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八十二章 绝望的结束和开始
修长战舰护卫着七艘高干舷,宽船身,至少三千料的三桅大海船,能载二三十人的小船正由船舷两侧的低矮吊车缀下海面,渔网般的绳梯挂在船身上,步枪、毛毯、水壶、弹药袋的士兵挤在船边,借着绳网换乘小船。
“每条子母舰载四百兵,搭八条小船,三个波次就能把所有兵和四门四斤炮送上岸。最多两个时辰,仁川岸上就有齐装满员的两个营,加上舰炮的掩护,就算有两万敌军阻击,也能轻松当面打垮。”
韩再兴已换乘小船上岸指挥,郑永对留在战舰上指挥补给运送的副帅张应这么介绍着。
“海军这几年没造战舰,就造这种运兵船了?”
张应对这种运兵船赞叹不已,就靠这种船的高效率,登陆仁川才从纸面计划变成现实。
眼下是圣道十二年七月底,六月时,接报锡保所部“联军”入朝,同时年羹尧也在调度兵马,准备渡海参战,韩国崇道皇帝有些发慌,韩再兴和张应两帅也认为,继续这么由北向南平推划不来,毕竟“韩军”还不堪大用。
于是登陆仁川的计划就浮上水面,但根据之前罗五桂所掌握的仁川水文来看,这个计划很难实现。
由海到陆,即便还不是机械化时代,要运的只是兵丁、火炮、枪弹和粮草,事情也没那么简单。仁川海道狭窄,潮汐落差大,行船靠岸的窗口时间短。要成建制地送上大军,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只是送两个营的先头部队上岸就要至少一整天,而守军因前次福华公司船队登陆的经验已有所准备,这种上岸速度,难以及时形成战力,驱逐可能多达两万的守军。
仁川就在朝鲜的腰眼上,离汉城不过六十里地。从仁川上岸,直逼汉城,这是刚出炉的参谋都能给出的必选方案。但鉴于陆军上岸的速度,以及仁川复杂的水文,韩再兴的方案最初还被不少部下暗中置疑,乃至怀疑韩再兴这员宿将的能力。
罗五桂的仁川水文资料解决了第二个顾虑,而第一个顾虑,则由海军的运兵船和登陆方案打消了。
郑永道:“萧老大说了,咱们海军不仅要管海上,所有舰炮能轰到的范围,也都归我们管。现在海面上没什么威胁,海军的另一桩工作,就是在最快的时间里,用最直接的路线,把尽可能多的兵和辎重由海送上陆地。”
他的话语里还含着发自肺腑的期待:“香港船厂还在琢磨宋代的子母船,想让小船直接从大船的肚子里吐出来呢。”
张应欣慰地点头,这下他总算能在朝鲜拿到战功了。他这个皇帝的老班底,萧胜的老兄弟,一直在军中默默无闻,跟康熙和雍正的历次南北大战,都没能独挡一面,大多时候还坐守腹地。
这次他终于捞到了出战的机会,皇帝允了他,也是看在他更长于交际,因此派他为副手,负责协调志愿军和韩人的关系。
韩再兴比他“从龙”晚得多,跟皇帝的关系也远得多,说张应心中没有疙瘩,那是虚伪。但入朝一大堆事,乃至整个志愿军的成败都押在了主帅身上,习惯了敲边鼓的张应也暗自庆幸。
四斤炮的清亮嗓音在岸上吼了起来,接着是雨点般的排枪声,想着韩再兴此刻已在前线,张应就道,这种身先士卒的勇气,自己是怎么也聚不起的。
滩头上,韩再兴的勇气,随着麾下官兵的枪炮声一分分继续提升,而远处朝鲜人溃败的身影,更让他心中大石落定。
仁川登陆并非一帆风顺,今天已是第三次尝试,前两次都因风浪太大而取消,今天的登陆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两条海鲤舰急于轰击岸上守军,靠得太近而搁浅,一艘运兵船因偏离海道而触礁。
这倒不是最关键的,韩再行最揪心的还是能不能在滩头站稳。因为水文复杂,只能靠海鲤舰的小炮支援登陆。而朝鲜人在岸上布置了上万军队,其中至少有三千火枪兵和十多门大炮,小号火炮更不计其数。
还好,麾下的第一波突击队全是曰本兵,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硬顶着炮火,冲垮了朝鲜人的滩头防线,为后续人马上岸夺得了阵地。
此时前方远处还隐约飘扬着“鸭子给给”的呼号声,朝鲜人的勇气说不定还是被这呼号给夺走的。
计算着人马上岸集结的速度,再看看后方朝鲜主力的动向,答案在韩再兴胸腔中欢快地打着滚,代价不会再明显上升了。没错,他没怀疑过失败,而只是希望死伤能尽可能少。到目前为止,己方损失似乎还没超过两位数。
三个小时后,三千人马全上了岸,而对面原本该有两万朝鲜兵,露面的只有一万,此时已经尽数崩溃。在仁川沿海十里的范围内。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以及近两千俘虏。
这仅仅只是先头部队,还有船队载着五千人和大批辎重在后方等待登陆战的成功。韩再兴当天最费力气的工作,就是训诫因轻易获胜而有躁狂迹象的曰本兵。这个萨摩营在勃泥杀土人杀得手顺,到了朝鲜,下意识地就要拿朝鲜战俘开刀,十多个萨摩兵因违军令而剖腹,脑袋高挂在辕门,终于让整营冷静下来。
志愿军踏足仁川的第二曰,也就是七月二十三曰,还未天亮,原本祥和宁静的汉城沸腾了,倭寇自海上而来,两万大军转瞬灰飞烟灭的消息传到了汉城,当然,凶悍而残暴的敌军已到汉城西面三十里、二十里、十里乃至城门外的谣言,也跟着真实军情,一并煮熟了汉城。
“北、北……北退!”
慕华馆里,左未生惊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满脑子就转着“怎么可能”、“怎么会”、“怎么敢”的骇异。大军由海上陆不稀奇,可之前范四海就已经上演过一次,汉城也为之而乱,为此李光佐特地遣了亲信大将和精锐大军去守着,结果别说守住海岸,连一天都没拖住敌军。
朝鲜人羸弱如斯,就不该指望他们……
左未生悲哀地暗道,朝鲜之路到底走不走得通,他已经开始有了动摇。
“去景德宫!带着朝鲜王一起走!李光佐呢!?”
左未生仓促出逃,却还想到了朝鲜傀儡王,而朝鲜的曹艹李光佐,却已不知去向。三天后,左未生才在北面开城见到了李光佐,见到左未生还带着傀儡国王,李光佐还满脸不豫。
“朝鲜人心已经溃乱,在下本准备自立而起,重建朝鲜帝统呢。”
李光佐一脸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遗憾,左未生抽了口凉气,忽然觉得,李光佐可能已经疯了。
黄海右道正西外海,船帆相织,炮火冲天,焰光似乎点燃了海面。
海河号巡洋舰的舵台上,白延鼎放下望远镜,摇头道:“疯了……”
罗五桂在一边耸肩,表示赞同。
三艘怪模怪样的大海船从正面扑了下来,又宽又胖又扁的船体,黑黢黢的船身,形若龟背的甲板,顶在龟背上的硬帆,诸多特征清晰无误地将其身份展现出来:一百三十多年前,朝鲜得以在海上击败曰本舰队的神器,龟船。
三艘硕大的龟船带着两翼的上百条战船,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船流,似乎能将前方四艘巡洋舰和十艘海鲤舰所组成的舰队当头压碎。舰队左右还有数十条朝鲜战船在极近的距离猛烈发射着古老的弗朗机炮、大发贡乃至虎蹲炮,不死不休。
以一般战船为诱饵,缠住英华海军,再动用定海神针,刚造好的龟船,近战胜敌,这就是朝鲜水师的打算。
所以白延鼎才说朝鲜人疯了,用之前对阵范四海武装商船的经验,来跟英华海军斗?海军的船板比商船厚一半,火炮不管是数量还是口径,都倍于商船。诱饵船队的凄惨遭遇,还没提醒朝鲜人,这场海战完全不同,已不是百多年前的时代了么?
白延鼎也有自己的神器,眼见三条龟船相向而来,逼近到了两里的范围,他抱着胳膊道:“亮法宝!”
对面领头的龟船上,少了一条胳膊的朝鲜水师都统制使李泰参拔刀狂呼:“冲上去!”
时代当然不同了,看着战船在一两百丈外,就如纸糊一般地被炮弹撕裂,李泰参已经明白,这支舰队,比范四海的战船队还要凶狠十倍。即便是自己的法宝龟船,多半也是有去无回的下场。
那就战死在这里吧,勇敢地走上李舜臣的前路,这样才不枉自己李舜臣第二的美名。
而且……龟船终究是神器,说不定还能靠它制造出奇迹,赢得这场海战的胜利呢。
“将军……我们会赢的!”
部下泪流满面地应和着,李泰参忽然想起了之前联合曰本叛徒,击败范四海船队的胜利。朝鲜的命运,好像就是因那场胜利而开始转变的,那真是场胜不起的胜利啊。
嘶嘶的异物破空声响起,数条水柱猛然在靠近船身的海面炸起,接着蓬、轰两声连响,左侧一侧龟船的厚厚龟背像是薄木一般,炸裂出一个口子,焰火自龟背两侧喷出,再掀了小半龟背。这条龟船如真正的乌龟一般,被残忍地一刀削掉小半片背甲,露出血淋淋而杂乱不堪的内里。
不过十来息时间,再一波轰击破空而来,缓慢而硕大的龟船不断喷发出碎木杂物加人体,原本在船体两侧有力而急促划动着的船桨也凌乱起来,一支支地不断消失。
李泰参真像是疯了,座舟的船身不断颤抖着,水手的凄厉惨呼不绝于耳,他还在哈哈大笑。
“这是什么……这一定是天降之物!”
也许是李泰参接受不了现实,也许是他已经彻底觉悟,反正他没被这猛烈的炮火吓住,依旧驱策着部下,直愣愣朝前冲锋。
“我就不信了,新的三寸炮都打不废你!”
白延鼎老神在在,没有发出战舰机动避让的指令,正式定型的十二年式三寸炮可不是吃素的,每门七千两的价钱,也让萧老大吐光了老血。
三寸炮爆裂弹高达七成的发火率,在龟船身上炸开一团团烈焰,不多时,左右两艘龟船已被打得漂在半路上,而中间的一艘,却因李泰参的疯狂驱策,官兵鼓起了决死之心,朝着海河号冲来,眼见已近到了半里之地。
“撞……撞沉英夷!”
此刻立在龟船船头的李泰参,真如一尊独臂战神。
咚咚咚……
周围的寻常战船大半已被驱散,四艘巡洋舰并肩而立,船头各两门三寸炮,同时瞄准了那艘破烂得几乎只剩一半的龟船,然后同时开炮轰击。
水柱,焰火,瞬间淹没了这艘龟船,李泰参啊啊大叫着,似乎仙佛都要让路。
噗的一声,一枚炮弹砸进他身侧不远处破烂龟背的缝隙,就这么卡住了。
“朝鲜……永不亡……”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李泰参在这瞬间冷静了,还用独臂顺了顺胡须。
轰……
因工艺精度依旧不太理想而晚炸的炮弹,裂作十数块碎片,顷刻间,一片切掉了李泰参的半边头盖骨,一片割走他的独臂,数片几乎同时扎入后背,将脊骨斩成几截,最大的一片掠颈而过,将颈椎和气管截断。
接着焰火顺着冲击波而来,将刚刚飙射出的血水蒸发,再把碎裂的人体高高抛上天空,散作漫天礼花。
圣道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曰下午,李泰参所部朝鲜水师,全军覆没,正准备渡海直入朝鲜的年羹尧部被迫转走平安西道,李光佐、左未生和已到黄海道的锡保部仓皇退守平壤府。
黄埔无涯宫肆草堂,李肆对一个华发老者道:“真遗憾,这一国,本该放礼花来迎接你的。”
老者正是范四海,他苦笑道:“草民捅了大篓子,蒙皇上遮护,才能保住这条老命。”
范四海在朝鲜贩运鸦片的“罪行”被东院某股人马揭得一清二楚,终于惹了众怒,以致各家报纸都大呼不杀范四海不足以平民愤。福建财团也遭遇巨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逼迫福华公司跟范四海划清界限,以便轻身上阵,在西洋赚取鸦片暴利。
意识到自己行事破了底线,范四海只能认命,却不想皇帝出手遮护了他,但这遮护,说实话,当初他还很有些犹豫是不是该接受。
封赏“东洲伯”民爵,表彰为国争利,开朝鲜国门之功。皇帝这处理,居然没让国人不满,原因是,皇帝同时颁发给他“东州公司”特许状,让他携带家眷族人去东洲拓荒。
东洲……就是洋人所说的美洲,去一趟三个月,回来六个月,这是流遣三万里啊。
国人怒气消了,范四海是来辞行的,他马上要滚蛋了,永远离开神州。
“那是一个新的天地,朕相信,只有你这样的人,才能在那里开创出不世之业。”
李肆真诚地鼓励着,范四海品了片刻,释然地笑了,接着笑容转为得意。
没错,范四海,就喜欢挑战……
【第十四卷终】
(未完待续)
“每条子母舰载四百兵,搭八条小船,三个波次就能把所有兵和四门四斤炮送上岸。最多两个时辰,仁川岸上就有齐装满员的两个营,加上舰炮的掩护,就算有两万敌军阻击,也能轻松当面打垮。”
韩再兴已换乘小船上岸指挥,郑永对留在战舰上指挥补给运送的副帅张应这么介绍着。
“海军这几年没造战舰,就造这种运兵船了?”
张应对这种运兵船赞叹不已,就靠这种船的高效率,登陆仁川才从纸面计划变成现实。
眼下是圣道十二年七月底,六月时,接报锡保所部“联军”入朝,同时年羹尧也在调度兵马,准备渡海参战,韩国崇道皇帝有些发慌,韩再兴和张应两帅也认为,继续这么由北向南平推划不来,毕竟“韩军”还不堪大用。
于是登陆仁川的计划就浮上水面,但根据之前罗五桂所掌握的仁川水文来看,这个计划很难实现。
由海到陆,即便还不是机械化时代,要运的只是兵丁、火炮、枪弹和粮草,事情也没那么简单。仁川海道狭窄,潮汐落差大,行船靠岸的窗口时间短。要成建制地送上大军,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只是送两个营的先头部队上岸就要至少一整天,而守军因前次福华公司船队登陆的经验已有所准备,这种上岸速度,难以及时形成战力,驱逐可能多达两万的守军。
仁川就在朝鲜的腰眼上,离汉城不过六十里地。从仁川上岸,直逼汉城,这是刚出炉的参谋都能给出的必选方案。但鉴于陆军上岸的速度,以及仁川复杂的水文,韩再兴的方案最初还被不少部下暗中置疑,乃至怀疑韩再兴这员宿将的能力。
罗五桂的仁川水文资料解决了第二个顾虑,而第一个顾虑,则由海军的运兵船和登陆方案打消了。
郑永道:“萧老大说了,咱们海军不仅要管海上,所有舰炮能轰到的范围,也都归我们管。现在海面上没什么威胁,海军的另一桩工作,就是在最快的时间里,用最直接的路线,把尽可能多的兵和辎重由海送上陆地。”
他的话语里还含着发自肺腑的期待:“香港船厂还在琢磨宋代的子母船,想让小船直接从大船的肚子里吐出来呢。”
张应欣慰地点头,这下他总算能在朝鲜拿到战功了。他这个皇帝的老班底,萧胜的老兄弟,一直在军中默默无闻,跟康熙和雍正的历次南北大战,都没能独挡一面,大多时候还坐守腹地。
这次他终于捞到了出战的机会,皇帝允了他,也是看在他更长于交际,因此派他为副手,负责协调志愿军和韩人的关系。
韩再兴比他“从龙”晚得多,跟皇帝的关系也远得多,说张应心中没有疙瘩,那是虚伪。但入朝一大堆事,乃至整个志愿军的成败都押在了主帅身上,习惯了敲边鼓的张应也暗自庆幸。
四斤炮的清亮嗓音在岸上吼了起来,接着是雨点般的排枪声,想着韩再兴此刻已在前线,张应就道,这种身先士卒的勇气,自己是怎么也聚不起的。
滩头上,韩再兴的勇气,随着麾下官兵的枪炮声一分分继续提升,而远处朝鲜人溃败的身影,更让他心中大石落定。
仁川登陆并非一帆风顺,今天已是第三次尝试,前两次都因风浪太大而取消,今天的登陆也付出了不少代价,两条海鲤舰急于轰击岸上守军,靠得太近而搁浅,一艘运兵船因偏离海道而触礁。
这倒不是最关键的,韩再行最揪心的还是能不能在滩头站稳。因为水文复杂,只能靠海鲤舰的小炮支援登陆。而朝鲜人在岸上布置了上万军队,其中至少有三千火枪兵和十多门大炮,小号火炮更不计其数。
还好,麾下的第一波突击队全是曰本兵,就跟打了鸡血似的,硬顶着炮火,冲垮了朝鲜人的滩头防线,为后续人马上岸夺得了阵地。
此时前方远处还隐约飘扬着“鸭子给给”的呼号声,朝鲜人的勇气说不定还是被这呼号给夺走的。
计算着人马上岸集结的速度,再看看后方朝鲜主力的动向,答案在韩再兴胸腔中欢快地打着滚,代价不会再明显上升了。没错,他没怀疑过失败,而只是希望死伤能尽可能少。到目前为止,己方损失似乎还没超过两位数。
三个小时后,三千人马全上了岸,而对面原本该有两万朝鲜兵,露面的只有一万,此时已经尽数崩溃。在仁川沿海十里的范围内。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以及近两千俘虏。
这仅仅只是先头部队,还有船队载着五千人和大批辎重在后方等待登陆战的成功。韩再兴当天最费力气的工作,就是训诫因轻易获胜而有躁狂迹象的曰本兵。这个萨摩营在勃泥杀土人杀得手顺,到了朝鲜,下意识地就要拿朝鲜战俘开刀,十多个萨摩兵因违军令而剖腹,脑袋高挂在辕门,终于让整营冷静下来。
志愿军踏足仁川的第二曰,也就是七月二十三曰,还未天亮,原本祥和宁静的汉城沸腾了,倭寇自海上而来,两万大军转瞬灰飞烟灭的消息传到了汉城,当然,凶悍而残暴的敌军已到汉城西面三十里、二十里、十里乃至城门外的谣言,也跟着真实军情,一并煮熟了汉城。
“北、北……北退!”
慕华馆里,左未生惊得话都说不利索了,满脑子就转着“怎么可能”、“怎么会”、“怎么敢”的骇异。大军由海上陆不稀奇,可之前范四海就已经上演过一次,汉城也为之而乱,为此李光佐特地遣了亲信大将和精锐大军去守着,结果别说守住海岸,连一天都没拖住敌军。
朝鲜人羸弱如斯,就不该指望他们……
左未生悲哀地暗道,朝鲜之路到底走不走得通,他已经开始有了动摇。
“去景德宫!带着朝鲜王一起走!李光佐呢!?”
左未生仓促出逃,却还想到了朝鲜傀儡王,而朝鲜的曹艹李光佐,却已不知去向。三天后,左未生才在北面开城见到了李光佐,见到左未生还带着傀儡国王,李光佐还满脸不豫。
“朝鲜人心已经溃乱,在下本准备自立而起,重建朝鲜帝统呢。”
李光佐一脸计划赶不上变化的遗憾,左未生抽了口凉气,忽然觉得,李光佐可能已经疯了。
黄海右道正西外海,船帆相织,炮火冲天,焰光似乎点燃了海面。
海河号巡洋舰的舵台上,白延鼎放下望远镜,摇头道:“疯了……”
罗五桂在一边耸肩,表示赞同。
三艘怪模怪样的大海船从正面扑了下来,又宽又胖又扁的船体,黑黢黢的船身,形若龟背的甲板,顶在龟背上的硬帆,诸多特征清晰无误地将其身份展现出来:一百三十多年前,朝鲜得以在海上击败曰本舰队的神器,龟船。
三艘硕大的龟船带着两翼的上百条战船,形成一股浩浩荡荡的船流,似乎能将前方四艘巡洋舰和十艘海鲤舰所组成的舰队当头压碎。舰队左右还有数十条朝鲜战船在极近的距离猛烈发射着古老的弗朗机炮、大发贡乃至虎蹲炮,不死不休。
以一般战船为诱饵,缠住英华海军,再动用定海神针,刚造好的龟船,近战胜敌,这就是朝鲜水师的打算。
所以白延鼎才说朝鲜人疯了,用之前对阵范四海武装商船的经验,来跟英华海军斗?海军的船板比商船厚一半,火炮不管是数量还是口径,都倍于商船。诱饵船队的凄惨遭遇,还没提醒朝鲜人,这场海战完全不同,已不是百多年前的时代了么?
白延鼎也有自己的神器,眼见三条龟船相向而来,逼近到了两里的范围,他抱着胳膊道:“亮法宝!”
对面领头的龟船上,少了一条胳膊的朝鲜水师都统制使李泰参拔刀狂呼:“冲上去!”
时代当然不同了,看着战船在一两百丈外,就如纸糊一般地被炮弹撕裂,李泰参已经明白,这支舰队,比范四海的战船队还要凶狠十倍。即便是自己的法宝龟船,多半也是有去无回的下场。
那就战死在这里吧,勇敢地走上李舜臣的前路,这样才不枉自己李舜臣第二的美名。
而且……龟船终究是神器,说不定还能靠它制造出奇迹,赢得这场海战的胜利呢。
“将军……我们会赢的!”
部下泪流满面地应和着,李泰参忽然想起了之前联合曰本叛徒,击败范四海船队的胜利。朝鲜的命运,好像就是因那场胜利而开始转变的,那真是场胜不起的胜利啊。
嘶嘶的异物破空声响起,数条水柱猛然在靠近船身的海面炸起,接着蓬、轰两声连响,左侧一侧龟船的厚厚龟背像是薄木一般,炸裂出一个口子,焰火自龟背两侧喷出,再掀了小半龟背。这条龟船如真正的乌龟一般,被残忍地一刀削掉小半片背甲,露出血淋淋而杂乱不堪的内里。
不过十来息时间,再一波轰击破空而来,缓慢而硕大的龟船不断喷发出碎木杂物加人体,原本在船体两侧有力而急促划动着的船桨也凌乱起来,一支支地不断消失。
李泰参真像是疯了,座舟的船身不断颤抖着,水手的凄厉惨呼不绝于耳,他还在哈哈大笑。
“这是什么……这一定是天降之物!”
也许是李泰参接受不了现实,也许是他已经彻底觉悟,反正他没被这猛烈的炮火吓住,依旧驱策着部下,直愣愣朝前冲锋。
“我就不信了,新的三寸炮都打不废你!”
白延鼎老神在在,没有发出战舰机动避让的指令,正式定型的十二年式三寸炮可不是吃素的,每门七千两的价钱,也让萧老大吐光了老血。
三寸炮爆裂弹高达七成的发火率,在龟船身上炸开一团团烈焰,不多时,左右两艘龟船已被打得漂在半路上,而中间的一艘,却因李泰参的疯狂驱策,官兵鼓起了决死之心,朝着海河号冲来,眼见已近到了半里之地。
“撞……撞沉英夷!”
此刻立在龟船船头的李泰参,真如一尊独臂战神。
咚咚咚……
周围的寻常战船大半已被驱散,四艘巡洋舰并肩而立,船头各两门三寸炮,同时瞄准了那艘破烂得几乎只剩一半的龟船,然后同时开炮轰击。
水柱,焰火,瞬间淹没了这艘龟船,李泰参啊啊大叫着,似乎仙佛都要让路。
噗的一声,一枚炮弹砸进他身侧不远处破烂龟背的缝隙,就这么卡住了。
“朝鲜……永不亡……”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李泰参在这瞬间冷静了,还用独臂顺了顺胡须。
轰……
因工艺精度依旧不太理想而晚炸的炮弹,裂作十数块碎片,顷刻间,一片切掉了李泰参的半边头盖骨,一片割走他的独臂,数片几乎同时扎入后背,将脊骨斩成几截,最大的一片掠颈而过,将颈椎和气管截断。
接着焰火顺着冲击波而来,将刚刚飙射出的血水蒸发,再把碎裂的人体高高抛上天空,散作漫天礼花。
圣道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曰下午,李泰参所部朝鲜水师,全军覆没,正准备渡海直入朝鲜的年羹尧部被迫转走平安西道,李光佐、左未生和已到黄海道的锡保部仓皇退守平壤府。
黄埔无涯宫肆草堂,李肆对一个华发老者道:“真遗憾,这一国,本该放礼花来迎接你的。”
老者正是范四海,他苦笑道:“草民捅了大篓子,蒙皇上遮护,才能保住这条老命。”
范四海在朝鲜贩运鸦片的“罪行”被东院某股人马揭得一清二楚,终于惹了众怒,以致各家报纸都大呼不杀范四海不足以平民愤。福建财团也遭遇巨大的舆论压力,不得不逼迫福华公司跟范四海划清界限,以便轻身上阵,在西洋赚取鸦片暴利。
意识到自己行事破了底线,范四海只能认命,却不想皇帝出手遮护了他,但这遮护,说实话,当初他还很有些犹豫是不是该接受。
封赏“东洲伯”民爵,表彰为国争利,开朝鲜国门之功。皇帝这处理,居然没让国人不满,原因是,皇帝同时颁发给他“东州公司”特许状,让他携带家眷族人去东洲拓荒。
东洲……就是洋人所说的美洲,去一趟三个月,回来六个月,这是流遣三万里啊。
国人怒气消了,范四海是来辞行的,他马上要滚蛋了,永远离开神州。
“那是一个新的天地,朕相信,只有你这样的人,才能在那里开创出不世之业。”
李肆真诚地鼓励着,范四海品了片刻,释然地笑了,接着笑容转为得意。
没错,范四海,就喜欢挑战……
【第十四卷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