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但每次带进来的饭,不是凉了就是被打翻了,被迫顿在办公室里连着吃了几天的残羹冷饭,亚当实在受不了了,托人带了口信给文春秋,色厉内荏地威胁他赶紧把这帮学生赶回去,否则别怪他不客气。
文春秋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不过等到第二天上午,外面确实没有动静了。
亚当小心翼翼地掀起窗帘往外看,在发现学生全都离开后立刻长吁一口气,随即得意洋洋起来——一群蛮夷小崽子,还能斗得过他?
看看,就连你们的校长都服软了!
但文春秋要是就此善罢甘休,那他也不配当京洛大学的校长了。
他写了一篇洋洋洒洒上千字的文章,名为《伏尔泰之死》,嘲讽亚当在不同国家对于“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的双标践行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他还说,在诸位西方绅士们的理想中,华国人就应该是没长嘴巴、没长眼睛、双手除了耕种外再无其他用处的完美工具,简而言之,就是一把锄头。
因此,一旦看到锄头说话发声,他们便会大惊失色,用尽一切办法让它变回锄头。如果不成,那宁可彻底将其折断,也绝不希望它有变成人的机会——因为变成人后便要“人人平等”了,这可让绅士们怎么受得了呢?
亚当在看到这篇文章时,差点儿把鼻子都给气歪了。
倒不是因为文春秋的讥讽,而是左向庭这老东西果然没给他消停,竟然把这篇文章翻译成了七国文字,还找从前的朋友帮忙,发表在了亚当本国的报纸上!
无论华国本土闹成什么样,亚当都无所谓,但是左向庭这个办法可谓是围魏救赵,直接抄了他的老家。亚当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到自己的政敌在看到这篇文章时脸上露出的狂喜神色——这简直是把自己的把柄递到对方的眼皮子底下啊!
而且现在被他们搞的焦头烂额的,还远不止亚当一个人。
他手底下的那帮狗腿子也是叫苦连天:由于晏河清所在的那两家报社把他们记上了黑名单,现在全城的报社和邮局都不给他们送东西了,每次给亚当的国家寄信,他们都得好声好气地花钱托留学生和其他国家的人捎回去,甚至大部分时候,很多留学生一听他们是大使馆的人,原本答应的好好的,立马就甩脸子给他们看,遇上个脾气爆的,说不好还会挨上一顿臭骂。
关键是,这些留学生一个个还都是有背景的,这些狗腿子又不是亚当本人,就算挨了骂,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憋屈地忍气吞声。
一段时间下来,大使馆内一片愁云惨淡。
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从前好使到不行的招数,怎么就偏偏在这个晏河清身上折戟沉沙了呢?
他们想不通,但是日子还得过,最后终于有个胆子大的鼓起勇气去跟亚当提意见了:“大使先生,这样下去真的不行啊,咱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您看……要不要换种方式?”
“一群废物!”这些天来,其实亚当心里也早就有类似的想法了,但是他表面上当然不会服软,反而把那个提建议的大骂了一通,“你告诉我,我花钱雇你们有什么用?猪都比你们强!”
几人唯唯诺诺地站在原地,任由亚当的唾沫星子喷在他们身上,心里却暗道这洋人可真是脸皮厚到没边,自己没招了就来怪他们,他们算老几?
亚当骂了半天,发泄完怒气,终于肯冷眼瞧他了:“既然你说换种方式,那你说,换什么?”
那人立刻抬起头,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您大概不知道,我们华国有句老话,叫‘吃软不吃硬’,意思是如果强硬的举措行不通的话,那就试试看怀柔的招数。您看啊,这些文人里面确实有不少硬骨头,而且拔出萝卜带出泥,咱们一味硬来也不太好是不是?不如您先放出风声,请晏河清吃顿饭,在饭桌上打听打听他的口风,说不定,还能招安他为您的国家工作呢!”
“招安?”
亚当心下一动。
这法子他之前其实也想过,但因为左向庭这老家伙实在让人憋气,再加上手底下的人在晏河清家吃了瘪,因此最后还是搁置了。
但是亚当仔细一想,发现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诡异,身处于漩涡中心的晏河清像是隐身了一样,除了那次放狗赶人以外,他既没有露面,也没有在报纸上公开发声——当然,在想到这部分时,亚当选择性忽略了是自己禁止对方发言的。
不过,如果晏河清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肯定还是有办法的。
最起码,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仿佛人间消失了一样安静。
亚当越想越觉得不对,他总觉得自己好像跳进了一个圈套,可他不明白,明明当初是自己给晏河清挖坑的才对啊?怎么反倒他成了被动的那一方呢?
“你说让我招安他,”最后,他冷哼一声道,“可你们能进的了他家的大门吗?那两条狗,你们有办法了?”
毒肯定不能毒死的,否则别说招安了,这是故意上门挑衅结仇呢。但对付畜生可比对付人要简单多了,一听亚当松口,那人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这个您放心!我去街上买两个肉包子,里面撒点儿蒙汗药,保管叫那两条畜生睡得跟死猪一样!”
亚当语带威胁道:“如果这次再办不成事,那你们几个就给我从大使馆滚蛋,听到没?”
--
文春秋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不过等到第二天上午,外面确实没有动静了。
亚当小心翼翼地掀起窗帘往外看,在发现学生全都离开后立刻长吁一口气,随即得意洋洋起来——一群蛮夷小崽子,还能斗得过他?
看看,就连你们的校长都服软了!
但文春秋要是就此善罢甘休,那他也不配当京洛大学的校长了。
他写了一篇洋洋洒洒上千字的文章,名为《伏尔泰之死》,嘲讽亚当在不同国家对于“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的双标践行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他还说,在诸位西方绅士们的理想中,华国人就应该是没长嘴巴、没长眼睛、双手除了耕种外再无其他用处的完美工具,简而言之,就是一把锄头。
因此,一旦看到锄头说话发声,他们便会大惊失色,用尽一切办法让它变回锄头。如果不成,那宁可彻底将其折断,也绝不希望它有变成人的机会——因为变成人后便要“人人平等”了,这可让绅士们怎么受得了呢?
亚当在看到这篇文章时,差点儿把鼻子都给气歪了。
倒不是因为文春秋的讥讽,而是左向庭这老东西果然没给他消停,竟然把这篇文章翻译成了七国文字,还找从前的朋友帮忙,发表在了亚当本国的报纸上!
无论华国本土闹成什么样,亚当都无所谓,但是左向庭这个办法可谓是围魏救赵,直接抄了他的老家。亚当用脚指头都能想得到自己的政敌在看到这篇文章时脸上露出的狂喜神色——这简直是把自己的把柄递到对方的眼皮子底下啊!
而且现在被他们搞的焦头烂额的,还远不止亚当一个人。
他手底下的那帮狗腿子也是叫苦连天:由于晏河清所在的那两家报社把他们记上了黑名单,现在全城的报社和邮局都不给他们送东西了,每次给亚当的国家寄信,他们都得好声好气地花钱托留学生和其他国家的人捎回去,甚至大部分时候,很多留学生一听他们是大使馆的人,原本答应的好好的,立马就甩脸子给他们看,遇上个脾气爆的,说不好还会挨上一顿臭骂。
关键是,这些留学生一个个还都是有背景的,这些狗腿子又不是亚当本人,就算挨了骂,也奈何不了他们,只能憋屈地忍气吞声。
一段时间下来,大使馆内一片愁云惨淡。
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从前好使到不行的招数,怎么就偏偏在这个晏河清身上折戟沉沙了呢?
他们想不通,但是日子还得过,最后终于有个胆子大的鼓起勇气去跟亚当提意见了:“大使先生,这样下去真的不行啊,咱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会受到影响,您看……要不要换种方式?”
“一群废物!”这些天来,其实亚当心里也早就有类似的想法了,但是他表面上当然不会服软,反而把那个提建议的大骂了一通,“你告诉我,我花钱雇你们有什么用?猪都比你们强!”
几人唯唯诺诺地站在原地,任由亚当的唾沫星子喷在他们身上,心里却暗道这洋人可真是脸皮厚到没边,自己没招了就来怪他们,他们算老几?
亚当骂了半天,发泄完怒气,终于肯冷眼瞧他了:“既然你说换种方式,那你说,换什么?”
那人立刻抬起头,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您大概不知道,我们华国有句老话,叫‘吃软不吃硬’,意思是如果强硬的举措行不通的话,那就试试看怀柔的招数。您看啊,这些文人里面确实有不少硬骨头,而且拔出萝卜带出泥,咱们一味硬来也不太好是不是?不如您先放出风声,请晏河清吃顿饭,在饭桌上打听打听他的口风,说不定,还能招安他为您的国家工作呢!”
“招安?”
亚当心下一动。
这法子他之前其实也想过,但因为左向庭这老家伙实在让人憋气,再加上手底下的人在晏河清家吃了瘪,因此最后还是搁置了。
但是亚当仔细一想,发现这件事从头到尾都透着诡异,身处于漩涡中心的晏河清像是隐身了一样,除了那次放狗赶人以外,他既没有露面,也没有在报纸上公开发声——当然,在想到这部分时,亚当选择性忽略了是自己禁止对方发言的。
不过,如果晏河清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肯定还是有办法的。
最起码,他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仿佛人间消失了一样安静。
亚当越想越觉得不对,他总觉得自己好像跳进了一个圈套,可他不明白,明明当初是自己给晏河清挖坑的才对啊?怎么反倒他成了被动的那一方呢?
“你说让我招安他,”最后,他冷哼一声道,“可你们能进的了他家的大门吗?那两条狗,你们有办法了?”
毒肯定不能毒死的,否则别说招安了,这是故意上门挑衅结仇呢。但对付畜生可比对付人要简单多了,一听亚当松口,那人立马拍着胸脯保证道:“这个您放心!我去街上买两个肉包子,里面撒点儿蒙汗药,保管叫那两条畜生睡得跟死猪一样!”
亚当语带威胁道:“如果这次再办不成事,那你们几个就给我从大使馆滚蛋,听到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