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娘子且留步

第418页

    现在得到证实,蛾眉刺就是林妈妈的兵器,七爷说得没错,林妈妈一定有武功,而且和平城的花妈妈一样,是个武林高手。
    可是现在,琉璃心里却只有后悔。
    他偷偷去王乡绅家里认人,自以为人不知鬼不觉,但那只是针对普通人,但林妈妈不是普通人,她身怀武功,受过特殊训练,她是细作。
    所以那晚,他已经打草惊蛇了。
    你和阿莲怎么联系?琉璃喝道。
    婵娟摇头:没有,阿莲说她若是有事,会来找我,让我不要去找她。
    那你到了老黄家的小艇上以后,阿莲来找过你吗?琉璃又问。
    嗯,找过一次,她易容了,我差一点就不认得她了。婵娟恨不能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说出来,她不想死,她好害怕,她怕眼前的男人会杀死她。
    她来找你是什么事?琉璃沉声问道。
    她说,她说,她说镇上不安全,有人找过来了,她让我不要乱走,老老实实在艇上接客,她说那些人,不对,她说你们找不到我的,我这里很安全。婵娟有些语无伦次,但是琉璃明白了。
    那天他果然是打草惊蛇了,他离开王家之后,林妈妈便来找过婵娟。
    琉璃叫过一名侍卫,耳语几句,侍卫闪身离去。
    一个时辰后,侍卫回来了,低声对琉璃说道:那个婆子已经失踪几天了,她女儿也不知道她去了何处。
    果然如此!
    第三四二章 黄雀
    也就是这个时候,琉璃让人返京送信。
    婵娟落网,真正的细作林妈妈脱逃,需要派人支援。
    可是当柴晏带领一队飞鱼卫赶到谷镇时,却又出事了。
    婵娟死了!
    琉璃很谨慎,婵娟被关押在一条小船上,全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看守。
    琉璃等人还在四处搜查林妈妈的下落,待到他赶回来时,小船已经沉了,从水下打捞出四具尸体。
    留在船上看管婵娟的两名侍卫全都死了,另外两具尸体都是女子,脸上被砍得面目全非,仅从衣著上可以分辨其中一个是婵娟。
    另一个手上有老茧,老茧的位置与蛾眉刺的使用手法吻合。
    小船被从河中拖到岸上,船上发现了蛾眉刺,船底有个窟窿,应是被蛾眉刺之类的兵器戳穿的,而两名死去的侍卫身上,除了有蛾眉刺的伤痕,还有刀伤,死去的两名女子中,婵娟胸口一处被蛾眉刺一击致命,而另外那名女子,则是死于刀下。
    柴晏对颜雪怀说道:如果这两具女尸真的是婵娟和林妈妈的话,那么根据现场和尸体来判断,应是林妈妈担心婵娟会出卖自己,于是便来杀人灭口,可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在杀死婵娟之后,也被别人杀了。
    颜雪怀把脑袋摇成了波浪鼓:不对,不是这样的。
    对于这个判断,柴晏自己也是存疑的,因此,听到颜雪怀这样说,他便来了兴趣:说说看。
    颜雪怀不关心婵娟是不是颜雪娇,她更不关心这两个细作是死是活。
    她只是以吃瓜群众的角度来判断这个案子。
    如你所说,婵娟是蝉,林妈妈是螳螂,那么第三个人,我就姑且称他为黄雀吧。
    林妈妈杀死婵娟是为了灭口,那么黄雀杀死林妈妈呢?除了以杀人为乐的变态以外......
    刚刚说到这里,柴晏便插嘴问道:何为变态?
    颜雪怀:我走错村子了,你就当没有听到,我的意思是说,除了以杀人为乐的疯子以外,但凡像这种有准备有目的杀人的,要么是为钱,要么是为情,要么是有仇,还有一种就像林妈妈杀婵娟一样,是为了灭口。
    柴晏点点头:没错,两名侍卫身上除了蛾眉刺的伤口以外,还有刀伤,且那刀伤才是致命的死因。黄雀帮助林妈妈杀了两名侍卫,他和林妈妈至少是认识的,可是林妈妈却又死于他手中,他杀死林妈妈也是为了灭口。
    可是这和表面上看到的,也没有差别啊?
    颜雪怀笑了笑,道:是啊,黄雀就是想让你们认为他是林妈妈的同伙,现在林妈妈已经暴露了,所以他索性把林妈妈也杀死,这正是黄雀想让你们看到的。
    可是,既然螳螂和蝉既然全都暴露了,黄雀为何在杀死她们之后,再画蛇添足把她们毁容呢?
    如果换做是你,会这样做吗?
    柴晏摇头:不会,琉璃和其他人随时都会回来,黄雀的时间并不充裕,即使他武艺高强,却也双拳难敌四手,何况琉璃有十几个人。
    换做是我,杀人之后肯定会火速离开,没有时间再给死人毁容。
    柴晏深吸口气,紧紧盯着颜雪怀的眼睛:怀姐儿,你和颜雪娇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过,她身上有没有胎记或者疤痕?
    颜雪怀叹了口气:说了你可能不相信,我和颜雪娇不熟,除了打架以外,就没有交情了。
    好吧,打架也不能算是交情。
    没办法,原主留给她的记忆里,她和颜雪娇颜雪平之间硝烟弥漫,只有战争,没有和平。
    柴晏愧疚,他又让香菜想起以前的苦难日子了。
    他把自己的大手盖在颜雪怀的小手上,柔声说道:对不起,我不该让你想起那些事,你放心,不管婵娟是不是颜雪娇,也不管她是生还是死,以后她都不能再欺负你,有我在,我会保护你。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