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149)
沐瑾又跑去看蒸汽纺织机,结果就看到一台复杂到他头皮发麻的机器上面绕满了线,工匠正在那拆线清理机器,一看就是开机运转失败。
这机器又笨又重,组件比人工纺织机要复杂得多,好多零部件堆在一块儿,他都看不明白是做什么用处的。
这种研发创造,他只能给个原理、思路,等到造起来后,他连看都看不懂。沐瑾对于这些工匠肯钻研琢磨的劲儿,打心底佩服。
机械研发的进度、军工部的发展,从看到的来讲,挺出乎沐瑾的意料的,比他想象中要快得多,瞧这样子都步入正轨,成果都已见雏形了。
人家干得好,沐瑾自是要夸的。
左侍郎赶紧说道:当不起将军夸赞,能有今日这般发展,全赖将军大力支持。您看重军工部,无论是人力、财力、物力都是缺什么给什么,有将军和殿下的鼎力支持,又有各部的配合,工匠们肯用心去做,方才有这般成果。
沐瑾颔首,略有些感慨地说道:你们做的这些,一旦面世,将给这个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意味正式从人力时代,进入到机械时代。
左侍郎打心底相信沐瑾是白泽托生,道:都是托将军的福泽。要不然,他现在就还是个连养活孩子都愁的穷工匠。精于算学、擅长做机关又如何?有用武之地么?豪族们瞧得上么?一句奇淫技巧、雕虫小技,抬腿一踹,心血付之东流。
可自从他来到大将军这里,可以尽情地施展毕生所学,与同道中人一起钻研琢磨,造出一件件好用的物什。他想造什么,尽管造,没有谁去指点笑话,反倒是羡慕他的脑子活。
左侍郎又请沐瑾去看他们造的自行车。他们是按照大将军画的图造的,但总骑着总是晃,便想请他指点指点。
沐瑾瞧见天色不早,原本是赶回去吃晚饭的,听说自行车造好了,便去看自行车。
左侍郎把沐瑾领到前院,令人把自行车搬出来,对他说:这自行车左右两边的部件都是对称的,脚踏板带动链条转动轮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架起来,可以一直踩,但就是人一坐上去就倒,后来就造了一款三个轮子的,把后轮分成两个,平稳了。后轮问隔三尺宽,上面放个架子还能拉东西。
军工部的人把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都抬了一辆出来,给沐瑾过目。
左侍郎亲自坐上人力三轮车示范。
没有橡胶,车轮是铁铸的,跟马车的轮子酷似,但要轻巧纤细许多,乍然看起来就像是把自行车的轮胎拆了。
左侍郎骑着人力三轮车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刚想招呼大将军来试试,就见大将军骑上自行车在院子里转了起来,刚开始有点晃,后来就稳了。
沐瑾绕着院子骑了三圈,除了比较笨重,踩起来费劲外,没别的毛病。他把自行车停放好,说:挺好的呀。连车龙头都是不偏不斜,正正好。
左侍郎去到沐瑾身边,道:大将军,下官来试试。
沐瑾抬手示意左侍郎上去。
左侍郎骑上去后,一脚蹬出去,自行车就左右晃,来回晃了好几下,自行车便往边上倒了,幸好他的腿长,长腿一迈,稳住了。
沐瑾看明白了,说:你这是不会骑吧。眼睛不要盯着轮子,盯着前方,保持平衡就好。他又接过自行车骑了一圈,稳稳的。他问左侍郎:这自行车你们不会只造了一辆吧?
左侍郎说:有五辆。
沐瑾说:那这辆我就骑走了。虽然骑起来笨重,但它太有亲切感了。
它的造价比买马可便宜多了,且不需要喂饲料,也不需要马厩,往屋檐下、墙边一靠就放好了。
沐瑾把自行车推出门,领着自行车,领着自己的卫队,一辆又笨又重没有任何减震的自行车,硬生生让他骑出昂贵摩托的气势来。
可是,石板路铺得再平,石头之间仍是有缝隙的,铺路的石板又没有经过精细打磨,这自行车它还是个硬底座,底下一层中头,里面塞了点填充的絮布,顶上一块牛皮,硬邦邦的,巅就算了,它还震屁股。
沐瑾颠簸着骑过两条街,果断地把自行车扛上马车,回到了马车上,在快到宝月长公主府的时候,派侍卫长赖泉赶回去叫萧灼华来门口接他。他则算着时间,在快到家时,又把自行车扛下来,摆出威风凛凛的派头,一路骑回去。
萧灼华刚要吃晚饭,听说让她出去接沐瑾,赶紧放下筷子赶到门口,就见沐瑾骑着一个怪模样的东西,领着卫队飞快地到了跟前,又一路疾奔过去。
沐瑾看到萧灼华,拿出最快的速度骑到他跟前,刚要刹车,然后发现,这玩意儿它没有!
他只能停止踩脚踏板,借着地面的磨擦,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绕了一个大圆,再转回到自家府门前。沐瑾假装无事发生,对萧灼华道:这是自行车,我骑起来好看吗?
萧灼华假装没注意到沐瑾刚才从府门前过去后的瞬间慌乱,颔首嗯了声。
沐瑾说:吃过晚饭,我教你骑,就在院子里骑就好了。院子里骑不快,没手刹,就用自个儿的脚刹呗,问题不大。
萧灼华看看沐瑾,再看看自行车,硬着头皮应下了。她听这东西骑着时的响动,都觉得一定很颠,不过,试试无防,沐瑾骑着这么开心,她也想知道能让人开心在哪。
第193章
沐瑾在萧灼华跟前显摆了一回, 高兴地把自行车推到前院中,靠着影壁放好,问萧灼华:你吃晚饭了吗?
萧灼华道:正准备吃。她想到自己吃饭没等沐瑾, 甚至没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不由得有点心虚。
沐瑾道:我也没吃,去你那蹭饭。他想着亲娘那张催娃面孔,肯定是不乐意见到他过去蹭饭的, 到萧灼华这里蹭饭蹭得理直气壮。
萧灼华自是没有意见。
沐瑾跟在萧灼华的身边, 说:这自行车还是个半成品,它没轮胎、没刹车,车轮也很笨重,缺了钢珠和调速器,导致踩起来相当费劲且难受,但平衡做得很好, 能骑走, 而且用料扎实,也有可取之处。我先教你骑呀, 等以后出了改良的, 可以骑着玩耍。它比马方便多了,而且做好了的话, 骑起来没有马那么颠簸的。他边走边向萧灼华介绍自行车,到吃饭的时候嘴都没闲着。
萧灼华从来没见过比他更能说的,但有沐瑾陪着吃饭, 得说,顶顶热闹, 有他一个顶得上一桌。
沐瑾讲的很多东西都是她没听过的, 又像是有大用, 不懂就问。轮胎是什么?刹车是什么?减震器是什么?调速器又是什么?橡胶是什么?
问题太多,两人吃过晚饭,便又到了书房,一直聊到深夜,玉嬷嬷过来说:已经快到子时了。
沐瑾一惊:这么晚的吗?
玉嬷嬷道:是。
沐瑾对萧灼华说:那你早些休息。又把刚刚写写画画的那一通解说图收整好,放在萧灼华的桌子旁,说:那我回去了哈。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萧灼华这学生太好学了,让人教起来太有成就感,很有些意犹未尽,还有些不想回去。
不过,不能耽搁她休息。他又对萧灼华说:我明天再来蹭饭哈。一步三回头地回去了。
玉嬷嬷瞧着都有些无语,忍不住发愁,道:殿下何不挽留一下?说不定就留下了?
萧灼华淡淡的带着些无语地扫了眼玉嬷嬷,留下来做什么?盖着被子聊到天亮么?虽说总避着她,但成亲这么多年,对他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她把沐瑾留下的图纸简单整理完,添加上标注和大概解说,吩咐在书房值岗的侍卫装起来,明天给军工部送去。她又拨了笔款,让军工部派人去找橡胶,越往南走,天气越热,出了南边诸郡,入海岛百国便有沐瑾所说的气候炎热能产橡胶树的地方。
清早,沐瑾到萧灼华那里蹭饭,忽然听到一句:我今日休沐。他愣了下,休沐?放假?你?
萧灼华诧异地看着沐瑾,这是什么眼神?
沐瑾回过神来,赶紧说:有点意外嘛,你天天那么忙,让人都想不到你会给自己放假。就得像今天这样,时不时给自己放下假,放松一下,享受下人生。他又巴拉巴拉地扯了一大通。
萧灼华端起汤碗低头喝汤,全当沐瑾在唱小曲儿。她原本是想让沐瑾多教他些东西的,但瞧着这人说话有时候挺讨厌的,便说:我约了五姐,大将军自便。若是有空,可将折子批一批。说罢,领着侍女回房,换衣服去了。
沐瑾心说:我是不是惹到她了?不过,自家姐姐府上,好说!沐瑾也回去换了身适合运动的劲装,颠颠地跟着萧灼华出门,爬上萧灼华的马车,理直气壮地对她说:追老婆咳,夫人,腿不勤快,追不到的。
萧灼华扫了眼沐瑾,扭头去看窗外的景色。
沐瑾发现,车子竟然过了五姐的宅子,径直往前。他问:不是约了五姐么,这是往哪去呀?
萧灼华说:牧场,新到了一批马。
沐瑾惊讶地叫道:你不是说休假吗?
萧灼华道:对啊,怎么了?
沐瑾道:休假你还出去巡视?
萧灼华说:我去挑几匹坐骑。
沐瑾哦了声。
他跟着萧灼华一路到了兵马司在城外的牧场。
原本很大一片庄稼地都种上了牧草,成群的马散在了田间,悠哉地吃着草。每隔一断距离,便有一处饲料投放点,加些豆子等精细饲料。这些马养得膘肥体壮,随便拉一匹出来都值好几万钱。那种万把钱一匹的民用马,根本见不着。
许瑗正在核对送到的马匹数目,得知沐瑾和萧灼华来了,赶紧迎出去。
沐瑾赶紧说:五姐,你忙,不用招呼我们,我们自己挑。麻利地把这群电灯泡打发走,特别热情地对萧灼华说:我陪你挑马。
萧灼华瞧着格外殷勤的沐瑾,轻轻点头。他俩去往散养马匹的田间,沿着长满青草的小道前行。
侍卫和侍女们远远地跟在后面,就连玉嬷嬷都特意保持了足够的距离,独留他二人走在前面。
这马草叫狼尾草,长得跟狗尾巴草很像,但要更高、更粗壮,这季节长得最茂盛,没被马啃过的区域,长得已有成人的腰部高。这片区域是特意围起来的,估计是特意种来给冬天准备的。要过了这片区域,才到放养马的地方。
萧灼华走在田间,嗅着空气中的青草味道,看着田野风景,享受着难得的闲适。
旁边的沐瑾则是一会儿揪一根草,一会儿踢飞地上的泥巴,全无带兵时的稳重,但他的身影却与草色融为一体,就像畅行天地间的鸟雀云鹤,肆意畅然。
萧灼华不由得想起他昨天骑自行车时的嘚瑟模样,再看他在田野间蹦蹦跶跶的样子。这些举动并不符合他的身份地位,是极不稳重的,可他就这样了,眉眼间的神采,眼里的笑意,都能显示他的心情极好,与在军中大帐时的稳重充满杀伐气息的他宛若两人。
她不禁在想,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沐瑾。活成她向往中模样的沐瑾。
沐瑾跟着萧灼华蹭了一天休假,第二天便又忙起来了。
淮郡有萧灼华打理,他自是放心的,但发展情况总得自己亲眼去看看才放心。他先去军工部,打算让他们把自行车改良一下,结果萧灼华已经安排上了,还把他画的草图都送来了。甚至连出去找橡胶的事都安排上了,他去的时候,军工部正在挑选人手,看派谁去找比较合适。毕竟这一趟去海岛百国,那是要穿过英国公的地盘出海的,时间久不说,还非常危险,要安排的就很多。
军工部上上下下忙成一团,各项环节紧紧相扣,真没有他脑子一热过去看两眼就能插手的地儿。
沐瑾又到贸易城的交易区、适当地挑了些作坊查看。
他想到一句话,叫做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他不在淮郡,但无论是萧灼华名下的作坊、工部名下的作坊,还是私人的作坊,人家都运转得挺好的,各项生产安排得井井有条,几乎绝大部分作坊都有研发部用来创新、造新东西。
沐瑾挺安心的,这就意味着,只要不再起战乱,生产就会得到飞快的发展。如果有了橡胶,等到蒸汽机能够运用到各项产业中,生产力发展会更快。
过了十来天左右,萧灼华把手头的事情都安排完,出行的准备工作也做好了。淮瑾的三千步兵卫队赶到淮郡,放了两天假,探望过家人后,也准备妥当。
沐瑾去向他阿娘和岳母辞行后,便带着萧灼华坐着马车,在两万淮郡大营兵马、以及他俩的步兵卫队、骑兵卫队的保护下去往草原。
他俩都是三千步兵卫队、五百骑兵卫队,再加上两万淮郡大营的兵马,这阵容派出去打地盘都够了,安全有了足够保障。
因为沿途有驿站提供食宿、马料等,并不需要他们调派物资。
在沐瑾的地盘,每天在官道上跑的商队太多了,商队多,马匹自然也很多,再加上萧灼华提前派人通知,各个驿站早就把大军路过时的吃用都备上了,就连他们回程的都备好了。
各个驿站的物资都是从各郡就近采买的,老百姓地里的产出有了售卖的地儿,就能变成钱,拉动地方经济。仅是各郡的驿站,都养活了不少人家。
他们从淮郡出发,一路过去,沿途见到的尽是富庶繁华的景象。甚至许多穿着布衣的平头百姓,都赶上了马车。
马并不是什么好马,马车也简陋,拉着货慢悠悠地行驶在路上。可瞧着马夫的穿着、气色就知道日子过得挺不错的,面色红润,衣服是刚做好的细麻布,哪怕只是个马夫,瞧着也是满身精神,若是拿去跟京城的县兵比,绝对能把那些只够温饱的县兵比下去。
官道修得结实,且保养维护都做得到位。毕竟,各个驿站每天流水般的铜钱挣着,官道的维护保养也是放在了驿站的范围内的。这要是路坏了,驿站不修,军工部基建司自然会派人来修,但那费用还得驿站出。驿站修路,雇些苦力、民工就修好了,撑死每人一个月五六百钱的工钱。军工部基建司的人过来,人家那可是正经的工程兵,一个普通兵卒,每月的俸禄都是两千钱,吃食住用另算。
如果只是钱的事都还好说。军工部修完路还不是找驿站要钱,而是直接找到兵部要钱。这样一来,那就是军工部找兵部麻烦,兵部找下辖的驿站司麻烦,驿站司找驿站麻烦,这一通下来,得有一串官员影响考评晋升。完事之后,都察院、兵部都还会派人来查,为什么不维护路,是不是有贪腐渎职。
驿站挣着这份钱,又不想自找麻烦,都是定期派人维护,要是哪里发现出了会影响到马车行驶的坑或裂缝,立即派人给修补好。
路况好,又没有辎重物资拖累,沐瑾他们赶路的速度也快,出淮郡、过魏郡,不到半个月就来到了野沟子县。
这地方,是沐瑾和萧灼华经营的第一块地盘,两人对这里都有不一样的感情。特别是萧灼华,她的事业就是在这里起步的。
野沟子县已经大变样,再不见往日的丝毫痕迹。再不见绵延不绝的帐篷区,取而代之的是绵延无尽头的屋舍宅院。从整个地理位置上来讲,野沟子县非常偏远,但是,它靠着边山关,守着草原商贸要道,其经济地位、实力比陈郡的郡城还要高。
沐瑾跟萧灼华进城后,一直到了原野客栈才看到些往日的痕迹。客栈的帐篷早变成了房屋,但风格没变,依然是鹅卵石铺路,休闲度假风。
恋耽美
这机器又笨又重,组件比人工纺织机要复杂得多,好多零部件堆在一块儿,他都看不明白是做什么用处的。
这种研发创造,他只能给个原理、思路,等到造起来后,他连看都看不懂。沐瑾对于这些工匠肯钻研琢磨的劲儿,打心底佩服。
机械研发的进度、军工部的发展,从看到的来讲,挺出乎沐瑾的意料的,比他想象中要快得多,瞧这样子都步入正轨,成果都已见雏形了。
人家干得好,沐瑾自是要夸的。
左侍郎赶紧说道:当不起将军夸赞,能有今日这般发展,全赖将军大力支持。您看重军工部,无论是人力、财力、物力都是缺什么给什么,有将军和殿下的鼎力支持,又有各部的配合,工匠们肯用心去做,方才有这般成果。
沐瑾颔首,略有些感慨地说道:你们做的这些,一旦面世,将给这个世界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意味正式从人力时代,进入到机械时代。
左侍郎打心底相信沐瑾是白泽托生,道:都是托将军的福泽。要不然,他现在就还是个连养活孩子都愁的穷工匠。精于算学、擅长做机关又如何?有用武之地么?豪族们瞧得上么?一句奇淫技巧、雕虫小技,抬腿一踹,心血付之东流。
可自从他来到大将军这里,可以尽情地施展毕生所学,与同道中人一起钻研琢磨,造出一件件好用的物什。他想造什么,尽管造,没有谁去指点笑话,反倒是羡慕他的脑子活。
左侍郎又请沐瑾去看他们造的自行车。他们是按照大将军画的图造的,但总骑着总是晃,便想请他指点指点。
沐瑾瞧见天色不早,原本是赶回去吃晚饭的,听说自行车造好了,便去看自行车。
左侍郎把沐瑾领到前院,令人把自行车搬出来,对他说:这自行车左右两边的部件都是对称的,脚踏板带动链条转动轮子,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只要架起来,可以一直踩,但就是人一坐上去就倒,后来就造了一款三个轮子的,把后轮分成两个,平稳了。后轮问隔三尺宽,上面放个架子还能拉东西。
军工部的人把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都抬了一辆出来,给沐瑾过目。
左侍郎亲自坐上人力三轮车示范。
没有橡胶,车轮是铁铸的,跟马车的轮子酷似,但要轻巧纤细许多,乍然看起来就像是把自行车的轮胎拆了。
左侍郎骑着人力三轮车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刚想招呼大将军来试试,就见大将军骑上自行车在院子里转了起来,刚开始有点晃,后来就稳了。
沐瑾绕着院子骑了三圈,除了比较笨重,踩起来费劲外,没别的毛病。他把自行车停放好,说:挺好的呀。连车龙头都是不偏不斜,正正好。
左侍郎去到沐瑾身边,道:大将军,下官来试试。
沐瑾抬手示意左侍郎上去。
左侍郎骑上去后,一脚蹬出去,自行车就左右晃,来回晃了好几下,自行车便往边上倒了,幸好他的腿长,长腿一迈,稳住了。
沐瑾看明白了,说:你这是不会骑吧。眼睛不要盯着轮子,盯着前方,保持平衡就好。他又接过自行车骑了一圈,稳稳的。他问左侍郎:这自行车你们不会只造了一辆吧?
左侍郎说:有五辆。
沐瑾说:那这辆我就骑走了。虽然骑起来笨重,但它太有亲切感了。
它的造价比买马可便宜多了,且不需要喂饲料,也不需要马厩,往屋檐下、墙边一靠就放好了。
沐瑾把自行车推出门,领着自行车,领着自己的卫队,一辆又笨又重没有任何减震的自行车,硬生生让他骑出昂贵摩托的气势来。
可是,石板路铺得再平,石头之间仍是有缝隙的,铺路的石板又没有经过精细打磨,这自行车它还是个硬底座,底下一层中头,里面塞了点填充的絮布,顶上一块牛皮,硬邦邦的,巅就算了,它还震屁股。
沐瑾颠簸着骑过两条街,果断地把自行车扛上马车,回到了马车上,在快到宝月长公主府的时候,派侍卫长赖泉赶回去叫萧灼华来门口接他。他则算着时间,在快到家时,又把自行车扛下来,摆出威风凛凛的派头,一路骑回去。
萧灼华刚要吃晚饭,听说让她出去接沐瑾,赶紧放下筷子赶到门口,就见沐瑾骑着一个怪模样的东西,领着卫队飞快地到了跟前,又一路疾奔过去。
沐瑾看到萧灼华,拿出最快的速度骑到他跟前,刚要刹车,然后发现,这玩意儿它没有!
他只能停止踩脚踏板,借着地面的磨擦,骑着自行车在大街上绕了一个大圆,再转回到自家府门前。沐瑾假装无事发生,对萧灼华道:这是自行车,我骑起来好看吗?
萧灼华假装没注意到沐瑾刚才从府门前过去后的瞬间慌乱,颔首嗯了声。
沐瑾说:吃过晚饭,我教你骑,就在院子里骑就好了。院子里骑不快,没手刹,就用自个儿的脚刹呗,问题不大。
萧灼华看看沐瑾,再看看自行车,硬着头皮应下了。她听这东西骑着时的响动,都觉得一定很颠,不过,试试无防,沐瑾骑着这么开心,她也想知道能让人开心在哪。
第193章
沐瑾在萧灼华跟前显摆了一回, 高兴地把自行车推到前院中,靠着影壁放好,问萧灼华:你吃晚饭了吗?
萧灼华道:正准备吃。她想到自己吃饭没等沐瑾, 甚至没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不由得有点心虚。
沐瑾道:我也没吃,去你那蹭饭。他想着亲娘那张催娃面孔,肯定是不乐意见到他过去蹭饭的, 到萧灼华这里蹭饭蹭得理直气壮。
萧灼华自是没有意见。
沐瑾跟在萧灼华的身边, 说:这自行车还是个半成品,它没轮胎、没刹车,车轮也很笨重,缺了钢珠和调速器,导致踩起来相当费劲且难受,但平衡做得很好, 能骑走, 而且用料扎实,也有可取之处。我先教你骑呀, 等以后出了改良的, 可以骑着玩耍。它比马方便多了,而且做好了的话, 骑起来没有马那么颠簸的。他边走边向萧灼华介绍自行车,到吃饭的时候嘴都没闲着。
萧灼华从来没见过比他更能说的,但有沐瑾陪着吃饭, 得说,顶顶热闹, 有他一个顶得上一桌。
沐瑾讲的很多东西都是她没听过的, 又像是有大用, 不懂就问。轮胎是什么?刹车是什么?减震器是什么?调速器又是什么?橡胶是什么?
问题太多,两人吃过晚饭,便又到了书房,一直聊到深夜,玉嬷嬷过来说:已经快到子时了。
沐瑾一惊:这么晚的吗?
玉嬷嬷道:是。
沐瑾对萧灼华说:那你早些休息。又把刚刚写写画画的那一通解说图收整好,放在萧灼华的桌子旁,说:那我回去了哈。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萧灼华这学生太好学了,让人教起来太有成就感,很有些意犹未尽,还有些不想回去。
不过,不能耽搁她休息。他又对萧灼华说:我明天再来蹭饭哈。一步三回头地回去了。
玉嬷嬷瞧着都有些无语,忍不住发愁,道:殿下何不挽留一下?说不定就留下了?
萧灼华淡淡的带着些无语地扫了眼玉嬷嬷,留下来做什么?盖着被子聊到天亮么?虽说总避着她,但成亲这么多年,对他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她把沐瑾留下的图纸简单整理完,添加上标注和大概解说,吩咐在书房值岗的侍卫装起来,明天给军工部送去。她又拨了笔款,让军工部派人去找橡胶,越往南走,天气越热,出了南边诸郡,入海岛百国便有沐瑾所说的气候炎热能产橡胶树的地方。
清早,沐瑾到萧灼华那里蹭饭,忽然听到一句:我今日休沐。他愣了下,休沐?放假?你?
萧灼华诧异地看着沐瑾,这是什么眼神?
沐瑾回过神来,赶紧说:有点意外嘛,你天天那么忙,让人都想不到你会给自己放假。就得像今天这样,时不时给自己放下假,放松一下,享受下人生。他又巴拉巴拉地扯了一大通。
萧灼华端起汤碗低头喝汤,全当沐瑾在唱小曲儿。她原本是想让沐瑾多教他些东西的,但瞧着这人说话有时候挺讨厌的,便说:我约了五姐,大将军自便。若是有空,可将折子批一批。说罢,领着侍女回房,换衣服去了。
沐瑾心说:我是不是惹到她了?不过,自家姐姐府上,好说!沐瑾也回去换了身适合运动的劲装,颠颠地跟着萧灼华出门,爬上萧灼华的马车,理直气壮地对她说:追老婆咳,夫人,腿不勤快,追不到的。
萧灼华扫了眼沐瑾,扭头去看窗外的景色。
沐瑾发现,车子竟然过了五姐的宅子,径直往前。他问:不是约了五姐么,这是往哪去呀?
萧灼华说:牧场,新到了一批马。
沐瑾惊讶地叫道:你不是说休假吗?
萧灼华道:对啊,怎么了?
沐瑾道:休假你还出去巡视?
萧灼华说:我去挑几匹坐骑。
沐瑾哦了声。
他跟着萧灼华一路到了兵马司在城外的牧场。
原本很大一片庄稼地都种上了牧草,成群的马散在了田间,悠哉地吃着草。每隔一断距离,便有一处饲料投放点,加些豆子等精细饲料。这些马养得膘肥体壮,随便拉一匹出来都值好几万钱。那种万把钱一匹的民用马,根本见不着。
许瑗正在核对送到的马匹数目,得知沐瑾和萧灼华来了,赶紧迎出去。
沐瑾赶紧说:五姐,你忙,不用招呼我们,我们自己挑。麻利地把这群电灯泡打发走,特别热情地对萧灼华说:我陪你挑马。
萧灼华瞧着格外殷勤的沐瑾,轻轻点头。他俩去往散养马匹的田间,沿着长满青草的小道前行。
侍卫和侍女们远远地跟在后面,就连玉嬷嬷都特意保持了足够的距离,独留他二人走在前面。
这马草叫狼尾草,长得跟狗尾巴草很像,但要更高、更粗壮,这季节长得最茂盛,没被马啃过的区域,长得已有成人的腰部高。这片区域是特意围起来的,估计是特意种来给冬天准备的。要过了这片区域,才到放养马的地方。
萧灼华走在田间,嗅着空气中的青草味道,看着田野风景,享受着难得的闲适。
旁边的沐瑾则是一会儿揪一根草,一会儿踢飞地上的泥巴,全无带兵时的稳重,但他的身影却与草色融为一体,就像畅行天地间的鸟雀云鹤,肆意畅然。
萧灼华不由得想起他昨天骑自行车时的嘚瑟模样,再看他在田野间蹦蹦跶跶的样子。这些举动并不符合他的身份地位,是极不稳重的,可他就这样了,眉眼间的神采,眼里的笑意,都能显示他的心情极好,与在军中大帐时的稳重充满杀伐气息的他宛若两人。
她不禁在想,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沐瑾。活成她向往中模样的沐瑾。
沐瑾跟着萧灼华蹭了一天休假,第二天便又忙起来了。
淮郡有萧灼华打理,他自是放心的,但发展情况总得自己亲眼去看看才放心。他先去军工部,打算让他们把自行车改良一下,结果萧灼华已经安排上了,还把他画的草图都送来了。甚至连出去找橡胶的事都安排上了,他去的时候,军工部正在挑选人手,看派谁去找比较合适。毕竟这一趟去海岛百国,那是要穿过英国公的地盘出海的,时间久不说,还非常危险,要安排的就很多。
军工部上上下下忙成一团,各项环节紧紧相扣,真没有他脑子一热过去看两眼就能插手的地儿。
沐瑾又到贸易城的交易区、适当地挑了些作坊查看。
他想到一句话,叫做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他不在淮郡,但无论是萧灼华名下的作坊、工部名下的作坊,还是私人的作坊,人家都运转得挺好的,各项生产安排得井井有条,几乎绝大部分作坊都有研发部用来创新、造新东西。
沐瑾挺安心的,这就意味着,只要不再起战乱,生产就会得到飞快的发展。如果有了橡胶,等到蒸汽机能够运用到各项产业中,生产力发展会更快。
过了十来天左右,萧灼华把手头的事情都安排完,出行的准备工作也做好了。淮瑾的三千步兵卫队赶到淮郡,放了两天假,探望过家人后,也准备妥当。
沐瑾去向他阿娘和岳母辞行后,便带着萧灼华坐着马车,在两万淮郡大营兵马、以及他俩的步兵卫队、骑兵卫队的保护下去往草原。
他俩都是三千步兵卫队、五百骑兵卫队,再加上两万淮郡大营的兵马,这阵容派出去打地盘都够了,安全有了足够保障。
因为沿途有驿站提供食宿、马料等,并不需要他们调派物资。
在沐瑾的地盘,每天在官道上跑的商队太多了,商队多,马匹自然也很多,再加上萧灼华提前派人通知,各个驿站早就把大军路过时的吃用都备上了,就连他们回程的都备好了。
各个驿站的物资都是从各郡就近采买的,老百姓地里的产出有了售卖的地儿,就能变成钱,拉动地方经济。仅是各郡的驿站,都养活了不少人家。
他们从淮郡出发,一路过去,沿途见到的尽是富庶繁华的景象。甚至许多穿着布衣的平头百姓,都赶上了马车。
马并不是什么好马,马车也简陋,拉着货慢悠悠地行驶在路上。可瞧着马夫的穿着、气色就知道日子过得挺不错的,面色红润,衣服是刚做好的细麻布,哪怕只是个马夫,瞧着也是满身精神,若是拿去跟京城的县兵比,绝对能把那些只够温饱的县兵比下去。
官道修得结实,且保养维护都做得到位。毕竟,各个驿站每天流水般的铜钱挣着,官道的维护保养也是放在了驿站的范围内的。这要是路坏了,驿站不修,军工部基建司自然会派人来修,但那费用还得驿站出。驿站修路,雇些苦力、民工就修好了,撑死每人一个月五六百钱的工钱。军工部基建司的人过来,人家那可是正经的工程兵,一个普通兵卒,每月的俸禄都是两千钱,吃食住用另算。
如果只是钱的事都还好说。军工部修完路还不是找驿站要钱,而是直接找到兵部要钱。这样一来,那就是军工部找兵部麻烦,兵部找下辖的驿站司麻烦,驿站司找驿站麻烦,这一通下来,得有一串官员影响考评晋升。完事之后,都察院、兵部都还会派人来查,为什么不维护路,是不是有贪腐渎职。
驿站挣着这份钱,又不想自找麻烦,都是定期派人维护,要是哪里发现出了会影响到马车行驶的坑或裂缝,立即派人给修补好。
路况好,又没有辎重物资拖累,沐瑾他们赶路的速度也快,出淮郡、过魏郡,不到半个月就来到了野沟子县。
这地方,是沐瑾和萧灼华经营的第一块地盘,两人对这里都有不一样的感情。特别是萧灼华,她的事业就是在这里起步的。
野沟子县已经大变样,再不见往日的丝毫痕迹。再不见绵延不绝的帐篷区,取而代之的是绵延无尽头的屋舍宅院。从整个地理位置上来讲,野沟子县非常偏远,但是,它靠着边山关,守着草原商贸要道,其经济地位、实力比陈郡的郡城还要高。
沐瑾跟萧灼华进城后,一直到了原野客栈才看到些往日的痕迹。客栈的帐篷早变成了房屋,但风格没变,依然是鹅卵石铺路,休闲度假风。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