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女穿男)(11)
方士泽:他把赖瑾看了又看,有点懵:出题考还要把出题人关到考完?
赖瑾对方士泽的眼神也很无语,心说:这都是惯例了,你少见多怪而已。
有钱,一切好说。况且,瑾公子大方,绝不会亏待大家。三位幕僚当即抱拳领命。
赖瑾扭头对阿福喊,阿福,给三位先生安排帐篷,好生侍侯。又让阿寿去叫千总沐熊,让他带上一千兵、铜钱,跟着孙潜去长岭县买粮。
买粮、买布、买柴都理解。沐熊挠头,公子,买羊又是做什么?
赖瑾说:打完山匪,要犒赏大军。赶了半个月的路,大家连点荤腥都没见着,你不馋肉吗?
沐熊馋啊。听到赖瑾说吃肉,就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他开心地应道:得令!迫不及待地拉着孙潜去买肉,啊不,买粮去。
这赶路,大军还要吃肉的吗!山匪能有几个钱,打下来,可是全部倒贴。他们出钱出力打完山匪,太平的是长岭县,跟边郡又有什么关系呢?方士泽都替赖瑾的钱袋子愁。
哪怕您有夫人给的钱财,又承袭了太子府的财产,也不是这样铺张浪费的呀。他等众人都走后,劝道:公子,边郡产出少,望节敛为上。
赖瑾说:钱是挣的,不是省的。越往后走,山岭盗匪越多,有的是仗要打。趁着现在路过,顺便把山匪清理干净,将运粮的道路打通。万一边郡开不出荒,产不出粮,便需要买粮。若是次次都派军队护送军粮,想想这开销?若是路通了,找商人运粮,能省掉许多护卫开销,粮价都能省下许多。
您可真会盘算。方士泽沉默了,无话可说,长长地作了一揖,公子虑事周全,士泽佩服。他忽地又想起一事,开荒?派何人开荒?
赖瑾说:山匪啊!正好抓来给我们推粮车,到地方安排去开荒。
方士泽:公子,您这么能盘算,在下无用武之地啊!
第15章
赖瑾等帐篷里的人都出去后,从旁边的箱子中取出军事舆图,在桌子上展开。
大盛朝的舆图非常抽象,只能粗略地看出各郡县所处的位置,至于各郡县里有几座高山、几条河流根本没有标。
赖瑾跟着学地图的时候,都是靠成国公言传口授。
成国公戎马一生,走过的地方多,见多识广,地图上没有的,各地的风土人情气侯变化地貌特征都能说上一二。
赖瑾根据成国公口述,以及夫子上课时所教的内容,再结合大盛朝以前的舆图为参照,按照他上辈子的地图绘制了现在的这份图。
精确度没法保证,但展开地图,基本上能一窥大盛朝全貌。
大盛朝是一个荷包蛋造型,中间的蛋黄部分是个大平原,也就是京城这千里平原之地。平原四面环山,如果只看平原及周边这一块,又像个平底锅。
出了平原,无论往哪个方向都是崇山峻岭。
往北,过了北莽山便是极寒北地,气候有点像他上辈子东北、俄罗斯,都是原始森林,山腰以上终年积雪不化,山腰以下多以耐寒的雪松、雪杉等植物为主,生活着一些适应了严寒气候的游猎民族。
往东,则是东陵十国。它是一百多年前的大齐朝四分五裂后形成的,如今的大盛朝、极寒高原、南边的海岛百国,在一百多年前,全部是大齐朝的疆域。
在十几年前,东陵有十五个国家,经过多年战争,如今只剩下十个了。
其中有一个东吕国,曾经跟清郡接壤。
东吕国的皇帝吕子义,趁着清郡跟着当今皇帝萧赫打京城平原内防空虚,发兵攻打清郡。先太子萧彰带着三万大军,联合沐家私兵,死守清郡。沐家满门战至只剩下沐真、沐弦,最后等来尚郡救援,灭了吕子义的大军,又趁机打下东吕国。此后,东吕国一分为二,一半并入清郡,一半设为东安郡,由先太子亲信鲁智达率五万镇东大军驻守。
往南,地势一路走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十五个郡全都是产粮的好地儿。皇子皇女们梁王、英国公他们的封地几乎都在那边。
往西,可以说是穷山恶水,全都是莽莽山地,能够种粮的平坦地势很少。
边县,位于大盛朝最西边的一座山,名叫边山。
边山的岩石多,土层少,土地贫瘠到连树都不长,大部分都是稀稀疏疏的草,只在山脚下有部分地方能种地。最坑的就是,出了边山,正西、西北方向都是大草原,是草原十八部的地盘。往南,则是沼泽地,千里沼泽地,一直通到南边。
边县登记在册的人口一共只有三千多户,占地七个乡,每个乡一个大姓,根本不听朝廷的。朝廷派过去的官,派一个死一个,后来就没有人愿意去做县长了。
如今皇帝硬生生地把边县提成郡,将外面的沼泽、草原划到大盛朝的疆域,派赖瑾过去。成国公看上了草原的骏马肥羊,竟然没有反对。
从京城,到边郡,在穿过平原抵达长岭县后,还要再穿过十三郡之地,就到了。
长岭县是长郡跟京城平原交壤的地界,由一座长岭山隔开。
长岭山有一千三百多里长,要往西去,必须翻过长岭,而翻越长岭最好走的路就是长岭县。
因为它有一条青溪河,在山里面凹陷下来这么一块,沿着河边走,路又平又宽,避过夏季山洪暴发、涨水的时节,河滩还可以用来安营扎寨,取水、用水都方便。
这么一个要道,直接卡住京城咽喉。皇帝、成国公府、英国公府都不乐意让其他人占了领,拉扯来去,谁都没能在这里屯上兵安插上自己的人手,只剩下皇帝派了个郡守,由郡尉带着五千郡兵驻守。
兵家必争之地,经商必经之路,没有重兵镇守,山里的山匪自然就多了。
山匪多,山头也多,山匪之间也经常因为地盘、势力之争打来打去。
关于长岭的情况,赖瑾也只是在跟着成国公学军事舆图的时候听过一耳朵,至于内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得等斥侯探查完才知道。
赖瑾估计要是把长岭山的土匪窝端了,能发一笔。
他去到边郡,将面临的诸多困境,仅靠手里的这点家底,撑不了两年,必须得有产业输出才行。可要发展产业,首先得有人,还得道路通畅。
傍晚时分,斥侯佰长齐仲带着两个什的斥侯,押着几个塞住嘴五花大绑的土匪回来复命。
齐仲告诉赖瑾,我们现在是在狮子岭,有两伙山匪,一伙是狮王寨,一伙是金刀寨。河对岸是秃头岭,因为山顶光秃秃的,因此而得名。秃头岭中有一个秃子寨,他们自称霸王寨。前往走五六里路,河水较浅,河滩全露在外面,踩着河里大块的鹅卵石过河,连鞋底都不用湿。我们此刻所在的这段路,经常遭到这三座寨子拦路抢劫。
他说完,把这伙巡山山匪小头目的嘴里的布扯了下来。
那小头目急声道:将军,不是我们干的。你们这么大支军队,我们哪敢惹你们。是对面的秃头岭的秃子干的,他们想嫁祸,用你们的手除掉我们,好占下我们的寨子。你可不能上他的当啊!
赖瑾将信将疑地问,真的?
那小头目看他一个半大的毛孩子,只当他好骗,斩钉截铁的,态度格外诚恳,说,真的!我要是骗你,天打五雷轰,我可以对着老天爷发誓。
赖瑾还是不太相信的样子,说:那你先发誓。
小头目豁出去了,示意齐仲给他松绑。
齐仲看向赖瑾。
赖瑾挥手,迫不及待地样子,解开他,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敢发誓。
齐仲给小头目解绳子。
阿福、阿寿不动声色地往赖瑾身边挪了两步,做好随时防止这小头目扑上来的准备,同时杀气腾腾地盯着他,警告小头目不要乱来。
小头目瞧见帐中的情形,再看赖瑾这么小一个娃娃竟然穿着郡守官服,一看就是大官家的孩子,在心里不忿地暗骂声呸,脸上摆出格外耿直的模样,高举右手,五指并拢,发誓,我陈麻子对天发誓,要是说的话有半句假的,叫我陈麻子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赖瑾闻言,真想问一句,你是叫陈麻子吗?脸黑归黑,连颗麻子点都没有。脸上有麻子,那是生病结痂落下疤痕造成的,没有哪家父母会给孩子起名叫麻子的,只能是长出麻子后被人起了外号。
他装出信了的样子,说:那你说说,秃子寨又是个什么情况?
帐篷帘子撩开,方士泽挥着羽扇扇着风进来了,朝赖瑾拱拱手。
赖瑾看到方士泽进来,立即起身,格外热情地把他请往上座,喊:先生你来啦。我抓到俘虏了,正在审问,他刚才都招了,是对面秃子寨的人干的,还发了毒誓。
方士泽被赖瑾强行往主位上扶,正在纳闷和惶恐,闻言嘴角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赶紧制止了他,主从有别,我哪敢坐主位。您坐。转身在下首边坐下,一双锐利的目光在几个山匪身上扫过,还在小头目身上来回转了转。
小头目见状,立即悟了。这毛头小子连秃头岭、秃子寨的名字都分不清,出去当官肯定也是什么都不懂,他的大官爹给他派了个主事的。这个人说了才算。
他担心让人看出来,强自镇定,对赖瑾说:秃子寨有三百多号人,大当家是长岭县五豪族之一的郑家大爷。他们这些豪族讲求嫌庶有别,郑家大爷是庶出的,不能继承家业,给郑族长干活。这郑族长是长岭县县尉,有他在背后支持秃子寨,他们才敢捞过河来这边伏击。
为了让自己的话显得真,小头目继续说,我估计,他们也是为了劫富户和商队才挖的坑,没敢劫你们。哪想到,你们大军到了这,踩到陷阱,造成了伤亡。
赖瑾挠着下巴,满脸困惑地望向齐仲,让你抓山匪,你还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抓他们啊。
齐仲抱拳,将军,属下没说。他们几个就在附近巡逻盯梢,依属下看,此人所言,不可信。
小头目赶紧说,小的所言,句句属实。
赖瑾想了想,问,你们呃你是哪个山寨的?
小头目答道:小的是狮王寨的。暗自鄙视:你的记性不好吗?我才告诉过你。酒囊草包!
赖瑾连连点头,对对对,狮王寨,狮王寨。狮王寨和秃子寨,哪个离我们这地儿近点?
那自然是狮王寨。小头目担心他们咬住狮王寨不放,紧张得下意识地舔了下舌头,说:这原本是我们狮王寨的地界,可自从他们秃头岭有了栈桥,下山可方便了,他们近。
赖瑾装出不信他的话的样子,对齐仲说,你派个山匪领路,去看看狮王寨是不是很近。如果这个陈秃子说谎啊不是,陈麻子,如果这个陈麻子说谎,连同他的同伙一起杀了,再把人头扔到呃扔到山里,不是扔到长岭县尉那里,让长岭县尉给我带路打狮子呃,狮王寨。
方士泽清清嗓子,适当接话,问:那要是狮王寨近呢?
赖瑾说:先抄狮王寨,再灭县尉,然后让姓别管信什么,就是那县尉,让他赔钱!我有两万大军,还怕剿不了一个山匪寨子。我定要剿一个匪寨让阿爹看看我有多威风。
小头目赶紧说:将军,将军,是秃头岭的秃子寨挖陷阱害你们的,是秃子寨,不是我们狮王寨。
赖瑾一副让人拆穿自己失误脸上挂不住的样子,恼羞成怒地挥手,哎,下去下去。他又喊,来人,集结大军,吃完饭就去包围狮子岭,啊,不是,是秃子岭
小头目在心里暗骂:蠢蛋,是秃头岭。连名字都弄不清楚,还领军呢。暗暗羡慕投胎好就是不一样,这小子才十来岁出头,蠢成这样都能又当郡守又当将军。
齐仲押着小头目和几上巡逻山匪出去了。
小头目出去的时候,给几个山匪一个眼神,捆在身后的手悄悄比划:把这伙人引去秃子寨。
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剿匪,要是换个带兵的,压根儿不会搭理这点事,也就是个小屁孩屁事不懂,在这里瞎折腾。
小头目盘算着,收拾了秃子寨,这毛头小子逞完威风,八成会再杀到县城去跟县尉咬,就顾不上找狮王寨的麻烦了。
这么小的娃,能当这么大的官,家里肯定厉害,又带着这么多兵,定是不会把县尉放在眼里的。县尉多富啊,收拾秃子寨和收拾县尉,可比收拾狮王寨划算多了。
他自己的盘算暗自得意,心想,要是我的计成,回去大当家还不得赏我啊。
方士泽等他们出去后,哭笑不得地说道:公子,让齐仲他们审这几个舌头就是。你这又是闹哪出?
赖瑾说:大热天的,山里蚊子毒蛇都多,能少折腾几下,能省点功夫就省点。这狮王寨的山匪小头头想祸水东引,先让他带个路呗,省得我们还要自己满山遍野去找。秃子寨的人看到狮王寨的人把我们领过去,肯定很愤怒,再挑拨几下,秃子寨的人肯定乐意给我们带路去找狮王寨。最好让他们打起来,我们再把他们一锅端。
方士泽:又一次深深的沉默了。
第16章
天热,没空调没风扇,大帐篷又不透风,闷在里面跟蒸包子似的。白天外面太阳晒,赖瑾想把自己古铜色的皮肤养白回来,又有事情忙,只能闷在帐篷里汗流浃背。
晚饭后,天色暗了下来,帐篷里即使点了油灯也暗暗的。
光线不好,看账本、翻地图伤眼晴,在这里得了近视眼连配眼镜的地儿都没有,他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视力,以及想凉快凉快,果断地挪到了帐篷外。
阿福、阿寿把用牛皮自制的简易躺椅搬出去,支上大蚊账,摆上小桌子,再切点水果,舒坦。
赖瑾啃着瓜,又吩咐阿福去把几个幕僚先生请过来。
阿爹给他派了五个幕僚,方士泽是豪族出身、资历最老;孙潜是寒门出身,一心想要谋前程,最积极、好走动;余修的父亲是清郡下面的安阳县县令;周温的父亲在尚郡担任催收粮食的粮曹,相当于粮食科科长。崔吉也是出自大族,但随着战乱,家族已经没了,逃难到京城,投奔到成国公府,也是干了十几年的老人了。
赖瑾现在手里不缺兵,兵好招,即便手里的人不够,征招个头足够没残没缺的,给他们把伙食开好点,营养跟上,再魔鬼式训练几个月就能派出来用了。
可文人少。大盛朝根本没有科举一说,也没有什么书铺、书院。
有学堂,那都是大家族内部供子弟们学习的地方,最多就是让同等相交的人家过来借读,根本不对贫寒的平民百姓开放。
书籍被大家族垄断,即使是寒门,那也是祖上显赫过,有书籍传下来,家里还得有仆人种地干活,才能有书、有时间识文断字。
文人是稀缺人才,也是赖瑾手里急缺的。
他缺人才,他们几个缺前程,大家才能凑到一起。
可对着边郡这么一个人少、不产粮、地方豪族把持、还有边寇的地方,仅靠两万大军、手里的一点钱粮安人心,是远远不够的。
之前在皇帝的地盘,赖瑾怕挨收拾,盘着。如今已经走出皇帝能够直接掌控的地界,不需要再苟,可以开始搞事业,让他们几个知道要干什么,把事情安排上,人忙起来,心也定下来。
恋耽美
赖瑾对方士泽的眼神也很无语,心说:这都是惯例了,你少见多怪而已。
有钱,一切好说。况且,瑾公子大方,绝不会亏待大家。三位幕僚当即抱拳领命。
赖瑾扭头对阿福喊,阿福,给三位先生安排帐篷,好生侍侯。又让阿寿去叫千总沐熊,让他带上一千兵、铜钱,跟着孙潜去长岭县买粮。
买粮、买布、买柴都理解。沐熊挠头,公子,买羊又是做什么?
赖瑾说:打完山匪,要犒赏大军。赶了半个月的路,大家连点荤腥都没见着,你不馋肉吗?
沐熊馋啊。听到赖瑾说吃肉,就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他开心地应道:得令!迫不及待地拉着孙潜去买肉,啊不,买粮去。
这赶路,大军还要吃肉的吗!山匪能有几个钱,打下来,可是全部倒贴。他们出钱出力打完山匪,太平的是长岭县,跟边郡又有什么关系呢?方士泽都替赖瑾的钱袋子愁。
哪怕您有夫人给的钱财,又承袭了太子府的财产,也不是这样铺张浪费的呀。他等众人都走后,劝道:公子,边郡产出少,望节敛为上。
赖瑾说:钱是挣的,不是省的。越往后走,山岭盗匪越多,有的是仗要打。趁着现在路过,顺便把山匪清理干净,将运粮的道路打通。万一边郡开不出荒,产不出粮,便需要买粮。若是次次都派军队护送军粮,想想这开销?若是路通了,找商人运粮,能省掉许多护卫开销,粮价都能省下许多。
您可真会盘算。方士泽沉默了,无话可说,长长地作了一揖,公子虑事周全,士泽佩服。他忽地又想起一事,开荒?派何人开荒?
赖瑾说:山匪啊!正好抓来给我们推粮车,到地方安排去开荒。
方士泽:公子,您这么能盘算,在下无用武之地啊!
第15章
赖瑾等帐篷里的人都出去后,从旁边的箱子中取出军事舆图,在桌子上展开。
大盛朝的舆图非常抽象,只能粗略地看出各郡县所处的位置,至于各郡县里有几座高山、几条河流根本没有标。
赖瑾跟着学地图的时候,都是靠成国公言传口授。
成国公戎马一生,走过的地方多,见多识广,地图上没有的,各地的风土人情气侯变化地貌特征都能说上一二。
赖瑾根据成国公口述,以及夫子上课时所教的内容,再结合大盛朝以前的舆图为参照,按照他上辈子的地图绘制了现在的这份图。
精确度没法保证,但展开地图,基本上能一窥大盛朝全貌。
大盛朝是一个荷包蛋造型,中间的蛋黄部分是个大平原,也就是京城这千里平原之地。平原四面环山,如果只看平原及周边这一块,又像个平底锅。
出了平原,无论往哪个方向都是崇山峻岭。
往北,过了北莽山便是极寒北地,气候有点像他上辈子东北、俄罗斯,都是原始森林,山腰以上终年积雪不化,山腰以下多以耐寒的雪松、雪杉等植物为主,生活着一些适应了严寒气候的游猎民族。
往东,则是东陵十国。它是一百多年前的大齐朝四分五裂后形成的,如今的大盛朝、极寒高原、南边的海岛百国,在一百多年前,全部是大齐朝的疆域。
在十几年前,东陵有十五个国家,经过多年战争,如今只剩下十个了。
其中有一个东吕国,曾经跟清郡接壤。
东吕国的皇帝吕子义,趁着清郡跟着当今皇帝萧赫打京城平原内防空虚,发兵攻打清郡。先太子萧彰带着三万大军,联合沐家私兵,死守清郡。沐家满门战至只剩下沐真、沐弦,最后等来尚郡救援,灭了吕子义的大军,又趁机打下东吕国。此后,东吕国一分为二,一半并入清郡,一半设为东安郡,由先太子亲信鲁智达率五万镇东大军驻守。
往南,地势一路走低,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十五个郡全都是产粮的好地儿。皇子皇女们梁王、英国公他们的封地几乎都在那边。
往西,可以说是穷山恶水,全都是莽莽山地,能够种粮的平坦地势很少。
边县,位于大盛朝最西边的一座山,名叫边山。
边山的岩石多,土层少,土地贫瘠到连树都不长,大部分都是稀稀疏疏的草,只在山脚下有部分地方能种地。最坑的就是,出了边山,正西、西北方向都是大草原,是草原十八部的地盘。往南,则是沼泽地,千里沼泽地,一直通到南边。
边县登记在册的人口一共只有三千多户,占地七个乡,每个乡一个大姓,根本不听朝廷的。朝廷派过去的官,派一个死一个,后来就没有人愿意去做县长了。
如今皇帝硬生生地把边县提成郡,将外面的沼泽、草原划到大盛朝的疆域,派赖瑾过去。成国公看上了草原的骏马肥羊,竟然没有反对。
从京城,到边郡,在穿过平原抵达长岭县后,还要再穿过十三郡之地,就到了。
长岭县是长郡跟京城平原交壤的地界,由一座长岭山隔开。
长岭山有一千三百多里长,要往西去,必须翻过长岭,而翻越长岭最好走的路就是长岭县。
因为它有一条青溪河,在山里面凹陷下来这么一块,沿着河边走,路又平又宽,避过夏季山洪暴发、涨水的时节,河滩还可以用来安营扎寨,取水、用水都方便。
这么一个要道,直接卡住京城咽喉。皇帝、成国公府、英国公府都不乐意让其他人占了领,拉扯来去,谁都没能在这里屯上兵安插上自己的人手,只剩下皇帝派了个郡守,由郡尉带着五千郡兵驻守。
兵家必争之地,经商必经之路,没有重兵镇守,山里的山匪自然就多了。
山匪多,山头也多,山匪之间也经常因为地盘、势力之争打来打去。
关于长岭的情况,赖瑾也只是在跟着成国公学军事舆图的时候听过一耳朵,至于内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还得等斥侯探查完才知道。
赖瑾估计要是把长岭山的土匪窝端了,能发一笔。
他去到边郡,将面临的诸多困境,仅靠手里的这点家底,撑不了两年,必须得有产业输出才行。可要发展产业,首先得有人,还得道路通畅。
傍晚时分,斥侯佰长齐仲带着两个什的斥侯,押着几个塞住嘴五花大绑的土匪回来复命。
齐仲告诉赖瑾,我们现在是在狮子岭,有两伙山匪,一伙是狮王寨,一伙是金刀寨。河对岸是秃头岭,因为山顶光秃秃的,因此而得名。秃头岭中有一个秃子寨,他们自称霸王寨。前往走五六里路,河水较浅,河滩全露在外面,踩着河里大块的鹅卵石过河,连鞋底都不用湿。我们此刻所在的这段路,经常遭到这三座寨子拦路抢劫。
他说完,把这伙巡山山匪小头目的嘴里的布扯了下来。
那小头目急声道:将军,不是我们干的。你们这么大支军队,我们哪敢惹你们。是对面的秃头岭的秃子干的,他们想嫁祸,用你们的手除掉我们,好占下我们的寨子。你可不能上他的当啊!
赖瑾将信将疑地问,真的?
那小头目看他一个半大的毛孩子,只当他好骗,斩钉截铁的,态度格外诚恳,说,真的!我要是骗你,天打五雷轰,我可以对着老天爷发誓。
赖瑾还是不太相信的样子,说:那你先发誓。
小头目豁出去了,示意齐仲给他松绑。
齐仲看向赖瑾。
赖瑾挥手,迫不及待地样子,解开他,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敢发誓。
齐仲给小头目解绳子。
阿福、阿寿不动声色地往赖瑾身边挪了两步,做好随时防止这小头目扑上来的准备,同时杀气腾腾地盯着他,警告小头目不要乱来。
小头目瞧见帐中的情形,再看赖瑾这么小一个娃娃竟然穿着郡守官服,一看就是大官家的孩子,在心里不忿地暗骂声呸,脸上摆出格外耿直的模样,高举右手,五指并拢,发誓,我陈麻子对天发誓,要是说的话有半句假的,叫我陈麻子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赖瑾闻言,真想问一句,你是叫陈麻子吗?脸黑归黑,连颗麻子点都没有。脸上有麻子,那是生病结痂落下疤痕造成的,没有哪家父母会给孩子起名叫麻子的,只能是长出麻子后被人起了外号。
他装出信了的样子,说:那你说说,秃子寨又是个什么情况?
帐篷帘子撩开,方士泽挥着羽扇扇着风进来了,朝赖瑾拱拱手。
赖瑾看到方士泽进来,立即起身,格外热情地把他请往上座,喊:先生你来啦。我抓到俘虏了,正在审问,他刚才都招了,是对面秃子寨的人干的,还发了毒誓。
方士泽被赖瑾强行往主位上扶,正在纳闷和惶恐,闻言嘴角嘴角忍不住抽了抽,赶紧制止了他,主从有别,我哪敢坐主位。您坐。转身在下首边坐下,一双锐利的目光在几个山匪身上扫过,还在小头目身上来回转了转。
小头目见状,立即悟了。这毛头小子连秃头岭、秃子寨的名字都分不清,出去当官肯定也是什么都不懂,他的大官爹给他派了个主事的。这个人说了才算。
他担心让人看出来,强自镇定,对赖瑾说:秃子寨有三百多号人,大当家是长岭县五豪族之一的郑家大爷。他们这些豪族讲求嫌庶有别,郑家大爷是庶出的,不能继承家业,给郑族长干活。这郑族长是长岭县县尉,有他在背后支持秃子寨,他们才敢捞过河来这边伏击。
为了让自己的话显得真,小头目继续说,我估计,他们也是为了劫富户和商队才挖的坑,没敢劫你们。哪想到,你们大军到了这,踩到陷阱,造成了伤亡。
赖瑾挠着下巴,满脸困惑地望向齐仲,让你抓山匪,你还告诉他们,我们为什么抓他们啊。
齐仲抱拳,将军,属下没说。他们几个就在附近巡逻盯梢,依属下看,此人所言,不可信。
小头目赶紧说,小的所言,句句属实。
赖瑾想了想,问,你们呃你是哪个山寨的?
小头目答道:小的是狮王寨的。暗自鄙视:你的记性不好吗?我才告诉过你。酒囊草包!
赖瑾连连点头,对对对,狮王寨,狮王寨。狮王寨和秃子寨,哪个离我们这地儿近点?
那自然是狮王寨。小头目担心他们咬住狮王寨不放,紧张得下意识地舔了下舌头,说:这原本是我们狮王寨的地界,可自从他们秃头岭有了栈桥,下山可方便了,他们近。
赖瑾装出不信他的话的样子,对齐仲说,你派个山匪领路,去看看狮王寨是不是很近。如果这个陈秃子说谎啊不是,陈麻子,如果这个陈麻子说谎,连同他的同伙一起杀了,再把人头扔到呃扔到山里,不是扔到长岭县尉那里,让长岭县尉给我带路打狮子呃,狮王寨。
方士泽清清嗓子,适当接话,问:那要是狮王寨近呢?
赖瑾说:先抄狮王寨,再灭县尉,然后让姓别管信什么,就是那县尉,让他赔钱!我有两万大军,还怕剿不了一个山匪寨子。我定要剿一个匪寨让阿爹看看我有多威风。
小头目赶紧说:将军,将军,是秃头岭的秃子寨挖陷阱害你们的,是秃子寨,不是我们狮王寨。
赖瑾一副让人拆穿自己失误脸上挂不住的样子,恼羞成怒地挥手,哎,下去下去。他又喊,来人,集结大军,吃完饭就去包围狮子岭,啊,不是,是秃子岭
小头目在心里暗骂:蠢蛋,是秃头岭。连名字都弄不清楚,还领军呢。暗暗羡慕投胎好就是不一样,这小子才十来岁出头,蠢成这样都能又当郡守又当将军。
齐仲押着小头目和几上巡逻山匪出去了。
小头目出去的时候,给几个山匪一个眼神,捆在身后的手悄悄比划:把这伙人引去秃子寨。
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剿匪,要是换个带兵的,压根儿不会搭理这点事,也就是个小屁孩屁事不懂,在这里瞎折腾。
小头目盘算着,收拾了秃子寨,这毛头小子逞完威风,八成会再杀到县城去跟县尉咬,就顾不上找狮王寨的麻烦了。
这么小的娃,能当这么大的官,家里肯定厉害,又带着这么多兵,定是不会把县尉放在眼里的。县尉多富啊,收拾秃子寨和收拾县尉,可比收拾狮王寨划算多了。
他自己的盘算暗自得意,心想,要是我的计成,回去大当家还不得赏我啊。
方士泽等他们出去后,哭笑不得地说道:公子,让齐仲他们审这几个舌头就是。你这又是闹哪出?
赖瑾说:大热天的,山里蚊子毒蛇都多,能少折腾几下,能省点功夫就省点。这狮王寨的山匪小头头想祸水东引,先让他带个路呗,省得我们还要自己满山遍野去找。秃子寨的人看到狮王寨的人把我们领过去,肯定很愤怒,再挑拨几下,秃子寨的人肯定乐意给我们带路去找狮王寨。最好让他们打起来,我们再把他们一锅端。
方士泽:又一次深深的沉默了。
第16章
天热,没空调没风扇,大帐篷又不透风,闷在里面跟蒸包子似的。白天外面太阳晒,赖瑾想把自己古铜色的皮肤养白回来,又有事情忙,只能闷在帐篷里汗流浃背。
晚饭后,天色暗了下来,帐篷里即使点了油灯也暗暗的。
光线不好,看账本、翻地图伤眼晴,在这里得了近视眼连配眼镜的地儿都没有,他为了保护好自己的视力,以及想凉快凉快,果断地挪到了帐篷外。
阿福、阿寿把用牛皮自制的简易躺椅搬出去,支上大蚊账,摆上小桌子,再切点水果,舒坦。
赖瑾啃着瓜,又吩咐阿福去把几个幕僚先生请过来。
阿爹给他派了五个幕僚,方士泽是豪族出身、资历最老;孙潜是寒门出身,一心想要谋前程,最积极、好走动;余修的父亲是清郡下面的安阳县县令;周温的父亲在尚郡担任催收粮食的粮曹,相当于粮食科科长。崔吉也是出自大族,但随着战乱,家族已经没了,逃难到京城,投奔到成国公府,也是干了十几年的老人了。
赖瑾现在手里不缺兵,兵好招,即便手里的人不够,征招个头足够没残没缺的,给他们把伙食开好点,营养跟上,再魔鬼式训练几个月就能派出来用了。
可文人少。大盛朝根本没有科举一说,也没有什么书铺、书院。
有学堂,那都是大家族内部供子弟们学习的地方,最多就是让同等相交的人家过来借读,根本不对贫寒的平民百姓开放。
书籍被大家族垄断,即使是寒门,那也是祖上显赫过,有书籍传下来,家里还得有仆人种地干活,才能有书、有时间识文断字。
文人是稀缺人才,也是赖瑾手里急缺的。
他缺人才,他们几个缺前程,大家才能凑到一起。
可对着边郡这么一个人少、不产粮、地方豪族把持、还有边寇的地方,仅靠两万大军、手里的一点钱粮安人心,是远远不够的。
之前在皇帝的地盘,赖瑾怕挨收拾,盘着。如今已经走出皇帝能够直接掌控的地界,不需要再苟,可以开始搞事业,让他们几个知道要干什么,把事情安排上,人忙起来,心也定下来。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