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

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71)

    帐中的其他人看着屠营将直接从步兵转成骑兵,都极为眼热,但谁都没意见。就凭她一刀斩杀中郎将的本事和战功,都没谁能说得出什么来。至于沐罴、赖瑗、赖琬的调令就更让人没话说,他们仨去年在草原可是大获全胜。
    赖瑾继续说:沐罴,你从新兵营中选人,把去年战死空出来的缺补上,将无法胜任马上作战的都淘换下来,只留精锐。
    沐罴应道:是!他刚到草原时,麾下全是步兵,后来转了一千的骑兵,如今都能转了。
    赖瑾对屠营将说:你麾下有五千人,先用普通马匹训练起来,等有了战马后,再换成战马。依然是宁缺勿滥,骑兵训练不合格的,让他们继续当步兵,空缺出来的,到新兵营挑选。
    屠营将应道:是!
    赖瑾又将目光落到赖瑗和赖琬身上,她俩麾下都只有两千人。他直接从北卫营大军出身的千总营中,各拨了三支给她俩。北卫营大军出来的人,经过一次次扩编升迁,基本上都跟其他各地的人混在了一起,身千部、佰长没有大动的营还是找得出来的。
    他用人归用人,有时候还是得考虑到清郡、尚郡出来的这些人的心情。他们从大盛朝的最东边,跟着成国公府去到数千里外的京城,又再跟着他来到大西边,对他家亦是忠心耿耿,真要说跟后投奔来的一视同仁,对他们不公平。他们最先追随,付出最多,总得有点好处的。
    赖瑗和赖琬齐声应下:是!
    之前打淮郡、魏郡的战功、晋升都安排完了,就连守边山防线的,该升的都升了,也就是沐罴、赖琬和赖瑗离得远,加上有扩编的事,赖瑾才等到来了后给他们升的。他升完以后,这会儿再按职位高低坐就没问题了,让他们入座,之后直接说起草原的战事。
    赖瑾说道:草原能汇聚成三十万大军,数量是我们的两倍,有着骑兵对步兵的优势。骑兵对步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强,以及马匹飞奔带来的冲击力,但步兵对上骑兵就没得打了吗?不尽然!
    他取出自己画好的大幅绢布图,展开,吩咐阿福挂起来,说道:如果是散乱地一窝蜂上去作战,一个骑兵能挑一群步兵,但我们是军队,不是乌合之众!军队的特点就是有指挥,有秩序,打法多变,兵种多样。
    帐中众人将目光落到赖瑾画的大幅绢画上,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那是一幅草原作战图,步兵对骑兵。骑兵是草原人,密密麻麻地占据半幅地图,冲击过来,并且呈弧形,朝着大军两边包抄。这一看,就是要把步兵围剿的势头,也正是草原人的常规打法。仗着有马,跑得快,打围剿战。
    赖瑾说:我们有铁!铁盾、铁甲正在运来的路上。以身穿铁甲、手执铁盾的盾甲兵挡在最前面,抵御骑兵的冲击攻击。后面则是长矛方阵,十几万大军组成的长矛方阵,将对方的骑兵放进来,切割开,再分而歼之。盾兵就是我们的移动城墙。以佰、千营为单位作战。佰人聚小圈,千人围大圈。
    两翼,由我们的骑兵去牵制他们的骑兵。他们的武器比不过我们,草原人常用的遇弯刀,最长的也只在两尺左右,而我们的长刀是五尺,比他们的长了一倍。虽然都是生铁所铸,但我们的刀比他们的要厚一些。他的手在绢画上点了点,说:等到大军到了后,进行军阵演变操练。听鼓声号令,鼓声响,让变阵就变阵。
    他把上辈子所知道的一些知名阵法告诉教给他们,例如,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等。这些有的是在影视剧中看的,有些则是玩游戏的时候接触的,还有些是看记载古代战事的书籍接触过,只是略粗了解了点,并不精通。可他从小学带兵打仗,又打过了那么多仗,两相结合使用。
    赖瑗、赖琬姐妹俩跟赖瑾从小是由一个爹教出来的。她俩对赖瑾学了些什么,可以说是一清二楚,待看到他讲解阵法,忍不住互觑一眼:这绝对不是爹教的。
    这事自家人知道就清楚了。她俩明明知道这不是爹教的,在边听边学的同时,还要装出是她俩爹教的样子,以免别人起疑。
    小七已经够让人提防,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要是别人起了疑心,再有母亲白泽入梦的消息传开,还不知道要生出怎样的事端来。
    第99章
    时间紧迫, 赖瑾也忙了起来。
    他白天给底下的将领上军事培训课,晚上则是出考题,编教材, 准备在军中选拔一批脑子灵活学习能力强的年轻兵将, 作为储备将领培养起来。
    上了战场,刀兵无眼,谁都有可能折进去, 替补非常重要。再就是, 得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成长起来,才能不断壮大。
    赖瑾要教的,大部分出自成国公府,是他家世世代代领兵打仗总结下来的经验,向来只在自家代代相传,不外传。
    如今两个姐姐在, 他编教材的时候抓她俩当壮丁, 以为她俩会反对的,结果两人互相看了眼对方, 就默默地撩起袖子默写背过的那些书, 连声异议都没有。
    赖瑾困惑了,悄悄观察两天, 发现她俩是真没反对。
    晚饭后,他趁着她俩在他帐篷里坐着编写教练的功夫,忍不住凑到过去, 问:爹教的不外传的本事,我要教到军中, 你俩不捶我啊?搞得我心慌, 总担心你俩憋大招。
    老六赖琬停下手里的笔, 抬头看向赖瑾:本事确实是祖宗和阿爹传下来的,但他们没有打到草原的本事。谁的本事大,听谁的呗。
    赖瑗抬起头,望向站在跟前的赖瑾,说:《成氏领兵要略》的开头第一句,你背给我听听。
    赖瑾看她一眼,背诵道:兵者,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切忌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他顿住,说:成吧,变通!回自个儿的位置上坐着了。
    赖瑗搁下手里的笔,指向她与赖琬这阵子默写出来的,说:这些都是阿爹手把手教导了我们十年才学出来的。即便军中有天资卓越者,朝夕之间,怕是难以学成。
    书里寥寥几字的一句话,所记载的是一场场生死血战。
    那些战役,便是亲临战场的兵卒、千总、营将都难窥其全貌,唯有主将才是纵观全局者方才清楚事先为何如此安排,又为何而胜或败。这些书汇聚的是赖家历代领兵者的心血,用战场上无数鲜血白骨堆成。想学的人,如果只是看书,不知道背后的战役,根本学不懂。那些战事,每一场都得从双主的兵卒人数、领兵者、地形、舆图、天气等分析,需要掰碎揉烂了讲解,学起来,短则几个时辰,多则好几天,还得看悟性够不够。
    他们兄弟姐妹七人中,小七是学得最快的,也是学得最慢的,阿爹一讲,他就懂,但阿爹讲一句,他能顶十句,经常父子争辩到吵起来,中间还要加上老爹讲不过时动拳头,小七病倒了不给金子不起来。
    赖瑗来镇边大军这么久,可没见过有小七这样一学就懂的天生将才。
    赖瑾坐到赖瑗旁边的椅子上,指向旁边挂的军阵图,说:先让他们把这几个阵和对应的鼓令学懂,做到烂熟于心,听到号令就能做到下意识变阵就行了。
    赖琬放下笔,问:那你还让我们默写?她甩甩手,哼哼道:手都酸了。那么多老祖宗,一人一本心得记要,有些还好几本,还有些手记什么的,写得都累死了。她还以为有大用处呢!
    赖瑾说:家业是大哥继承的,书都在他那。眼下分了家,我们要用人,得培养自己的人才。你俩自己的前程都还没个着落呢,真去当个劳什子乡主,在一乡之地那巴掌大的地方扑腾啊。
    赖琬颇为认同地点点头,理直气壮地说:也是。这不,我跟五姐都投奔你来了嘛。
    赖瑾说:阿爹教我们的那些,默写出来,我们仨一人留一份。我再从中挑些,加上些战场讲解,编成兵书。成国公府有后院校场用来培养人才,我们也要有个自己培养人才的地儿,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昭武堂。昭,光明耀眼之意。
    他继续说道:眼下在打仗,在出征的将士中挑选可造之才。等以后战事稳定,再在郡城建昭武堂,挑七岁以上的孩子从小培养。现在随军教导,有个好处是边学边用,活学活用,还能让底下的兵将迅速成长。我们不知道要在草原打多久,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才能保证后继有力。
    赖瑗说:你之前让余修和周军担任教习,自他俩高升之后,这教习之事,可就没影了。可别三天热度,后面就没影了。
    赖瑾听懂她的意思,解释道:他俩已经把第一批扫盲完成了,不可能一直在军中教兵卒们识字。现在军中的千总、佰长们都会识字算数,有他们教兵卒,再加上兵卒的俸饷足够他们请教习,想要学习字算数,有的是门路和法子。现在军中再有不识字算数的,那纯粹就是懒的了。
    赖瑗笑笑地斜睨眼赖瑾,说:行吧,听你的。放过他。
    她跟赖琬又默写了一会儿书,到傍晚天色暗下来,便告辞走人。
    她俩出了赖瑾的大帐,老六赖琬回头看了眼帐篷,感慨道:小七竟然记得把默的书分我们一份。她又凑近赖瑗,声音压低:大哥可是提都没提一句。
    赖瑗说:大哥忙。
    赖琬轻哧一声:能忙得过小七。
    赖瑗斜她一眼,带着警告意味地指指赖琬,说:以后这话不准再提。
    赖琬贴近赖瑗,悄声说:三哥在大哥那里有什么意思。成国公府的兵马一直是大哥在掌管,他在大哥麾下,连个主将都混不上。你看沐耀,现在是镇守魏郡防线的主将。戚荣,他在北卫营时,我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过,来到西边后,先是成为辎重营都尉,后来成为边山防线主将,拿下去年抵御草原三十万大军的功绩。大哥、二哥和四姐是一个娘生的,三哥跟大哥、二哥之间,再是亲兄弟,那也是隔了一层的。他俩抱团,哪有三哥的什么份儿。
    赖瑗抬指一戳赖琬的额头,想训斥两句,又没话说。
    再是一家子兄弟姐妹,多少还是有亲疏远近之分。成国公府的东西,先分完大哥和二哥,剩下的才轮到三哥。大哥袭了爵,世子也定了,又分了家,三哥成为旁枝。三哥要是从军,为将,最多只到副将或营将,为官,官至郡尉已经到头了,将来还要看侄子脸色。大哥和他家世子,可从来没说有好处会带上别人的。
    赖琬见到五姐的神情松动,趁热打铁,我这就给三哥写信,让他过来。
    赖瑗用力地戳了下赖琬的额头,动动脑子,你自己想想,合适吗?这事小七不点头,能叫三哥过来?我比你大,这信我来写。即便将来说起挑起兄弟不睦,也由她来担。谁叫大哥,先没大哥的样子的。
    她调头回赖瑾的帐篷,凑到赖瑾跟前,低声说:商量个事,家事,也不算家事。
    赖瑾看五姐的样子有点鬼祟,满脸狐疑和警惕地看着她:有话直说。
    赖瑗说:打草原这么威风的事,还有你那昭武堂,得需要个操练兵将的。
    赖瑾更加警惕,问:然后呢?
    赖瑗问:你觉得三哥怎么样?
    赖瑾的头皮一下子麻了,盯着赖瑗,问:合适吗?三哥可是在大哥手底下混的。
    赖瑗说:我写信给阿爹,让阿爹安排。
    赖瑾闻言懂了。三哥约摸是在大哥手底下混得不太好。他心说:不应该啊,大哥那边也有战事,有的是给三哥立战功谋前程的机会。他自己一堆事儿,东边有阿爹有大哥,轮不到他操心,东安关的战事,他还没真关心过。他问:东安关那边,谁在带兵?
    赖瑗说:年底的时候,我派出去的人,有消息回来,说大哥在东安关,二哥在清郡,三哥在尚郡掌郡兵。顿了下,又说:东陵国进攻猛烈,战损严重,二哥负责操练新兵。
    二哥负责?两郡兵马拉到一起训练?这里面的事儿有点不对。赖瑾问:尚郡招的新兵由谁在操练?二哥在清郡,清郡的兵由他练。三哥在尚郡,招的新兵该由三哥操练才是。以前的成国公府,清郡跟尚郡是一家,现在可不是,现在是分了家的,拉到一起练是什么意思?
    赖瑗说:说是为了方便彼此熟悉,都拉到清郡由二哥一起操练。她顿了下,说:我想着,三哥来这你边更有用武之地。
    赖瑾已然明白。如果五姐的消息无误,大哥所做的,应该是想要趁着跟东边动兵,将两郡之地,并为一处,把清郡也牢牢地捏在手里。
    要不然,应该是两郡之地照之前那样,继续分开,清郡的兵是清郡的,尚郡的兵是尚郡的,即使暂时合兵,战后,也当各归各郡。尚郡是赖家的,大哥是长子袭爵,掌得稳稳的,所以把三哥放在那。清郡,可是姓沐。等东边的仗再打几年,清郡的兵将来几轮大换血,清郡可就不再姓沐了。
    他以为大哥怎么得等过些年,用时间来冲淡沐氏对清郡的影响,慢慢地将清郡掌在手里。转念一想,大哥带兵那雷厉风行的性子,可不是喜欢用水磨功夫的。
    赖瑾有点不爽的是,他还在这儿呢。即便没在清郡,好歹他名下有许多产业在,他娘亲是把清郡传给他的吧。
    他说道:既是要让三哥过来,自然是由我来写这信。
    赖瑗说:我来写吧。要是小七写信,等于直接捅破窗户纸。她来写信,把三哥要过来,算是个警告,大哥、二哥要是能及时收手,兄弟之间还有缓和的可能。
    赖瑾磨墨,直接写了封信给大哥赖瑭,点明说,要么把清郡交给三哥,要么把三哥放到他这来。
    他写好信,盖好戳,唤道:阿福,去唤老贾过来。
    赖瑗站在旁边,看着赖瑾一字一字地写完信,听到赖瑾要把老贾派回去,看着赖瑾,再次深刻体会到阿爹的用心。要是把小七和大哥放在一起,大哥就算袭了爵,也绝对按不住小七,成国公府现在所占的清郡之地,大哥休想沾指半分。成国公府要是没有清郡之地,维持不住如今的势头,立即从国公府跌到郡侯府的实力。他俩在一起,必然打起来,阿爹根本拉不住。
    老贾正在给赖瑾训练新招的近侍,听到阿福来传,匆匆进帐,抱拳行了一礼,唤道:将军。
    赖瑾把信给老贾,说:拿去给我大哥。把我名下产出的那些该归我的收成,不要金子,不要铜钱,只要粮食布帛,通通拉来。不管路上损耗多少,全都拉来,不留一点在清郡。沐氏中,要是有人愿意来边郡的,一并带来。清郡、尚郡跟着我来边郡,战死的,你把抚恤带回去。再问问军中,有谁要捎家书和钱财回去的,你一并带回去。嫡枝没了,出了五服的旁枝总还有些的,这些都是沐氏的人。
    他又给了一封信给老贾,说:交给我阿娘,把我阿娘也接来,我自己的亲娘,我自己养,要是许姨娘想要过来,一并接来。世子之位早定,不好改,他认了,但他还在,连声言语知会都没有,就动他娘亲传下来的地盘,真当他好欺负。
    狗皇帝打他,大哥也坑他,不抽一波东安关的血,给他们点颜色,真当他好欺负!
    东安关正在打仗,正是耗费粮食积蓄的时候。他抽调走那么多的粮食,就必得抽调走相应的运粮人手,抽走一大波人和粮,必然立即叫战事紧吃。
    恋耽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