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王爷和臣妾生个小郡主吧

第312页

    宁王闻言胸脯之气忽上忽下,看向一旁的管家,别无选择地一脚踢到管家肩膀上:“狗奴才,本王让你传唤告状人,你押人家父母做什么??”
    管家跟在宁王身边多年,自然知道此时该将宁王摘出去,宁王好了,他才能有活命的机会,可眼下,他自然不能自己扛下来,得抓个人来,按理最好的选择便是说是张承指使,可张承是侧妃娘娘的弟弟,又是世子的亲舅舅,把张承拉进来,他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正当他纠结时,耳边想起了静王讨厌的声音。
    “王叔何必问他,问问那四名侍卫不就知道了?”江景乔说着看向那四名侍卫,“你们说,管家派你们押走这老叟老妇是做什么去了?说了王叔他必定让你们功过相抵。”
    江景乔说着看向宁王:“王叔,是吧?”
    宁王闻言只觉得胸口处被气的生疼,强勾起嘴角道:“是啊,你们如实说了,本王自不会追究你们。”
    侍卫中一人回过味来低下头去,旁边三个抢着道:“管家吩咐我们,押两个时辰就将人放走,一路跟着,到了没人的地方就杀了。”
    管家一听闭上了眸子。
    阿真则紧紧地握着父母的手,今夜真是好险。
    “王叔,你这管家心肠够狠的。”江景乔说着看向失了魂魄的管家道:“按理人家告的张承大人,与你无关才是,你让人杀他们是为了什么呀?”
    “静王。”侧妃走下台阶,“您这样问是什么意思啊?”
    “哎呦,瞧,本王多嘴了。”江景乔笑了笑,看向宁王道:“王叔的管辖之地,王叔来问吧。”
    “别听她的,景乔你这一问,问得好啊。”宁王怒气反笑,看向管家道:“回答静王的问题!”说罢给管家使了个眼色。
    管家会意,壮着胆子道:“都是...都是张大人授意的,他怕自己强抢民女,占人土地,打死人的事闹大,就求我帮他威胁一下这位姑娘,王爷,奴才也是一时糊涂啊。”
    张承闻言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管家,慌乱道:“姐夫,我没有,我没有让管家这样做啊。”
    宁王冷眸看去,这个时候他不处置张承便是说不过去了。宁王越想越气,眸子悠悠地瞥了眼江景乔,对方损了他两个人,他必要对方十倍百倍地还回来。
    江景乔站在宁王身边,自然能感受到对方压制的怒火,嘴角微微扬起,这件事本来该张承一人受着,可谁教对方太自以为聪明呢,白搭了一个管家进来,还真是赚了。
    “你这个混账东西,竟然暗通管家替你伤人性命,看起来你占地,强抢民女,杀人的事都是真的了??”宁王怒视着张承,说罢身子晃了晃。
    “王爷。”宁王侧妃连忙扶着宁王的手臂。
    江景乔看了一眼,目光悠悠地看向大殿坐的文武官员,这才两个人,她那宁王叔就受不住了?要知道,她今晚要的可不只这两个人头啊。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2-07 23:15:50~2020-12-08 23:48: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59章
    大殿上, 气氛十分紧张,张承跪着上前,不顾老脸哭求道:“姐姐, 我没有,我没有要管家这样做啊, 你要相信我啊。”
    侧妃闻言拍了拍弟弟的手,走到管家面前, 神情阴狠道:“管家, 你说是我弟弟指使你的, 可刚才在殿上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呢,你何曾和我弟弟有过接触?从侍卫来禀告府门外有人闹事开始,王爷便派你去传唤人, 这么点时间里,你告诉我,我弟弟是分/身出去指使你的吗???”
    管家一听, 瑟瑟发抖, 确实, 时间上他和张承没有半点时间可以说话。
    “狗东西, 自己做下的恶事, 还敢往我弟弟身上扣?”侧妃说罢,忙换了副面孔,一脸可怜地看向宁王, “王爷,这狗奴才分明是蓄意诬陷阿承啊,您千万要给他做主啊。”
    宁王险些被气炸了,他知道他这个侧妃聪明,可眼下这个女人分明是想保她弟弟, 大殿之上如此一说,他便是想偷偷保下管家都不可能了,被自己人逼得要自断一个臂膀的感觉,简直犹如吃了苍蝇一般。
    宁王瞪了侧妃一眼,看向管家,冷声道:“管家,你可有辩护之词啊?”
    管家一脑门子的汗,他跟着宁王做了多少事,从未把自己置身这样的险境之中,大风大浪都走过来了,今日却因为这么点小事要翻船了。
    “都是奴才一时糊涂啊,本想给张大人卖个好,奴才有罪啊。”
    侧妃一听,怒道:“卖个好?刚才诬陷是他指使你的,这也叫卖好???王爷,这狗奴才两面三刀,今日尚且能诬陷到阿承身上,可见骨子里对主子家并没有敬畏之心,平日里不知道背着您做下了多少丧良心的事儿啊。”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处置他啊?”宁王转过身,走到主位前坐下问道。
    侧妃闻言,头微仰:“自己家的奴才,做出这样的事,理该拖出去就地杖杀!不然此事传到外面的百姓耳朵里,岂不是寒了百姓的心?”
    此言一出,有些官员纷纷点头,诬陷张承的事可杖责可下狱,但派侍卫杀人的这事儿传到坊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啊,若王府不杀了管家,便堵不住悠悠众口,很可能百姓聚集起来闹事,传到朝廷耳朵里可不得了。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