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页
“也不为什么,”文春秋收回视线,冲他笑了笑,“就是单纯想见见而已。”
他转而冲左向庭道:“玄华,这小说你也看了吧?有什么想法?”
“能有什么,一本小说而已。”左向庭很显然看不太上这种通俗白话小说,但在文春秋不赞成的目光中,他还是勉强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文笔尚可,题材嘛,新颖归新颖,却有哗众取宠之嫌,不过这点我得等见过了作者本人才能确认。”
文春秋点了点头:“确实。想要写古往今来未有人写之文,晏河清的野心很大,只是不知道他的笔力能不能驾驭这种题材了。”
他毕竟是在政界、学术界和文坛混迹几十年的老江湖,就算表面上看起来再怎么和蔼可亲,那一双眼睛看人却是比谁都要准的。像是这次,左向庭本不愿他这么早就和乔镜见面,但文春秋坚持要亲眼看看这个被老友在私底下交口称赞的“好苗子”,顺便帮他也把把关,观察一下这个后生的品性如何。
就结果而言,乔镜还算让他满意。
“唉,茶也喝了,人也看了,那我这个老头子就不在这儿碍事了,”他站起身,用袖子掸了掸长衫上并不存在的浮灰,“你们继续!附近街上新开了家面馆,我正好去尝尝味道。”
左向庭一脸无言地看着他,大概是觉得文春秋今日的种种行为实在是叫人难以理解。
倒是乔镜反应挺快:“……校长慢走。”
文春秋摆摆手,在两人的目送下离开了办公室。
但包括左向庭在内,谁也不知道,文春秋其实早就有招收女学生的打算了。
虽然这几年社会上时不时也有关于此类的呼声,但基本都激不起什么水花,文春秋也一直找不到一个好机会提起这件事,直到今天上午,他无意间在街边翻开了《东方京报》——
身为全国最高等学府的校长,他在看到这些逼良为娼、风尘女子的悲惨经历时,自然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教育的问题上。
文春秋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让这些女子也都有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不是就可以减少类似《众生渡》中种种悲剧的发生几率了?
如果这个国家拥有更多的女大学生,是否整个女性群体的命运,也能就此发生改变?
如果占据华夏近一半人口的女性也拥有了和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机会,那这个古老的国度,又将焕发出怎样的生机和光彩?
而且,仅仅是看了晏河清的那篇连载小说的开头,文春秋就敢断言,这本《众生渡》,必定会在国内掀起前所未有的巨大风波!
还有什么,是比现在更好的、提出招收女学生的时机吗?
“校长好。”
文春秋下楼梯的时候,又遇到几个来送资料的学生路过。
他们一见到文春秋,立马恭恭敬敬地靠边给他让路,还非常礼貌地打了招呼。
这个常年穿着灰色长衫、头发花白的慈祥老人也笑呵呵地冲他们点了点头:“你们好,时间不早了,忙完就去用晚饭吧。”
“好的校长。”
学生们突然接到来自校长的关心,顿时露出一脸受宠若惊的表情。
这也是文春秋作为校长,在京洛大学全体师生中如此得民心的原因。
他背着双手,漫步在石径上,望着天边橙红的落日和余晖中三三两两走在校园里的年轻学子们,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声音中带着几分苍老的惆怅,又带着些许对未来的期望。
“人生代代无穷已啊……”
也不知道,对于他冒险做出的这个决定,百年之后,后人们又会用怎样的言语来评说呢?
第67章
晏河清这个笔名,在乔镜创作《乞儿》时,就已经小范围地打响了知名度。
在《乞儿》这本书完结后,很多读者还专门写信给报社,希望尽快看到晏河清先生新的作品。但就算是来催稿的读者们也明白,新书并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也都按照以往的经验,做好了等个把月的准备。
谁也没想到,在短短一周之后,晏河清就又在《东方日报》的小说栏目里发表了他的新作品。
在注意到这一点后,许多人一面在心里想着看来《东方日报》是终于找到主笔了,一面翻开报纸,也想看看这位作者又写了什么内容——
然后,他们就炸了。
“岂有此理!”
一户四合院中,某位大家族的族长直接把报纸扔到了地上,看表情似乎还巴不得再踩上两脚:“亏我之前还觉得这作者文笔不错,结果就是一哗众取宠的小儿!报社也是昏了头,居然,居然把这种写娼妓的文也登报发行!真真是不知羞耻!!!”
茶楼内。
两个文人正就《东方京报》今日连载的小说,站在桌子前吵得不可开交,脸红脖子粗的模样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模样?根本就是斯文扫地了。
他们旁边还围了一群闲人,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着这俩人唾沫星子乱飞地辩论:
“晏河清此举,乃古往今来第一人!此文堪比曹公首创《红楼梦》,将来必是一代大师!”
“胡说八道!这等臭不可闻的文字,给曹公擦鞋都不配!曹公写的可都是良家女,晏河清写的这叫什么?这叫下九流!荡妇!!!”
“笑话,《众生渡》写这些勾栏女子,难道不是因为晏先生洞察世事,所以才会哀其不幸?”
--
他转而冲左向庭道:“玄华,这小说你也看了吧?有什么想法?”
“能有什么,一本小说而已。”左向庭很显然看不太上这种通俗白话小说,但在文春秋不赞成的目光中,他还是勉强给出了一个中肯的评价:“文笔尚可,题材嘛,新颖归新颖,却有哗众取宠之嫌,不过这点我得等见过了作者本人才能确认。”
文春秋点了点头:“确实。想要写古往今来未有人写之文,晏河清的野心很大,只是不知道他的笔力能不能驾驭这种题材了。”
他毕竟是在政界、学术界和文坛混迹几十年的老江湖,就算表面上看起来再怎么和蔼可亲,那一双眼睛看人却是比谁都要准的。像是这次,左向庭本不愿他这么早就和乔镜见面,但文春秋坚持要亲眼看看这个被老友在私底下交口称赞的“好苗子”,顺便帮他也把把关,观察一下这个后生的品性如何。
就结果而言,乔镜还算让他满意。
“唉,茶也喝了,人也看了,那我这个老头子就不在这儿碍事了,”他站起身,用袖子掸了掸长衫上并不存在的浮灰,“你们继续!附近街上新开了家面馆,我正好去尝尝味道。”
左向庭一脸无言地看着他,大概是觉得文春秋今日的种种行为实在是叫人难以理解。
倒是乔镜反应挺快:“……校长慢走。”
文春秋摆摆手,在两人的目送下离开了办公室。
但包括左向庭在内,谁也不知道,文春秋其实早就有招收女学生的打算了。
虽然这几年社会上时不时也有关于此类的呼声,但基本都激不起什么水花,文春秋也一直找不到一个好机会提起这件事,直到今天上午,他无意间在街边翻开了《东方京报》——
身为全国最高等学府的校长,他在看到这些逼良为娼、风尘女子的悲惨经历时,自然会第一时间联想到教育的问题上。
文春秋情不自禁地想,如果让这些女子也都有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是不是就可以减少类似《众生渡》中种种悲剧的发生几率了?
如果这个国家拥有更多的女大学生,是否整个女性群体的命运,也能就此发生改变?
如果占据华夏近一半人口的女性也拥有了和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机会,那这个古老的国度,又将焕发出怎样的生机和光彩?
而且,仅仅是看了晏河清的那篇连载小说的开头,文春秋就敢断言,这本《众生渡》,必定会在国内掀起前所未有的巨大风波!
还有什么,是比现在更好的、提出招收女学生的时机吗?
“校长好。”
文春秋下楼梯的时候,又遇到几个来送资料的学生路过。
他们一见到文春秋,立马恭恭敬敬地靠边给他让路,还非常礼貌地打了招呼。
这个常年穿着灰色长衫、头发花白的慈祥老人也笑呵呵地冲他们点了点头:“你们好,时间不早了,忙完就去用晚饭吧。”
“好的校长。”
学生们突然接到来自校长的关心,顿时露出一脸受宠若惊的表情。
这也是文春秋作为校长,在京洛大学全体师生中如此得民心的原因。
他背着双手,漫步在石径上,望着天边橙红的落日和余晖中三三两两走在校园里的年轻学子们,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声音中带着几分苍老的惆怅,又带着些许对未来的期望。
“人生代代无穷已啊……”
也不知道,对于他冒险做出的这个决定,百年之后,后人们又会用怎样的言语来评说呢?
第67章
晏河清这个笔名,在乔镜创作《乞儿》时,就已经小范围地打响了知名度。
在《乞儿》这本书完结后,很多读者还专门写信给报社,希望尽快看到晏河清先生新的作品。但就算是来催稿的读者们也明白,新书并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的,也都按照以往的经验,做好了等个把月的准备。
谁也没想到,在短短一周之后,晏河清就又在《东方日报》的小说栏目里发表了他的新作品。
在注意到这一点后,许多人一面在心里想着看来《东方日报》是终于找到主笔了,一面翻开报纸,也想看看这位作者又写了什么内容——
然后,他们就炸了。
“岂有此理!”
一户四合院中,某位大家族的族长直接把报纸扔到了地上,看表情似乎还巴不得再踩上两脚:“亏我之前还觉得这作者文笔不错,结果就是一哗众取宠的小儿!报社也是昏了头,居然,居然把这种写娼妓的文也登报发行!真真是不知羞耻!!!”
茶楼内。
两个文人正就《东方京报》今日连载的小说,站在桌子前吵得不可开交,脸红脖子粗的模样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模样?根本就是斯文扫地了。
他们旁边还围了一群闲人,正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着这俩人唾沫星子乱飞地辩论:
“晏河清此举,乃古往今来第一人!此文堪比曹公首创《红楼梦》,将来必是一代大师!”
“胡说八道!这等臭不可闻的文字,给曹公擦鞋都不配!曹公写的可都是良家女,晏河清写的这叫什么?这叫下九流!荡妇!!!”
“笑话,《众生渡》写这些勾栏女子,难道不是因为晏先生洞察世事,所以才会哀其不幸?”
--