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 八零对照组再婚后,逆风翻盘了

第245页

    她把计划都安排起来,她不只要种植沙棘,还有苹果,还有药材
    同时萧山河去美国治病的行程也安排了起来。
    医生检查了下,说他要康复过来,需要一年的时间。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里,一年,并不是很长,沈欢喜坚持让他早些去治病。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她多次往返美国,丈夫她需要关心,她的事业她也不能放下。
    好在萧山河帮她吸收了潘建国和陈文芳两员大将,帮了沈欢喜很大的忙,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往返国内和美国,还能带四个孩子出去见见世面。
    上辈子这个时候,国内的医疗条件还没有将来那么发达,也暂时赶不上世界前列,于是萧山河的腿都没有经过系统的治疗,但是他也能勉强站起来,借助拐杖就能独立行走。
    这辈子特地送去国外找专业的医生治疗,他果然能站起来了!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就能和正常人一样健步如飞,和没受过伤似的。
    他身体好后,也回到了研究所,投入到了他余生的追求中。
    有的时候,夫妻俩在家里,就一起坐在书房,沈欢喜画图纸,做进一步的植被种植计划,萧山河就在画他的设计图。
    两个人都不说话,但相处起来却是说不上的舒服和默契。
    这天沈欢喜很无聊,突然问萧山河,结婚这么久,他至今为止有没有对她产生爱情,还是对她那么好只是因为觉得俩人合适。
    萧山河和她讲了个故事。
    他说他曾经做了个梦,梦到自己将来的几十年,把一生都投入了轨道动力中,他取得了很多成果,他在行业内鼎鼎有名,可是在他出成绩之前,很多人不理解他,都说他分明可以有更好的路走,偏偏选择了一条那么艰难的路。
    但是那是他一腔的热忱。
    在梦里他除了梦到众多人的不理解之外,还梦到有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子理解他,并且鼓励他,欣赏他,那一份肯定,是他在一段很艰难的岁月里,支持他的动力。
    那个女子能理解他为了祖国而奋斗的赤子之心,那是在很多人都追名逐利的年代,很少有人能理解的。
    再后来,他努力寻找那个女子,只想当面道谢,只可惜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去世了,而且她孤苦伶仃的,于是他给她送葬,就当是报答那一份支持。
    沈欢喜听了萧山河的这个梦,不由惊呆了
    萧山河梦里的那个陌生女子,不就是她吗?
    前世她死的时候,长安长宁早就去世了,她一个人孤苦伶仃,没人给她送终,最后是萧山河
    这一世她重生回来,一直都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为什么非亲非故的他会为自己做这些事。现在才知道,自己在和他萍水相逢的时候鼓励过他肯定过他。
    而且他还一直记着念着。
    沈欢喜知道自己是个很尊重梦想的人,她尊重自己的梦想,也尊重别人的梦想。
    她想啊想,努力回忆,终于想起来了,前世自己在三十岁的时候确实在一个茶馆遇到过一个男人,那时候他正在图纸上画着什么,身边的人窃窃私语说他明明可以去挣钱却非得抱着虚无缥缈的东西,那时候她确实随口说了一句支持他。
    毕竟那件事太小了,在沈欢喜的生活林基本占到一丁点的比重,所以她很快就忘了,现在听萧山河这么说,才勉强想起来。
    难怪这一世第一次见到萧山河的时候,分明没有过接触,她却觉得他眼熟,原来他们前世的确是见过。
    前世她随口一句话的善意,成就了他前世的将来,也注定了这一世他们的缘分。
    沈欢喜终于明白过来这其中的因果了。
    欢喜,你怎么了?萧山河见沈欢喜呆呆的,便问。
    沈欢喜才回过神来,赶忙摇头。
    我没什么也有什么。所以,我一年多前去省城找旅行社的时候,你帮我把沙棘生意照顾好,不是因为那是我的生意,而是因为我所做的事是在为祖国做贡献?你心里想着的,是祖国吧!?沈欢喜想到萧山河说的,她理解他的赤子之心。
    萧山河轻笑了下。
    你为什么不想,就是因为我们虽然在不同的领域,但是却有共同的抱负,所以我们更能彼此理解相互扶持陪伴和共同生活?
    沈欢喜听萧山河这么一说,突然一怔。
    是,他们都热爱着这片土地,都愿意用自己余生的全部都奉献给祖国,就是因为彼此都有这样赤诚的心,他们才能长长久久,彼此合适。
    那她又何必在意他当时的出发点?毕竟不管出发点是什么,都说明他真的爱她,理解她,支持她。
    都是因为,他们是一样的人。
    这一生,有相爱相知的人,有理想有抱负,并且有机会去实现抱负,何其有幸。
    沈欢喜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家,爱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她一直在为这些而努力,因此她的生命在闪闪发光。
    萧山河也是。
    这一世,沈欢喜做了很多正确的选择。
    最正确的,她一直觉得,是她选择了萧山河。
    选择了她,他们彼此,才能从闪闪发光的人,变得更加闪闪发光。
    沈欢喜握住了萧山河的手,夫妻俩相视一笑,这一世,有彼此,是幸运的,也很值得。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