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
乔母用一脸“你没事吧”的表情看着他:“你刚才不是吃的鱼吗?咋啦,食物中毒出现幻觉了?”
“不是,我是说正经的,”乔存志道,但妻子这番话又启发了他冒出一个新的想法,“但是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听说了,国外有相关的案例,有从没学过外语的人在受到剧烈撞击昏迷后,突然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好几门语言,很多学者都猜测,这可能是他无意间开发出了人类大脑未曾使用的功能。”
他煞有其事地点点头,越说越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道理:“没错,很有可能。乔镜他应该就是这样。”
乔母停下脚步,沉默地看着他。
乔存志继续往前走了一段才反应过来,扭头疑惑地问道:“怎么了?”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乔母淡淡道,“我儿子为什么会走上写作道路。果然,你的胡扯八道基因占了很大一部分。”
乔存志:“…………”
第155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从草庐外传来。冬去春来,冰雪融化,农人在田地间忙于春耕,溪流旁的机械水车缓慢地转动着,隆隆的声音响彻四野。
至此,大梁百姓们寻常的一日便开始了。
大梁开国两百余年,几代君主励精图治,自今上登基后,终于发展到了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朝廷鼓励民间开展贸易,商业手工业飞速发展,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国力也达到了当今世界最强盛的水平。
就连周边那些一直不安分的小国家,在历经过几次大梁戍边军的碾压式平叛后,也都纷纷识趣地表示,他们愿意尊大梁为宗主国,并且每年派使者进京朝贡。
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当然也对朝廷感恩戴德。由于圣上登基后立年号为“天祚”,因而,今年便是天祚六年。
而乔镜这次来到的地方,是位于大梁京郊的一处村落。
据说,这里的村民都是因为当初前朝战乱,举家南下搬迁到这里来的。上百户人家,八成都姓刘,尽管官府另有登记,但附近的百姓们都习惯性地称这里为刘家村。
乔镜打量了一下自己身处的环境,房间不算大,屋内的摆设在他看来挺简陋的,除了一张木床外,靠近窗户的位置还放着一张书桌,笔墨纸砚在桌上摆的整整齐齐。唯一令他感到意外的,就是这扇窗户居然是用透明的玻璃制成的,虽然不如现代的做工精细,但表面看上去已经很平滑了。
看来这次008的确挺靠谱的,他想,没有再把他投放到人多的教室里。
乔镜收回视线,问道:“我在这边的身份是什么?”
008:“教书先生。”
乔镜:“…………”
他立马决定收回自己之前的话。
“你觉得,”他低下头,心平气和地跟它对视,“我像是能站在讲台上教书的人吗?”
“放心吧,”008信心满满道,“穿越前我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特意给你找了个最适合你的身份——失业在家的教书先生!”
乔镜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问道:“那请问,我为什么会失业?”
他的脑子里一瞬间闪过好几种可能性,但008的下一句话倒还真的出乎了乔镜的预料——
“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观念问题,”008解释道,“这个国家,也就是大梁,虽然商人的地位不算高,但比起华夏历史上的商人日子可好过太多了。经济一发展,人人都想从商或者进城打工,家长也想让孩子早点自立赚钱,年轻人自然不愿意上学读书了。”
乔镜“哦”了一声,觉得这个理由挺有道理的。
“这边有科举吗?”他又问。
“有的,但是因为朝廷也允许地方举荐人才,所以每年靠科举当官的人并不多,而且还一年比一年少了。”008说,“现在参加科举的,都是一些世家大族的旁支,和比较富裕的商人子女。”
“子女?”乔镜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大梁允许女性参加科举吗?”
“允许的,但是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都很少,朝廷上也有女官,主要负责管理纺织一类的民间手工业。不过当朝皇帝思想很开明,在一些朝政议事上也会采纳她们的意见。”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吗?
乔镜开始对这个大梁朝产生一些兴趣了。
光看他现在的打扮,就足以看出大梁国力之强盛,藏富于民也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句空话。作为一个失业在家的教书先生,他身上居然穿着一件白色罗绸衫,外面搭配一套黑色的对襟长袍,款式有点儿像是民国时他常穿的长衫,但衣服的长度和其他细节处又有所不同。
乔镜走到窗边,推开窗子。
外面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远处的群山不算高,但依然有淡淡的云雾缭绕,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时陶公所说的桃花源,应该也不过如此了吧。
但令他疑惑的是,远处居然隐隐传来了孩童读书的声音。
不是说,已经没有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愿意上学了吗?
乔镜问了一下008,但008也说自己不太清楚。
他想了想,初来乍到,还是决定先摸清楚情况再说。
古时候,在这样的小村落里,人情关系可比朝廷颁布的律法还重要。万一真相和008说的不同,到头来其实是村民们都在排挤他,决定另请高明教自家孩子,那乔镜必须要尽快找到办法解决这件事——对于他的性格来说,如果真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只有搬家这一条路可走了。
--
“不是,我是说正经的,”乔存志道,但妻子这番话又启发了他冒出一个新的想法,“但是你说的也有道理,我听说了,国外有相关的案例,有从没学过外语的人在受到剧烈撞击昏迷后,突然一夜之间就学会了好几门语言,很多学者都猜测,这可能是他无意间开发出了人类大脑未曾使用的功能。”
他煞有其事地点点头,越说越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有道理:“没错,很有可能。乔镜他应该就是这样。”
乔母停下脚步,沉默地看着他。
乔存志继续往前走了一段才反应过来,扭头疑惑地问道:“怎么了?”
“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乔母淡淡道,“我儿子为什么会走上写作道路。果然,你的胡扯八道基因占了很大一部分。”
乔存志:“…………”
第155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孩童们朗朗的读书声从草庐外传来。冬去春来,冰雪融化,农人在田地间忙于春耕,溪流旁的机械水车缓慢地转动着,隆隆的声音响彻四野。
至此,大梁百姓们寻常的一日便开始了。
大梁开国两百余年,几代君主励精图治,自今上登基后,终于发展到了有史以来最为鼎盛的时期。朝廷鼓励民间开展贸易,商业手工业飞速发展,各种发明层出不穷,国力也达到了当今世界最强盛的水平。
就连周边那些一直不安分的小国家,在历经过几次大梁戍边军的碾压式平叛后,也都纷纷识趣地表示,他们愿意尊大梁为宗主国,并且每年派使者进京朝贡。
百姓们过上了好日子,当然也对朝廷感恩戴德。由于圣上登基后立年号为“天祚”,因而,今年便是天祚六年。
而乔镜这次来到的地方,是位于大梁京郊的一处村落。
据说,这里的村民都是因为当初前朝战乱,举家南下搬迁到这里来的。上百户人家,八成都姓刘,尽管官府另有登记,但附近的百姓们都习惯性地称这里为刘家村。
乔镜打量了一下自己身处的环境,房间不算大,屋内的摆设在他看来挺简陋的,除了一张木床外,靠近窗户的位置还放着一张书桌,笔墨纸砚在桌上摆的整整齐齐。唯一令他感到意外的,就是这扇窗户居然是用透明的玻璃制成的,虽然不如现代的做工精细,但表面看上去已经很平滑了。
看来这次008的确挺靠谱的,他想,没有再把他投放到人多的教室里。
乔镜收回视线,问道:“我在这边的身份是什么?”
008:“教书先生。”
乔镜:“…………”
他立马决定收回自己之前的话。
“你觉得,”他低下头,心平气和地跟它对视,“我像是能站在讲台上教书的人吗?”
“放心吧,”008信心满满道,“穿越前我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特意给你找了个最适合你的身份——失业在家的教书先生!”
乔镜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问道:“那请问,我为什么会失业?”
他的脑子里一瞬间闪过好几种可能性,但008的下一句话倒还真的出乎了乔镜的预料——
“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观念问题,”008解释道,“这个国家,也就是大梁,虽然商人的地位不算高,但比起华夏历史上的商人日子可好过太多了。经济一发展,人人都想从商或者进城打工,家长也想让孩子早点自立赚钱,年轻人自然不愿意上学读书了。”
乔镜“哦”了一声,觉得这个理由挺有道理的。
“这边有科举吗?”他又问。
“有的,但是因为朝廷也允许地方举荐人才,所以每年靠科举当官的人并不多,而且还一年比一年少了。”008说,“现在参加科举的,都是一些世家大族的旁支,和比较富裕的商人子女。”
“子女?”乔镜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关键词,“大梁允许女性参加科举吗?”
“允许的,但是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都很少,朝廷上也有女官,主要负责管理纺织一类的民间手工业。不过当朝皇帝思想很开明,在一些朝政议事上也会采纳她们的意见。”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性吗?
乔镜开始对这个大梁朝产生一些兴趣了。
光看他现在的打扮,就足以看出大梁国力之强盛,藏富于民也并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一句空话。作为一个失业在家的教书先生,他身上居然穿着一件白色罗绸衫,外面搭配一套黑色的对襟长袍,款式有点儿像是民国时他常穿的长衫,但衣服的长度和其他细节处又有所不同。
乔镜走到窗边,推开窗子。
外面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远处的群山不算高,但依然有淡淡的云雾缭绕,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古时陶公所说的桃花源,应该也不过如此了吧。
但令他疑惑的是,远处居然隐隐传来了孩童读书的声音。
不是说,已经没有普通百姓家的孩子愿意上学了吗?
乔镜问了一下008,但008也说自己不太清楚。
他想了想,初来乍到,还是决定先摸清楚情况再说。
古时候,在这样的小村落里,人情关系可比朝廷颁布的律法还重要。万一真相和008说的不同,到头来其实是村民们都在排挤他,决定另请高明教自家孩子,那乔镜必须要尽快找到办法解决这件事——对于他的性格来说,如果真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只有搬家这一条路可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