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养崽手册(112)
旁边的村民也都连连点头:是啊,太多了,小唐老师冲动了。
唐晚吟刚想说不用商量,这是她跟孟玉英、何云平已经沟通好了的。
但是看到聂源的眼神,突然明白过来,聂源是有事儿找她。
孟玉英也看到了,笑着拍了拍唐晚吟的手:放心,聂源哥是个好人,云平扶我回去就行了,孩子们我也带回去了。
唐晚吟这才留下来。
那边聂源解答完村民的问题,总算是找到时间跟唐晚吟说话了。
才初春的天气,聂源的脑袋上一脑袋的汗:不好意思啊,让你久等了。
唐晚吟连忙道:没事没事,大队长找我说什么啊?
聂源笑了:你是小祁的媳妇儿,你就跟小祁一样喊我聂源哥吧,都是一个村里从小一起长大的,不用搞那些套路。
聂源说话挺朴实的,唐晚吟也笑了:可你到底是大队长啊。
聂源道:大队长也没啥,就是个名头,村里的日子能好过起来才是正经事。
要是别人能让村里富裕起来,这个大队长给别人当也是一样。
聂源说这话,真诚,也霸气。
三年的学习不是白学的。
他是真的有把握让村子富起来的。
唐晚吟也很高兴:那可就太好了。
知道新大队长没有那满脑子的官腔本位主义,一心想让村民致富,这可太对唐晚吟的胃口了。
聂源这才说起自己找唐晚吟的事儿:是这样的,小祁写信都跟我说了,我这回能官复原职,你跟小祁帮了我大忙。
唐晚吟受宠若惊:没有没有,其实其实也不是为了谁,就是为了我自己。
在李山手底下,可真没什么好日子过。
聂源笑道:我知道,但我不是受益者吗?所以还是要跟你说声谢谢。
聂源哥太客气了。
聂源表达完感谢之后,才说起正经事:小祁把家里的情况给我介绍了一下,你这边护校出身,现在也拿到毕业证了,属于知识型人才。
玉英妹子跟小何又有放牧的经验,而且小何还是畜牧专业出身的,看着是个文化人。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村今年不是搞试点吗?但是上头也有顾虑,目前还不能公开,所以只能悄悄派一个技术员下来,剩下的,还得我们村里自己想办法。
目前报名的已经有两百多头猪了,应该还有些人会回家商量,陆陆续续增加,我估摸着最后的规模应该在四百到五百之间。
聂源做过详细的计划跟设想:按照科学养猪理念,最少一百头猪就要配备一个专业技术人才,咱们村应该设立四到五名。
唐晚吟点头:这是好事啊,重视科学重视技术。
现在的人养猪普遍也就两三百斤。
虽然有品种跟饲料的限制,但是着实也太少了。
因为后世的猪,普遍都在四五百斤,还有超级大猪,六百到八百斤的。
都是可以尝试的。
(小科普:我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约克夏猪,是英国跟中国品种的杂交猪型,分为大中小三种,国内习惯称为小白猪、大白猪等,成年公猪体重为300~450千克,母猪为200~350千克。因为长得快,出肉率高,下崽多,很快就在国内推广开了。
本文设定的试点生产队养殖的猪就是这种大约克夏猪,也称大白猪。
大白猪的三个优点如下:
1、成长快:成长期一天能长750克,六个月体重就可以达到90公斤;
2、出肉率高:尤其是瘦肉率高,屠宰率为72%,瘦肉率达60%~65%;
3、下崽多:正常8到10个月就可以配种下崽了,产崽数量在911头。
大白猪最高可以长到六到八百斤,但是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为了保证肉质鲜嫩,所以通常在两百多斤的时候就出栏了,并不是只能长到两百多斤哈。)
唐晚吟对猪肉有执念,养得越多越好,那样她吃肉也就越容易。
聂源听见唐晚吟很推崇科学养猪,也很高兴。
笑道:没错,要科学养猪,我也给你放个话,这回上头给我们下发的猪种是新引进的约克夏猪。
前两年已经小规模试验养殖过了,跟单纯的本土猪相比,长得快,出肉多,耐病性也强。
这一回全国一共选了二十多个地方做试验基地,进行预推广,我先前就对养猪感兴趣,加上之前那事儿也算是我的一个执念吧,所以看到上头有这样的政策,就立刻报名了。
唐晚吟明白:这是好事啊!
所以,聂源跟唐晚吟商量,我找你有两个事儿。
第一,以我的名义,你扩大养殖规模。
第二,我想聘请你跟玉英和小何,做咱们村的技术员。
技术员?太好了啊!这个唐晚吟真没想到。
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好事等着她!
玉英姐跟小何都不用下地了,太好了吧!
聂源见唐晚吟高兴,连忙又道:但是你回去找玉英他们商量一下,这个技术员也不是好当的,我能够给你们一些帮助,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推广实验,养猪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聂源的语气有些沉重:猪是村民的命根子,要是猪出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对技术员有意见的。
有意见都是轻的。
动了人家的命根子,不把技术员给生吞活剥了就算是好的。
唐晚吟明白过来了。
技术员这活儿可不轻省,压力大,还容易遭骂。
唐晚吟点头:我明白了,我回去找大姐他们商量一下。
聂源点头:行,就这两个事儿,你们商量商量,我的想法是再给你们加十五头,你们奔着三十头去。
听到这个,唐晚吟连忙道:三十头这么多的话自家院子肯定是养不下了,村里能不能有点儿扶持,比如给建个猪窝什么的?
聂源笑道:放心吧,肯定会的,我这边已经拿到了上头给的技术图纸,里面就包括科学化养猪的猪窝图纸,我接下来就会找人开始建窝了。
唐晚吟听了,大为高兴:那就太好了!
从老村长家离开,唐晚吟一回去就跟孟玉英跟何云平商量了。
这等好事,孟玉英跟何云平都看得很明白。
风险是伴随着收益的。
全国才二十几个试验点,这是很容易做出成绩来的。
他们这种几经波折的边缘人,缺的就是这种机会。
还商量什么啊。
果然,三人很快达成一致。
为了这事儿,唐晚吟还特地去镇上给孟宇祁寄了封信。
孟宇祁的回话只有三个意思
第一,听聂源的,聂源人品可靠,思想先进,尤其这三年的学习,对上头的政策了解更加透彻。
第二,两张机械图纸已经经过审验,随信寄回三百块钱,其他的缺口他再想办法。
第三,想她。
前两件事写了一页信纸,后面想她,单独写了一整页。
这家伙,分明是知道唐晚吟会拿第一页信纸给孟玉英他们看,所以语气无比正经严肃,仿佛一点儿私心都没有。
可是后面一张,那叫一个缠绵暧昧。
唐晚吟看得都面红心跳。
难怪说以前的人会写情书呢,啧啧,这遣词造句,让她看了三遍心里还是小鹿乱撞。
几人达成一致,自家领了十五头猪,聂源单独以自己的名义,又领了十五头。
一共三十头猪,就在村外的野地里起了猪圈。
正好孟家的屋子在村头,离野地不算远,方便照看。
(PS:本章内有科普内容,但是放心,本章超长,正文字数已经超标哈。)
第274章 青二代
新来的技术员叫熊杰松,二十出头,工农兵大学生出身。
戴着一副圆眼镜,脸也圆圆的,长得很有福相,很可爱。
聂源把熊杰松交给唐晚吟他们带了。
唐晚吟把西厢房原来的那个小教室给熊杰松住了。
正好熊杰松喜欢写写算算,连黑板都是现成的。
东厢房这边唐晚吟自己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
反正房间都大,等孩子们大了,直接从炕上再砌个矮墙,将房间一分为二就行。
不过眼下倒是不用,三个孩子年纪还小,感情也好。
唐晚吟有一回偷听到子敏悄悄对子清说:姐,咱们带着子礼睡这边,这样爸回来的时候就能跟妈一起睡了。
子敏说:不然每回爸跟妈都要折腾一遍,假装分开带我们睡觉,然后半夜再把子礼抱过来太折腾了。
唐晚吟听着就是老脸一红。
看看孟宇祁这做的什么事儿!
丢脸丢大发了!
唐晚吟想说你们妈我虽然是颜控,但是也没有到那份上。
唐晚吟本来想澄清澄清的,但是很快又改了主意。
因为,子清答应了子敏:好啊,那我们三个一起睡。
出了一趟门,子清好像胆子也大了一些。
来回辗转好几趟车,子清在火车上也跟着折腾。
虽然不舒服,但是精神却好了很多。
现在睡觉安分了,轻易也不会再做噩梦了。
唐晚吟觉得让她从跟大人睡,变成跟孩子睡,应该是件好事。
所以就没出面。
默认了子敏的安排。
三个娃睡一间,她睡另外一间。
至于孟宇祁等他回来再说吧!
养猪的活儿就这么开始了。
刚开始想的好,但是干起来那是真累。
不算知青点里的那几头大猪,光三十头小猪崽,一天就要吃掉七八十斤的猪食。
孟玉英带着孩子在河边割猪草,何云平一趟一趟地运送。
唐晚吟上午上完课,下午就得跟熊杰松一起各家各户地跑。
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在自家原有的猪圈里养猪的。
交钱建新猪圈的,只有唐晚吟家,老村长,也就是聂源跟苏江红家,还有卫家、葛家等十来家人家。
其中除了李家本家的三户人家之外,其他的都跟唐晚吟关系不错。
平时晚上就让各家出两个男丁值夜。
熊杰松因为住在孟家,所以也算是孟家的一员。
他跟何云平两个人换着来,差不多十天会轮上一班,也还好。
孟宇祁中间又写信过来了,他为了多赚些钱,没有休假,而是直接被借去了另外一家单位,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
一趟下来,能多赚十多块钱。
孟宇祁零零散散地往家寄钱,孟玉英跟何云平很本分,不多打听。
唐晚吟这边找瘦猴出了点东西,拿了些钱。
另外知青点的猪也越发地长大了,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先出栏了一头。
出栏都是要统一送到国营屠宰场去的。
养了半年,只有一百五十来斤。
虽然没办法跟约克夏猪比,但也算是土猪里的佼佼者了。
唐晚吟自己知道,她的空间水肯定起作用了。
这还是她省着用,没敢用太多的情况。
前期为了怕小猪崽生病,差不多三天就要加一点空间水。
后期就是十天半个月才加一次了。
免得这猪长得太厉害,太扎眼。
但即便这样,他们养猪的事儿还是得到了公社的表扬。
先前副社长拉了两头走,这回又出栏一头。
除掉他们抓猪崽的钱,剩下一共返还了六十斤肉票,还有八十块钱。
当天晚上就在陈东跟付月梅家里分钱了。
参与养猪的一共六个人,陈东付月梅,唐晚吟孔秋露,柴永兵程浩,
每人分了十斤肉票,十块钱。
剩下的二十块钱,暂时放到陈东手里,留着买饲料或者打针吃药用。
养了半年了,终于看到收获了,大家都很兴奋。
付月梅说:这可算是头一回见到钱了!
他们都是比唐晚吟早来的知青,安置费早就用完了。
十八九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天天吃红薯,吃得烧心放屁。
一点儿出路跟希望都看不到。
这回好了,总算是看到钱了。
被副社长拉走的那两头不算,也就赚了个成本钱。
但是他们这儿还有十七头呢。
算到今年年底,一头猪返还三十斤肉票,四十块钱的话,那一共有五百一十斤肉票,六百八十块钱。
每个人能分到一百多块钱跟大几十斤肉票!
唐晚吟倒是不在乎这些钱,但是这肉票好啊。
肉票倒腾出去也能一比一地换钱。
差不多相当于人均年收入两百块。
像陈东跟付月梅这样的,两个人一年养猪收入四百块。
再加上陈东还下地干活,还给别人帮忙赚点儿零花钱。
一年下来怎么也得有六百块钱了。
这在这年头可就是一笔巨款了!
柴永兵也高兴:太好了,太好了!就算夏天咱们不卖猪,我也能让我妹上学,到年底我总能给她还上债的!
唐晚吟看着激动不已的小伙伴们,心里也很是感动。
哪怕环境再艰难,依然有人奋斗不息,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分钱让人高兴,还有两桩喜事让人高兴。
一个是孔秋露。
孔秋露一贯的咋咋呼呼,这会儿倒是显得有些害羞腼腆了。
我跟戴彦亭定了五月一号劳动节结婚,到时候我就去下河村了。
结婚之后,户口就得跟着戴彦亭走了。
虽然是好事,但是一想到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就要去别的地方了,大家都有点儿不舍。
唐晚吟安慰道:没关系的,下河村离这里也不远,戴彦亭家不是有自行车吗?骑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半个小时路程在现在的人看来,那都不算事儿!
孔秋露点点头:嗯,我娘家那么远,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娘家人了,可不许不让我回来。
大家都笑了:谁还能不让你回来啊!你不回来,我们去接你!
这种一同下乡培养起来的感情,深厚得令人感慨。
第二件喜事就是付月梅怀孕了。
他们俩其实早就住一起了,真要说没点儿事,那肯定也没人信。
两人能拖着跟家里通了气再怀孕,已经是十分地克制了。
付月梅说:才两个多月,还没显怀。
大家又惊又喜:这算是咱们这批知青里的第一个孩子吧?
唐晚吟笑着道:没错,第一个青二代!
青二代?这名字有意思。大家咂摸了一会儿,觉得很是那么回事。
第275章 缝纫机
养猪的日子过得很快。
付月梅怀孕了,陈东就有了养家糊口的压力。
比以前更能干。
柴永兵跟程浩也是,尝到了养猪的甜头,越发努力。
借着聂队长给村里修猪圈的当口,也在村外野地里起了猪圈。
有上头的扶持,可以由大队先借钱修建,等猪出栏了再还。
知青跟村民们都干劲十足。
柴永兵他们又抓了六头约克夏猪,想看看这猪是不是跟传说中一样能长。
四月份的一天,孔秋露来找唐晚吟:我妈给我寄了块红料子,说是今年流行的新货,你看怎么样?
唐晚吟一看,好家伙!
这不是传说中的的确良吗!
恋耽美
唐晚吟刚想说不用商量,这是她跟孟玉英、何云平已经沟通好了的。
但是看到聂源的眼神,突然明白过来,聂源是有事儿找她。
孟玉英也看到了,笑着拍了拍唐晚吟的手:放心,聂源哥是个好人,云平扶我回去就行了,孩子们我也带回去了。
唐晚吟这才留下来。
那边聂源解答完村民的问题,总算是找到时间跟唐晚吟说话了。
才初春的天气,聂源的脑袋上一脑袋的汗:不好意思啊,让你久等了。
唐晚吟连忙道:没事没事,大队长找我说什么啊?
聂源笑了:你是小祁的媳妇儿,你就跟小祁一样喊我聂源哥吧,都是一个村里从小一起长大的,不用搞那些套路。
聂源说话挺朴实的,唐晚吟也笑了:可你到底是大队长啊。
聂源道:大队长也没啥,就是个名头,村里的日子能好过起来才是正经事。
要是别人能让村里富裕起来,这个大队长给别人当也是一样。
聂源说这话,真诚,也霸气。
三年的学习不是白学的。
他是真的有把握让村子富起来的。
唐晚吟也很高兴:那可就太好了。
知道新大队长没有那满脑子的官腔本位主义,一心想让村民致富,这可太对唐晚吟的胃口了。
聂源这才说起自己找唐晚吟的事儿:是这样的,小祁写信都跟我说了,我这回能官复原职,你跟小祁帮了我大忙。
唐晚吟受宠若惊:没有没有,其实其实也不是为了谁,就是为了我自己。
在李山手底下,可真没什么好日子过。
聂源笑道:我知道,但我不是受益者吗?所以还是要跟你说声谢谢。
聂源哥太客气了。
聂源表达完感谢之后,才说起正经事:小祁把家里的情况给我介绍了一下,你这边护校出身,现在也拿到毕业证了,属于知识型人才。
玉英妹子跟小何又有放牧的经验,而且小何还是畜牧专业出身的,看着是个文化人。
我是这样想的,咱们村今年不是搞试点吗?但是上头也有顾虑,目前还不能公开,所以只能悄悄派一个技术员下来,剩下的,还得我们村里自己想办法。
目前报名的已经有两百多头猪了,应该还有些人会回家商量,陆陆续续增加,我估摸着最后的规模应该在四百到五百之间。
聂源做过详细的计划跟设想:按照科学养猪理念,最少一百头猪就要配备一个专业技术人才,咱们村应该设立四到五名。
唐晚吟点头:这是好事啊,重视科学重视技术。
现在的人养猪普遍也就两三百斤。
虽然有品种跟饲料的限制,但是着实也太少了。
因为后世的猪,普遍都在四五百斤,还有超级大猪,六百到八百斤的。
都是可以尝试的。
(小科普:我国20世纪70年代引进约克夏猪,是英国跟中国品种的杂交猪型,分为大中小三种,国内习惯称为小白猪、大白猪等,成年公猪体重为300~450千克,母猪为200~350千克。因为长得快,出肉率高,下崽多,很快就在国内推广开了。
本文设定的试点生产队养殖的猪就是这种大约克夏猪,也称大白猪。
大白猪的三个优点如下:
1、成长快:成长期一天能长750克,六个月体重就可以达到90公斤;
2、出肉率高:尤其是瘦肉率高,屠宰率为72%,瘦肉率达60%~65%;
3、下崽多:正常8到10个月就可以配种下崽了,产崽数量在911头。
大白猪最高可以长到六到八百斤,但是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为了保证肉质鲜嫩,所以通常在两百多斤的时候就出栏了,并不是只能长到两百多斤哈。)
唐晚吟对猪肉有执念,养得越多越好,那样她吃肉也就越容易。
聂源听见唐晚吟很推崇科学养猪,也很高兴。
笑道:没错,要科学养猪,我也给你放个话,这回上头给我们下发的猪种是新引进的约克夏猪。
前两年已经小规模试验养殖过了,跟单纯的本土猪相比,长得快,出肉多,耐病性也强。
这一回全国一共选了二十多个地方做试验基地,进行预推广,我先前就对养猪感兴趣,加上之前那事儿也算是我的一个执念吧,所以看到上头有这样的政策,就立刻报名了。
唐晚吟明白:这是好事啊!
所以,聂源跟唐晚吟商量,我找你有两个事儿。
第一,以我的名义,你扩大养殖规模。
第二,我想聘请你跟玉英和小何,做咱们村的技术员。
技术员?太好了啊!这个唐晚吟真没想到。
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好事等着她!
玉英姐跟小何都不用下地了,太好了吧!
聂源见唐晚吟高兴,连忙又道:但是你回去找玉英他们商量一下,这个技术员也不是好当的,我能够给你们一些帮助,但是毕竟是第一次推广实验,养猪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聂源的语气有些沉重:猪是村民的命根子,要是猪出了问题,他们一定会对技术员有意见的。
有意见都是轻的。
动了人家的命根子,不把技术员给生吞活剥了就算是好的。
唐晚吟明白过来了。
技术员这活儿可不轻省,压力大,还容易遭骂。
唐晚吟点头:我明白了,我回去找大姐他们商量一下。
聂源点头:行,就这两个事儿,你们商量商量,我的想法是再给你们加十五头,你们奔着三十头去。
听到这个,唐晚吟连忙道:三十头这么多的话自家院子肯定是养不下了,村里能不能有点儿扶持,比如给建个猪窝什么的?
聂源笑道:放心吧,肯定会的,我这边已经拿到了上头给的技术图纸,里面就包括科学化养猪的猪窝图纸,我接下来就会找人开始建窝了。
唐晚吟听了,大为高兴:那就太好了!
从老村长家离开,唐晚吟一回去就跟孟玉英跟何云平商量了。
这等好事,孟玉英跟何云平都看得很明白。
风险是伴随着收益的。
全国才二十几个试验点,这是很容易做出成绩来的。
他们这种几经波折的边缘人,缺的就是这种机会。
还商量什么啊。
果然,三人很快达成一致。
为了这事儿,唐晚吟还特地去镇上给孟宇祁寄了封信。
孟宇祁的回话只有三个意思
第一,听聂源的,聂源人品可靠,思想先进,尤其这三年的学习,对上头的政策了解更加透彻。
第二,两张机械图纸已经经过审验,随信寄回三百块钱,其他的缺口他再想办法。
第三,想她。
前两件事写了一页信纸,后面想她,单独写了一整页。
这家伙,分明是知道唐晚吟会拿第一页信纸给孟玉英他们看,所以语气无比正经严肃,仿佛一点儿私心都没有。
可是后面一张,那叫一个缠绵暧昧。
唐晚吟看得都面红心跳。
难怪说以前的人会写情书呢,啧啧,这遣词造句,让她看了三遍心里还是小鹿乱撞。
几人达成一致,自家领了十五头猪,聂源单独以自己的名义,又领了十五头。
一共三十头猪,就在村外的野地里起了猪圈。
正好孟家的屋子在村头,离野地不算远,方便照看。
(PS:本章内有科普内容,但是放心,本章超长,正文字数已经超标哈。)
第274章 青二代
新来的技术员叫熊杰松,二十出头,工农兵大学生出身。
戴着一副圆眼镜,脸也圆圆的,长得很有福相,很可爱。
聂源把熊杰松交给唐晚吟他们带了。
唐晚吟把西厢房原来的那个小教室给熊杰松住了。
正好熊杰松喜欢写写算算,连黑板都是现成的。
东厢房这边唐晚吟自己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
反正房间都大,等孩子们大了,直接从炕上再砌个矮墙,将房间一分为二就行。
不过眼下倒是不用,三个孩子年纪还小,感情也好。
唐晚吟有一回偷听到子敏悄悄对子清说:姐,咱们带着子礼睡这边,这样爸回来的时候就能跟妈一起睡了。
子敏说:不然每回爸跟妈都要折腾一遍,假装分开带我们睡觉,然后半夜再把子礼抱过来太折腾了。
唐晚吟听着就是老脸一红。
看看孟宇祁这做的什么事儿!
丢脸丢大发了!
唐晚吟想说你们妈我虽然是颜控,但是也没有到那份上。
唐晚吟本来想澄清澄清的,但是很快又改了主意。
因为,子清答应了子敏:好啊,那我们三个一起睡。
出了一趟门,子清好像胆子也大了一些。
来回辗转好几趟车,子清在火车上也跟着折腾。
虽然不舒服,但是精神却好了很多。
现在睡觉安分了,轻易也不会再做噩梦了。
唐晚吟觉得让她从跟大人睡,变成跟孩子睡,应该是件好事。
所以就没出面。
默认了子敏的安排。
三个娃睡一间,她睡另外一间。
至于孟宇祁等他回来再说吧!
养猪的活儿就这么开始了。
刚开始想的好,但是干起来那是真累。
不算知青点里的那几头大猪,光三十头小猪崽,一天就要吃掉七八十斤的猪食。
孟玉英带着孩子在河边割猪草,何云平一趟一趟地运送。
唐晚吟上午上完课,下午就得跟熊杰松一起各家各户地跑。
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在自家原有的猪圈里养猪的。
交钱建新猪圈的,只有唐晚吟家,老村长,也就是聂源跟苏江红家,还有卫家、葛家等十来家人家。
其中除了李家本家的三户人家之外,其他的都跟唐晚吟关系不错。
平时晚上就让各家出两个男丁值夜。
熊杰松因为住在孟家,所以也算是孟家的一员。
他跟何云平两个人换着来,差不多十天会轮上一班,也还好。
孟宇祁中间又写信过来了,他为了多赚些钱,没有休假,而是直接被借去了另外一家单位,进行设备的维修保养。
一趟下来,能多赚十多块钱。
孟宇祁零零散散地往家寄钱,孟玉英跟何云平很本分,不多打听。
唐晚吟这边找瘦猴出了点东西,拿了些钱。
另外知青点的猪也越发地长大了,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先出栏了一头。
出栏都是要统一送到国营屠宰场去的。
养了半年,只有一百五十来斤。
虽然没办法跟约克夏猪比,但也算是土猪里的佼佼者了。
唐晚吟自己知道,她的空间水肯定起作用了。
这还是她省着用,没敢用太多的情况。
前期为了怕小猪崽生病,差不多三天就要加一点空间水。
后期就是十天半个月才加一次了。
免得这猪长得太厉害,太扎眼。
但即便这样,他们养猪的事儿还是得到了公社的表扬。
先前副社长拉了两头走,这回又出栏一头。
除掉他们抓猪崽的钱,剩下一共返还了六十斤肉票,还有八十块钱。
当天晚上就在陈东跟付月梅家里分钱了。
参与养猪的一共六个人,陈东付月梅,唐晚吟孔秋露,柴永兵程浩,
每人分了十斤肉票,十块钱。
剩下的二十块钱,暂时放到陈东手里,留着买饲料或者打针吃药用。
养了半年了,终于看到收获了,大家都很兴奋。
付月梅说:这可算是头一回见到钱了!
他们都是比唐晚吟早来的知青,安置费早就用完了。
十八九到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天天吃红薯,吃得烧心放屁。
一点儿出路跟希望都看不到。
这回好了,总算是看到钱了。
被副社长拉走的那两头不算,也就赚了个成本钱。
但是他们这儿还有十七头呢。
算到今年年底,一头猪返还三十斤肉票,四十块钱的话,那一共有五百一十斤肉票,六百八十块钱。
每个人能分到一百多块钱跟大几十斤肉票!
唐晚吟倒是不在乎这些钱,但是这肉票好啊。
肉票倒腾出去也能一比一地换钱。
差不多相当于人均年收入两百块。
像陈东跟付月梅这样的,两个人一年养猪收入四百块。
再加上陈东还下地干活,还给别人帮忙赚点儿零花钱。
一年下来怎么也得有六百块钱了。
这在这年头可就是一笔巨款了!
柴永兵也高兴:太好了,太好了!就算夏天咱们不卖猪,我也能让我妹上学,到年底我总能给她还上债的!
唐晚吟看着激动不已的小伙伴们,心里也很是感动。
哪怕环境再艰难,依然有人奋斗不息,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
分钱让人高兴,还有两桩喜事让人高兴。
一个是孔秋露。
孔秋露一贯的咋咋呼呼,这会儿倒是显得有些害羞腼腆了。
我跟戴彦亭定了五月一号劳动节结婚,到时候我就去下河村了。
结婚之后,户口就得跟着戴彦亭走了。
虽然是好事,但是一想到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就要去别的地方了,大家都有点儿不舍。
唐晚吟安慰道:没关系的,下河村离这里也不远,戴彦亭家不是有自行车吗?骑车半个小时就到了。
半个小时路程在现在的人看来,那都不算事儿!
孔秋露点点头:嗯,我娘家那么远,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娘家人了,可不许不让我回来。
大家都笑了:谁还能不让你回来啊!你不回来,我们去接你!
这种一同下乡培养起来的感情,深厚得令人感慨。
第二件喜事就是付月梅怀孕了。
他们俩其实早就住一起了,真要说没点儿事,那肯定也没人信。
两人能拖着跟家里通了气再怀孕,已经是十分地克制了。
付月梅说:才两个多月,还没显怀。
大家又惊又喜:这算是咱们这批知青里的第一个孩子吧?
唐晚吟笑着道:没错,第一个青二代!
青二代?这名字有意思。大家咂摸了一会儿,觉得很是那么回事。
第275章 缝纫机
养猪的日子过得很快。
付月梅怀孕了,陈东就有了养家糊口的压力。
比以前更能干。
柴永兵跟程浩也是,尝到了养猪的甜头,越发努力。
借着聂队长给村里修猪圈的当口,也在村外野地里起了猪圈。
有上头的扶持,可以由大队先借钱修建,等猪出栏了再还。
知青跟村民们都干劲十足。
柴永兵他们又抓了六头约克夏猪,想看看这猪是不是跟传说中一样能长。
四月份的一天,孔秋露来找唐晚吟:我妈给我寄了块红料子,说是今年流行的新货,你看怎么样?
唐晚吟一看,好家伙!
这不是传说中的的确良吗!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