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125)

    那些豪族出身的,看不出面目的,把衣服、饰料都保留得好好的,好辨认身份。
    沐瑾派人去给乔烈送了封信,让他们拿钱来赎尸体,要不然就跟寻常兵卒们刨一个大坑埋了。
    乔烈还在去郡城的路上,便让沐瑾派来的人追上,给了他一封厚厚的信,上面有名单,还有些画有佩饰图案的,还给他报价,一具尸体只收他一万钱,或者是一千斤粮食,问他愿不愿意赎。
    无论赎,还是不赎,他都里外不是人。
    赎了,那是给沐瑾打仗的钱粮。
    不赎,这名单上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名有姓的,还有他堂弟。
    沐瑾要是不来信,直接埋了、扔了,都知道战死在战场上,见不到尸体,也是没法子,可现在
    乔烈还要带兵,自然不能让底下的人寒了心。为了避免非议,他只得把各郡领兵的人叫来,也将底下的将领们叫来,把信给他们看。
    他们经过商议决定,不赎。
    战死那么多人,豪族的尸体赎回来,寻常兵卒子弃之不顾,叫队伍怎么带?而且,这么多人赎回来,送好几万斤粮食给沐瑾,开什么玩笑。
    对方不赎,沐瑾也没什么损失,便把这些豪族的尸体也扔在普通兵卒子们的坑里埋了。
    他挺想再加把火火化的,但考虑到现在大家的接受程度,决定还是不要挑战自家兵将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他这边正忙着清得战场,魏郡沐耀那边传来消息,英国公的南路大军抵达对岸,战船密密麻麻地停满江岸,大军吃住都在船上,根本没有下船扎营。
    临江郡的江岸很长,能够登陆的地方有十几里。南边水道发达,还有些地方靠近大海,他们的兵卒子水性都极好,在这枯水季节,水流变缓,甚至能够横游过来。这使得防线大大拉长,沐耀的兵又不够,根本守不过来。
    沐瑾想了想,留了两万大军,以奇峰山和广临关为关隘卡住要道,投石机也留下了。伤兵们都送去军医院养伤,他带着一万多女兵和两万多中军大营的兵马,以及修路的工程兵,回援魏郡。
    第164章
    步兵的行军速度慢, 沐瑾把大部队留在后面,自己带着骑兵匆匆赶往横断江防线。
    大军出征带的粮食已经快吃完了,剩下的粮食不多, 沐瑾几乎全留在奇峰山, 只让大军带着赶路的粮食。广临县跟临江郡接壤,中间只隔着一座奇峰山,步兵赶回到横断江防线, 也只需要走三四天, 带点行军粮食,足够了。
    等到了临江郡,再就近征粮就是。
    五千骑兵,战马在战场上损失了一些,目前还剩下四千三百多匹,能够出战的骑兵还有四千。
    她们当中有些人的伤口看着非常可怕, 长长的血口, 皮翻肉绽,浑身都是血, 但既没伤到骨头, 也没伤到内脏,拿针线缝好伤口, 躺上几天,就能上马出动了。
    十几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军中营养好、每天进行体能和作战训练, 身体素质特别好,这种哪怕伤到能见骨头的皮肉伤, 差不多十天左右就能全部长好, 养上五六天, 伤口已经恢复大半,只要不作激烈打斗把伤口撕裂开,没问题。
    沐瑾途经军医院的时候,把这些伤势不重的都带上,在路上恢复几天,抵达魏郡时,就又可以投入到战场中去了。
    那些伤到骨头内脏的,躺着慢慢休养吧。伤到骨头的自不必提,伤筋动骨一百天。伤到内脏的,已经是在鬼门关前转悠了圈,要是伤口再裂开,很可能人就没了。不像那些什么胳膊、腿、肩、背受伤的,伤口裂开再缝上就是了,大不了多休息几天,要不了命。
    五千骑兵出来,四千骑兵回去,除了医院还躺着二百多个熬过来的,有八百多个埋在了奇峰山和军医院所在的县城外的英烈墓中。
    沐瑾有点难受的,这要是他自己的兵,心头还好受些。五千骑兵是萧灼华的兵,他有种把老婆的家底霍霍了的心疼愧疚感。而且,女兵特别难招,首先肯来参军的女兵就不多,体能够选拔标准的就更少了,折一个都心疼。
    不过,打仗,没法子。
    他这边还好,只折损了几千人,对面好几万青壮就那么埋在了战场边上。
    刚打下来的临江郡,没有驿站,没有设补给点,路上没有补充草料的地方,想吃路边的草都不够,只能去路边的庄稼地里吃粮食。这些地都是豪族的,刚收归了他,但耕种的都是贫穷人,要是一块地的全吃光了,他们也没得活路,沐瑾带有钱财,估算了价格,先补偿一些钱,自己这边做好登记,回头派官的时候把这笔粮食给人补上。
    不能一下子全部补成钱,现在临江郡属于无治理状态,治安绝对好不到哪里去,极有可能他前脚一走,拿到钱的人,后脚就得让人劫了。给些钱,他们拿着钱赶紧去换成粮食,不至于饿着,也不至于让人眼红到直接劫财杀人。
    沐瑾大清早出发,中午和傍晚各休息小半个时辰放马吃了粮食喝了水补充体力,之后一直跑到深夜,跑了三百多里路,抵达横断江防线。
    如果不管战马的死活,下午就能跑到,但不能把马累死,于是一直到深夜才到。
    马在夜里能看见路,跑起来没问题,沐瑾着急战事,赶得急。
    骑兵奔跑的声音把防线大营的人都惊动了,但在边郡之地,能聚集这么多骑兵的,只有沐瑾。沐耀在睡梦中惊醒,从床上跳起,飞快套上衣服,连盔甲都来不及穿,便往大营外赶。
    他到营门口时,便见到十八岁少年将军正在大营外的拒马桩前勒马停下,那端坐在马背上的飞扬身姿,宛若踏破夜风驰来的神祇,让沐耀的心头一荡,抱拳行礼:见过大将军。
    原本因为担心战事而焦灼的心情,一下子就安稳下来。大将军回来了,战事,稳了。
    沐瑾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脸上带笑,语气轻描淡写:乔烈扔下四万多伤亡,退守广庭郡城,现在那边的战事不着急,过来看看你这边的。
    沐耀应道:是。话音一顿,说:请容末将回去穿盔甲。他只穿了件打袍的长衫就跑出来了。
    沐瑾道:去吧。带着骑兵入大营,先安排好地方驻扎歇息。
    骑兵连帐篷都没带,也没有草料,因此,沐耀手下的参军现调了批帐篷给他们住,又调了批大豆喂马。这大豆原是煮豆饭和炖肉的,偶尔还能磨些豆腐做吃食,但现在缺马草,大豆也是上好的马饲料,就能他们用了。
    反正已经秋收了,长公主殿下又派人调了批钱财过来,让他们就近在临江郡买粮。
    豪族的地都收了,但选派官员需要时间,粮食目前要么在地里,要么在种地的人家中,拿着钱,去让那些种地的赶紧把粮食收割了,在田地间直接收购军粮。这样是最快的,不然等到派官下来收粮,再入仓、纳入户部登记管理完,再发下来,得忙到过年才有粮,大军早饿死了。
    后勤的事有参军解决,沿用的都是方易在魏郡当参军时的那一套。方易治军的那一套,都是在沐瑾手底下学的,效率、井井有条。
    沐瑾并不担心后勤问题,稍微歇了一会儿,等到沐耀穿好盔甲出来,便去了江边的防御线。
    横断江从上游过来,一直是江面窄,两边全是悬崖峭壁,险得跟长江三峡有得一拼,没有大军能够登岸的地方,但到临江郡这一片就不一样了,地势变平,江面变宽,岸边是广阔的滩涂地,地面全是淤泥,草长得有一人多深,栖息着很多水鸟、蛇类,还有大鳄鱼。
    滩涂地中有很多淤泥坑,到夏季长水时节,能把这一片全淹了,到枯水时节又都露出来变成一个个小水洼,裸露在外的泥土也被晒得干干的,人能走得稳稳的。
    蛇多,吃人的鳄鱼多,这一片又人迹罕至,生态环境极好。
    夜里,站在岸边,抬眼望去,只看到草丛在夜风中拂动,有夜虫、鸟儿的鸣叫声,草丛中还有些野兽的叫声。
    沐瑾在沐耀的带领下,沿着修建在滩涂上的木板路前行。
    沐耀说:原本是想把草割了,但想着可以用此打伏击。他们往前走了好一段路,才穿过滩涂来到江边。
    江面一片漆黑,遥远的对岸有着繁星般的火光,那是对面船只的光芒。
    沐耀对沐瑾说:防御线太长了,要构筑防御工事,工程太大。他们的船上有跳板,搬过来就是现成的梯子,两三人高的防御工事都能翻上去。我们垒沙袋都垒不了那么高。这种滩涂地,又打不了地基。
    沐瑾问:对面的船只是个什么分布情况?
    沐耀说:据长公主殿下传来的消息说,南边诸郡水路发达,经常发生水战,南海百岛诸国更是经常发生海战,船只建造技术精良。海上还有五层楼高的、四五十丈长的楼船。对面大部分船只都是二十丈长、三层楼高的,有八百艘。五层楼高的大船,有五艘,每艘承载有上千人,甲板下的船舱里有水有粮,可以在海上行驶好几个月,堪称海上行动大营。
    他生在靠近丘陵地带的清郡,十几岁以后去到一马平川的京城,来到西边诸郡,一路也是翻山越岭,见过最大的船就是一两丈长的河边小船。虽说隔着江岸,能隐约看到对面的船只,但太远了,看不清楚,以至于这会儿脑子都是懵的。
    沐瑾也懵了,问道:之前不是说是三丈的楼船吗?这会儿连三十丈都不止了?大军都到跟前了,才告诉他小渔船变军舰了?
    沐耀道:殿下的信上说,最初的消息有误。
    沐瑾沉默了。清郡就给了东陵齐国不少假消息,英国公堤防他,特意通过探子眼线送出假消息给萧灼华,也在情理之中。
    他看对面的船只星星点点四散分散的样子,也不像是连成片的。想也是哈,南边的人那么擅长打水仗,自然是长怎么灵活怎么机灵来了,想要火攻,做梦呢,船只绕来绕去就避开了,即使投石机把火罐扔过去,也烧不到别的地方。
    沐瑾想了想,又问道:英国公把南边的地盘都打下了?
    沐耀道:南边也有战事,但您要称帝和要铲灭豪族的消息传出去,他们摒弃前嫌,想先铲除我们。
    沐瑾上次下水游泳还是上辈子,他底下的兵卒子最多就是小河沟里刨水的游泳水平,旱鸭子一抓一大把。水战,别想了!他一艘战船都没了。他对沐耀说:等他们过来了,上岸后,我们再交手吧。
    旱鸭子大军打水军,有点离谱。
    沐耀犹豫着问道:我们是否要拔营离开河岸,退到城池?如今一来,进可攻,退可守。他们擅水战,攻城器械备然不足,一旦深入岸上,地利就转到了我们这边。
    沐瑾说:十几万大军上岸,不攻城,把各郡县的粮食抢完就跑,我们没了粮食,不战自败。临江郡的粮食,大半都还在地里,得保秋收。
    他看夜深了,跑了一天,也是又累又困,跟沐耀回营休息,先养足精神。
    第二天,大清早,沐瑾刚起床还在洗漱,便听到战鼓声响。
    大营中的兵卒正在吃早餐,听到鼓声,扔下碗,飞快地回营,拿起武器就往外跑。
    沐瑾听出鼓令是敌袭,立即派人出去打探情况,加快速度洗漱,匆匆往嘴里塞了点食物,便穿上了盔甲。
    马匹疾驰声传来,到营帐外停下,齐仲快步进帐,道:将军,对面发起进攻了,江面上全是船,全是大船!向来稳重的齐仲也忍不住激动、紧张和担忧起来。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么多船,这么大的阵势,江面都让对方驶出来的船占满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比当初他们在草原打草原人时,摆开军阵更有气势。
    沐瑾问齐仲:你会游水吗?
    齐仲让沐瑾没头没脑的问题问得愣了下,说:会闭气屏息刨几下水。
    沐瑾微微一笑,说:应战吧。说完,收敛起了笑意,对赖福道:立即通知卫队长、骑兵营卫队长、女兵营骑兵来大帐外集合。
    赖福当即出去传令。
    沐耀手下的参军来报:将军,沐耀都尉赶去前线指挥作战了,派属下前来听调传讯。
    沐瑾嗯了声,说:让沐耀照他自己的节奏打,我这边机动作战。
    参军应道:是。
    沐瑾道:你别盯着战场了,立即派人出去催收地里的粮食,赶紧把沿江一片的都收割了。
    参军应下,匆匆离去。
    沐瑾带来的骑兵全部驻扎在他的旁边,听到战鼓声全部进入备战状态,等赖福过去传令,立即到沐瑾的大帐外集合。
    沐瑾对骑兵营将和五个千总吩咐道:你们沿着江岸跑马,遇到小股队伍登陆的,直接歼灭,遇到人数众多的,立即回来告诉我和沐耀。
    几人应道:是!
    沐瑾道:去吧。他目送女兵营的骑兵出去,又对骑兵卫队长和手下的几个佰长说:随我出去转转。他得出去看看战场的情况。陆军打水军,没参考案例,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赖福唤了声:将军。欲言又止。
    沐瑾道:说。
    赖福说:此地危险,要不撤字不敢说出口,怕影响军心。
    以前将军稳坐后方,甚至不动,那是战事占据上风。如今对方能到处腾挪,他们在岸上处于被动,战事落于下风,将军要是走了,会影响士气,很容易造成溃败。
    沐瑾道:有什么好担心的,开船的还能在岸上追上骑马的?他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英国公竟然派水军来打他。难受!
    赖福不敢再劝,只是吩咐侍卫们紧跟沐瑾,无论如何要把他护严实了。
    沐瑾翻身上马,径直出了大营,先跑到江边去查看情况。
    江面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船只。
    木制楼船式样,但好多船只的表面并不是木头的,有皮质的,在船头处甚至还有覆有铁铸的外壳,画的像是海兽。这种装饰物,不仅能起到美观震慑作用,还能起到防御作用,要是两船相撞,自己的铁壳船头撞到对方的木壳,谁吃亏一目了然。
    船只的甲板上站满了人,连楼上的栏杆处也都站满了人,像是弓箭兵,一只船上还架着床弩。
    他们的船刚靠近岸边,还在水里飘着,床弩就已经飞过来,直接越过了滩涂,落向滩涂后方的营寨。
    沐瑾见状,立即拍马躲到了旁边垒起来的沙袋旁,翻身下马,藏在马腹下。
    赖福他们赶紧把带来的盾牌挡在他的头上。
    手臂粗削尖头的大圆木直接咻地落在距离他不到两米远的地方,深深地没进泥地中,身后的沙袋也传来撞击的震颤感。
    沐瑾向来都是拿投石机远程攻击别人,这是第一次挨攻击。
    沐耀的大军也不是吃素的,架在岸边的投石机全部齐发。
    投石车的里的碎石全都是缠了浸了火油的麻布和易燃的丝絮,一点就着。上面捆有火油罐,石头投出去前,等全部燃起来后,再对着江面的船只便砸去。
    船只已到近处,再加上投石机的准头好,对着驶到最前面的战船投掷过去。
    战船是移动的,一些石头落偏了,掉到了江里,火熄灭了,油罐里的油溢出来,散在江面上。
    着火的石头多,总有砸中的。石头落在甲板上,把木头都撞裂了,油罐摔裂,里面的油也随之飞溅开来,再被裹着油布燃烧的石头点燃,一下子就烧了起来。
    船上的兵卒们极有经验,捞起旁边的厚厚的粗麻布盖上去把火压住,遇到火势太大的,便把事先准备好的装在框里的泥沙倒上去。火,当场熄灭了。
    在投石机的密集攻势下,有船身被砸出洞,漏水了。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