原相,后来刘备救援公孙瓒,止住了幽州军的溃势,公孙瓒又表举刘备为平虏将军。
    公孙瓒北逃之后,刘备依靠着平原,抵抗冀州和青州两州的进攻,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之下,还小胜了数阵,最后领着麾下五千幽州骑和三千余名步卒一路折返,成功的向南撤离。
    后来泰山黄巾军西进围攻济北国的时候,若不是刘备及时领兵来援,牵制了泰山黄巾军的兵力,恐怕曹操不能那么轻松的挡住泰山黄巾军的攻势。
    坐在袁术身旁的人则是伏德,其父名为伏完,是当朝的中散大夫。
    伏完乃是大司徒伏湛七世孙,袭爵“不其侯”,官拜侍中,娶了汉桓帝长女阳安长公主刘华为妻。
    陈都中有传言,伏完的女儿伏寿似乎要被立做皇后。
    虽然天子尚幼,但是传言有板有眼,而陈都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是佐证了这一件事。
    陈都禁军统领的职位,最后被委任给了伏德,其军名为“中垒”,与汉武帝元鼎六年时,于北军新设八禁兵之一的“中垒”同名。
    伏德接任中垒校尉,虽然是校尉之职,但实则位高权重。
    刘备虽然现在是平虏将军,但是地位却是比不过伏德。
    伏德并没有武名,虽然身形还算健壮,但是比起曹操、刘备、黄忠等人皆是少了一股英武之气,倒是显得有些阴柔,倒是和曾经的袁术气质有些相仿。
    袁术曾经放浪形骸,花天酒地,不过这数年以来的军旅生涯和经历,已经是让袁术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如今的袁术早已经不再是昔日的那个身穿着锦衣,纵情声色的世家贵公子。
    刘备微微侧目,看向袁术。
    此时袁术正襟危坐,一身的戎装,头戴铁冠,眉目犀利,只是面色和孙坚一样同样阴沉。
    饶是谁见了如今的袁术,都难以想象袁术曾经会是一个放荡不堪的世家子。
    帐中坐着的人并不多,除去他们五人之外,便只有荀彧、郭嘉两人。
    刘备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的眉头微蹙。
    他心中有一种不妙的预感,他感觉原本稳操胜券的东郡之战可能有了新的变化,他们可能……
    孙坚合上了手中的帛书,闭上了双目,他的声音低沉无比,不复平日的激昂。
    “黄巾军出函谷关,兵进洛阳,洛阳已经沦陷……”
    刘备霍然抬头看向孙坚,强忍住了站起来的冲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